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娟,韩治华,杨永红,樊晨璐
(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3)
干眼症在眼科属于常见病、多发病[1],而且本病的发病率每年成倍数上升[2-3],但临床治疗时因其难根治、高发病率、治疗周期长、易反复、临床维持效果差等导致干眼症患者治疗难以坚持[1],从而使眼部病情加重甚至失明。泪液分泌减少型干眼症患者是干眼症中的一种,目前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滴眼液的使用不当[4]、眼表的炎症、激素水平的失衡等多种因素[5-6],目前具体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确[7],加之患者病情多次反复,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且多数患者伴随有不同症状的心理疾病,影响了日常生活及治疗配合度。这无疑使患者的疾病治疗雪上加霜,使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及预期康复产生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中医学对本病的治疗研究发现,中医的多种内、外治法联合对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及心理、生理的干预明确有效,其治疗方法主要围绕口服中药、针灸、熏洗、耳穴、离子导入等为主[8],进行广泛的研究。笔者采用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联合眼部刮痧治疗泪液分泌减少型干眼症是基于经络的循行走穴及络病理论,通过对眼部诸穴及头面部的经络进行刺激,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沟通眼与脏腑经络通路,加速眼部周围穴位皮肤及病变组织微循环[9],达到对药物持续、快速吸收利用,毒素快速排出体外的作用[10]。现将我院眼科收治的88例(176眼)泪液分泌减少型干眼症,采用中医联合技术(中药穴位离子导入+眼部刮痧)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泪液分泌减少型诊断标准的干眼症患者100例(200眼),病程为 2~24 个月。最终纳入88 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年龄 21~60 岁,平均(51.9±9.5)岁。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 45例(90只眼),其中男23例,女22例;对照组43例(86只眼),其中男23例,女20例;两组患者病情、病程、性别、年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眼诊断标准:参考2020年中国干眼专家临床诊疗共识的标准[11]。患者具有干眼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疼痛或刺激感、灼烧感等)或BUT≤5 s或Schirmerl试验(无表面麻醉)≤5 mm/5 min;具有上述干眼症状一项以上,5 s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干眼症诊断标准,且患者年龄18~69岁;②未使用干眼症其他药物治疗,或者已经停药2周以上;③自愿接受治疗、检查、随访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化学眼伤及其他眼部疾病;②患有严重的控制不佳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心、脑、肝、肾系统疾患患者;③对中药成分过敏者;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⑤眼部感染、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近视等眼部手术时间<3 个月;⑥伴有全身炎性相关疾病、干燥综合征;⑦伴有恶性肿瘤、精神病、心理障碍,无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眼内滴聚乙烯醇滴眼液,3滴/次,4次/d,疗程为2周。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联合眼部刮痧治疗。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法:使用西安华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LD-1型离子导入机,将我院干眼 1 号方(桑叶、麦冬、当归、石菖蒲、薄荷、甘草等)用水煮成中药煎剂的溶液备用,将消毒纱布放入中药液中浸湿后,用止血钳拧至不滴水为原则,后置于患者眼部,将双眼及其周围皮肤全部覆盖;将浸湿过中药成分的纱布与眼罩的电极板导相结合,为患者带好眼罩,根据舒适度调节眼罩松紧后固定好带子,再将0.9%氯化钠溶液湿纱布放于患者手部虎口处,用电极板夹住该部位,启动仪器电流量设置在2~5 mA,15 min/次,2次/d,2周为1个疗程。眼部刮痧:选用玉质刮痧板配合刮痧精油均匀涂抹在眼部周围,借助刮痧板的一角,以点按的方式,对承泣穴、瞳子髎穴、太阳穴、攒竹穴、丝竹空穴、鱼腰穴等穴位进行10次按揉。使用刮痧板钝面,从睛明穴开始,顺时针方向沿上眼眶刮拭至瞳子髎穴并进行点按、提拉; 使用刮痧板鱼尾面,从睛明穴开始,顺时针方向沿下眼睑刮拭至太阳穴并进行点按、提拉;使用刮痧板钝面,从鼻通经四白下至耳门穴进行刮按;刮下颌经大迎穴至耳前听会穴和翳风穴进行点刮。治疗每次持续15 min,隔日1次,总共治疗 7 次,眼部刮痧力度应适中,以皮肤微红、发热为度。 1.3 观察指标 1.3.1 SPEED症状评分:分别于试验前后按照 SPEED症状评分内容(干涩感、异物感、疼痛或刺激感、灼烧感等)。将症状发生频率分为4级,0级:无症状;1级:偶尔发生;2级:经常发生;3级:持续存在;0~3级依次评分0~3分,将患者症状的发生频率进行相加,得出试验前后的分值进行比较。 1.3.2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治疗前后各检测 1 次,采用泪液检测滤纸条检测(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产),在无表面麻醉下,将试纸放置于下穹窿中外1/3处,5 min后记录滤纸润湿长度,即为泪液分泌量。 1.3.3 泪膜破裂时间: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滴1%~2%角膜荧光素钠液于患者下穹窿结膜上,勿刺激角膜,裂隙灯下察看当泪膜出现第一个黑斑时,即表示泪膜已破,连续检测 3 次,取其检测均值。 1.3.4 角膜荧光素染色:分别将试验前、后测定FL评分。将1%~2%角膜荧光素钠滴入结膜囊,在裂隙灯钴蓝光下察看上皮缺损处染成绿色即为阳性,并记录分值。无点状染色则计为 0分,1~5 个点状染色则计为 1 分,>5~10 个点状染色则计为2 分,>10 个点状染色则计为 3 分。 1.4 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神水将枯”制定。有效:患者症状疗效指数在 70%~95%,BUT>5 s;ST>5 mm/5 min;显效:患者症状稍有所改善40%≤症状疗效指数< 69%,BUT、泪液分泌量与入组前比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症状未好转,症状疗效指数<39%,其他指标无改善。疗效评判标准依据疗效指数进行评定。疗效指数=(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4 % (38/45),对照组为60.46 %(26/43),治疗结束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6.22 %,对照组为78.9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SPEED评分比较 治疗后及治疗结束1周后各项数值均明显低于试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发现各项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PEED症状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ST、BUT及FL检查评分比较 治疗后各组ST、BUT及FL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发现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T、BUT及FL检查评分比较 干眼症目前成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一种眼部疾病,本病的致病因素目前并不明确,大量研究发现主要由电子产品的广泛大量使用、工作压力大及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造成本病患者每年倍增。中医在干眼症治疗中历史悠久,中医眼科学认为,干眼症属目珠干燥之症,《审视瑶函》中记载“不肿不赤、不得爽快、沙涩昏朦……”所以认为本病属“燥证”“神水将枯”“白涩证”等范畴,是五脏正常功能受燥邪所伤,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所引起的肝肾津伤液耗[13],所以局部给药只能治标不治本甚至加重病情,而中医的治法则更注重整体调理,从根本上解决泪液分泌量减少或泪液蒸发过快的问题。同时,中医基础理论中,肝开窍于目,泪为肝之液,肾主津液,润养目珠,所以在对患部用药使其快速缓解症状后,在维持效果消失前,通过对相关联的脏器、经络给予一定的刺激和药物使用,使临床疗效得以长时间维持,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目前临床针对此病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疗效、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上。而中医治疗技术在恢复眼表健康,改善眼部症状,降低本病复发,保护视觉功能,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优势明显。 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治法是将现代技术与中医经络理论中的络脉理论相结合,因为眼内血管是终末端血管,而且目络是络脉在眼内的分支,属中医络脉的范畴[14],具有渗灌气血津液,沟通眼与脏腑经络通路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加之目内络脉众多且纤细易瘀易滞的特点,如果邪气入络,则难于消除[15],所以将中药液通过电流产生电解与极化作用,利用相同电性彼此排斥的原理,将中药中的有效大分子物质直接导入眼部皮肤组织及其周围诸穴,利用直流电的特性,使眼睛周围诸穴及皮肤组织血液循环加速,使中药有效成分在眼睛皮肤周围组织,保持较高的浓度的长时间留存,使穴位对药物长时间吸收利用从而改善眼周局部的微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吸收和排出[16-17],加之运用通络之法,能全面调节内环境,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眼部刮痧疗法是结合“六经理论”的基础[18-19],按照经络走穴的方向进行刮拭等手法的治疗,因为经络乃运行气血、联络脏腑、体表和全身各部位的通道,乃人体各项功能调控系统。《黄帝内经·灵枢》曰:“精之窠为眼,精之窠穴,开两窍……为眼也。骨之精……瞳子,肾主骨……藏精,瞳子者。筋之精……黑眼,肝主筋……黑眼者,瞳子外……黑睛也。血之精为络,心主脉……藏血……络者,白精之红丝。窠气之精为白眼,肺主气……色白,黑精外之白睛也。肌肉之精为约束,脾……肌肉,目之上下网也,约束目外。裏撷筋骨气血之精,而与宗脉并为目系,上属脑,后出于项中。”故说明眼、面部的各条经络与其关系密切。通过对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和相关联的头、面部、颈部等腧穴处实行反复摩擦、刮拭、点按等手法[20-21],促使其皮肤表面发热及红色痧点,形成出痧现象,从而达到加速整个头面部的血运循环,加速药物的吸收利用[22],通过对局部的反复摩擦、刮拭、点按等手法,达到运用外治法调整内部相关脏腑功能的效果[21],《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载“久视则伤血”,而肝藏血,泪则为肝之液,阴血不足易致泪液生化不足,目失濡养,所以通过本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利用率达到标本同治,继而使疗效的维持延长时间,减缓复发。 本研究示,此次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眼部症状积分的各项改善临床效果明显更优,进行分析可知,眼部刮痧治疗以及中药穴位离子导入给药均能够提升药物对患者的作用效果,但眼部刮痧治疗不能连续,因其对患者皮肤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出现皮肤红肿隔日不减退,则需停止治疗,继续观察皮肤情况,好转后方可继续给予治疗;而中药穴位离子导入也有局限性,药效仅作用于眼睛周围,无法充分导入整个与眼相关联的经络、穴位组织,达不到治本的效果,使治疗作用难以长久维持;所以将两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达到各取所长、作用互补,使临床治疗效果加倍,从而达到临床疗效的中远期维持。2 结 果
3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