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龙骨” 巧用过渡
——如何让议论文的结构更新巧

2023-01-11 22:52倪劲松张福圣
中学语文 2022年14期
关键词:龙骨段落论点

■ 倪劲松 张福圣

写作议论文,可以选择一线立骨的方式,全文整体竖起一个骨架,而所有内容都以不同的方式围绕这一骨架展开。这样,就可以摆脱传统的并列、对比、层进等结构形式,运用起承转合等创新结构,通过详略得当、合理过渡等方式,使论述内容展示出鲜明的条理性。一般来说,想要使议论文的结构精巧,可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构筑“龙骨”

铸造考场作文“龙骨”是指着眼于作文内部诸要素的自然搭配和组合。即如何在考场上营造一种紧扣题意,类似“龙脉”结构方法;如何针对考生作文缺少深度的分析和延展的现实,强化对具体事例的解读和运用;如何使文章从个人和自我的层面上上升为国家和民族的层次,使文章有一种大气和精神底蕴;如何打磨一种前后呼应、衔接自然、过渡通畅、文脉通达的内在脉络。

如江苏高考状元蒋婧煜同学就特别擅长使用八步结构法(“引——提——述——正——反——析——联——结”)。请看她在模考中的一篇高分作文。

雏凤清于老凤声

①桐花万里丹山路,雏风清于老风声。

②当别人都在咏叹着重复了亿万次的老调时,打破常规的声音脱颖而出,唤醒了低迷的效率,开创了变通的新局。

③正如花木防盗,管理员打破只靠自己的老套,充分调动众人的积极性,事半功倍,压力骤减。

④打破常规,是另辟蹊径,是别开生面,是冲破胶着之局的突围方向,是“石破天惊逗雨”的特立独行。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的反叛,是别人眼中的标新立异离经叛道,是与众不同的一记险招,但它也是改革的衬胎,是创新的旌旗,是先驱的号角。

⑤打破常规正如选择了一条人迹险少的羊肠小道,跳脱出老套的圈子,去开辟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尝试,也许会提高原先的效率,从而催生更大的变革。拘泥于传统正如把自已封进一口不见天日的酱缸,拒绝流动,拒绝改变,酿出的,是凝滞死板的社会和停止了前进发展的人生。打破常规正如在缸壁上凿开细缝,鼓入了新鲜空气,给缸内人注入新的血液,从而促使他去突破酱缸,乃至摧枯拉朽开创崭新时代,正如阎立本,当其他画师将钛白直接涂于画中人脸上,为惨白的脸色发愁却又无可奈何只沿袭旧法时,他首创了“染脸撕发”,从绢帛背面傅粉,人物的肤色变得自然,有“鬓云欲度香腮雪”的风采,开工笔画“染脸”先河。

⑥打破常规,才会有汉字由篆入隶再入楷后蚕头雁尾棉里裹铁的灵活变幻,才会有关山月徐渭徐冰郑板桥等人对传统的扬弃与创新。

⑦泥于常规,是一种温柔的诅咒,它扼杀了幻梦,屠戮着创新,戕害了去异想天开的勇气,它打着前人经验的旗号,用既定的轨迹来将每个个体磨成千篇一律的木偶和传统的傀偏,因为它,莫奈笔下人物身上的光斑被排斥为尸斑,各个领域中,受它蛊感操纵的人们党同伐异迫害异端。

⑧的确,打破常规有时的确要冒“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险,也许这独到的路只是通向“猿啼客散暮江头”的无望码头。所以,这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去放手一搏,去用斯巴达克思的姿态上下求索。用蒙哥马利举棋未定之际参谋的一句话说,它的确是一场赌博,但这是一场最好的赌博。但置之死地而后生,打破常规也孕育着出其不意的奇招,正如汉尼拔翻过阿尔卑斯攻下罗马的彪炳战绩。

⑨雏凤清于老凤声,打破常规的声音才能使“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才能唱出别样辉煌。

全文结构解读如下。

第一节“引”:先引用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风清于老风声”诗句入题,文采斐然。

(写作提示:“引”,即提出问题,一般写在全文第一段,也可由某则故事、某句名言、当前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事件引出观点。)

第二节“提”:提出中心论点:打破常规的声音脱颖而出,唤醒了低迷的效率,开创了变通的新局。(写作提示:不蔓不枝,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第三节“述”:概述材料。正如花木防盗,管理员打破只靠自己的老套,充分调动众人的积极性,事半功倍,压力骤减。言简意赅,简笔一带而过。

(写作提示:“述”,要求从供料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引述供料时决不可全盘照搬,而要依据所写作文的立论角度,筛选与该角度紧密关联的部分摘录下来(或适当概述)。可用“正如材料……所言”句式展开论述。)

第四节:阐述概念。从“是什么”的角度阐述,采用列举的方式对核心概念进行阐述。

(写作提示:核心概念阐述的方法很多,定义法、诠释法、列举法使用的较多。)

第五节:从“为什么”的角度阐述。“打破常规”可以催生更大的变革。此段采用繁例来论证。

第六节:此段采用排比句式,列举事例来论证,用简例来论证。

(写作提示:此两段可“溯源求果”,从背景、原因、意义、价值、结果等方面进行多种探究。可设置一个或两个分论点。繁例与简例相结合,详略相宜,笔法多端,富于变化。)

第七节:从反面阐述不打破常规(即“泥于常规”)的危害:泥于常规,是一种温柔的诅咒,它扼杀了幻梦,屠戮着创新,戕害了去异想天开的勇气。)

(写作提示:此段也是对“为什么”侧面阐述,与前一节构成正反对比论证的效果,强化了中心,突出了主旨。“反”,从中心观点的反面引出分论点,也可由反面例子引出观点。)

第八节:从“怎么办”的角度来论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的确,打破常规有时的确要冒“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险。

(写作提示:“联”,就是联系现实和自我,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反映自己的切身体会,即具有某种个性,而不流于空泛和俗套。是否善于联系实际,在联系实际时能否做到有理有据,是议论文论证是否有力、内容是否有现实针对性的关键。)

第九节:总结全篇,以“雏凤清于老凤声,打破常规的声音才能使‘苍悟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才能唱出别样辉煌”为结尾,呼应标题和开头,再次强调打破常规的意义和价值,使全文结构严谨。

(写作提示:“结”,指归纳上文,总结全篇,进一步强化观点。也可以抒情句情真意切地发出呼吁。这部分文字不必多,贵在精警有力;不能机械地重复开头段,更不要脱离实际,空喊口号。如写的是新材料作文题,还可用供料中的核心词句加以“点缀”。

文无定法,但有成法。八步结构法就是议论文写作的“成法”。此法特别适用于新材料作文命题背景下的议论文写作。其优点如下:开头部分灵巧靓丽。“引”述”“提”三个步骤就是引述名言(概述材料),揭示论点或提出问题。既完成任务型驱动作文开头“破题”的目的,又让文章文采斐然、有书卷气息;主体段落内容充实。阐述概念,是议论文写作的起点和前提;正反对比、详略相宜,使观点更鲜明,表述富于变化;联系现实,可以让作者关照现实,针砭时弊、激扬文字,契合“文章合为时而作”的写作理念;结尾部分收束有力。总收全文,呼应中心。或重申观点,或发出号召,等等。

一篇中规中矩的考场作文,尤其是议论文,还是有模有样可以借鉴的。我们平时说写文章有起承转合;议论文有三个部分,引论、本论、结论,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其实就是处理好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构可以借鉴很多,一般我们说基本结构有总分、层进、并列、对比、归纳等,无论哪种结构,还是要在引论部分理清题料的用意是什么,行文的观点是什么,在本论部分用例子印证,用道理说明,用引言揭示,分析问题有层次,思辨有深度,过渡自然。在结论部分要解决问题,最好是联系现实生活提出措施和方法,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同时可以对题料呈现的问题做一些总结性回扣,这样就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基本把文章的功能发挥了,议论文的作用就达到了。

当然,在写作时,要有所侧重。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构行文时,“为什么”与“怎么样”,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要有所侧重,不要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一般是作用,即好处或危害),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即做法)。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通常根据实际情况把“为什么”或“怎么样”分成两个分论点来论述。这样,全文就有一个中心论点(“是什么”)和三个分论点(“为什么”与“怎么样”)。

二、巧用过渡

培根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八步结构法”可以构建议论文的“龙骨”,使文章具备了论述文的雏形。此外,还需要巧用过渡,通过一些衔接连贯的关联词来打造和美化议论文的结构。否则,过渡生硬、文脉断裂。这样的作文读起来磕磕绊绊,缺乏阅读的连贯性,而且强行转换段落,让读者思维跟不上。一篇出色的作文应该如行云流水般通畅自然,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而这当然与恰当安排过渡分不开。

古人云:“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可见要把布局谋篇放在训练的首位,而把字句末节放在次要地位。在选择一线立骨的方式,全文整体竖起一个骨架之后,还需要对过渡词汇句式进行微观的打造。

有以下几个方面使用衔接过渡的技巧。

用词语或短语过渡。常用的有:“如此说来”“由此可见”“不难看出”“总而言之”“相反地”“因此”“但是”等。一般用在下一个论述层次或段落的开头。

如《做时代浪尖上的行者》一文:

反观当下,“躺平”之风无谓出现,却又“大行其道”,肆虐毒害无知的年轻人的思想。或许是为了摆脱内卷,寻求清净,但无谓跟风只会败坏社会风气。更何况,时机仍未到,当下时代容不得我们们有任何怠情的理由,中国社会需要我,需要你,需要每一个个体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该语段,以“反观当下”这一关键词,使论述转入对现实的关照和批判。

第一,用句子过渡。在论述的层次与段落之间,用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转换,如同一句式、相近句式、相反句式等,放在段末或段首,起穿针引线、勾连前后的作用。

如《行亦始,行亦程》一文:

以“慎行,做自我的把握者”“笃行,做装满水的杯子”这样相近的句式,构成文章的前后衔接的主体段落。

第三,用段落过渡。议论文中例证转换,跳跃性较大的段落间,应使用段落过渡。过渡一般不长,有时仅是一个句子。如可将中心论点独立成段,既醒目突出,又紧密联系上下文。

如2022 年江苏模考高分作文《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一文:

我为何要行?你问。

因为坐地者无法日行三万里,只会被时代洪流所没。它答。

中间两节用极为凝练的问和答形式,阐述了“行”的重要价值,推动了文章的论述。

总之,议论文的写作中,构筑“龙骨”,可以设计出文章的主体框架。巧用过渡,会使作文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语意分明,文气贯通,结构严谨。以上两种方法使用,可以使考生的议论文快速“入格”,从而达到“构思新巧”的表达效果。当然,写作有常法,却不应该拘泥于常规。在写作中可以根据作文题目特点和考生个人写作能力,因“文”制宜,灵活使用,最终获得写作者表达的愉悦,自然而然,作文的得分一定有较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龙骨段落论点
趣味•读写练 答案
架龙骨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一种建筑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龙骨中的秘密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