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杨华
《鸿门宴》是统编高中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文章。《教师教学用书》的“课文解说”部分仅指出“本文情节围绕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脱两个疑问逐层跌宕起伏,曲折有致;刘邦、项羽、张良、樊哙、范增等人的形象栩栩如生,生动传神,令人过目难忘。”教材“学习提示”部分指出:“阅读时要关注人物的性格特征,注意人物关系、人物言行与事件发展之间的联系。”[1]12这种指导影响着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比如有的老师就把“比较项王和沛公的实力,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1]16作为“教学重点”;有的教师把“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叙写的事件,感受《鸿门宴》中描写惊心动魄的斗争所采用的张弛结合的叙事手法。”[2]当做“教学目标”。公开发表的其他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也大同小异,多是停留在针对形象、情节、叙事手法等方面,做一般意义上的理解、鉴赏。史传阅读教学要把握形象、情节及叙事手法本无可非议,但若只是将此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这样的教学只停留在分析文本“说了什么”而没有进入探究“怎么办”的教学阶段,不能给学生生存实践上的启迪。[3]这样的教学只是对“鸿门宴”的狼吞虎咽而没有品味“盛宴”的美味。从课程内容角度看,《鸿门宴》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单元,承担着提高学生理性思维水平的任务。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理性地从文本中形而上地汲取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更有益的东西。
“鸿门宴”作为千古盛宴,其“盛”在何处?其“盛”不在于山珍海味、高朋满座,不在于波澜起伏、刀光剑影,不在于众生百态、世事无常,而在于那令人百般咀嚼品味而不厌的那个“味”——选择的真谛。
《鸿门宴》情节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双方选择的结果,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以及最终的胜败也是双方选择得当与否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有必要引导学生分析这篇课文中处处渗透着的选言思维,进而帮助学生学会正确选择。选言思维是运用选言判断解决问题——即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备选项中进行比较权衡,最终选择正确选项——的思维方法。毕竟人生旅途中会面临许多选择,所以教师应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项羽集团选择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启发学生选择的智慧。
文中有这段叙述“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由此可见,项羽在做出“击破沛公军”这有重大决策之前并没有做出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去调查沛公入咸阳的真正意图,没有侦察沛公的兵力部署,没有研究自己的战略部署及战术运用,仅凭敌方左司马曹无伤的密报就轻易做出如此重大战略决策。范增不但没有帮助项羽冷静下来反而煽风点火,“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这也是基于迷信的“天子气”之说,而无必要的调查资料作为抉择的依据。同样,项羽因项伯的游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而轻易“许诺”放弃“击之”。这样的战略决策的重大转变,不是因为侦察到对方实际情况有所改变,而是仅仅因为私自“夜驰之沛公军”的季父项伯的一番话。项羽的一系列选择暴露出的问题是,选择之前没有认真的调查研究,没有做到知己知彼,而这样的选择往往是错误的。
任何选择,都要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先尽量多地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性,构建可供选择的备选项,然后对这些备选项加以比较,趋利避害,经过这样一个比较、权衡的思维过程,最终做出正确选择。刘邦取得了关中之地“欲王”之,而且客观上也“遣将守关”“毋内诸侯”为“王关中”做好了准备。在这种情况下,项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要么接受这一事实,要么不接受这一事实。如果选择接受刘邦“王关中”这一事实,虽然符合“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的怀王之约,但“入关者虽沛公,灭秦者项王也”“项籍巨鹿一战,摧毁秦军主力,对农民起义是一个大贡献。”(范文澜《中国通史》)所以,这种利益分配却是不公平、不合情理的。这种选择于己不利,反之则于己有利。因此自然不能接受之一事实,接下来,项羽就面临这样的选择:或者凭借自己的军事优势一举歼灭之;或者对沛公施以军事压力,迫使其主动放弃“王关中”之欲。凭借自己的军事优势一举歼灭沛公军,对于能征善战且兵力占优势的项羽来说当然有把握、可操作的,但是,战争会使自己付出惨痛代价,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旦刘项开战,其他义军必然会人人自危,最终很可能为自保而合力对抗项羽军;况且在亡秦大业初定,局势发展还具有不明朗性和不可预期性,刘项矛盾还尚未凸显,百姓渴望稳定而非战乱,此时选择战争无理且不利。所以,项羽“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选择,显然是不对的。“旦日”意味着,没有充足的战争准备,没用必要的战斗动员,没有充分的战略谋划。这种选择所暴露的问题是,在选择过程中没有深思熟虑,趋利避害。
在调查研究、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选择,一旦做出了选择,目标明确了,意志就要坚定,就要坚持走下去。文中“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从这一段叙述中,我们能看出,项羽从白天决定“击破沛公军”到夜晚“许诺”放弃进攻,这样重大的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决策的改变仅仅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跨度与决策的重大程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表现出的表现性是:决策者决策过程的草率、目标不明确、意志不坚决。
对于选择,尤其是重大的选择,要慎之又慎,要集思广益。文章中刘邦有两次与张良等下属对话的场景,并且三次问到“为之奈何?”虚心求教是战是和、是逃是留。而张良、樊哙等人忠诚有加,知无不言,上下有效沟通,最终做出正确选择,化险为夷。而反观项羽集团,项羽那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有独断之嫌而无主动求教之姿。而范增的“急击勿失”分明是指教之举而非商讨之态;而那句“竖子不足与谋”更有教训之意而无补救之思。项伯的那句“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分明是站在有“婚姻”关系的刘邦立场上的政治游说而非为项羽考虑的忠义之举。项羽已经改变战略决策,决定对刘邦“善遇之”,而范增却不知道,在宴会之上依然“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杀掉刘邦。可见项羽一方不重君臣之伦理,没有真正的、有效的沟通和商讨,没有集思广益,项羽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与改变全凭一己之喜怒好恶、主观判断,这样的选择自然是危险的。
《鸿门宴》中,有这样两段对白:一段是沛公对项伯说的“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一段是樊哙对项羽说的“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读者不禁会产生疑问,惜字如金的司马迁为什么会不厌其烦地叙述了两段几乎一样的对白。显然,这表现了上下的口径是一致的,思想是一致的。不仅如此,“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张良留谢”等描述说明刘邦集团的行动也是一致的,为了共同目标,配合默契。反观项羽集团各自为政,甚至是相互掣肘:当项羽决定“旦日”“击破沛公军”时,项伯却“私见张良”,向敌方密告重大战略机密;当项羽决定“善遇”刘邦时,范增却派项庄于宴席之间借舞剑伺机行刺刘邦;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时,项伯却“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致使“庄不得击”;当“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时,陈平却没有及时向项羽汇报刘邦出走的迹象,直至刘邦“间至军中”“张良入谢”,项羽还在问“沛公安在?”可见,项羽集团上下步调不一致,反映出他们的战略思想不一致,或者说是选择的不一致。下属必须保持与领导者的选择一致;如果认为领导者的选择不正确,就要劝谏领导者改变其选择,然后保持上下选择一致。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怎么可能取得成功呢?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还着重分析了战争规律,认为“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4]项羽集团没有对刘邦集团进行“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因此“没有正确的判断”,仅凭曹无伤的一面之词,在“大怒”的情况下,做出“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决策,这所谓战略决策也只是因一时之怒,而非明确的正确的目标,因此,项羽自然没有坚定的意志,当项伯“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时“项王许诺”“善遇之”,可见其没有决心,没有战略定力。
领导者在重大战略决策的确定,或者说重大问题的选择时,应该在调查研究、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趋利避害的比较选择,最后才能确定目标,并且意志坚定地走下去。如果仅凭一己之喜怒好恶而轻率独断,是很危险的。那么,作为下属应该如何选择呢?要与领导者有效沟通,为其殚精竭虑、出谋划策、集思广益,帮助领导者正确决策,要和领导者始终保持一致、上下同心。步调不一是没有战斗力的。
美国教育家戴维·乔森纳说:“任何一个课程、目标和学习目的,都应该要求学生去解决问题,换句话说,教育唯一合法的目标就是问题解决。”[6]就这篇文章而言,让学生去认识项羽等人是什么样的人并不是什么重要问题,而引导学生去探究实力强大的项羽最终为何会败给了一度弱小的刘邦,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学会怎样才能避免失败,怎样才能走向成功,学会解决人生中大大小小的问题,这样的探究才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