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萌 樊 骋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城市竞争力是某个地区表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实力的具体指标,也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生机的重要标示;城市竞争力评价既是对一个地区当前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估,更是对该地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潜力的宏观度量[1]。一般来说,城市竞争力是一个拥有综合性与相对性双重指标的概念。不论是综合性还是相对性,都需要对区域对象加以对比才能得出结果。早期研究中,学者们对城市竞争力的关注点聚焦在经济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过于片面。后来,城市竞争力被具象化,关注的不再是表面的数字,更深入涉及失业情况、社会低收入群体等是否存在,个人收入是否稳步增加等现实意义指标。
城市竞争力最早在国外展开研究。Cheshire等[2]、Singh认为,城市竞争力可体现为某城市居民创造财富,进阶收入的重要指标。[3]Kresl P K、Webster等就城市竞争力构成分别提出多变量模型和城市竞争力模型[4]。这些量化模型将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由理论转向实践。国内对城市竞争力的探索相对较晩。1998年,倪鹏飞第一次提出城市竞争力这个概念。宁越敏等(2001)将城市竞争力概念继续完善,提出城市竞争力是指在社会环境、经济架构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 下 创 新 和 发 展 的[5]。田 美 玲 等(2016)[6]、吴 朋 等(2017)[7]、吴少华等(2021)[8]、董锁成等(2022)[9]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灰色TOPSIS法、熵值法等多种计量研究方法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总的来说,当前国内外研究多关注城市竞争力定义及内涵、城市竞争力的计量模型与分析方法以及影响因子等几个方面。综合对比已有文献发现,在量化城市竞争力相关模型时,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竞争力模型具有较强优势,其不仅可以完善单一变量的局限性,还可以为城市未来的规模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增强导向性。在文献梳理中发现,聚焦新兴经济片区——皖江城市带的研究较少,故以皖江城市带为研究对象,借助主成分分析对城市竞争力做具体量化,这一研究对逐渐完善我国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体系具有一定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本文主要研究皖江城市带2012-2019年各城市的城市竞争力的时间与空间演进情况,并据此探究各城市的空间延展情况。本文主要沿着以下思路展开:第一,通过选取皖江城市带城市为代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模型。第二,以四个时间节点代表皖江城市带自成立至今的十年的变迁,研究皖江城市带的城市竞争力区域演变。第三,在此基础上,借助ArcGIS反距离权重法进行空间插值,探究皖江城市带城市的时空演变以及空间扩展情况。
作为安徽省获国务院批复的首个重点支持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10年皖江城市带示范区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复,现今已有11年。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8市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目前,皖江城市带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接近70%,作为“主引擎”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逐渐显现。
本文数据基于2013-2020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原始数据和中国测绘网1:400,000图形数据,利用ArcGIS10.2处理运算,所有数据均作标准化处理。时间断面的选取依据安徽省城镇发展规划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主成分分析是统计学中考查多个变量相关性的一种多元化统计方法研究[10]。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少量的主成分变量来揭示大量变量间的内部结构,即从既定变量中计算分析出几个重要主成分,使它们能够最大化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间互不相关。
本文主要采取的主成分研究方法是借助方差信息来构造主成分指标,即用F1(第一个选取的线性组合,记为综合指标F1)的方差来表达,Var(F1)越大,表示F1内含研究对象更多的信息。据此原理,F1应该是在所有的线性关系组合中方差最大,此即为第一主成分F1。如果第一主成分难以表示原来i个指标的信息,此时进行第二次线性关系计算,选取F2作为第二主成分。按此种方式可类比构造出第三、第四,……,第i个主成分。 表现为:
其中a1i,a2i,……api(i=1,2……m)为Z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Zx1,Zx2,……Zxp为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值。由于在实际应用中,选取的数据性质不统一,从而导致各指标的量纲不一致。故本文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首先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从而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干扰因素。
在数据完成主成分分析后,对各主成分进行线性组合,组成一个新的综合指标,即得到城市竞争力:
其中,k1、k2……kp分别表示各自方差的百分比,F1、F2……Fp则分别表示各自的主成分。
城市竞争力通过涵盖城市发展各方面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评估[11]。由于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繁多,不同因素和等级之间也存在特殊的相关性与层级性。因此,在选取竞争力评价指标时的科学性、完整性、适用性、先进性是计算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城市竞争力由城市经济产出与城市经济收入和城市发展环境共同决定。其中,城市经济产出部分借助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状况来阐述。文献梳理发现,城市发展环境方面可以从激发经济潜力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角度来体现。本文借助公共交通学校以及医院来构建激发经济潜力的活力指标体系;以绿地面积和年末实有道路面积描述可持续发展能力。综上,为了衡量城市质量[12],分别从人口规模及构成、经济发展状况、环境治理力度、民生基础设施四个维度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城市竞争力的空间表达
在皖江城市带的空间尺度上,以地级市为基本单位,将计算得到的城市竞争力分级后以不同色度表示等级呈现在地图上,从而展现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分布情况。
2.城市竞争力的空间插值法
空间插值法在地统计中又称之为“克里金法”[13],该方法是统计形式的插值。该方法被广泛用于将分布离散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连续曲面的连续数据,以便在不同分布形式的空间中对其进行比较,从而分析研究区域内某未知点的值,推断出该区域内城市的扩延情况。本文根据常用的地统计分析与实操性原则,采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分析。
利用SPSS软件,分别计算出2012-2019年共8年的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数据,为了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选取2012、2014、2017、2019四年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排序(见表2)。
表2 2012-2019年皖江城市带城市竞争力的得分值及排名
1.城市竞争力变化的总体概况
随着安徽省的经济开放水平逐渐提高,省会城市合肥的经济动能逐年增高。以合肥为中心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的总体竞争力明显提升,带内城市之间竞争力变化也十分明显。由表2可知,近8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竞争力发生如下变化:(1)从整体来看,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其城市竞争力一直稳居第一,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递增趋势。芜湖市一直位居第二,但其城市竞争力却呈现逐年降低趋势。马鞍山与铜陵城市竞争力排名顺序几乎未变,但铜陵显然后劲不足,在2019年掉落到第7名。(2)城市竞争力的明显变化主要集中在铜陵和滁州,其中滁州前几年一直位居第七名,但在2019年与铜陵实现调换,跃居第四名。(3)宣城、池州的城市竞争力排名一直位居表2的末端,城市竞争力的水平较弱,城市的发展较差。
2.皖江城市带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皖江城市带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深入施行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同时也是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城市,不论是皖江城市带刚成立的2012年还是形成一定规模的2019年,一直扮演着引领带头的作用,从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得到,投资、消费等经济发展指标在计算城市竞争力综合得分时占比较大。凯恩斯曾说过:投资、消费、出口,是提高经济增速的“三驾马车”。其中,投资这驾“马车”的“马力”十足,不仅可以放大供给效果,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扩充经济总量,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抓住投资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全驱动。合肥作为全国闻名的风投城市,总是在每一个机会风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仅在皖江城市带独占鳌头,也一跃在全国崭露头角。滁州作为合肥的邻接城市,同时抓住了这个“关键驱动”,通过高效投资、有效投资,加强发展动力,让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提质。“十二五”期间,滁州固定资产投资5,360.5亿元,年均增长22.8%;“十三五”期间,滁州依托投资的导向与拉动,实现了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也是滁州在2019年跃居第四的重要原因。
1.城市竞争力的空间等级演变
根据皖江城市带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得分情况,将得分值划分为如下四个等级>1,1~0,0~-0.4和<-0.4分别表示强、较强、较弱、弱。以皖江城市带带内城市在4个时间断面上的竞争力分级结果,利用ArcGIS10.2软件可绘制如下城市竞争力的等级分布图(图1)。
图1 皖江城市带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图
从图1可以得出,皖江城市带城市发展的总体竞争格局没有发生突破性的变化,大多数城市竞争力处于三级和四级,这种竞争力格局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合肥与芜湖作为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城市,一直是竞争力最强的城市。其中,合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一直遥遥领先,芜湖紧随其后,两个城市处于皖江城市带的中间区域,呈西北向东南延伸。第三、四等级的城市大多分布在城市带的外缘,其中第三等级的城市除马鞍山基本稳定不变外其他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六安与安庆作为相邻城市,城市间发展竞争趋势也颇为相似,二者受中心城市合肥的经济辐射,各项发展一直居于前列。第四等级城市较多,在空间布局上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尤其以池州和宣城为代表,竞争力一直非常微弱,这两个城市发展较晚,未能做到及时引进资源,加大投资,也没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优势,城市竞争力一直处于“吊车尾”状态。从整体来看,皖江城市带城市群竞争力从中部向四周的差距十分显著。
2.城市竞争力的空间扩展演变分析
对皖江城市带城市竞争力进行反距离权重插值,得到各城市在四个时间节点的空间插值结果图(图2)。
图2 皖江城市带城市竞争力的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结果图
根据四幅空间插值结果图,发现城市竞争力较强的城市,其向四周的空间延展能力也相对较强,空间延展能力的强弱与城市竞争力大小呈现正比发展关系。合肥作为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她的城市竞争力一直是最强的城市,与此同时,合肥的空间延展能力也是最优的。芜湖作为皖江城市带的次中心城市,城市竞争力仅次于合肥,在权重插值图中也可以看出其空间延展能力相对于合肥较弱,但在其他城市中仍处于领先状态。合肥与芜湖的空间延展能力强,这种优势同时也意味着限制了其周边城市的空间延展能力。马鞍山、铜陵、安庆和六安四个城市的空间延展能力处于中间状态,且随着时间推移,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是城市带发展中具有一定潜力的城市。滁州、宣城和池州的空间延展能力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其变化幅度较小。合肥的空间延展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从权重插值图中也可以看到其扩展方向也在逐年发生变化,从向东南方向逐渐转向了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辐射面也从原来的单一方向转为四周发展。与此同时,芜湖、马鞍山的空间延展能力增长速度逐年递增,这直接导致合肥在芜湖、马鞍山方向的扩张速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收缩。这种多城市空间延展能力相互作用直间导致皖江城市带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为其成为城市中部地区核心城市带打下基础,同时也给中部地区其他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因素。
1.借助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2012-2019年四个时间节点的皖江城市带九城市的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城市竞争力排名。其中,2017年皖江城市带九城市的城市竞争力综合排名为: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六安、安庆、滁州、宣城、池州。
2.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凭借优异地理位置,城市竞争力一直位于皖江城市带首位。而芜湖作为次中心城市,在城市竞争力排序中处于第二,但其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呈现逐年递减之态势。马鞍山与铜陵就剩余7个城市而言,居于领先地位,但显然铜陵后续发展呈现一定的滞后,在2019年城市竞争力排序下降到第七名。六安、安庆等剩余五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呈现波动式发展,但整体发展增速较缓,一直处于城市带末端。在影响城市发展的各个主成分因素中,不论是人口规模、经济发展还是环境治理和民生工程等,九个城市都有各自的优势。虽然各影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但目前而言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基本形成了以经济发展为主,人口规模、环境治理以及民生基础设施为辅的城市竞争力影响系统。
3.根据城市竞争力得分,可将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分为四个等级,从四幅等级分布图中可以发现城市的空间分异度较大,除去第一第二等级保持稳定不变外,其余两个等级空间分布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整体来说,皖江城市带城市群竞争力从中部向四周的差距十分显著。结合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地理位置,可得到城市竞争力在空间分布上的空间延展能力,该能力与城市竞争力呈正比关系。9个地级市的空间延展能力也呈现一定的规律,大致表现为以合肥为中心向外围减弱的环形状。
皖江城市带作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首发开拓区域,对快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带、加快中西部发展起到“承东启西”的关键作用,区位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各城市应采取适合的方式方针提升自身竞争力。
1.坚持以合肥为中心,芜湖为副中心的发展战略。事实证明,具有针对性的区域资源投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增速,但由于城市辐射效应不尽相同。因此,未来在发展皖江城市带时,要正确认识到核心城市的带动效应,充分考虑核心城市合肥以及芜湖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水平,尽可能通过带内核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水平来推动皖江城市带的区域经济发展。其中,合肥依托其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打造为服务皖江城市带地区的经济枢纽;而发展起步早,基础设施较完善的马鞍山和铜陵,应依托自身优势﹐以合肥和芜湖为核心,同时作为联结带动周边发展较为落后城市,共同构建区域的经济轴辐结构。
2.注重差异化城市发展策略,发挥不同城市的竞争力优势。根据不同城市经济发展趋势,对相关城市加大重视程度,大力发扬不同城市的特有优势,努力做到不遗不漏谋发展。对发展程度较好的城市如合肥芜湖等,积极培育,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扩大战略纵深区域合作效能;对处于城市等级分布图外围的如铜陵、六安等老牌城市,积极发展,逐步调节城市带内各城市的资源分配与职能分工,整合区域资源要素,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实现与第一二梯队的城市生态共建,协调发展,为中部地区承东启西提供关键要素。
3.协调城市带内城际关系。城市带内的城际关系主要体现为相邻城市的关系。一般而言,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能够构成良好的协同关系。核心城市拥有强大的辐射能力和空间延展能力,而若过于远离核心城市的区域难以受到照拂,发展较弱。因此,为促进皖江城市带实现城域同城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可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推动带内城域城市发展,对皖江城市带各城市进行不同的职能分工与定位,改变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发展状况,最终形成等级、职能、分工明确的城市网格体系,成为中部地区有竞争力的核心城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