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融入幼儿体育游戏的策略

2023-01-21 01:58李满华
名师在线 2022年35期
关键词:老狼游戏规则童谣

文 / 李满华

引 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幼儿园的首要职责是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助力幼儿安全、健康成长。基于此要求,教师要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着眼点,以体育训练为抓手,引导幼儿获得充足锻炼机会,驱动幼儿不断锻炼,塑造健康身心。游戏活动是幼儿体育锻炼活动的重要构成,是激发幼儿锻炼兴趣,驱动幼儿塑造健康身心的重要“法宝”[1]。对此,在进行幼儿体育训练时,教师要应用适宜的资源创设体育游戏。众所周知,童谣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不可多得的幼儿教育资源。童谣多半是由劳动人民依据生活场景编创的,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便于幼儿在诵读中建构认知,丰富知识储备,积累生活经验。此外,童谣具有极强的律动感和节奏感,便于调动幼儿积极性,驱动幼儿自主舞动身体,塑造健康身心。对此,教师应以童谣为“法宝”,挖掘童谣资源,甄选童谣内容,改编体育游戏,达成预期目标,增强幼儿园体育训练效果,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一、走进生活,挖掘童谣体育游戏资源

《指南》强调幼儿教育具有生活性。生活是幼儿教育的来源和归途[2]。在融童谣于幼儿体育游戏时,教师要先以生活为载体,走进生活,挖掘丰富的童谣体育游戏资源,做到心中有数,为编创体育游戏做好准备。

如教师在挖掘童谣体育游戏资源时,可先与幼儿家长合作,收集各种各样的民间游戏,如跳格子、跳皮筋等。接着,教师分析民间游戏,把握体育训练要点,如走、跑、跳等,据此挖掘相关童谣。比如,教师针对蹴鞠(教师用绳子拴住蹴鞠,甩动蹴鞠,幼儿跳跃躲避),挖掘了童谣:小皮球驾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事实上,该童谣选自跳皮筋游戏,将其应用于蹴鞠游戏,便于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同时可以使幼儿根据童谣节奏,有节奏地跳跃,切实锻炼跳跃能力。同时,在跳跃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将童谣内容内化于心,牢牢记忆。此外,一些幼儿可以积累经验,自觉地应用童谣于生活,或跳皮筋,或蹴鞠,顺其自然地锻炼身体。

二、尊重幼儿,甄选童谣体育游戏内容

在生活中,教师可以挖掘丰富的童谣体育游戏资源,这为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提供了便利。《指南》提出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尊重幼儿,以幼儿实际情况为基础,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活动,驱动幼儿发展。对此,在挖掘童谣体育资源后,教师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现有水平和兴趣爱好,甄选适宜的童谣体育游戏内容,增强体育游戏的有效性。

以“跳房子”为例,教师挖掘了《跳房子》童谣:……左一跳,右一跳,好像青蛙跳水塘……接着,教师可立足幼儿身体动作发展情况,设计不同关卡,生成童谣体育游戏内容,驱动幼儿体验不同游戏活动。如第一关:幼儿站在原地,将手中的沙包投进格子1中,单脚跳跃,越过格子1,跳进格子3、4、5…在跳跃的过程中,单排格子用单脚,双排格子用双脚。第二关:将沙包投进格子1中,越过1和2,跳进3。如此关卡,增加了跳跃难度,契合幼儿的跳跃情况,便于幼儿通过亲身体验,逐步提高,切实提高跳跃水平。同时,不同难度的关卡还增强了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便于提高幼儿体验兴趣。

三、依托户外,改编童谣体育游戏活动

(一)改编基本动作,激发幼儿兴趣

3~6岁儿童的大脑皮层容易产生泛化,很容易被周围事物吸引,难以高度集中注意力。已有实践表明,幼儿长期体验常规性的动作,很容易失去兴趣,降低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导致体育游戏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此,教师要立足幼儿特点,改变基本动作,用新鲜的动作刺激幼儿大脑皮层,使其兴奋,激发兴趣,自主体验。

以“木头人”为例,在童谣游戏活动中,教师可先和幼儿一起吟诵童谣: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教师立足童谣内容,可向幼儿提问:“木头人是什么样的?”此时,大部分幼儿通过积极思考,能够发现木头人的特点:不说话、不动等。基于幼儿的发现,教师可创设木头人游戏活动,和幼儿一起吟诵童谣,同时鼓励幼儿前进。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以站立方式进行走、跑,动作方式较单一。此时,教师可发挥智慧,引导幼儿改变基本动作:“当老师背对大家的时候,大家可以做出各种动作,如蹲着、趴着等,只要不让老师看到自己在动就可以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自觉改变基本动作,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还使幼儿锻炼了平衡能力。

(二)创新游戏规则,丰富游戏形式

规则是童谣体育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童谣体育游戏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3]。规则是基于游戏而设计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此,在幼儿童谣体育游戏中,教师要根据游戏实施情况,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创新游戏规则,丰富游戏形式,提高幼儿体验兴趣,驱动幼儿多样体验,锻炼身体。

以“老狼老狼几点了”为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童谣(老狼老狼几点了,一点了……)为游戏背景,随机选出一名幼儿,鼓励其扮演老狼角色,其他幼儿扮演小羊。接着,教师提出游戏规则:“老狼背对所有小羊。小羊问老狼几点了,并根据老狼报出的点数走相应步数。当老狼喊出吃晚饭时,小羊躲避老狼的追击。”随着游戏的进行,教师适时改变游戏规则。如部分幼儿躲闪和追逐能力不强,在躲避的时候,会四处奔跑,跑出“安全区”,影响“生命安全”。对此,教师可将跑改为蹲,即当老狼喊出吃晚饭时,小羊快速蹲下。被老狼看到没有蹲下的小羊,则被捕。如此做法,不仅可以确保“小羊的生命安全”,还可以使幼儿高度集中注意力,在短时间内用适宜的动作保护自己。又如,部分幼儿乐于奔跑。为了保证幼儿生命安全,教师可在指定区域内摆放呼啦圈,将其作为“羊圈”。幼儿跑进“羊圈”,表示成功躲避老狼的追捕。如此创新游戏规则,不仅契合幼儿的发展情况,还使幼儿通过亲身体验,锻炼了反应能力、奔跑能力、躲避能力等,同时丰富了游戏形式,可谓一举多得。

(三)巧用体育器械,增强游戏趣味性

体育器械是体育游戏活动的有力支撑。《指南》要求教师开发体育器械,灵活应用体育器械,增强幼儿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助力幼儿积极体验。在幼儿体育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教师早已把握各种时机,挖掘、制作了各种体育器械,为进行体育游戏提供了便利。在童谣体育游戏中,教师要依据游戏内容,巧用体育器械,生成体育游戏活动,增强趣味性。

以“小青蛙”为例,教师可立足小青蛙的特点,编创童谣:小青蛙,呱呱叫;水里游,岸上跳……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幼儿结合童谣和生活经验,描述小青蛙的特点。此时,大部分幼儿发现了小青蛙一蹦一跳地“走路”。于是,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体育器材:飞镖盘,将其按照一定距离摆放在地面上,作为“荷叶”。然后,教师为每个幼儿分发手套。接着,教师鼓励幼儿扮演小青蛙角色,模仿小青蛙的“走路”方式,从一张“荷叶”跳到另外一张“荷叶”上。在此过程中,幼儿需要吟诵童谣。在跳跃的过程中,幼儿锻炼了跳跃能力和腿部力量,有利于提高动作技能。随着游戏的进行,教师可顺势调整游戏规则,如扩大“荷叶”间的距离,引导幼儿连续跳;如在“荷叶”旁放置易拉罐,充当“小鱼”,幼儿跳到“荷叶”上后,用钩子钓“小鱼”。如此,丰富了游戏形式,增强了游戏趣味性,同时使幼儿通过不断体验,获得发展。

(四)分组体验游戏,加强幼儿互动

《指南》要求教师依据教学实际,合理安排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为幼儿提供多样的体验机会,使幼儿提高体验兴趣,增强体验效果。游戏形式多种多样,如个人、小组、集体等,为幼儿积极体验游戏提供了便利。在班级授课制的影响下,教师很难对每个幼儿给予游戏指导。小组合作是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的方式之一。因此,在童谣体育游戏中,教师可以组织分组活动,引导幼儿分组体验,加强互动。

以“一网不捞鱼”为例,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可按照动作技能差异,将全体幼儿分为4人的同质小组。接着,教师创设组间竞赛活动:同质的两个小组进行比赛,其中一组扮演“小鱼”,另外一组扮演“渔夫”。之后,“渔夫”手拿皮筋,形成“渔网”。“小鱼”站到“渔网”中间。全体成员一起吟诵童谣: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五网捞住了。在吟诵的过程中,“渔夫”慢慢收网。吟诵完最后一句,“小鱼”快速钻出“渔网”。此时,“渔网”中剩余的“小鱼”是被捕者。在一轮游戏后,幼儿互换角色。最后,比较“渔网”中“小鱼”数量,哪一组数量多,则为失败方。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边吟诵边集中注意力,时刻准备奔跑、躲避,能够提高注意力水平。同时,幼儿通过奔跑、躲避,锻炼了动作技能。此外,一些幼儿为了取得胜利,与小组成员积极合作,如在躲避的时候,快速寻找突破口,拉着他人奔跑,如此有利于增强合作意识,锻炼合作能力。

四、多元评价,达成童谣体育游戏目标

《指南》强调了幼儿活动过程之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要求教师以幼儿活动过程为载体,发挥智慧,多样评价,助力幼儿成长。对此,在幼儿童谣体育游戏中,教师要紧扣游戏活动,了解幼儿参与情况,应用多样方式进行评价,助力幼儿发展。

(一)幼儿自主评价

幼儿是参与童谣体育游戏活动的主体。自主评价是幼儿主体性的实践表现。在参与童谣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受到个性差异的影响,会有不同的表现,如遵守游戏规则,违反游戏规则等。引导幼儿了解自身的行为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查漏补缺,是推动童谣体育游戏有效实施的关键,也是提高幼儿发展水平的关键。因此,在童谣体育游戏中,教师可以幼儿体验情况为抓手,引导幼儿自主评价。

比如,部分幼儿在参与“小青蛙”游戏时,为了能钓到“小鱼”,做出了违反游戏规则的行为:趁他人不注意,将“小鱼”拿到手中,充当“钓鱼”成果。教师在发现此情况后,可走到幼儿身边,循循善诱:“你是怎么钓到小鱼的呢?”在问题的作用下,幼儿自主回忆游戏过程,会发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并主动阐明自己的错误。如此过程,正是幼儿进行自主评价的过程。教师要及时肯定幼儿勇于承认错误的行为,同时鼓励他按照规则“钓鱼”。幼儿经过一次次的尝试,终于钓到了“小鱼”。教师要顺势鼓励:“你真棒。遵守游戏规则钓到的‘小鱼’,是不是比直接动手拿到的‘小鱼’更好呢?”此时,幼儿会意识到要遵守游戏规则。由此可见,立足幼儿游戏过程引导他们自主评价,不仅可以使他们发现自身问题,及时改正,还可以使幼儿端正态度,学会遵守规则,增强规则意识。

(二)教师赏识评价

教师的赏识评价是激励幼儿发展的“法宝”,便于幼儿在了解自身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获得满足感,增强活动参与欲望。在童谣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关注游戏过程,发现幼儿的良好表现或进步之处,及时给予赏识,增强幼儿参与欲望,推动游戏发展,达成预期目标。

例如,在“一网不捞鱼”游戏中,教师在细心观察每组的游戏情况后,发现部分小组成员通力合作,携手逃避“捕捉”,其余小组成员则各自为战。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各小组反思合作情况,确定有没有与他人合作。接着,教师鼓励积极合作的小组,引发其他未合作小组的反思。接着,教师鼓励幼儿再次体验游戏。在此次游戏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未合作小组是否有所改变。立足他们的改变之处,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赏识,能够使他们获得满足感。

结 语

综上所述,有效实施童谣体育游戏,便于激发幼儿体育运动兴趣,助力幼儿塑造健康身心。所以,在实施幼儿体育训练活动时,教师不妨结合童谣与体育游戏,应用多样策略,如走进生活,挖掘童谣体育游戏资源;尊重幼儿,甄选童谣游戏内容;依托户外,改编童谣体育游戏活动;多元评价,达成童谣体育游戏目标等。通过丰富体育游戏内容,增强体育游戏趣味性,驱动幼儿有效体验,使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塑造健康体魄。

猜你喜欢
老狼游戏规则童谣
吓走老狼的“A”
老狼老狼几点了
偷换职场游戏规则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老狼,几点了?”
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2013年的5款改变游戏规则的建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