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情境教学与思维发展

2023-01-18 06:57李真
关键词:思维发展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李真

摘要:低年级教学应尤为注重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实施,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向思维发展的低年级情境教学尝试有:创设问题情境,在“发问”与“解答”中激发思维动机;创设想象情境,在“关联”与“表达”中培育形象思维;创设推理情境,在“判断”与“思辨”中发展逻辑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思维发展

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拉近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触发学生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低年级教学基于学生年龄的特点,应注重情境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低年级情境教学的相关内涵与作用也作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具体交际情境,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交流沟通需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等。达成这些要求,离不开思维的支持。如果说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生命场,那么思维发展就是低年级情境教学的核心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发问”与“解答”中激发思维动机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敢提问、会提问,能提出真问题、重要问题,进而在“解答”问题的持续思考中切实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教学,教师可尝试以“发问”与“解答”为主线指引学生,激发学生思维动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童话故事《开满鲜花的小路》讲的是鼹鼠先生不小心把长颈鹿大叔寄来的花籽漏在了地上,形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故事结尾赞美道:“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识字习词、初读课文后,问学生:“读了课文,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课堂瞬间冷场,持续一两分钟后,几个学生慢吞吞地尝试举手发言:“为什么是开满鲜花的小路?”“开满鲜花的小路在什么地方?”此类问题显然不是关键问题,甚至是无关紧要的虚构问题。见学生眉头紧锁、面露难色,教师随即创设情境:“读着课题——开满鲜花的小路,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我们身边有无数条小路,与文中的这条小路相比,哪条更特别?现在,你身处这样开满鲜花的小路上,有什么想知道的?”学生陷入思考。过了一会儿,他们的话匣子打开了,一个接一个问了起来:“为什么这条小路上会开满鲜花?”“是谁在小路上撒下了花的种子吗?”此时提出的问题显然与课文的关联更为紧密,更有助于把握与理解课文内容。不过,仅从课文标题出发提问,还有些片面,没有深入课文内容。于是,教师再设问题情境:“这条铺满鲜花的小路让刺猬太太、狐狸太太、松鼠太太以及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们快乐无比,可见这真是一条美好的小路!对于这条小路,你还有读不懂的地方吗?”停顿片刻,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课文最后一句说‘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全文都没有提礼物,那这里的‘美好的礼物是什么呢?是谁送给谁的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教室里立马响起了掌声。可见,大家都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顺势而教,接下来的课,教师就以“美好的礼物”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美好的礼物是什么?它是谁给谁送的礼物?生活中还有哪些特别美好的礼物呢?”来品读课文,思考解答。至此,合理的问题情境,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他们在积极主动的问题“解答”中品读课文,持续思考,逐渐理解了关键内容——“美好的礼物”是长颈鹿大叔送给鼹鼠的一包花籽。在此基础上,他们自我追问“为什么这是美好的礼物呢?”,并针对课文内容合作交流,明白了“虽然这些花籽被漏掉在小路上,但最后长成了鲜花,铺成了一条缤纷的小路,给小动物们带来了快乐,所以这是美好的礼物”。

二、创设想象情境,在“关联”与“表达”中培育形象思维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结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很多童话故事类、诗词类文章,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在“关联”与“表达”中充分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发展形象思维。想象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学习任务情境,也可以是链接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生活大情境。下面针对不同的文本题材,阐释在童话故事想象情境、诗歌想象情境中培育学生形象思维的思路。

(一)在童话故事想象情境中培育形象思维

童话故事是学生想象力生长的摇篮,对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创设童话故事想象情境,就是借助童话故事类课文情境,设计具体的想象任务,指引学生以关联与表达的方式,创造性地想象。

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沙滩上的童话》是金波先生写的一篇童话,展现了一群孩子在沙滩上修筑城堡、编织童话的情景。文中游戏与想象交融,生活故事里套着童话故事,充满童趣和欢乐。教学中,学生自由读课文、分享完感受后,教师课件出示金色的沙滩,配上音乐,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孩子们在沙滩上非常快乐,他们的想象很奇特,也吸引着我们走向沙滩。瞧,我们现在也在这美丽的沙滩上,捡贝壳,垒沙堡,编故事,演童话……快乐无比。你想编出怎样的故事,或演出怎样的童话,将這快乐传递给更多人呢?”接下来,教师把课堂让给了学生,鼓励学生在这美丽的童话想象情境中放飞想象,在想象中“玩”,在想象中“思”,在想象中“学”。有的学生观察插图,关联自己玩搭城堡的游戏、编童话故事的生活场景,先后想象出“有一个美丽的皇宫,皇宫里有一个善良的国王和七个美丽的公主,但是也居住着一个恶毒的王后和巫婆……”“这座城堡住着帅气的王子和美丽的公主,有一天,公主突然失踪了……”等童话故事场景;有的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续编出“那个凶狠的魔王把公主用铁链牢牢地拷住……”“公主已经几天几夜没吃饭、没睡觉了,太可怜了……”等情节。学生想象故事内容,声情并茂读故事;想象故事场景,绘声绘色讲故事;想象“心中”的故事,饶有趣味地编故事;想象身处故事情境,活灵活现演故事。故事里有想象,想象创生故事;语言在情境中生长,思维在情境中迸发。

(二)在诗歌想象情境中培育形象思维

诗歌本就是依靠情境来表现情节,表达情感的。诗歌教学是难点,但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文体特点,创设想象情境,科学指导学生想象,则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首儿童诗歌,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教学中,我化零为整,化繁为简,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雷锋叔叔是照亮我们心灵的一盏灯,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是那么闪亮;他一生帮助了无数人,温暖了无数人。他是我们永远的榜样。你们对雷锋叔叔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在此情境中,我引领学生在诗中“寻觅”:围绕“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关联“蒙蒙的细雨”“长长的小溪”“路上的荆棘”等关键词句,联系生活,想象雷锋在恶劣环境下助人的场景;关联“抱着迷路的孩子”“背着年迈的大娘”等行为动作,想象雷锋助人时的不畏辛苦;关联“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等典型句型,想象还会在哪里见到雷锋的身影……学生模仿课文的表达形式,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的画面“沿着高高的山路,我寻找雷峰叔叔的足迹,瞧,他又加入了工程队,和工人们逢山开路呢”“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山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起受伤的战友,拖着沉重的脚步!瞧,那深深的脚印,就是他留下的足迹”……借助诗歌想象情境,在形象思维的培育中,让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语言能力相融共生。

三、创设推理情境,在“判断”与“思辨”中发展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一般是小学中高年级学习中需要培养的思维方式,那低年级学生是否需要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呢?答案是肯定的。教育心理学家潘菽有过这样的阐述:“阅读体裁不同的文章,理解的难易不同,对思维活动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教材中编排了不少寓言故事、哲理故事,往往包含着需要学生理解、感悟的道理。有的道理显而易见,学生一读便知,也有的道理藏于故事中,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和所学去领悟、辨别。此时,就需要教师创设推理情境,指引学生在判断与思辨中理解和体会,发展逻辑思维。

例如,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一文讲述的故事学生都很熟悉,读懂浅层的道理比较容易,但要读深读透潜藏的道理,还需要教师科学指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先依托“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读课文”“借助关键词推敲揣摩,趣味讲故事”“结合生活体验,合作交流悟道理”三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有梯度地开展合作学习,初步感知文本内容,进而在此基础上创设推理情境:“故事中,老牛和松鼠对小马说谎了吗?是不是在生活中我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尝试,不能相信别人的话?作出你的判断,说说你的理由。”很明显,这一推理情境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验,要求学生先结合自己的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作出判断,然后在判断与思辨中有逻辑地表述自己的理由。一开始,学生的思考卡壳,不敢判断,不会判断。此时,教师借助推理情境点拨学生:“我们一步一步来看,你觉得故事中的老牛和松鼠对小马说谎了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你们回答得如此肯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自己的理由,说来听听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认为老牛和松鼠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告诫小马的,所以他们是真诚的,没有说谎。立足学生的判断,教师对推理情境做了拓展:“那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哪些事我们可以去尝试,哪些事我们不能去尝试?小组来辩论一下,你是觉得别人的话不可信,什么事都要自己试一试,还是觉得别人的话可以完全相信,什么事情都可以听別人的。”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接触辩论,学生一开始的表达还不太明确,教师便不断补充和点评。渐渐地,学生融入了情境,充分联系生活经验判断推理,表达出了“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去尝试,我们现在还小,很多事情很危险,是不可以去尝试的。比如我们不会游泳,肯定不能尝试下河。课文中的老马知道水有多深,所以才让小马自己去尝试的”“如果自己有足够的经验和自信,确定不听别人的话也可以办成事,那就可以不听。不过很多情况下,别人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从很多方面去分析问题,让我们看事情更全面,是有用的,也要学会听别人的劝告”等观点。从中可以看出,适当地设置推理情境,牵引学生在情境中判断、思辨、倾听、补充,充分地思考之后,即使是低年级学生,也会逐渐“开窍”,有理有据地说看法。此时,他们的逻辑思维,已悄悄生发;言语表达,已在渐渐生长。

指向思维发展的低年级情境教学中,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转化为情境化的问题与任务,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主动发现、思考、探究、合作、分享。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思维和语言共同发展,实现了素养与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陶行知谈教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崔峦.凭借统编教材,发展学生思维[J].小学语文教师,2020(9).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