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银军
(兴化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 兴化 225700)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肺淤血及腔静脉淤血是临床表现。通常患者主要因心脏舒张或收缩功能出现障碍,造成心房所受压力增大,流入到心脏的静脉血难以充分泵出,造成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血流动力负荷过重、心肌梗死、心肌病、炎症等,均会对患者的心肌功能和结构造成损伤,且心血管疾病一般会造成心力衰竭的出现,造成血液充盈、心室泵血功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和患病率,随着高血压、冠心病等人数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带给社会以沉重的经济负担,发展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1]。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是一种有效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心肌功能,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显著。基于此,将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用于我院120 例心力衰竭患者展开疾病干预,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20 例,所有患者心功能在2级~3 级,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划分为观察组(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及对照组(复方阿米洛利治疗),各60 例。对照组男38 例,女22 例;年龄(52~76)岁,平均(60.38±2.02)岁;病程1~6 年,平均(3.67±0.13)年。观察组男39 例,女21 例;年龄(51~75)岁,平均(60.44±2.06)岁;病程1~6 年,平均(3.70±0.15)年。心力衰竭各项指标比较无意义P>0.05。排除标准: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病;智力低下、无法正常沟通;高钾血症;心肌梗死或脑梗死;合并肺心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史;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性疾病;合并心脏瓣膜病,其他炎症、恶性肿瘤;伴随精神症状;因各种原因无法配合治疗;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有严重糖尿病;临床资料不全者。纳入标准:心衰病程≥6个月;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冠心病为主要病因;无其他疾病对本研究产生干扰;意识清楚,行为自主;无药物过敏史;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实施复方阿米洛利治疗。入院后对患者实施纠正电解质紊乱、吸氧等治疗,保持卧床休息,制定合理的休息、饮食和运动习惯,加强健康宣教,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对患者进行β-受体阻断剂及利尿、扩张血管、强心治疗,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实施降血压干预。对患者实施1~2 片/次,1 次/日的复方阿米洛利治疗,1 个月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3 个月。
1.2.2 观察组 对患者实施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入院后对患者实施纠正电解质紊乱、吸氧等治疗,保持卧床休息,制定合理的休息、饮食和运动习惯,加强健康宣教,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对患者进行β-受体阻断剂及利尿、扩张血管、强心治疗,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实施降血压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20mg/次,1 次/d 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口服治疗,1 个月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间的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1)心功能指标[3]。通过NYHA 心功能分级,包含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LVESD、LAD 指标越低,LVEF、LVEDD 指标越高,患者的心功能改善越好。(2)不良反应发生率[4]。包含窦性心动过缓、Qt 间期延长、消化道反应等,总发生率=(窦性心动过缓+Qt 间期延长+消化道反应发生例数)/60 例*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3.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概率法;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心功能指标 观察组LVESD、LAD 指标较对照组更低,但LVEF、LVEDD 指标更高,通过对患者实施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后,取得的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心功能指标()
表1 比较心功能指标()
2.2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窦性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消化道反应1 例(1.67%)低于对照组9 例(15.00%),通过对患者实施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后,取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程度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n(%)]
心力衰竭主要因心肌损害对患者的射血能力、心室泵血功能、心室充盈等造成影响,是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在患病期间患者可能伴随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加重心衰的程度[5]。所以,及时发现、治疗成为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抑制病情进展的关键。将复方阿米洛利用于对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的治疗,会出现口干,恶心、腹胀、头昏、胸闷等副作用,还可引起高血钾症的发生[6],所以,日常用药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患者血钾水平的检测,伴随严重肾功能减退患者需慎用此药。
3.1 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窦性心动过缓、Qt 间期延长、消化道反应1 例(1.67%)低于对照组9 例(15.00%),说明通过对患者实施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后,取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程度更佳。提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可提升患者心室承压能力,逆转心室重塑过程,有效减轻其心室负担,稳定患者内分泌水平,加速机体无活性代谢产物排泄过程,在降低窦性心动过缓、Qt 间期延长、消化道反应等方面发挥的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7]。
3.2 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可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LVESD、LAD 指标较对照组更低,但LVEF、LVEDD 指标更高,说明通过实施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后,取得的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螺内酯属醛固酮拮抗剂,可结合醛固酮受体,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阻断醛固酮-受体的合成。作为一种高血压治疗的辅助用药发挥利尿排钠的作用,缓解因利尿剂造成的代偿机制,合理调节、心室外部血管压力,稳定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水平,产生有效降压的作用。此种药物可逆转心室重塑,具有保钾、利尿等作用,有助于巩固疗效,实现预期的治疗目标,改善患者的心肌纤维化现象,增强心脏承受压力,避免利尿剂导致糖耐量恶化。螺内酯具有利尿、排钠等功效,可通过抑制胶原合成、改善水钠潴留、调节心肌重构等优化心功能。在治疗心力衰竭时,螺内酯发挥的轻微利尿作用,将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疾病疗效,激活拮抗神经内分泌,通过减轻心脏负担而提升心功能。
综上,针对2~3 级早期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采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对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的改善产生的作用显著,同时能提升疾病疗效,降低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