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畅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将整本书阅读设置为独立的大单元,通过提供阅读指导、明确学习任务,尝试贯通“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文学阅读与写作”等学习任务群,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语文学科育人价值。这使得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亮点与难点。纵观当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尚未克服教学组织散乱、导学评价失衡等问题,甚至徘徊在“放任自流”“因循守旧”的教学困境之中。这些教学问题召唤着课程方案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激化了统整式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大单元教学的创设与实践。
统整式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大单元教学是以“统整”为纲、以语文学科大观念为统领、以核心素养为取向[1]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其以课标、教材要求为依托,以“统整”为贯串教学全程的操作准绳,化散为整,循序推进。推进过程中,应创造性地使用“灵活性的方法运用和运用方法的经验和智慧”[2],即合理运用推进策略:一方面,关注教程的统整性,立足教学情境,实现读导一系、读写一体、读评一致,适时地设置情境,安排系统化的课程任务,实施项目化的训练方案,促进教学生成,激发教学功效;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程的统整性,关注学生发展,实现激趣入文、探究入性、迁移入用,为学生的学习情境保驾护航,密切监控学情,引导个性化、自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合理选取阅读语料,精心研制适用的系统阅读方案,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统整式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大单元教学的引导实施,意味着系统的课程时代徐徐拉开帷幕,引导系统的课程阅读,关键在于坚持落实“整”的要求。教师作为阅读实施的主控者,其任务是艰巨的,要充分考量课程体系的设置情况,通过课堂引导,激发学生阅读探索的主动性,深化落实相关学习要求,合理创设普适性与能动性相统一的统整式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大单元教学方案,破解整本书阅读的困境。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构思,根据已有的教学素材和预期的教学目标,整合重构教学方案,既要预判各学习任务群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交互落实,又要根据教材脉络寻找价值共性,联系教材中特定主题、特定类型文本的呈现形式,组合阅读序列,整体设计以单个主题带动多个相关语料、以单本书目带动多本相关书籍的阅读组合方式,在统整式阅读思辨中实现对经典文本的开拓与发散、理解与诠释。另一方面,教师要完整引导,参与到学生的真实阅读过程中去,让教学引导与学生的阅读过程相一致,让学生的阅读伴随全面的指导,注重读前引导、读中推进、读后研讨,整合三个阶段,与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制定阅读计划、确定阅读目标、选择阅读方法、设计阅读活动,教师要深入学生的阅读全程并及时给出评价,设计实施课前导读、交流分享、过程研读、成果展示、方法研习、章节赏析等多种类型的课程,以课程序列促进整本书阅读的完整性与连贯性。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整本书阅读作为独立单元呈现,符合大单元设计的教学趋势。统整式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施中,要尤其注意整本书阅读单元具备的教学系统价值,认识到其不仅与各单元相互关联,而且在单元内自有梯度、自成一体。要积极引导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任务式学习形态,凝聚思辨价值,使阅读从孤立单薄走向情境整合,将读和写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一,要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施中合理创设语用情境,结合学生的社会见闻、个人体验和学习收获,融通学科认知和能力素养,利用或拟设真实合理的语文运用场景,激发学生阅读、表达与写作的自主性与贯通性。第二,要在情境中及时引导任务整合,深化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各项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在联系,在阅读积淀中涵养写作能力,在写作表达中梳理阅读脉络,激发思维活力。第三,要积极探索思辨切口,深化读写一体的促进渠道,将阅读与写作从割裂的两个阶段,融合到统一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来,激发学生整体梳理阅读素材、建构阅读经验的积极性与有效性,在读写结合的全面实践中引导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第四,要适应教学梯度,整合高中阶段的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在互文联读中叠加思维素材、获取写作灵感、融通阅读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拓展读写任务、培养抽象思维,在读写融合中深化逻辑思辨。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侧面表现。统整式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大单元教学是包含教、学、评等环节的完整教学体系,其教学评价要坚持素养核心,要在学评一致的立场上出发,在真实合理的评价情境中辅助教学,实现对整本书阅读教学任务的落实与补充。第一,从评价的时机选取上看,整本书阅读评价不应局限在阅读结果的测评上,而应更多地关注阅读全程,进行阅读过程性的评价。要保证学生在真实、充分阅读的前提下获得阅读体验、掌握阅读方法,对阅读过程进行把控:阅读前,要监控学生的阅读准备情况,保证阅读引导的有效实施;阅读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文本的具体阅读方法设置评价要点,对略读材料重在考察内容的梳理把握,对精读材料重在考察相关概念的掌握与逻辑思路的生成,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阅读中的体验感和获得感。第二,从评价的内容呈现上看,整本书阅读评价的重点不在于硬性知识和显著信息的复述记忆,而在于对关键内容的研读与运用。静态知识的获得与生成,作为阅读的起始与基础,并不是阅读的重点与终极目标。评价内容的设置要基于规定篇目的有价值阅读,以情境为载体设置开放式考察环节,适当地增加写作测评形式,呈现阅读效果,强调文本与评价内容的关联度,清晰直接地呈现评价任务,充分结合高中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在系统的情境中推进专题化的评价样式,注重逻辑思辨,不以低价知识的死记硬背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第三,从评价的价值预期上看,评价应凸显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定位,既要实现整本书的文本价值的落实,又要注重学生外在的学习结果和内在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评价环节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统整与贯通,促进学习内容间的比较与关联。设置评价任务,应紧密统一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主线,紧扣主题和核心议题,联系生活实际和生命体验,在情境整合的过程中深化综合探究,关注学生想象力、学习力、思辨力的提升,促进阅读经验的有效迁移。
统整式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大单元教学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立场上建构,要让阅读体系与学程相适应。一方面,教师要扣住文本,关注整本书的文本独立价值,把握不同书目的主题与重心,关注学生对于选定文本的阅读体验。遵循由易到难、由熟到疏、由微到宏的组合规律,拟定阅读方案。依托主题、体式等多个相关因素设计梯度任务,激发学生新旧阅读经验的互生与融通,在思维风暴中积聚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师要立足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及个性特征锁定阅读内容,既要充分考量学生的认知固定点,在学生已有的阅读体验与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设定阅读引导起点,又要巧妙选取先行组织者,寻找学生最易感知、最愿探索的阅读内容,精心研制阅读书单,促进最近发展区的形成。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不同文本的特定方法,学会自主选择文本、阅读文本,并在主动的学习研讨中关注文本本身的密码。要让整本书阅读贯彻到完整的高中学习阶段中,在进行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发挥教学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坚持完整课标建议和自主选定的书目的阅读,要在学程起始时制定阅读设计方案,用一部具有代表性、原点性、经典性的书籍统领多部相关书籍,将其纳入学程中的各个阶段,统设、递推阅读计划。
阅读是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整本书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在相对完整、沉浸的情境中,获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审美与思辨中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与锤炼。一方面,教师要关注阅读任务设置的层次性与统整性,让学生先要完整地读下去,落实阅读计划、记录阅读感受、梳理文本信息;后要专注地读进去,增设思辨性活动,对文本重心进行思考辨析与论证评价,敢于质疑,善于反思,在完整阅读的基础上统摄任务;还要系统地读出来,实现阅读所得的转化和运用,在读写任务和阅读测评中完成对阅读内容的整体把握和重新架构。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行为,细化整本书阅读的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注重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落实阅读经验的获得与分享、文本价值的理解与把握、助读材料的搜集与利用、个性收获的表达与传播。在落实课标精神与尊重学生个性的结合下设计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研制评价量表,提供方法指导,发现、保护和支持学生在阅读中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参与小组研讨、分享阅读经验、汇编阅读成果,促进学生的阅读体验感和获得感的双重生成。
实施统整式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不同学习任务群的交替与关联,综合利用整本书阅读的渠道实现多重学习目标,达成阅读视野的开阔与阅读经验的迁移。一方面,要全面透彻地疏通文化纽带,选择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充实阅读经验,联系历史知识和生活实践,生发阅读体悟、凝集阅读经验;另一方面,要贯通新旧经验的联系,注重阅读中的知识积累和方法习得,有意识地调动经验储备,破解阅读障碍,在阅读迁移中融通新旧知识、提高阅读水平。教师要兼顾“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与“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等其他学习任务群的联系,引导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推进多个学习任务群结合的阅读系列活动,加强阅读拓展与整合,创设真实合理的阅读情境,安排统整的读写综合任务,提供阅读指导,激发阅读兴趣,强化思维逻辑,帮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深入社会生活情境、深化历史文化认同,汲取文化养分,弘扬时代精神。
总之,统整式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大单元教学理念,是在风险与挑战中提出的,是落实整本书阅读的目标与任务的新尝试,具有思想价值建构、教学策略应用、未来路径探索等重要意义。教师要善于整体构思,灵活运用策略,有序引导,有效推进。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感悟现实生活,触摸文化肌理,获得对人生和命运独特而深透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