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对下肢骨折患儿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

2023-01-12 13:01胡泽容王平康母德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下肢静脉预测

邓 勇,胡泽容,王平康,母德安

1 简阳市人民医院儿科,四川 简阳 641400

2 简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四川 简阳 641400

3 简阳市人民医院小儿普外科,四川 简阳 641400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下肢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儿童因骨质脆性小且富有弹性,骨折多呈青枝型、竹节样变化,加之儿童小腿前侧、内侧缺乏软组织覆盖,供血较差,胫腓骨骨折后愈合缓慢[1-2]。下肢骨折患儿术后DVT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对患儿术后下肢DVT进行早期预测和诊断至关重要,但患儿术后DVT的早期症状、体征均不明显,因此,寻找可有效预测下肢DVT发生的血清学指标具有重要意义。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是存在于血浆中的血液凝固因子,对DVT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3-4]。纤维蛋白单体(fibrin monomer,FM)是FIB水解后产生的中间产物,在血管内纤维蛋白形成时的表达水平较高,可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5]。临床上,关于FIB、FM预测下肢骨折患儿术后发生DVT的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探讨FIB、FM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下肢骨折患儿术后发生DVT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经X线检查确诊为下肢骨折,术后下肢DVT的确诊依据为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年龄4~11岁;(3)无凝血功能障碍史;(4)进行手术治疗;(5)有明确致伤原因;(6)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存在病理性骨折;(3)有需要长期卧床病史;(4)入院前有抗凝药物、抗血栓药物服药史。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80例下肢骨折患儿,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观察组(术后发生DVT,n=10)和对照组(术后未发生DVT,n=70)。观察组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4~10岁,平均(8.04±0.92)岁;骨折部位:膝关节2例,胫腓骨干1例,髋部合并股骨干4例,踝关节合并足部3例。对照组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5~11岁,平均(8.08±0.96)岁;骨折部位:膝关节10例,胫腓骨干12例,髋部合并股骨干27例,踝关节合并足部21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下肢DVT的诊断[6]:(1)患肢胀痛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患肢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浅静脉怒张;Homans征阳性。(2)通常存在卧床、手术、创伤、恶性肿瘤、旅行、血栓形成倾向、既往静脉血栓栓塞史、妊娠等DVT危险因素。(3)经多普勒超声、静脉血流图和静脉造影等检查确诊。(4)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术前1 d及术后1、7 d,使用CA-51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所有患儿的FIB、FM水平进行检测。检测方法:采集清晨空腹肘部静脉血2 ml,按照1500 r/min的速度离心20 min,分离血清并冷冻保存备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流滞缓率及血清FIB、FM水平。分析FIB、FM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下肢骨折患儿术后发生DVT的预测价值。结果判定:FIB、FM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2~4 g/L、0~6 mg/L,FIB、FM分别超过4 g/L、6 mg/L时判断为阳性,联合预测时FIB、FM均为阳性即判断为阳性。下肢骨折患儿术后需长期卧床,采用石膏固定后下肢血流减慢,易形成下肢DVT,因此,比较患儿术后1、7 d的FIB和FM水平较具有代表性。术后7 d,使用EPIQ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必要时再次住院进行诊治。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FIB、FM对下肢骨折患儿术后发生DVT的预测价值,根据约登指数判断最佳截断点,计算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流滞缓率的比较

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血流滞缓率为80.00%(8/10),与对照组患儿的42.86%(30/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6,P>0.05)。

2.2 血清FIB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儿的血清FIB水平在时间、组别、交互效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909,F组别=68.770,F交互效应=3.360,P<0.05)。术前1 d,两组患儿的血清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观察组患儿的血清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血清FIB水平的比较(g/L,±s)

表1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血清FIB水平的比较(g/L,±s)

?

2.3 血清FM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儿的血清FM水平在时间、组别、交互效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9.124,F组别=70.829,F交互效应=4.269,P<0.05)。术前1 d,两组患儿的血清F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观察组患儿的血清F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血清FM水平的比较(mg/L,±s)

表2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血清FM水平的比较(mg/L,±s)

?

2.4 血清FIB、FM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下肢骨折患儿术后发生DVT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7 d,FIB、FM单独预测下肢骨折患儿术后发生DV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97(95%CI:0.656~0.939)、0.800(95%CI:0.646~0.954),灵敏度分别为65.00%、75.00%,特异度分别为82.80%、82.10%;二者联合检测预测下肢骨折患儿术后发生DV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0.694~0.948),灵敏度为70.00%,特异度为87.60%。(图1)

图1 血清FIB、FM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下肢骨折患儿术后发生DVT的ROC曲线

3 讨论

下肢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多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但手术易造成血管损伤,增加促凝物质的分泌,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而术后长期卧床、患肢制动会导致血液滞缓,从而增加下肢DVT的发生风险[7-8]。本研究对所有患儿均进行了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血流滞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相关研究结果[9-10]比较,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血流滞缓率较高,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纳入的下肢DVT患者数量较少。影像学检查一般是作为DVT的确诊方法,并不能预测DVT发生。一旦发生DVT,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出现静脉炎综合征等后遗症,甚至会引发肺栓塞,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与生命[11]。因此,寻找准确的DVT预测指标,合理进行预防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刘强等[12]的研究发现,血浆FIB水平的变化可反映急性下肢DVT的形成过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李虎[13]的研究发现,术后3 d,血浆FM水平对下肢骨折术后静脉栓塞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预测效果高于D-二聚体。

本研究发现,术前1 d,两组患儿的血清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7 d,观察组患儿血清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对照组患儿术后7 d血清FIB水平已接近正常水平,而观察组患儿术后7 d血清FIB、FM水平仍高于正常水平,这与朱海荣[14]和Reg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术后发生下肢DVT患儿的血清FIB、FM水平较高,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分析原因,FIB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期应激蛋白,FM是纤维蛋白降解的二级产物,属于血栓前标志物。当血管某部位发生损伤时,可生成大量凝血蛋白酶,首先作用于纤维蛋白原,进而产生FM[16-17]。本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术后7 d,FIB、FM水平与下肢骨折患儿术后发生DVT均呈正相关,这与黄薇薇等[18]和Zhang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亦发现,FIB、FM单独检测对下肢骨折患儿术后发生DVT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二者联合检测预测下肢骨折患儿术后发生DVT的特异度更高。本研究纳入的下肢骨折术后DVT患儿数量较少,选取的术后时间节点较少,后续研究需加大样本量,增加观察术后时间节点,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FIB、FM可作为预测下肢骨折患儿术后发生DVT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升高提示存在继发下肢DVT的可能,临床应加强对上述指标的检测,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下肢静脉预测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