阙胜利
近些年,随着多层螺旋CT在肺部检查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孤立性肺小结节的检出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2]。螺旋CT检查能判断受检者肺部结节早期病变情况,并进行危险分层,有利于早期干预患者病情[3-4]。然而,常规剂量螺旋CT所产生的辐射量较大,对机体组织器官存在一定的影响,为降低CT检查时辐射剂量对受检者的影响,临床上逐渐引入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
孤立性肺结节是指肺部单发、直径小于30 mm的占位性病变,小结节直径5~10 mm,微小直径小于5 mm,在影像学中主要表现为类圆形密度增高阴影。临床上多无症状,一般不伴有肺不张、肺门肿大及胸腔积液等症状[5-6]。常见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良性的炎性假瘤、错构瘤、结核球和恶性的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等[7-8]。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肺微小结节在早期多为不典型增生,可转变成微浸润性癌及浸润性癌,需定期随访,便于早期干预。
王荣平[9]研究指出,肺部结节临床症状主要与受检者肿瘤大小、位置、生长方式及与周围结构的侵犯程度等有关。肺部小结节早期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后期可出现咳嗽或者咳痰、胸痛及发烧等症状,当肺结节较大时可引起支气管阻塞或胸腔积液,受检者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声嘶、气急及胸闷等症状。肺外带小结节一般无症状,支气管周围的肺小结节可引起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因肺部小结节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常规健康体检(无CT检查项目)不容易被发现,多在行CT检查时被检出[10-11]。
胸部疾病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胸部X线正位片、常规CT及低剂量螺旋CT[12]。胸部X线正位片是临床上筛查肺结节的常用检查手段,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辐射剂量小及无创性等优点,但由于其密度分辨率较低,难以发现肺内较小的病灶,且不能显示病灶内部的细微结构。另外,由于前后影像学重叠的特点,易遗漏与肋骨、纵隔等重叠的病灶。而常规CT扫描与X线胸片相比,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且无前后影像重叠的问题,对肺结节的显示更加清楚,漏诊率降低。但辐射剂量较大,易造成辐射损伤[13],不适合短期内反复扫描或一次性多部位扫描。低剂量螺旋CT扫描其优势在于密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辐射剂量降低,使受检者免受较大的辐射损伤。宋兵兵[14]研究表明,低剂量CT扫描在保证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不降低的前提下,可检出直径3 mm左右的微小结节,并能显示出结节内部的结构特征。黄永言等[15]也有类似的报道。
3.1 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注意事项 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时,受检者应保持仰卧位,扫描前告知受检者相关注意事项,做好防辐射措施。采取头进扫描体位,从肺尖开始逐层扫描,直至膈肌顶端。参数为120 kV,100 mAs,层厚5 mm,螺距0.928,重建间隔1.0 mm[16-17]。扫描过程中,注意观察受检者肺部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对病变情况进行定性。
李腾等[18]研究指出,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时,为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可适当降低CT的扫描剂量,主要包括降低管电压、降低管电流及增加螺距等方式。降低管电流时,要注意控制电流降低的区间范围,避免增加图像噪声,一般控制在20~50 mAs。有研究[19-20]表明,当管电流控制在30~50 mAs时,可清晰显示支气管三级以上的分支,不影响肺小结节的图像质量;降低管电压时,射线穿透力会下降,产生较大的噪声;增加螺距时,会遗漏较小的病灶。因此,采用降低管电流的方式降低扫描辐射剂量更加可行。
3.2 不同危险分层的肺小结节CT征象及随访办法 肺小结节的定性诊断常通过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强化特征等影像学征象进行鉴别。高危结节,多表现为外形不规则及周围见僵直密集的细小毛刺,密度不均匀,可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等征象;低危结节,多表现为体积较小、形态规则及边缘光滑清晰的实性结节。包爱华等[21]提出,通过CT扫描或穿刺活检诊断肺小结节难度较大,不同危险分层的小结节开展定期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结节长径小于0.5 cm,且边缘光整锐利者,多为低危结节,随访时间为一年;当结节长径大于0.5 cm,且出现分叶、毛刺等征象时,考虑为高危结节,随访时间为3个月;当结节长径大于0.5 cm,但小于1.0 cm,边缘光整锐利者,随访时间为诊断后6个月内,当病灶的恶性征象比较明显时需进一步行增强CT扫描;结节长径大于1.0 cm时,要及时行薄层CT扫描或增强CT扫描,避免漏诊、误诊等现象[22-24]。分析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定期随访受检者病情,有利于实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25]。
3.3 依据低剂量螺旋CT扫描结果对肺部小结节受试者随访的意义 张其宇[26]研究指出,多层螺旋CT筛查肺内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还可定性诊断。低剂量CT扫描除高敏感性外,对受检者辐射和损伤较小,有效保护受检者的身体健康[27-28]。目前,对CT恶性征象不明显的肺小结节,不同时间间隔的随访观察是必要的,防止受检者因不及时掌握病情而快速恶化,对指导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29-30]。
近年来,人工智能(AI)逐渐应用于多领域,从阿尔法狗完胜人类围棋冠军到现在的无人机,AI已逐渐进入人们生活。AI在医学影像学领域已有很多应用,如肺结节筛查、乳腺X线钼靶及放疗靶区规划等,在诊断、检出方面,医学应用AI最为广泛的当属肺小结节的检出和诊断。
尹泚[31]选取199例患者临床资料,将术前胸部CT结果导入AI系统,记录检出肺结节的直径、密度分类及恶性风险值。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估AI系统诊断肺结节及良恶性的效能。结果显示:人工智能辅助螺旋CT检查能提高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但良恶性鉴别方面无明显优势。人工智能在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可快速计算影像学的必要数据,提高影像检查效率。
综上所述,由于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辐射剂量低,而对肺小结节检查的图像质量、检出率等结果与常规CT无明显差异,对受检者辐射损伤小,可作为肺小结节的首选筛查手段。同时,依据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不同危险分层的肺小结节制定不同的随访计划,通过对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的变化,指导临床做出合理的诊疗计划,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