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探析

2023-01-20 17:40江苏省运河中学高中部北校区姜维维
学苑教育 2022年36期
关键词:内容课堂教学课堂

江苏省运河中学高中部北校区 姜维维

物理高效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高质量完成授课任务,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课堂的表现来看,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课堂能够照顾到班级所有学生,其二是确保学生的多方面感官得到提高。但是,早期在授课时,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物理教学遇到不少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教师就要做好分析工作,研究具体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理念的影响,使得当前教学工作的模式极为陈旧,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时,教师由于长时间受到应试理念的影响,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如何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几乎都以传递知识为主,而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是否能够发挥自主性,导致其变得非常被动,觉得物理知识学习非常无聊,从而产生了反感心理。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有所忽视,导致学生只能完成基础内容认知,整体教学效率极为低下,学生只知道做题,不知道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用,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进而限制了个人的发展。

二、高效课堂教学的概念

1.高效课堂的内涵。

所谓高效课堂,通常是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简写,其含义是指教学效率相对较高的课堂模式。具体来说,也就是基于早期教学本身,引导学生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实现预期目标。对有效课堂而言,高效课堂算是其最高级表现。

高效课堂的主要目标便是尽可能提升课堂教学的基本效益,除了要对知识内容有所关注外,还要把握学生获取知识的全部过程以及能力。以此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出来,让其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具备终身发展的基本意识。

2.高效课堂的行为。

所谓高效课堂的基本行为,主要是指每一类教学活动都要有其特有的目标,能够对学生的积极性予以调动,包含多种不同的方法。能够尝试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有效投入进来,保持良好的个人状态。

在对课堂展开评价时,判定其是否足够高效,首要条件就是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其潜在的认知能够被完全激发,从而具备优良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进而使其各方面能力得到增强。若是要采取量化评价的方式,可以从几个方面切入。

其一,教学目标:需要把握课堂目标本身是否具备科学性、合理性、精确性以及明确性,同时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容易操作。

其二,教学内容和目标:知识内容设置是否足够精确;容量是否满足;难度条件是否合适;教材处理的效果如何,教师自己能否有效驾驭整个教材;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否有所突出;依靠日常教学,是否能够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学习习惯以及兴趣展开培养;学生在参与课堂的时候,是否具备广度和深度特点,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不强;整个课堂活动的节奏是否足够合理,教师是否对学生的个人思路起到了引领效果,对班级学生的状态有否关注。

其三,教学氛围:整个课堂的氛围是否足够民主、活跃和融洽;教学方法是否较为有效,能够引导学生和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共同探讨;教学活动十分机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没有帮助。

其四,教学效能: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的处理时间是否够快;解决程度又是多少;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多少;学生能力、情感价值是否得到了培养;能否对学生潜在的学习意愿起到相应的激发效果,对其个人发展能够带来怎样的帮助。

其五,教学基本功: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足够清晰,内容阐述是否有条理,实际呈现是否有着较高感染力;教师的教学姿态是否足够自然、大方和得体;教师的肢体语言表达是否合理;教具和多媒体设备是否得到应用,实际选择是否合理,操作是否足够熟练;课堂板书是否清晰,汉字书写是否足够规范。

三、新课程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1.以学定教。

对“以学定教”而言,主要基于学生自身的状况,有效解决教师如何教学以及学生怎样学习的问题。在“有效教学”中,学生是否将知识内容完全吃透才是主要核心。因此,教师就要时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生当作教学的核心人物,以此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1)基于基础设定目标。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理应充分了解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认知水平、基础状况以及学习态度,思考其哪些问题他们依靠自己无法独立解决,从而对其内在需求予以激发,促使学生持续发展。不同学生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水平差异十分明显,而物理知识又具有延续性特点,各个单元的内容彼此存在诸多联系。若教师在未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就授课,很容易造成课堂讲解和学生学习发生脱节,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就要对学生合理分层,以此为基础展开授课,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例如,在进行“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将原有的目标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

其一,在进行直线运动的时候,能够对该定律有所了解。由于这部分是基础知识,因此所有学生都要完全掌握。

其二,在进行曲线运动的时候,能够对该定律有所了解。此时就要运用微分和极限方面的知识,以此使得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可以得到增强。这其中,一些学优生必须做到独立完成,普通生可以在其他同学的辅助下完成,而学困生则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

其三,在产生了弹性势能的时候,能够对该定律有所了解。学优生需要基于教师的指导,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而由于知识难度较高,其他水平的学生很难正常完成,因此可以采取探究的方式,彼此交流,从而确保大家都能得到提高。

(2)基于发展确定内容。

如果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明确的时候,单纯凭借自己的个人经验或者早期的资料,则可以看作是“以教为核心”的授课方式。这种模式固然有其优势存在,但往往对学生没有太高兴趣,从而失去了针对性,降低了学生潜在的动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对学生展开摸底,思考其可能遇到哪些问题,从而依靠特定的方法完成全面突破。

例如,在对“摩擦力”的内容展开教学时,尽管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接触了相关知识,但对于“相对运动”方面仍然未能做到深入理解。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准备实验内容外,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生活化案例,在课堂中呈现,让学生了解抽象的“摩擦力”知识在生活中具体怎样表现。若教学结束后,部分学生仍然未能完全吃透,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自主举例的方式,逐步完成突破。

(3)基于兴趣确定方法。

之所以当前很多学生对物理教学不感兴趣,主要因素便是内部包含了大量概念,内容又极为抽象。部分学生的思考能力有限,自然无法跟上进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化案例,使其能够其明白物理和生活的关系,逐步完成兴趣激发。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的时候,为了完成新课导入,教师就可以采用一个小游戏:将班级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组2人,其中学生A需要紧紧抓住B的手指,之后让B尝试努力挣脱。若B未能完成挣脱,教师可以对A展开提问:“你能牢牢抓住他的因素是什么呢?是因为力气更大吗?”若学生予以肯定,教师则可以让学生B在手中抹上一定量的洗手液,并重新尝试。如此,新课导入工作就能完成。

2.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本身能够看作是基于“以学定教”本身,对其进一步拓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各方面问题。毕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进行知识学习时,应当主动参与,不能被动接受。

(1)有效预习。

当前很多学生并未掌握学习的方法,缺少应有的自学能力。所以,教师就要告知其如何正确预习。

例如,在对“重力”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对具体研究方案予以分析,让其明白在对各种力展开研究时,要从三方面入手,分别是生成条件、三要素以及作用效果。之后,学生再以此为基础展开探究,有效处理相关问题,进而提升学习质量。

(2)有效讨论。

在学生完成预习工作后,大家各自会存在一定的疑惑。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其自主交流,寻找最为合适的理解方案。显然,这是早期教学方法很难实现的效果。

例如,在对“弹力”知识讲解的时候,为了搞清楚“方向”部分的内容。教师就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某学生就举例将拇指和食指彼此挤压,以此对方向展开表达。依靠这一模式,学生就能广泛聆听他人的意见,吸收更多的知识,加深印象,并逐步增强自身表达能力。

(3)有效思考。

早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喜欢将重心放在表象问题的研究方面,而没有做到深入探究。因此,教师就要对其有效引导,通过提出一些更具深度的问题,让其积极投入其中,逐步完成内容挖掘。

例如,在对“摩擦力”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三个层次入手。其一,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力存在,若忽然消失,生活会有怎样的改变?其二,摩擦力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会发生改变?其三,当前有两个完全叠在一起的木块放置于粗糙水平面上,为其施加一个水平力,将其拖动,此时会有多少“摩擦力”出现?方向又是如何?依靠这一系列问题,就能让学生深入思考,逐步完成内容探究,并拥有成就感,提升学习效果。

(4)高效引导。

除去自主学习外,教师的引导同样非常重要。毕竟学生的能力有限,在探究部分内容时,可能会出现认知性错误。此时教师就要及时展开纠正,并做到适当补充。

例如,在学习“动能定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只会单纯记住这一定理有着非常广的应用范围,没有特定的限定条件,基本上随时能用。在做题时,容易将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看作是内力的表现,而没有将“做功”方面的情况考虑进来,造成出错。此时,教师就要对其展开引导,帮助其完成分析,有效把握潜在的规律,进而完成解答。

3.学研结合。

“学研结合”本身可以看作是对前两类方法的进一步深化,促使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对一些课外的资源展开整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投入其中,逐步完成探究工作,进而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1)实验和发明。

在高中物理中,包含了各类不同的实验,涉及多个题材。因此教师既能从教材中提取实验内容,对其进行改进,抑或根据内容设计课外实验。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塑料管,以此打造一个“伽利略理想斜面”,从而对其内容予以演示。如此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全面内化,而且还能起到视野拓展的效果,让其接触大量课外知识,从而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2)社会调查。

若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抽出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在课外进行,结合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

例如,在对“电功和电功率”的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调查一下家里面的各种电器,并做好统计工作,包括额定电压、电流、功率等,以此展开计算,获得每一个家庭电器的耗能数据。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理解,而且还会形成优良的环保意识。

(3)办物理小报。

如果单纯进行内容聆听和做作业,很难确保学生做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以此起到激发兴趣的效果。这其中,办物理小报便是非常有效的一类方式。

例如,在完成某个单元的知识学习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办一个小报,大家各自发挥能力,要么写内容,要么画画,以此使得整个报纸变得更为完善。如此,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使学生做到全面发展,高中物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就要结合现有的状况,打造高效课堂,以此对学生的主动性予以调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为其发展带来帮助。

猜你喜欢
内容课堂教学课堂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主要内容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