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持续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3-01-16 07:12余晓凤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意愿动机个体

胡 曦,余晓凤

(南京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随着教育行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线学习平台的用户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在线学习平台的用户规模达3.25亿,占网民总数的32.1%。(1)参见CNNIC:《第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1年9月15日,http://www.cnnic.net.cn/n4/2022/0401/c88-1132.html,2021年12月20日。据报道,2020年上半年共有1454所高校完成线上开学,累计有11.8亿人次参与在线学习。(2)参见赵婀娜:《近12亿人次的大学生在线上课 不一样的高校云课堂》,《人民日报》 2020年4月14日,第12版。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在线学习平台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生常用学习工具的首选。(3)参见宋齐明、张永宏:《在线学习对工科大学生能力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江苏高教》2020年第11期。由于在线学习的环境具有高度自主性,对自制力较差的高校大学生存在一定挑战,难以完成持续性的在线学习行为。(4)参见Shaw R S ,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Learning Styles, Participation Types, and Performance in Programming Language Learning Supported by Online Forums,” Computers & Education, vol.58, no.1, 2012.通过分析高校大学生持续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影响机制,对改进在线学习方法、优化在线课堂学习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信息系统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调查,期望确认模型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研究模型。该模型认为,个体在初次使用某一信息系统之前,会对该系统或使用该系统的成果持有一定的期望,在使用这一信息系统之后,个体的期望是否得到确认,会影响个体对该信息系统的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5)参见Bhattacherjee A ,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 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 Mis Quarterly, vol.25, no.3, 2001.借助期望确认模型,虽然可以解释个体用户对某一信息系统的持续使用意愿,却并未明确个体对信息系统的期望具有哪些维度。例如个体用户在使用某移动即时通讯类平台时,对服务质量的期望确认程度会显著影响用户的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6)参见Oghuma A P , Libaque-Saenz C F , Wong S F and Chang Y , “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of Continuance Intention to Use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Telematics & Informatics, vol.33, no.1, 2016.因此,在大学生持续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影响机制研究中,仍需根据大学生在线学习的本质特征来剖析高校大学生对该平台的期望。

据研究表明,由于各类信息系统的性质不同,个体用户的使用动机也不尽相同。例如,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享乐型和实用型,对于这两种系统,个体用户的享乐性动机和实用性动机的影响作用有所差异。(7)参见Xu L L , Lin J and Chan H C ,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Utilitarian and Hedonic Value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tinuance,” 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TOCHI), vol.19, no.2, 2012.在学习过程中,较强的学习动机可以帮助个体集中注意力,提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相比于传统课堂,高校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模式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学习模式的转换使得学生对课堂授课的依赖性呈现递减趋势,更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在线学习方式对个体的自主性要求较高,对学习目标具有强烈心理需求的个体将有充分动机并保持学习的自主性。根据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这些心理需求可以分为能力、自主和关系需求。自我决定理论是一个关于行为动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本身对能力、自主和关系三个心理方面有基本需求,而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可以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继而触发行为结果。(8)参见Deci E L and Ryan R M , “The ‘What’ and ‘Why’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vol.11, no.4, 2000.

根据在线学习平台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特点,本文研究价值体现在:第一,从基本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期望确认模型,分别从能力期望确认、自主期望确认、关系期望确认三个维度,通过感知有用性、乐趣性和满意度来构建高校大学生对在线学习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第二,为信息系统的持续使用研究提供心理需求因素的全新视角;第三,为自我决定理论和期望确认模型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最后,该研究还分别为平台运营者和高校大学生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利用互联网实现师生之间异地同步学习的一种方式。(9)参见朱连才、王宁、杜亚涛:《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在线学习具有使用方式便捷、资源获取成本低等特点,将更好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平等分享知识信息的理想学习环境变为现实。(10)参见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2期。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增速减缓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倒逼高校大学生更加聚焦于能力提升,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成为疫情时期实现自我能力提升的最佳选择。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每年发布的统计报告,在线学习的规模逐年增大,研究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和发展方向逐步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

在当前研究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愿的文献中,主要从技术手段的角度来研究个体的在线学习意愿。然而技术手段仅停留于学生在线学习的工具使用属性,对在线学习的研究更应侧重于教育本身,这不仅是在线学习的重要根本属性,更是关注于学生成长的切身体验。(11)参见张晓东:《“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反思》,《江苏高教》2017年第1期。个体一旦缺失强有力的学习动机,将更难进入学习状态。因此,研究学习的技术手段并不能改变或提升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诉求和学习意愿。通过分析学习动机,寻找影响在线学习的个体因素,将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12)参见曾广录、詹琳:《新技术手段影响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江苏高教》2019年第9期。通过对个体在线学习模式的深入研究,寻求激发个体学习需求的心理影响因素,从而促使其更好地开展自主线上学习。

(二)期望确认模型

期望确认模型的理论基础是期望确认理论,该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消费者的重复购买和购买后的行为。该理论认为,个体在购买前对商品和服务存在最初的期望,在进行消费后,又会对该商品和服务形成实际的感知,并将这种感知和最初的期望进行比较。(13)参见Halilovic S and Cicic M , “Antecedent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User Behaviour-Extended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32, no.4, 2013.最初的期望被确认的程度决定了个体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满意的个体将会进行重复购买,不满意的个体将会停止购买。

巴塔查尔吉(Bhattacherjee)将期望确认理论扩展到信息系统领域,并构建了期望确认模型。(14)参见Bhattacherjee A ,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 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Mis Quarterly, vol.25, no.3, 2001.在该模型中,个体在使用某一信息系统时,对该系统期望确认的高低,会影响个体的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随着研究者不断应用和扩展期望确认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研究个体持续使用意愿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

(三)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是一个关于行为动机的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动机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个体做某件事的动机源于个体对行为本身的兴趣,外部动机是指个体为了获得某种结果而进行的行为。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是相对的,内部动机指个体仅仅为了行为本身而行动,而不是为了结果而行动。(15)参见Deci E L and Ryan R M , “The ‘What’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vol.11, no.4, 2000.戴维斯(Davis)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个体的行为意愿受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方面的影响,同时将感知有用性作为衡量个体用户的外部动机,用感知乐趣性衡量个体用户的内部动机。感知有用性表示使用某一信息系统的结果对个体用户是有价值的。感知乐趣性是指个体在使用某一信息系统的过程中精神是愉快的。(16)参见Davis F D , Bagozzi R P and Warshaw P R ,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Use Computers in the Workplace1,”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vol.22, no.14, 1992.

自我决定理论将需求定义为个体心理层面的先天倾向,认为需求是个体先天具备的而不是后来形成的,为保证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作,该理论将需求分为能力、自主和关系需求。(17)参见Deci E L and Ryan R M , “The ‘What’ and ‘Why’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vol.11, no.4, 2000.哈奈特(Hartnett)等人检验了自我决定理论运用于在线学习研究的有效性,并发现相对于内部和外部动机,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对课程结果的影响更为显著 。(18)参见Hartnett M , George A S and Dron J , “Examining Motivation in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Environments: Complex, Multifaceted and Situation-Depend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 Distance Learning, vol.12, no.6, 2011.因此,将自我决定理论应用于在线学习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模型和假设

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期望确认模型,构建高校大学生的三种需求期望确认对在线学习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过程模型。与相关文献一致,本文将感知有用性作为衡量外部动机的变量,并将感知乐趣性作为衡量内部动机的变量,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需求期望确认对在线学习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模型

(一)感知有用性

个体用户对于信息系统的持续使用意愿源于其行为目的,而这种行为目的又源自于个体对于信息系统主观上有用性的感知。(19)参见Thong J Y L , Hong S J and Tam K Y , “The Effects of Post-Adoption Beliefs on the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tinu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vol.64, no.9, 2006.事实上,个体用户对于某一信息平台的有用性感知越强,其使用该系统的意愿就越强。在线学习平台具有拓宽个体用户的知识面并提升专业技能的用途,在当前知识加速迭代的时代,该功能对于高校大学生的使用体验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提出假设:

H1:感知有用性显著影响高校大学生对在线学习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

(二)感知乐趣性

巴恩斯(Barnes)的研究表明,内在动机是个体用户在虚拟空间中采取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20)参见Barnes S J , “Understanding Use Continuance in Virtual Worlds: Empirical Test of A Research Model,”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vol.48, no.8, 2011.当下的在线学习平台中,通常会设置娱乐功能,比如各种有趣的课堂互动,如果高校大学生在体验中心情愉悦,他们的内在动机将驱使他们继续使用该平台。因此,高校大学生感受到愉快的情绪将促使他们产生较高的持续使用意愿,假设如下:

H2:感知乐趣性显著影响高校大学生对在线学习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

(三)满意度

满意度是指高校大学生在使用在线学习平台时,随着使用过程中的感知而产生的情绪或心理状态。满意度是影响个体用户持续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在欧格玛(Oghuma)等人的研究中,个体对移动即时通讯类平台的满意度会显著影响个体对该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21)参见Oghuma A P , Libaque-Saenz C F , Wong S F and Chang Y , “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of Continuance Intention to Use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Telematics & Informatics, vol.33, no.1, 2016.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高校大学生的满意度显著影响其对在线学习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

(四)需求期望确认

需求期望确认包括能力期望确认、自主期望确认和关系期望确认。能力期望确认是指高校大学生在体验学习平台后对自己完成任务能力的确认;自主期望确认指高校大学生期望进行自主学习的确认程度;关系期望确认是指个体在所处环境中与他人有联系的期望。

1.能力期望确认

能力期望确认能够增强高校大学生对在线学习的自信和持续学习的动力,并提升高校大学生对该平台的满意度。已有研究表明,能力期望与个体的内在动机有关。(22)参见Harter S , “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vol.53, no.1, 1982.在学习行为领域,高能力期望将会导致更高的学习动机。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a:能力期望确认显著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感知有用性。

H4b: 能力期望确认显著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感知乐趣性。

H4c:能力期望确认显著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满意度。

2.自主期望确认

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期望确认可以提升高校大学生对线上课堂的参与程度,使其更加快速地融入课堂,他们会因为知识的获取而产生愉悦情感,并对该平台产生满意度。例如,学生的参与和协作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最后形成有效的在线学习。(23)参见Oncu S and Cakir H , “Research in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s: Priorities and Methodologies,” Computers & Education, vol.57, no.1, 2011.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5a:自主期望确认显著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感知有用性。

H5b:自主期望确认显著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感知乐趣性。

H5c:自主期望确认显著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满意度。

3.关系期望确认

在线上学习平台的使用过程中,个体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或与异地朋友在线同步一起学习并交流,线上模式缩短了彼此的时空距离感,让个体产生愉悦感。反之,如果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到与他人联系较弱,即关系期望确认的程度比较低,将会破坏个体的学习动机,所以个体对这个平台再次使用的动机会降低,(24)参见Hartnett M K , “Influences that Undermine Learners' Perceptions of Autonomy, Competence and Relatedness in an Online Context,”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31,no.1, 2015.同时对平台感到失望。根据以上论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6a:关系期望确认显著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感知有用性。

H6b:关系期望确认显著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感知乐趣性。

H6c:关系期望确认显著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满意度。

三、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卷说明,主要明确在线学习的定义;第二部分是研究模型中7个变量的测量题项;第三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由于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在线学习平台,故我们在问卷一开始就要求被调查者选择自己常用的在线学习平台,并根据这个在线学习平台回答后续的题目,这样可以让收集到的数据更具代表性。问卷根据李克特7级量表对题项进行测度,根据被调查者对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体验,分别设置1-7分来测量被调查者对该直播购物平台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的态度变化。

本研究使用的测度题项是基于已有文献验证的量表并结合本研究的情景进行开发的。持续使用意愿和满意度的量表参考了廖晨晨(Liao)等人的文章,(25)参见Liao C , Palvia P and Chen J L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Behavior Life Cycle: Toward a Technology Continuance Theory (T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29, no.4, 2009.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乐趣性参考帕伯替阿(Parboteeah)等人的文章,(26)参见Parboteeah D V , Valacich J S and Wells J D , “The Influence of Website Characteristics on a Consumer's Urge to Buy Impulsivel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vol.20, no.1, 2009..三种需求期望确认参考巴塔查尔吉(Bhattacherjee)(27)参见Bhattacherjee A ,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 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Mis Quarterly, vol.25, no.3, 2001.和瓜迪亚(Guardia)(28)参见Guardia J G L , Ryan R M , Couchman C E and Deci E L , “Within-Person Variation in Security of Attachment: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on Attachment, Need Fulfillment,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vol.79, no.3, 2000.等人的文章量表。开发过程中咨询了专家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两名信息系统领域的教授,两名博士生和两名有在线学习经历的高校大学生,通过翻译并对有歧义的题项进行语言润色,最终得到本研究的调查问卷。

(二)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通过电子问卷进行,利用问卷星生成在线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共回收365份问卷,筛选出34份无效问卷,最终得到331份有效问卷,通过问卷中的信息统计得到表1。表1中显示从性别比例来看女性占比69.8%;从年龄层次来看19—24岁人口占比96.1%;从学历层次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5.5%,这与高校大学生的人口统计数据大致相似。

表1 样本的人口统计信息

四、数据分析

本研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研究模型进行了验证,偏最小二乘法是一种采用潜在变量进行路径分析建模的结构方程模型。同时研究使用Smart PLS 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涉及本研究的7个变量的测量题项,均在国内外学者已开发的量表基础上结合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情景修改完成,这为7个变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外,本研究也通过Cronbach's Alpha、组合信度CR、AVE等信度和效度指标的检验。通过Smart PLS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和区分效度检验分别得到表2和表3。

表2 信度与收敛效度检验结果

表3 区分效度检验结果

由表2可知,研究涉及的7个变量的Cronbach's Alpha值均大于0.7,符合信度标准。同时,每一个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7,且平均方差萃取值AVE都大于0.5,表明变量的收敛效度较高。

由表3可知,每个变量的AVE平方根均大于变量间相关系数,AVE平方根的最小值为0.912,相关系数的最大值为0.773,说明该模型中的变量之间具有比较好的区别效度。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样本数据的效度和信度均合格,可以进行实证研究。

(二)假设检验

通过对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我们可以得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高校大学生对在线学习平台的感知有用性(β=0.172,P<0.01)和满意度(β=0.609,P<0.001)能够积极影响他们对该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所以H1和H3假设得到了支持,并解释了持续使用意愿63.5%的方差。然而,感知乐趣性对高校大学生的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 H2假设没有得到支持。

注:** P值<0.01,*** P值<0.001

能力期望确认(β=0.525,P<0.001)和自主期望确认(β=0.181,P<0.01)对高校大学生的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H4a和H5a假设得到了验证,并解释了感知有用性45.2%的方差。而关系期望确认对高校大学生的感知有用性影响不显著,不支持H6a假设。其余假设均得到了验证。

五、结论与意义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对在线学习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结果显示,除H6a和H2假设,其他假设都已经得到了验证。

关系期望确认对高校大学生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未得到验证(H6a)。这可能是由于本次研究的数据均来自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其平台用户大多是集体生活,学习方面的问题也大部分在线下和同学进行讨论,不需要在虚拟情境下使用平台的互动功能来解决学习方面的问题,线上互动功能更多地用于娱乐方面而不是学习方面。因此关系期望确认对感知有用性没有显著影响。

此外,感知乐趣性对高校大学生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也不显著(H2)。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体是高校本科生,结合当下高校大学生的在线学习现状分析可知:对于经历过高中紧张学习状态的本科生,进入大学后,对于学习态度存在一定的松懈思想,他们对在线学习平台的学习需求多来自于环境的需要,比如学分要求或者课堂作业需要。因此他们对于这个平台的有用性和满意度会影响他们对于该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而感知乐趣性会提高他们使用该平台的愉悦度,却不会成为他们使用该平台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本研究以基本心理需求为起点,丰富了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角度。其次,研究在现有的在线学习背景下,细化了期望确认模型中期望的具体类型,深化了对个体期望以及期望确认的认识。最后,本文将自我决定理论应用于信息系统的持续使用研究中,扩展了自我决定理论的应用领域。

2.实践意义

(1)对平台运营者的建议

平台运营者需要了解各种需求期望,从而确认对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和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根据不同领域的运营知识,可以利用需求期望确认的三种作用效果,并针对性地使高校大学生的需求期望得到确认,增强其对在线学习平台的依赖性,从而提升高校大学生对该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

(2)对高校大学生的建议

学习行为不同于娱乐行为,学习行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性是学习的最初动力。部分学生因客观环境或者自身自制力不足等原因,未能达到自身学习预期和学习效果。基于上述学习现象,本文对有学习意愿的高校大学生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积极参与在线学习环境中的活动,尽可能地确认自己的需求期望,寻找适合自己的在线学习平台;二是寻找学习内容中有趣的地方,或者发现感兴趣的相关主题课程,根据自己内心的兴趣,自然而非强迫地去学习,有效减少由于强迫学习所带来的不适感。

六、结语

本文结合期望确认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解析高校大学生对在线学习平台的期望类型,从基本心理需求的角度划分其对在线学习平台的期望类型为能力期望、自主期望和关系期望,分别研究这三种期望类型的确认对高校大学生持续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影响机制,构建模型并进行假设检验。最后论述了研究的理论贡献,并为在线学习平台运营方式和高校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方式提供一些建议。

猜你喜欢
意愿动机个体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动机不纯
How Cats See the World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