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沙溪小学 周靖滨
因材施教出自《论语·为政》,它是我国古代儒家“教学论”中的一个著名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照顾个别差异,实行分类指导,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成为“合格+特长”人才。对现代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观念在书法教学中尤为重要。由于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记忆能力以及视觉、听觉反应力,还有性格、志趣的差异等等,导致每个学生对同一学习内容产生不一样的认知和体会。教师如果采用一刀切、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目标既不能定太高,也不能定太低,只能以中等水平来平衡。这样,就会使得水平高的学生感觉过易而失去探究的兴趣,而水平较差的学生却又因跟不上节奏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从这个意义出发,在书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练习方式及个性化的点评,充分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书法课堂。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差异的人,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工作的特殊性。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去了解学生,学生所呈现出的任何特征都必须得到教师的关注,才能为有效的教学实施提供帮助。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先天因素。如学生的小肌肉发育情况直接关系学生的执笔姿势和手指协调性、灵活性;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也决定着对书法不同的审美和艺术表现……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如观察力决定着书法临摹、创作和欣赏的能力,想象力决定着艺术创作是否具有创新性,意志力决定着能否有耐心地坚持练习等。再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学生的书写姿势直接影响视力及书写效果,上课专注的习惯会提高课堂效率,等等。然后,教师要了解学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艺术是从生活中来的,学生的生活经验对艺术学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古人所说的“点如坠石”,就是从运用自然物象去描述和记忆点画的姿态,使笔画更直观形象。学生是否练习过书法、练习的程度等学习经验会对书法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最后,还需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兴趣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对学习产生愉快的体验。同时,艺术具有相通性,其他艺术的学习也能跨越学科对书法学习产生共鸣。如爱好画画的学生对字的结构空间意识较强,爱好唱歌的学生更容易感悟书写节奏变化,等等。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班级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合理分层,如练过书法的学生为专业型,观察能力强的学生为观察型,想象丰富的学生为想象型……分层时切忌给学生贴上标签,教师也要对每个层次的学生一视同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
分层备课是分层上课的前提。每个层次应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制定哪些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是一堂课是否因材施教、合理分层的关键要素。
教学内容的确定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及性格特点、兴趣等,细化到每一层次的学生。不能盲目地照搬教材,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去学,有能力去学,学有所获,做到尊重个性、难易适中。在选帖上,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如性格内向而严谨的学生学欧体易上手,性格敦厚的学生学颜体容易写出其气势,思维灵活的学生选择褚遂良楷书,等等。在练习内容上,也需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量身打造,可以让领悟力强、笔性好的学生写一些笔法结构相对复杂的字,稍差的学生则练笔画相对较少的独体字……如在教学《横与竖的分布》时,就可以让学生选用不同字体来表现多横等距、多竖等距这一结构原理,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练习“王、而”等笔画少的字,专业素养高的学生则可练习“事、無”等复杂的字。教学中应避免“一刀切”,要让教学内容千差万别,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特点,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是支配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行为所得的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它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在分层教学中,分层教学目标是统领整个课堂的纲领。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学生的分类类型,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并在现有能力水平上适当加深难度,使学生需通过努力才能达成。如在制定“横长撇短,横短撇长”这课的知识能力目标时,可将目标从以下四个层次来制定:
第一层次:认识“横长撇短、横短撇长”的结构规律,临写四个范字,要求找准主笔,书写时突出主笔。
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基础上,临写时注意把握好笔画之间的长短搭配关系。
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基础上,临写时写准范字“左上包右下”的半包围特点。
第四层次:在第三层次基础上,能找出一些类似结构的字进行创作。
分层制定不同的目标,有的放矢地让学生达成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也正是体现了教学本身的宗旨。
教学重难点是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的重要内容。在分层教学中,由于每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有所差距,因此,教学重难点也就有所不同。如确定“横长撇短,横短撇长”这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应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也可分为四个层次分别确定。
第一层次:重点为找准主笔,书写时突出主笔。难点则为如何书写出主笔。
第二层次:重点临写时认识和把握好横与撇的搭配关系。难点为书写时如何表现出横与撇的搭配关系。
第三层次:重点认识和写准范字“左上包右下”的半包围特点。难点为书写时如何写准“左上包右下”的半包围特点。
第四层次:重点和难点均为学会横长撇短、横短撇长的规律,进行类似结构的字的创作。
这样层层深入,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努力的方向,然后围绕重难点去突破,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不意味着复式教学。在教学组织中,不是把各个层次的学生分开组织,而是把学生集中在一个课堂之内,合理地协调“合”与“分”的关系。导入、激趣、共性的知识讲授、复习、小结等需要全班共同参与,针对学生实现不同目标则需进行分层指导,由于指导的对象有所差距,因而指导的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如在教学“撇”的书写时,对于观察能力差的学生,教师需运用直观形象法,让学生结合生活中象牙或刀的形状,找到类似的关联物去模拟它的形态;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则需弯下腰手把手指导书写动作;对于艺术表现力强的学生,可引导通过想象或体验一把梳子从发根梳到发梢,由重而轻一拓而过的动态感受去书写笔画。不同的教学目的,应运而生不同的教法学法。邓小平有一句话:“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书法教学也是如此,捉不同的“老鼠”,还得用不同的“猫”,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法学法,才能使分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作业是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转化为书法技能的重要途径。书法作业的布置仍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训练内容、练习量及练习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分层布置作业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具体的练习内容、练习形式及要求,以实现作业的巩固练习作用。如“平捺”的作业设计,也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分层布置:
第一层次:用拷贝纸直接摹写平捺或双钩填廓平捺,然后临写平捺,要求平捺的动作要领完整,形态基本准确。
第二层次:临写平捺和范字,要求平捺动作要领做到完整、协调、流畅,范字笔画准确美观。
第三层次:临写范字,要求范字笔画流畅、结构准确。
第四层次:临写范字,并在相关字帖中找一些带平捺的字进行临写,体会平捺在书写中的运用。
作业分层设计,避免优生对练习内容过分简单缺乏兴趣而应付,避免差生因无法达到要求而放弃,应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巩固而提高。
评价反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实现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在书法教学中,评价也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根据作业的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在评价时,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评价的作用。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学习成果的优点和不足,评价不是成果展示,也不是开批判会,既要找出作品的闪光点给予鼓励,也要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向。其次,要注重评价的实效性。根据分层的教学目标,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如果拔高要求,则会让这一层次的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如果降低要求,则会让评价的意义荡然无存。同时,还需注重评价样本的选择,教师要挑选出不同层次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让同一层次的学生能在评价中找到有共性、有价值的内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后,评价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切忌让学生产生比别人差的自卑感而羞于展示,也不能产生优越感而骄傲自满,注重保护好每一层次学生的自尊及兴趣。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它作为艺术,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审美感受和艺术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我们不能像工厂生产成批同一型号的产品那样去开展课堂教学,而是要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次地确定目标,运用不同的教法学法,从不同角度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书法教学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