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俊
目前硬笔书法创作的艺术性不断加强。首先形式上全盘复制了毛笔书法,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次在材质上比毛笔更丰富,特别是黑底及深色的纸;再其次是书写工具的兼容性,如秀丽笔、人造毛及特种塑料,能表达出粗细变化较大的线条以及枯笔;最后是成长起来的年轻书法爱好者在技法上的进步,还有很多毛笔书法高手参与到硬坛中来,从全国及各省的硬笔书法展赛中可见一斑。这是可喜可贺的硬坛一大进步,是硬笔从实用写字向书法艺术迈进的有益探索,让大家感到书法艺术又多了一种形式。
问题来了,有很多作品难以区分是毛笔还是硬笔创作的,也就是说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的区分性不足。
有没有可能让硬笔书法具有自己的独立性,而不是“寄人篱下”的一小众分支?毛笔书法是从实用走向艺术的,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硬笔同样也是从实用向艺术延伸,那么如何区分“竞争”呢?
从实用来看,毛笔竖写是因为“席地而坐”,左手执卷,右手操笔管,纸与手均无着处,横写没有竖写方便,于是形成了现有毛笔书法的笔法、字法、章法。那么,现在我们有桌、椅为坐具,纸可以平铺,手可以着案,右手执笔,自左向右的横写更为顺手、便捷,同样可以有硬笔横写的笔法体系,并有与之相应的字法,然后研究与之适应的章法与幅式,从而形成与毛笔书法有一定区分度的技法体系,走出现在硬笔书法风格较单一、形式一味模仿的创作初级阶段。当然,研究还是要从继承传统开始入手,而非完全抛弃毛笔书法中丰富的营养;如何吸收,如何扬弃,是需要有志者探索的,不要怕失败,不要怕被攻击,当然也不要把不成熟的东西随意宣扬,以免以讹传讹,特别是自媒体时代。因此,需要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优秀创作者,静下心来,有组织、有分工地展开研究。
笔者在20多年前,就曾思考过这个想法,但当时主要是向毛笔书法学习,不提倡一味模仿当代人的硬笔字帖。1998年笔者编著的钢笔临历代名帖《灵飞经笔法及其特点》一书中,示范用的是钢笔实临小楷《灵飞经》,采用的幅式即是横写,尽管在笔法和字法上还是模仿,意在抛砖引玉。
相信在当下书写工具、材质、资料非常丰富的时代,从事硬笔书法创作的人才储备到了相当丰富的时候,具有硬笔特征的艺术探讨定会更向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