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辉
2006 年5 月,“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11 年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老的“皮影戏”承载着千年时光发展至今,然而,由于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速的冲击,“皮影戏”已经呈现出严重濒危状态,亟待抢救和保护。笔者通过文献搜集、田野调查等方式,探索徐汇区康健街道(原桂林乡)“皮影戏”班近百年的发展过程,让人们了解这项包含当地多种文学艺术特点和蕴含着传统民俗精华的非遗项目。
上海地区的皮影属于浙东皮影流派。上海七宝人毛耕渔创建的鸿绪堂是上海地区最早的皮影团队。百余年来,毛氏皮影班传人们辗转献艺于上海各县乡镇,名传八方,形成鲜明的海派个性。之后,上海地区皮影班及艺友层出不穷,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鼎盛时期,形成广泛的观众群。抗战爆发后,众戏班先后衰退停演。
清末光绪年间至二十世纪中叶,徐汇区康健、龙华、徐家汇一带,茶馆、书场、庙会、打谷场、广场、庙宇等比较多,交通、商贸、经济比较发达,人口相对密集,每当丰收或遇到重大喜庆活动,这里的人们都喜欢请皮影班来演出,皮影戏成为这一地区的民间风俗。
1900 年秋,徐汇漕河泾地区丰收,村民集资邀请毛耕渔的鸿绪堂班在漕河泾老街地区(今徐汇区康健街道桂林路地区)演出了半年之久。就在这次演出期间,鸿绪堂班皮影艺人借宿、居住、排练在亲戚陶全声等数家多余空关的厢房、客堂间,收年仅17 岁的陶全声和其好友宵金泉、(大刀)关生、陈纪根、陆元(耀)根等青年为徒,传授皮影表演和道具制作秘籍。陶全声、宵金泉、陈纪根、陆元(耀)根等人在学习皮影的制作和演出技艺后,组建“桂林皮影民间社团”,当地人常以“桂林班”称呼该团队。经过四代人百余年传承,形成江南海派特色的桂林民间皮影戏剧艺术。
后来,桂林皮影等一大批传统民间艺术都被扣上封资修帽子,由徐顺林、沈纪余等人收藏保管的桂林皮影全部道具、脚本、曲谱、书籍及有关的文字资料,被抄家抄走,损毁焚烧殆尽,桂林皮影几乎绝迹。
1978 年,康健新村长海坊居民、原桂林班皮影艺术班班主徐顺林联络了一些皮影艺人,凭借自己当建筑工程师的功底,重新绘制皮影人物。几年里,徐顺林用PVC、透明塑料片等代替材料制作将近300 个形状各异的文臣、武将等皮影人模,以及各种兵器配套,还有皮影头模400 余件,并有老虎等部分动物以及山石树木的皮影,完成了如《武松打虎》等多部曲目所需的整套皮影。同时,重新创作演出脚本和海派皮影曲谱唱腔音乐,恢复桂林皮影的演出排练活动,主要集中在徐汇区康健地区的五月苑、康乐文化广场、杜鹃园小学和联农小区等地,也到长宁区北新泾以及闵行区部分地区,以及到文艺博览会、天山公园、上海文艺会堂等地演出。
目前,桂林班皮影艺术班即康健艺术团皮影戏队,是目前上海现存唯一一支唱念做白的皮影技艺俱全的民间文艺社团。腾云驾雾的打斗,激越的打击乐,铿锵有力的叫板,富有浓厚上海乡土韵味的念白和唱腔,栩栩如生的皮影故事人物,伴以江南丝竹、沪剧本滩、江南道教音乐说唱,受到观众的欢迎。
2006 年,国家启动非遗资源普查工作,桂林班皮影再次进入大众的视线中。在康健街道的支持下,发掘“桂林班皮影艺术”这一项目被提上日程。徐顺林把12 名平均年龄70 多岁的桂林班第四代老艺人组织起来,纳入徐汇区康健艺术团建制,其全称为“康健艺术团皮影戏队”,由徐顺林担任班主、表演上手和艺术指导,孙顺林担任领队,表演上手和下手分别为沈龙刚、沈明泉。
桂林班皮影流传至今已经有百余年历史,以徐汇区为发源地,传承至今有四代,传承体系清晰,传承完整,遗存丰富。桂林班四代传人名单如下:第一代:陶全声、宵金泉、关生(大刀)、陈纪根;第二代:陆元(耀)根、叶金舟、张关茂、张书根、蔡友明、沈百兴、张顺德;第三代:何文根、沈四弟、徐顺桃、张书根、赵金山、沈纪余;第四代:徐顺林、何文根、沈龙刚、沈永利、张品余、赵正元、沈明泉、沈惠请、汤永昌、沈英龙、沈永福、孙顺林。
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等的造型与制作属于民间美术范畴。为了适应在二维空间做平面活动的表现形式,皮影艺术主要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人物造型多为侧影,五官侧轮廓为刻画角色的重点。作为一种靠透光表演的艺术,须在造型上避免大片黑影,因此常用大面积镂空线雕花纹,借花饰烘托塑造人物。
据徐顺林等老一辈皮影人口述,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原料多是牛羊皮,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八道工序。制作时将头、身、手臂和腿脚分开制作,制成后用细绳连为一体。人物身长约50 厘米,头部约10 厘米,身部约40 厘米,手臂长约20 厘米,关节可弯曲。在完成人物的大致轮廓后,在薄皮上勾画线条、着色,再覆一层薄皮粘牢,入油浸透,晾干即成。
皮影人物造型多为单线平涂,其基本造型参照京剧人物,以显示肌肉感,对文臣武将、忠奸贤义,喜怒哀乐不同性格表情也加以夸张塑造,雕镂绘画,线条圆转自如,色彩艳丽明亮,有窗花剪纸刺绣之美妙。
皮影人物服饰有水乡蓝印花布和剪纸风味,装饰性强,色彩鲜丽,花纹多为缠枝花卉和鸳鸯戏水。旦角头饰采用流苏,床帐、桌围花纹都为“福寿如意”“双钱”“连升三级”等。头部固定于竹签,演出可随便插换。手颈连接细竹竿,便于操纵。
演出过程中,皮影艺人用腔调的变化,配合故事情节,使皮影戏的人物性格鲜明生动,情节脉络清晰。表演以武打见长,以粗犷取胜。
皮影戏表演时,操纵演员一般为两人,称为上手和下手,上手为主演,熟谙剧本及操作,下手配合上手表演。中场两人,在前场后坐,分别操二胡和笛子,兼奏唢呐。后场一般四人,操中胡、三弦、阮、板鼓、小堂鼓、大小锣、大小钹等。伴奏风格同江南丝竹。文篇需用管弦,演奏所用笛子、唢呐、二胡、三弦、琵琶等民族乐器;武篇需用锣鼓,演奏以鼓板、小锣、大锣、拔、静木等打击乐器。文武篇则以唢呐、锣鼓为主。所用打击乐分开场锣鼓和动作锣鼓(用于人物出入、升帐、操练、交战等武 场)。
演出剧目中主要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学作品及其人物故事,武戏为多,主要是历史演义故事、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长篇演义有《封神》《隋唐》《征东》《征西》《扫北》《薛刚反唐》《月唐》《粉妆楼》《五代残唐》《金枪传》《万花楼》《平西》《平南》《呼家将》《水浒》《岳传》《天宝图》《地宝图》《文武香球》《宝莲灯》《英烈传》等二十多部。
短篇有《鹊桥会》《施亮生斩白獭》《张四姐闹东京》《血袍记》《阴阳镜》《盗金鞭》等十多部。另有《三国演义》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潼关遇马超》《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片断。
旧时诸剧大多无文字脚本,后有所整理,由于曾遭损毁,现仅存《隋唐》等少数几部。
唱腔系主要为民间说唱音乐及上海东乡调、西乡调发展而成的板腔体音乐,上赋下赋两句组成基本调,又称“悠扬调”。所用哭调、平调、分别调、三弯调(即探子调)、钓金勾、游花园等唱腔,均在基本调基础上变化而成。艺人均男性,唱腔为平腔,用大本嗓演唱,女腔、帮腔则用假声,比男腔升高一度。
伴奏曲多源于京、昆剧曲牌,有《朝天子》《小更衣》《花奏》《柳摇金》《点绎辰》《浪淘沙》,还有《圆尾》(俗称《老旦做亲》)等,作为开场、过场、结尾音乐,选用有程式。管弦伴奏有《哭皇天》《分别调》《游花调》《吊金钩》《三翻调》《油流调》,唢呐伴奏有《哭调》《吊金钩》《鸡毛大探》《朝王花奏》,锣鼓伴奏有《急急风》《大小回场》《纱帽头》《大小七花》《三阴三阳》《二夹三》等,唢呐夹锣鼓伴奏有《斩犯 调》。
念白全是方言土语,要求嗓音清脆,音准字正,但因间杂京昆戏腔,非“皮影迷”听其演唱颇感吃力。
唱词除由艺人自编外,大多按《赋札》,也有取自古人诗词、演义小说、评弹以及民间歌谣的。《赋札》为传人必读课本,分23 部分,除首尾有《规戒总诀》和乐谱外,均为固定的说唱台词,如开头词《西江月》、引子诗句、定场诗、出将开四门诗、沙场对答词等唱白用语若干套,另为十字赋、总杂“调、札”,均可按剧情和不同身份人物的需要选用。唱词通俗易懂,明白畅晓,绝大部分含儒释道三教思想。
桂林班皮影,作为一种演出百余年的民间艺术并能遍及上海西南地区并流传至今,非常罕见。作为上海地区目前硕果仅存的一支本土化团队,康健街道的桂林班皮影团队同样面临着观众流失严重、团队成员年龄普遍较大、皮影传承后继乏人等众多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在各方的支持与关心下,会有更多的群体共同参与到保护传承“皮影戏”中,希望这一珍贵的非遗瑰宝能焕发出自身的光彩,成为徐汇非遗的一份瑰丽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