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微课创新应用策略探讨

2023-01-20 18:40江苏省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陆芳芳
成才 2022年23期
关键词:遗传病生物学微课

■ 江苏省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 陆芳芳

0 引言

微课教学是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通常提供微课程,以视频为载体,讲述一个或多个知识点用时短、效率高。微课不仅关注教学要求和课程标准,更关注体现教学本质的精彩、丰富、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大众化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PC网站资源和移动设备出现在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中,如iPad、智能手表等,这些产品也使智能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教学应运而生,助推现代高中生物学教育发展。

1 高中生物学微课教育的价值

对于高中生来说,生物学的概念较难理解,微课可以实现概念内容的动态和静态转换、虚拟和真实的转换以及快速和慢速的转换,将抽象的概念知识转换为学生熟悉的东西。通过观察微课,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生物概念,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微课可以解决生物概念抽象问题,使学生将概念与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观察变化,总结抽象,引入生活概念,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微课不仅可以将生物理论知识转化为视频,还可以实现音频、动画和图像的有效连接,实现动态教学,从感官、视觉、听觉等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使用微课材料将复杂和困难的文本信息转化为生动的视频,提高知识的有效性和相关性,并简化课程的重难点。但是,许多教师在高中生物学的教学中常常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问题。传统观念下的教师认为学生能解决考试中的问题就能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要求高中生物学教师积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在此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微课教学就能起到这个作用,关键是解决教师如何运用的问题。

随着数字化技术产业的不断扩大,现代信息技术也取得了全新突破,不仅覆盖范围更广,同时也实现了移动终端的普及,微课课件属于互联网优势,实现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协同发展的功能。微课可以借助于小程序实现模块组合,不仅功能设计更强,而且还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将教学与管理两大模块进行分开设计,既可以为教学设计各类课件及习题模块,还可以在管理模块中对课程以及分组管理进行设计,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借助网络资源进行讨论。另外,传统的思维认为网络课堂仅仅是利于信息传递,但其实它还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在同一时间发表言论,既能兼顾个体需求,也能缩短讨论时间,有助于打开学生思维,将灌输性与启发性的教学形式进行有效融合,实现生物课程的有效辅助。微课构建可以借助微信App的强大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不断积累相关教学经验,也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教学后期优化提供数据支撑。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生物学微课可以在相关模块中对学生进行可视化教学探索,记录学生是否阅读相关资料,并观察学习的前中后思想及行为变化,并形成过程性评价总结。可视化教学打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让教学效果与教学评价有更加深层次的探索性,为教学过程提供佐证材料,教师还可以根据可视化行为表现整理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通过强大的记录功能,对比学生在每一小节内所产生的知识积累变化,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撑。

2 高中生物学微课教学的创新应用路径

2.1 通过微课组织生物学课程内容

当前高中生常常在网上冲浪,获取信息往往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生物学课程教育,可以将传统的教学内容碎片化处理,并不断挖掘知识所蕴含的深奥含义,尤其对于晦涩难懂的知识,要尽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采用具象化比喻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与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题相结合。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公众号,公众号文章的语言要平实幽默,通过碎片化时间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将公众号视频和文章分为若干类型,包括概念篇、复习篇、心得篇、难题篇以及互动篇。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号要立意新颖,不能运用太多的单质理论文词进行堆砌,否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更要注重生物学元素的巧妙融入,让知识内容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当前学生成长在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因此教师应注重多元化多角度的内容维护,既要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也要让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传递给教师。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改变以往高压式的教学姿态,更多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为未来的微课构建不断积累经验,这也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需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例如,在教学“生物多样性”的时候,学生要对不同生物的特点有具体的了解。教师在教授完相关内容后,应该适当布置微课任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的相关部门更应该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微课记录和制作活动,并在实践中强化理论认识,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原理与应用”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生物学知识与微课相结合,展开微课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光合作用本身就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反应,那么光合作用能给植物带来哪些影响?是不是光合作用越强效果就会越好?在种植的过程中,该怎样调整原有的种植方案,让农作物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基于这些问题,学生就会对农业实践行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明确生物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为此,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微课实验活动,让学生进行观察,将植物置于不同的环境下,植物所受到的阳光照射程度有所差异。在观察和对比中,学生能了解合理利用光合作用改良农作物种植效果的方法。

2.2 结合新媒体进行多元微课教学

网络虽然营造出了虚拟世界,但是各大平台之间也存在壁垒,随着党中央推动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意见的落地实施,各类网络应用正在逐步融合,因此教师应借助微课,结合新媒体形式进行多元化生物学课程教育,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首先,对于生物学课程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平台、教学案例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可以产生更多的思想碰撞,但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审视,善于帮助学生进行总结,让微信平台传播正能量。其次,当前学生成长于多元化网络时代,传统黑板加课本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与其他应用的有效结合,尤其是新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视频、动画图片的结合,可以有效营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阅读和观看的频率。最后,教师还应关注微课教学形式,对于一些生物课程知识点可通过课堂翻转激发学生的思考深度。

例如,在教学“人类遗传病”这一系列内容时,学生需要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分析和探讨,了解各种人类遗传病的遗传特点。面对一些基因突变类的疾病,学生所知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先布置预习的任务,让学生去收集相关的微课材料,了解导致这些基因遗传病的主要原因。比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等,以及近几年较为常见的唐氏综合症,这些疾病对人的身体会带来可怕的伤害。面对这些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单基因遗传病,学生可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了解。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这类疾病的特点,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围绕调查结果,讨论遗传病的诱发原因和显性、隐性特征,针对这些遗传病,我国现有的检测和预防手段是哪些?这些手段对于人类疾病的发展是否有较强的阻断作用?通过这些分析和咨询,学生能对具体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这对于学生理解有积极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对于知识的传播具有天然性优势,教师应关注微课的发展趋势,将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教学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碎片化时间制定教学内容,拓展生物学课程的学习时间与空间维度。与此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微课学习反馈,并针对反馈对微课进一步优化,形成教学闭环,盘活课堂,进一步发挥生物学课程与互联网的结合特点,保证教育同向性,以更符合数字化发展趋势的方式为学生打造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遗传病生物学微课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新技术可诊断罕见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