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丽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音乐艺术中蕴含着的社会功能,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提倡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203)的儒家理念,对中国人的影响深远,尤其是中国人能从音乐、礼、诗等传统文化中,可以起到教化的作用,从而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所以,加强音乐艺术的不断汲取及审美欣赏,通过音乐艺术来促进人本身的发展进步,对于整个社会文明的进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本文梳理分析的西洋管乐艺术东渐中土的过往经历,即是这种文化艺术互动的一个典型案例。
西洋管乐艺术最早传入我国的时间,音乐史学界尚存在争议,并未完全达成一致,有研究者追溯到明朝时期,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于公元1582年被派来华传教,他在中国广东肇庆所建的中国第一座天主教堂内,就有他从海外带来的西洋乐器,但是否包括一些管乐,文献记述语焉不详。现大多数研究者,多以陶亚兵教授撰写的《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一书中提及的西洋管乐艺术在清乾隆五十八年以西式军乐队的形式进入我国为起始“……最早来到中国的西式军乐队应该是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随英军特使马戈尔尼(Macartney,G.M.Earl)访华使团来到中国的小型仪仗军乐队。该乐队共有5人来华,所带乐器有单簧管、长笛、大管和圆号等。乾隆皇帝接见英国使臣时,由这支小军乐队奏乐。使团在中国访问期间,中国宫廷乐师还与该乐队有些音乐上的交流,并对西方乐器有浓厚的兴趣……”[2](180)这可以说是中土接触西洋管乐艺术之始,也仅限于皇都紫禁城里皇帝本人出席的外事活动的外交礼仪中。
西洋管乐艺术在我国真正的发展传播,当在清朝末年。其时,在中国担任海关总务司的英国人罗伯特·赫德,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他擅于乐理知识和写歌作曲,同时,他还可以演奏大提琴和小提琴。罗伯特·赫德曾在中国组建了一支管乐队,被研究者认为是“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西式军乐队”,[3]组成人员是他招募来的一些穷苦的中国青少年,这是史有所载的第一支由中国人组成的西洋管乐队,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这支乐队解散了。再后来,在1902年,这支管乐队又重新聚合并进行了补充,开始在北京的礼仪活动中进行演奏。有研究者认为,这是源自西方的管乐艺术,在中国实现首次实现“中国话”与“中国化”的“民间进程”。[4]之后,西洋管乐艺术被开始引入中小学课堂,并自此逐渐发展起来。1910年,天津私立第一中学堂师生,组建了一支西洋管乐队;1911年,槟榔屿邱氏小学组建了中国海外华侨的第一支西洋管乐队。然而,西洋管乐队真正在中国有长足的发展,那已经是二十世纪中期之后的事情了。
西洋管乐艺术传入中土后,也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发展过程。西方管乐艺术是在清朝末期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跟随西方列强西式乐队传入我国的,之后,随着西方宗教、租界地域的逐渐扩展,教会学校及西式社区的建立等等原因,西方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及意识形态,深入中国本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发展的一大推力。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陈建华先生,在其所撰《明清时期中国西洋管乐的发端与兴盛》一文中,提到西洋管乐艺术最初进入我国时,仅仅是在外国驻华教会、宗教团体及在华驻军中开始发展传播的,是以西方人的自娱自乐为主,并非是为服务中国观众“……清光绪五年(1879年),上海诞生了一支西式管乐队。当时生活在‘租界’的外国人因为娱乐的需要,成立了‘娱乐基金会’”。[5]但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也在实际效果上推动了西洋管乐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启蒙,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尤其对于其时在中国辖境内方兴未艾西式学堂,成了不可或缺的标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美国南北浸礼会合办教会学校上海沪江大学,学校对音乐教育甚为重视,规定音乐为所有在校学生的必修科,经常请著名音乐家到学校演出……教育学院设立音乐系及音乐示范科,有西洋管乐队的课程。20世纪初,北京清华学校……有一个铜管乐队,聘请菲律宾乐师和白鹅乐师任教员……天津敬业中学堂成立音乐研究会,初仅军乐一项,后增添口琴、钢琴、大小提琴等组;上海龙门师范学堂附属小学在高年级学生中,组织了管乐队……”[5]至此之后,西洋管乐艺术在中国本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西方基督教的传教士,是西洋管乐艺术在中国本土传播的重要参与者。西方基督教教会在传教的过程中,也开始创办各种学校及教育机构,以此来促进中国本土的基督化进程,以便更好地为西方的殖民统治服务。《中法黄埔条约》《中英上海租地章程》等不平等条约中,都明确地提出了要在中国创办学校,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中国教育自主性地位。在西方传教士创建的教会学校里,音乐课程的设置中,专门设置有西方乐器演奏、军乐队、管弦乐队及西方乐理知识的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使得西方器乐,尤其是管乐艺术,在我国的教育领域首先传播开来。
1849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上海创办了徐汇公学,并且开设了音乐课程,还组建了一支西方管弦乐队,“演奏员全部由中国人组成,乐器都从法国运来”。[5]很自然的,这为西洋管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土壤,同时,也为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启蒙发展、教会教育、宗教活动等,实现中国本土化进程,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在检索梳理史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音乐艺术教育机构在中国的创建与发展,成为西洋管乐艺术植根于中土的基础。
迟至民国初期,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尚未开设专门的西洋管乐专业课程,只是在一些教会创办的大、中学校,或者是一些社会团体中,开设了涉及管乐的相关课程。民国初年,清华大学为了和体育军操进行配合,专门设置了军乐队,并于1917年3月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西洋管乐艺术教育,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正式开始。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从白俄罗斯和菲律宾等国,专门聘请了专业的音乐教师来校任教。在之后的20多年里,中国其他地区的高校,也相继建立起西洋管乐队,上海交大、厦门大学、广州岭南大学、天津南开大学、杭州浙江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西洋管乐器的课外教学,同时,在校内也都成立了西洋管乐队。“……从整理资料来看,中国的早期管乐,虽然规模较小,水平也很低,在全国的影响也不大,但是,它却是星星之火,奠定了西洋管乐在中国发展的第一步,对西洋管乐在中国的发展及以后的继续壮大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6]
在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引导下,对于艺术教育及艺术传播而言,急需培养大批有一定专业水平的音乐人才和音乐教师,这成为当时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同时,也催生了一些音乐教育机构脱颖而出。但是,我们发现,西洋管乐教育机构的创建,并不是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大学名义下的音乐传习所,这是我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初期建立的一个重要的音乐教育机构,其课程设置,包括了西洋管乐器的教学课程,如双簧管、长笛、单簧管、短号、法国号、中音号等。但是,和小提琴、钢琴以及民族乐器相比,西洋管乐器的学习者,并不是很多,由此可知,其时国人对西洋管乐艺术的认识和接受度并不是很高。
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院(即今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音乐专业的高等院校,校方对于师资的配备及课程的设置,自然十分重视。仅就西洋管乐专业而言,学校专门聘请了许多国外管乐专业的教师,来进行授课和教学。也正是从此时开始,中国本土才真正开启了西洋管乐的规范教育课程模式,这些来自域外的西洋管乐教师们,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演奏实践,他们为中国培养出了很多日后成为中国管乐教学及演奏方面的教授和音乐家,而且,源自这些外籍管乐教师的音乐思维及教学理念的影响,一直延伸到今天的课堂教学与表演实践中。
1908年,上海贫儿院通过建立管乐队的方式,来实现对西洋管乐教学、训练和传播的实际举措,院方专门聘请了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冯亚雄等人来任教。使得上海贫儿院的管乐队,成为当时上海一支非常有名的西洋管乐军乐队,他们参与到上海各种公共事务中,在社会上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院方还在管乐队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来弦乐队。可惜的是,因辛亥革命的爆发,时局动乱,乐队被迫解散。但是,上海贫儿院创建的管乐队,为拓展国民时期国人对西洋管乐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直观参照对象,可以说,上海贫儿院创建的管乐队的过往经历,为西洋管乐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进程,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西洋管乐队在我国日后的传播发展,奠定了很好实践的基础,具有标杆的作用。
自1906年创办的上海沪江大学设置了音乐系后,1929年,经教育部核准,又设置了音乐师范科,由从国外学成归来的音乐教育家黄自任教授,之后,又专门创建了“夕阳管弦乐团”。但在1941年,因战事停办。1946年后,由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作曲家、小号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朱启东任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专业铜管乐人才的培养。新中国成立后,朱启东担任上海音乐学院西洋管乐的教师,培养了众多的优秀小号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
除此之外,还有武汉文华中学铜管乐队、上海中西音乐研究室、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以及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以及陆军军乐学校的创建,和上述学校中西洋管乐教育的开展,为中国西洋管乐艺术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也为中国西洋管乐艺术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机遇和平台。此后,中国管乐艺术,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各个城市里的中小学校,成为西洋管乐艺术发展的摇篮。
首先,上海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外贸易繁荣鼎盛的现代化大都市。在20世纪初,上海就成为了中国头号的大商埠,不负亚洲经济、文化发展中心的盛名,其音乐艺术活动,也实现了与国际化接轨的同步发展,成为了西洋管乐在中国兴起、发展、传播的重镇。1922年,上海市组建了工部局管弦乐队和管乐队,定期在上海举办露天音乐会演出,为国人感受学习西洋管乐艺术,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此外,上海的一些乐团成员,也在工作之余开展了私人授课,或者是在一些音乐学校兼职音乐科目的教学工作,这种持续演出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中国最早期的一批演奏家的诞生,同时,也为中国音乐多元化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其次,哈尔滨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国际化大城市,其文化氛围,受到俄国侨民的影响很大。哈尔滨交响乐团、侨民吹奏乐团、爵士乐队等艺术团体先后成立并发展,“早在1919年,哈尔滨就成立了铁路俱乐部交响乐队,在上世纪三十年,哈尔滨交响乐团就成为可与上海交响乐团媲美的中国当时最著名的两大交响乐团之一。由此,哈尔滨曾被誉为东方最具有鉴赏力的城市……”[7]在伪满时期,哈尔滨军乐队、伪满哈尔滨市府管乐队等发展都为哈尔滨地区西洋管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由溥仪建立的伪满宫内府乐队,虽然是由日本人训练的,但是却是一支正规编制的军乐队和西洋管乐队,是东北地区一支实力非常强的乐队之一。因为御用乐队的局限性,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比较大的影响,但培养的西洋管乐演奏者也为当地的西洋管乐艺术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如常州,其1908年成立的常州府中学堂,也创建了西洋管乐队,“学生志愿入军乐部,在3种乐器中人选其一,只要体质相宜,学校不加限制……管乐队一共有32人,使用的乐器有长笛、短笛、单簧管、小号、长号、圆号、大号、大鼓等。”[8]
除了上述中国地处南北的两个大城市及经济发达的诸如长江三角洲地区之外,其余的中国城市,如天津、北京、重庆、青岛、杭州、南京等地的西洋管乐艺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西洋管乐艺术在民国时期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
中国文化娱乐的发展,为西洋管乐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教育资源和群众基础。
中国现当代时期娱乐行业的繁荣,当追溯到20世纪的中期,也是随着对外开放、经贸交流的频繁而开始兴盛发展起来的。在娱乐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西洋管乐艺术,也借此发展的东风而开始发展流行起来。这其中,外籍移民群体,对中国其时娱乐行业中西洋管乐艺术的发展和贡献,不容抹杀,尤其是“……十月革命以后,开始有大批的白俄罗斯、乌克兰的难民流入中国,在这些难民中间有很多的歌唱家、演奏家。他们一部分留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一部分到了上海,这些音乐家为了生活开始到处演奏卖艺……”[9]此时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些外来的移民,成为中国大都市娱乐业中演奏西洋管乐艺术中的生力军。而其时的娱乐业中,对西洋管乐器的需求,主要是以大小号、长号、单簧管和萨克斯为主。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大量的爵士乐队的建立,社会上学习西洋管乐器的人,也越来越多。当然,活跃在娱乐场所的爵士乐队,其演奏者,大多为一些外籍人士,中国国民参与的并不多。在文化娱乐行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如上海、北京、青岛、天津、南京、哈尔滨等大城市,这些城市中,均设有一些娱乐性的西洋管乐队,这些在文化娱乐行业中生存发展的西洋乐队的出现,推动了中国西洋管乐艺术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为中国流行音乐中独特的爵士风格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历史印记。
中国在经历了文革十年之后的1977年,中央乐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剧场,举办了纪念贝多芬逝世150周年的大型音乐会。这次音乐会的举办,是经过中央政治局特批的一场交响音乐会,由中国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先生担任指挥,音乐会上,中央乐团的演奏家们,演奏了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还有由中国作曲家吴祖强改编创作的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等许多重要交响乐作品。这场音乐会,是中国“文革”后第一场公演世界经典交响乐作品的大型音乐会,由此开始,中外很多优秀交响乐作品,在我国乐坛上再次奏响,中国交响乐事业获得新生。
文革之后,中国西洋管乐艺术团开始逐渐恢复训练和演出,如上海交响乐团在1976年正式恢复排练演出,也是文革后在中国最先开始实施“音乐总监制”的乐团。之后,逐渐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舞台。2003年,上海交响乐团,出访美国,在波士顿、华盛顿、纽约、亚特兰大等城市,演出了第十交响曲《江雪》(中国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依据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歌《江雪》为创作素材而创作的一个交响乐作品),将颇具当代中国艺术魅力的交响乐作品,展现在世界面前,用中华民族的独有的声音魅力,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交响乐的发展信念,同时,也让我国交响乐团走上了世界大舞台。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是在原中央乐团的基础上,从新组建的一支交响乐团,成立于1996年。之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将国际通行的音乐季模式引入其中,成为我国当时交响乐团第一个实施这种职业乐团艺术生产模式的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为大众奉献了很多中外著名的交响乐作品,不少经典的交响乐作品,恰是通过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一次次演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近些年来,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不断创新拓展下,乐团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华盛顿邮报》称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是一个热情充沛,演奏能力扎实的乐团。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交响乐的发展,乐团还创作了很多新的交响乐作品,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如《清明上河图》(青年音乐家黄小秋创作的民族交响乐作品)、《德累斯顿之春》(中国留美作曲家陈怡创作的第二部小提琴协奏曲)等,使得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中国交响乐舞台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中国爱乐乐团,成立于2000年,是在中国广播交响乐团的基础上组合而成的国家级乐团。2000年12月,他们在北京组织了首演,这次亮相,他们完成了十九世纪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德沃夏克创作的交响乐作品《第八交响曲》在中国的首演,成为中国乐坛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大事。同时,中国爱乐乐团还逐一实现了其庞大的音乐演唱工程,把19世纪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马勒的所有交响乐作品,在中国全部上演,还组织了“不朽的贝多芬”等系列音乐会,也给中国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爱乐乐团,在国外举办的的一些交响音乐会,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北京交响乐团的成员,是由一些艺术造诣深厚的中外音乐家组成的西洋管乐团,其前身,是北京歌舞团交响乐队,经过长期的学习、训练和演出,形成了丰厚的音乐修养和严谨的演奏技巧。北京交响乐团,把弘扬、保护、传承民族交响乐,作为他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次将地方戏曲与交响乐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演出,为我国民族交响乐事业的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民族交响乐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是中央音乐学院西洋管弦系的学生们组成的交响乐团,可谓是一支具有高水平的青年交响乐团。乐团长期演出的曲目,包括了古典、浪漫、现代时期的很多著名作曲家特别是交响乐作曲家的代表之作。2004年,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参加了在德国伯恩举办的“贝多芬国际音乐节”,他们精彩的演出,受到了德国民众的喜爱。
上文提及的这些交响乐团,都是在文革后成立并发展起来的中国优秀交响乐团,也是中国西洋管乐艺术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体现,他们创作演出的多元化尝试,为中国西洋管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音乐教育体制和其他专业的教育体制一样,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西洋管乐艺术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发展,是立足于中国本土各个地区的发展情况和特点而定的。从我国第一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西洋管乐学生以来,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和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管乐以高校为核心,已经发展的初具规模。”[10]
发展到目前为止,很多国家级高等院校、地方性院校,甚至是一些专科院校或职业院校中,都开设了西洋管乐的教学课程,教授这些课程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中国本土培养起来的西洋管乐专业的教师和教授。在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之下,专业音乐教育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管理体系。无论是在专业学校,还是在一些综合性的院校中,都开设并完善了音乐学科的课程设置,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音乐人才,并且形成了一股新兴的力量。
受教学体制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各个地区师资力量不平衡因素的影响,另有不同地区西洋管乐教育差距明显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西洋管乐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不够科学完善等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西洋管乐教学水平,也高低不同,这自然会对西洋管乐艺术在中国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自文革后中国恢复高考以来,全国许多艺术院校,尤其是音乐院校的招生,更加规范化,延揽了一大批爱好管乐的学生,进入西洋管乐专业开始学习训练。他们在对西洋管乐演奏技术和音乐乐理知识学习的同时,也积极参与了一些国际、国内的管乐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1984年,中国小号演奏家聂影荣,参加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国际小号比赛,取得了特别奖的好成绩。此外,中国西洋管乐艺术,从1995年开始,每年都有非常大的发展变化,并且在学习模仿西洋管乐艺术的风格特点方面,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从原来学习演奏西洋管乐艺术,全部继承的都是苏联、东欧等国家的演奏风格的情况,开始有所转变,也把美国、奥地利和德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管乐演奏风格融入其中。由此,而使得中国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西洋管乐演奏者,他们受邀进入到一些世界知名的音乐学院学习留学,不少中国留学生在学习期间,还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他们在学成归国后,在国内的一些音乐学院担任教师,或者是到一些国家级交响乐团中担任演奏者,为我国西洋管乐艺术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西洋管乐艺术正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文化活动,是在2000年后逐渐发展形成的。在开始阶段,西洋管乐艺术仅仅是作为一些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家庭,教育子女的一种兴趣科目。不少家庭收入殷实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获得一条新的发展途径,从孩子小时开始,就让孩子们学习西洋管乐艺术。随着西洋管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各大高校均设置了西洋管乐专业的教学课程,西洋管乐艺术开始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熟悉,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学习演奏西洋管乐,并在一些群众文化活动中展现西洋管乐的艺术魅力。如一些老年歌舞团和一些群众组织的音乐团队等,都有小号手、萨克斯手身影的闪现,可以说,改革开放后,西洋管乐艺术已经开始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娱乐消遣项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为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西洋管乐,在群众文化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西洋管乐艺术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普及,其发展程度和演奏水平都在不断提升,相应的,其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今天,中国西洋管乐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西洋管乐艺术在广大民众中展示出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深化,也为西洋管乐艺术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开展,提供了更为深厚的沃土。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使得我国西洋管乐艺术的水平越来越高,国际地位也更加明显突出。
西洋管乐艺术,已经成为中国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西洋管乐艺术不仅带给人们听觉上的震撼,同时,也带给了人们很大的美感享受,让人们领略到了力和美的碰撞,给演奏者和观众们都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西洋管乐艺术所带来的冲击力和心灵共鸣,是其他音乐形式无法比拟的,所以,西洋管乐艺术更加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也更容易推广普及。
笔者通过对中国西洋管乐艺术的兴起、发展与兴盛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和对比研究后发现,西洋管乐最早传入中国,是以一种乐队的形式传入的,其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非常漫长、曲折的道路。一直以来,对于西洋管乐艺术正式传入我国的时间,学者们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笔者在本文中,是采信了陶亚兵博士《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一文提出的清朝乾隆五十八年传入中国时间为起始时间的。此外,笔者在自己所掌握文献记载和综合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西洋管乐艺术在我国兴起、发展的简要历程进行了分析介绍,使读者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对中国西洋管乐艺术的发展过往,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对中国西洋管乐艺术发展的研究,也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对中国西洋管乐艺术未来的发展和推广,不乏参照价值和史料意义。最后,由于受本人自身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局限,本文在研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笔者的这些研究缺憾,或许能为今后的研究者留有更多思考提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