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建构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学评价主要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是以聚焦学生学习过程为主的教学评价,该教学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注重日常评价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强调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发展性进步。从英语教学实践来看,有效实施形成性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实施初中英语教学时,教师要精确把握英语教学目标与过程,科学实施形成性评价,助力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发展。
学生学情是教师实施英语教学的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握备课时机,备好学生。“备学生”是指了解学生学情,了解学生学情的方式多种多样,互动交流是其中之一。[1]同时,互动交流也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获取第一手信息,切实了解学生差异,并就此做出评价,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改进作业设计,改进分层教学。因此,在实施初中英语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应用形成性评价策略,与学生深入互动交流,借此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状况与素养发展水平。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下称“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一课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分析新课内容,录制微课,设计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自学后,教师通过在线课堂,借助网络平台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以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任务为中心,与学生互动交流。例如,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支撑下,教师创设情境:Let's go to the restaurant to have a big meal. There are some specials there. You can choose whatever you like.接着,教师用图片展示相关食物并提问:What would you like?学生则迁移自学所得,用I’d like...造句回答。教师认真听学生的回答,了解他们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良好表现,使他们获得自我满足感,增强自学欲望,在互动过程中实现了对学生进行真实性评价。
生生互评是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之一,是以合作学习为载体的评价方式。[2]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广泛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彼此学习动态,交流所学知识、遇到的困难与疑惑,取长补短;教师设计好必要的评价量表,涵盖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跨文化理解等维度,为学生进行生生互评提供支架。生生互评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的是,评价导向旨在促进学生的合作、互助、小组协作,通过评价帮助学生个体发现自身的不足。因此,评价操作流程不能过于复杂、评价操作工作量要适度,可以借助于单元测试等将评价目标蕴含其中,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不能将频繁的应试考试或“刷题式”作业测试当做教学评价。教师要尊重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促进他们彼此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shake?的2b 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为例,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合作阅读任务:Read this article with the members of the group,and communicate with the group members:How do people in Western countries celebrate Thanksgiving?How do they make turkey?在提出任务的同时,教师呈现合作学习评价量表(见下表),引导学生交流合作学习任务,并互相观察,生生互评。
?
在互相评价的激励与促进下,每一名学生都能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体验合作学习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合作学习效果。
反思之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用多样方式引导学生审视课堂、自主反思。事实上,学生自主反思的过程,也是其进行自主评价的过程。通过进行自主性反思,学生会客观地了解自己学习了哪些知识、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学习知识时遇到过哪些困难,还存在哪些学习障碍等,并由此正确认知自我学习的水平与效率,为实现自我纠正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
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6 3a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一课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立足文本内容,应用情境教学法、课堂提问法等,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思维,自主建构认知。在解读文本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What did you learn by reading this article? What problems have you encountered during reading? How did you solve these problems? What problems have you not solved?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自觉审视课堂阅读情况,梳理自己的阅读所得和阅读感悟,由此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对部分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阅读问题,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并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合理解答,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之后,教师布置任务:Review the text left and make a thinking guide.在此任务的驱使下,学生继续回顾文本内容,用直观的框架图梳理阅读所得,同时自觉发现阅读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主动地向他人寻求帮助,提高阅读学习成效。此外,不少学生通过体验活动,切实地锻炼了反思能力,有利于提升英语学习水平。
教师评价是形成性评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教师评价具有激励作用和指导作用,便于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审视英语学习过程,及时地获得必要引导,查漏补缺,完善自我,提升英语学业成绩,学生会因教师评价更加端正态度,建构积极性学习情感和体验。教师应以课堂教学过程为抓手,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学业水平、英语能力的发展性动态,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波动表现,采用横向或纵向对比的方式,发现学生的良好表现,借此赏识学生,使学生在了解自身学习情况之余,重塑自信心,增强英语学习欲望。
以人教版教材九年级全一册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一课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们提问: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会结合自身学习经验,介绍各种学习方法。教师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的积极表现。对学困生或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错误,教师要和其他学生一起,耐心分析他们出现问题的原因,根据成因提出建议,通过评价将错误转变成学习资源,筑牢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将学困生的日常表现记录于学生成长档案中,为进行终结性评价提供依据,也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提供科学分析的依据。
科学、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能够提升英语教学效率,了解学生学情,引导学生重构学习自信,激励学生实现知识、技能、情感和学科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