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意识形态视阈下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研究

2023-01-12 00:09唐少珊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医学生价值观思政

李 颖,姚 旭,唐少珊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沈阳 110004;2.沈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 沈阳 110000

当前,社会已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NNIC)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网络已渗透到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各类文化思潮交锋交汇的主要载体,也成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医学院校作为国家未来医疗事业建设者的主要培养基地,肩负着当代医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使命[1],要充分认清当前医学生网络意识形态状况,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原因,将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对塑造青年医务工作者坚定的政治品格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2]。

1 网络时代医学生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加强思政教育,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意识形态领域发展态势明显向好[3]。但是,在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非主流意识形态正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滋长。

1.1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带来冲击

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加速发展,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了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进行思想渗透和错误思想观点传播的舆论场和重要渠道,特别是对青年一代大学生群体的渗透和争夺更是绞尽脑汁、无孔不入,各种不良思潮正在借助新型互联网应用载体加速展开裂变式的传播,冲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对新形势下医学生和青年医务工作者的价值观和职业观造成严重影响[4]。

1.2 思政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存在脱钩的现象

当前,各个医学院校广泛开展了思政教育;但一些学校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专业、轻思政的倾向,特别是在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教学设计中更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培养,对医学生的思政教育缺少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衔接。

1.3 大学生抵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免疫力较低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时代,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优越,大多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政治修养不够扎实、法治观念比较淡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对网络上形形色色不良思潮的辨别力不强、免疫力不高、立场不坚定,极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造成认知上的混乱,个别人受诱导煽动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

2 新时期加强医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意识形态是政党的旗帜,对于统一思想、整合力量、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具有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就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紧紧抓住医学生意识形态养成的人生最关键阶段,全面加强教育引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化解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巨大风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事业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5]。

3 新时期加强医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实施的研究

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全面加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教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当前中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在互联网这个新的战场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守正创新、固本铸魂,更好地担负起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观、道德观的政治使命,为青年一代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努力开创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新局面。在实践中,要讲求方式方法,立足互联网阵地和大学生特点,靶向施策,循序渐进[6]。

3.1 筑牢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地位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医学意识形态领域教育,医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济世救人,仁爱为怀”,传统中国医学精神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生命观、健康观,兼具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良好的价值观是成为一名合格医师的前提,医学院校要筑牢思政教育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掘打造自身价值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衍生出来的美好医德和自身价值理念传承到现代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增强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信,不断提升道德情操和政治修养[7]。以中国医科大学思政教育实践为例,教学中充分挖掘自身丰富的人文底蕴资源,树立“以红医精神培养白衣天使”教学理念,培育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以人为本的医者情怀、不畏艰险的开创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九十年来不忘初心、代代传承,激励着中国医大人将“红医精神”价值续写在各自的医疗岗位工作中。

3.2 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融合

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医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步入社会进行临床实践,繁重的医疗压力、学习压力、竞争压力和医患关系压力很容易让人退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政治信仰来支撑,这就要求学校、医院和社会在思政教育上统筹联动、做好衔接,不断发掘和提炼各学科、各阶段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价值,将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有效结合起来。当前,广大青年医务工作者踊跃投身于抗击疫情一线,核酸采样、流行病学调查等防疫工作重要环节,涌现出越来越多医学生的身影,得到了全社会的好评和认可。这些成就表明,思政教育不仅在校园里,更是在与国家同向而行的实践中[8]。要鼓励医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激励其立足岗位、脚踏实地、顽强拼搏,在医疗过程中领悟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寻找现代医学精神的真谛,在磨炼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成长成才,做到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机融合、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3.3 加强学生法治观教育

教育工作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的法治课程建设,把思政教育贯彻于法治教育中,以法治承载价值理念。近年来,《刑法修正案(九)》和《网络安全法》相继实施,对网络空间治理、网络信息传播秩序规范、网络犯罪惩治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科学认知互联网,网络社会同样是法治社会,不是法外之地,可以在网络空间张扬个性、宣泄情绪、表达意见,但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必须树立法治意识,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9];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时代理念对法律条文所体现出的价值观进行评判和思考,充分理解法律法规所真正体现出的公平正义观,使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与其内心中对社会价值观、道德观的信仰达成心灵上的契合与共鸣[10],自觉做到对法律的认知和尊重,实现法治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升华。教学中应避免采用枯燥的说教、灌输模式,多采用以案说法等方式来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多增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校园真实案例开展分析讨论,使学生深入思考、产生共鸣、触及灵魂,激发内心情感,提升教学效果。

3.4 教育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大学生对多元化网络思潮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理性、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较弱,目不暇接的视频、图片等信息削弱了学生对事物本质的深层次思考,容易产生错误的认知和价值判断。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辨别力是一种特殊的辨别力,对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要在自身做好对社会思潮进行理智分析、理性鉴别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意识形态具有的隐蔽性、复杂性、渗透性、多样性等各种表现方式和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具备正确的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的评判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客观辩证地看待网络信息,识别谬误、探索真理,学会对新兴事物“理解—思考—超越”的成熟思维过程;日常可采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式努力走进其内心世界,了解其心理,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疏导其不良情绪,从源头上培育正确价值导向;特别是在面对一些错误网络观点和网络行为时,要敢于纠正,及时解除学生疑惑,引导学生认清西方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本质,培养学生有效鉴别、揭露和防范各种错误思想、谣言等有害信息以及各类网络违法犯罪的能力,鼓励学生自觉抵制错误价值观和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并担当起对这些错误思潮进行纠正、批判重任的生力军和主力军[11]。

3.5 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育方式

良性的意识形态教育需要积极有效的传播载体,要不断突破传统教育方式,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特有的思维特点、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遵循互联网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群体成长规律开展创新式教育,让课程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当代大学生群体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会主动地在网络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表达个性化的思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事情。教育工作者要科学合理地根据这些特点,从大学生普遍关注和存在疑虑的社会热点问题入手,有效采取情景式、启发式、问题式、研讨式等多种方式开展价值导向教育,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同时,不断探索拓展教育方式和途径,将能够激发学生群体兴趣点的网络新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寓教于乐,丰富意识形态教育渠道,提升学习的参与性和自觉性。例如,可以结合社会实践、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微党课、聘请民警法制辅导员进校园等多种措施,将意识形态工作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网上网下同心同圆,推进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3.6 加强校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阵地建设

为抵制错误思潮对校园网络的冲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出击,抢占阵地,密切关注校园网络论坛、贴吧以及学生在抖音、微博、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上的动态,对各种错误思潮和不良现象苗头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可依托校园网络平台打造意识形态工作阵地,提供丰富的政治理论学习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爱好和追求,维护国家的价值观,使国家意识不受颠覆,保护校园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可与网络安全部门深度协作,在技术层面上切断网络“黄赌毒”通道和“负能量”传播渠道,保持校园网络的纯洁性,保护学生不受低俗、消极、反动等不良内容的腐蚀;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特长,培养建设属于学生群体自己的网络“大V”和“意见领袖”,充分调动大学生情感的积极性,宣传倡导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提升学生互联网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弘扬主旋律,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网上不良有害信息,筑牢网络阵地防线,营造积极、向善、向上的网络正能量氛围,共同维护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安全[12]。

3.7 注重挖掘、塑造医学生自身的意识形态价值

据统计,在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一半以上的医务人员都是“九〇后”,甚至“〇〇后”的年轻人,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为他们做出了“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高度赞扬,要将这种主流价值观通过思政课堂传导到每个医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这些与医学生同龄的时代楷模就在我们的身边,要善于将身边发生的正能量故事作为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塑造青年医务工作者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丰满形象和精神内涵,在广大医学生和先进典范之间架起一座精神上的直通桥梁,激励广大青年脚踏实地、锐意创新、立志成才,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坚定广大医学生投身医学事业的初心,筑牢承担其维护人民健康使命的信心和意志。

4 结束语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要积极探索适应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途径,把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升医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其抵抗意识形态渗透的免疫机能,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猜你喜欢
医学生价值观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