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俊
为获得字形完美之艺术效果、部首偏旁之合理配合方法,历代书家论述甚多,其见解亦大同小异。清王澍、蒋衡总结前人之说著《分部配合法》,是清代书论中论述结构的经典之一,以偏旁部首为中心,讲解另外部件与之的关系。在教学应用中,教学内容有四个方面:笔画的形态巩固、笔顺关系、偏旁部首中每个笔画之间的构成关系(教学重点)、影响构成关系的因素(教学难点)。
《分部配合法》曰:“四点底上合下开,取横势,须笔意相连。或左右两点相向,中二点两向作带意,或左三点向右,右一点向左。”
四点底的四点呈上合下开的态势,四点横向排列,如一长横,四点之间要笔断意连,相互呼应。四点之间组合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左右两点取相向之势,左点向左下斜,右点侧向右下,中间两点承左启右,均笔意连带,如“默”字。另一种是前三点从右上向左下斜,而最后一点自左上向右下斜,如“无”字。
构成关系:
(一)四点的长度略有变化,通常都是左右两点稍长,中间两点略短,也有中间两点稍长的,如“无、然”等字。
(二)四点的角度有变化,左右两点通常呈上合下开的变化,中间两点或向左,或向右,或较直。如“无”字,第二点较直,第三点自左上向右下略斜。也有左右两点均自左上向右下斜,中间两点较直的,如“烈”字。
(三)四点的弧度变化较小,主要是点呈上小而尖,下稍大而圆,中间分别向左或右呈较小的弧势。如“无”字四点中间向右有弧度。“照”字左两点中间向左弧,右两点向右弧,左右相向。
(四)连断分布在不同书体中特点不一样。楷书中道常是四点断开为主,在魏碑和行楷中,有连有断,如《张黑女》中“黑”字前两点断开,后两点相连;“无”字第一点与第二点断开,后三点相连。《智永千字文》中“丝”字左两点相连,第二、三点之间断开,右两点相连。行书中则四点均相连,如“点”字。
影响构成关系的因素:
(一)四点底作为字的最下部,要保持整字的重心平稳,通常上合下开,呈宝塔状,特别是上部呈上开下合造型的,如“鱼、照”等字。
(二)上部较方整,形态略长的,上纵下横,四点间距略大,下部横势伸展,如“兼、熊、照、丝”等字。
(三)上部也是上合下开,四点底不宜太宽,特别是上部有长捺或钩画向右下伸展的,四点底与上部要错位,或偏左,如“然、热、熟”等字;或四点偏右,如“烈、勋”等字。
(四)上部右下是捺画的字,有时为了避让,改成反捺(长点),四点底的右点则偏向右下,呈横势伸展,如“烋、默、然”等字。
(五)四点底有时省减成三点,如“然、热、无”等字,“然”字三点相连,横向伸展,“无、热”等字三点连断结合,缩减长度,上放下收。
(六)在魏碑和赵体楷书中,四点连成一横或一横一点,如“无”字,类似行书中的写法。
(七)行书中四点底的写法变化较大,如“然”字点均相连,前细后粗。“照”字则前粗后细,左重右轻。“无”字上部竖画牵丝带下,三点相连,与上横留出较多空间,也有省减为三点,有断有连。使用较多的则是四点连成一横,米芾、王羲之行书均有此写法,如“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