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出版编辑工作的转型

2023-01-11 17:40:49贾云霞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6期
关键词:出版物选题受众

贾云霞

大数据时代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来源,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习惯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碎片化阅读的特征尤为明显,阅读时间正在被压缩,而数字化阅读的比例逐年提升,出版发行行业面临极大的挑战。根据千际咨询发布的《2021年出版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近5年来我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其中数字化阅读上升最为明显,图书阅读较为稳定,而报刊和杂志的阅读率持续下降趋势明显。阅读趋势的改变为大数据时代出版编辑工作的转型指明了方向。

一、出版编辑工作转型的必要性

大数据时代,信息量爆增,如何提高有效信息的输出是出版编辑工作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有效信息的输出率越高,出版物的编辑工作质量越高。但不少出版单位的编辑工作仍然按照原有的模式进行,在大数据时代较难筛选出有效的输出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出版编辑从业者不仅需要对传统的出版编辑技能烂熟于心,更需要结合大数据时代信息井喷、知识更迭速度快的特点,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数字化出版编辑工作的技能,打造符合大数据时代特征的出版编辑复合型人才。

二、出版编辑工作呈现新情况新趋势

1.传统出版物的市场份额下降。多项研究报告显示,纸质刊物的销售量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传统出版物受到原材料纸张价格的影响,在内容与数字出版物相同的情况下,纸质出版物不易携带、检索不便,受欢迎程度已大不如前。而出版物的数字化阅读比例近5年保持每年3%左右的增长率,根据新闻出版研究院提供的最新数据,我国的数字化阅读比例已达到80%左右,这也严重压缩了传统出版物的市场份额。[1]

2.出版物的结构发生改变。出版物的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新版图书的品种减少,重印和再版图书的品种增加。以2019年为例,我国出版新版图书约为22.5万种,同比降低9.04%;重印或再版图书约28.1万种,同比增长3.33%。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大数据时代人们更愿意接受通过时间验证的经典出版物。另外除期刊、报纸等一些具有时效性的出版物外,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也呈现出向经典作品积聚的态势。

3.新兴媒体的挑战。大数据时代出版编辑工作不仅要面对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传统纸质出版物不受欢迎等困境,还要面对大量新兴媒体的威胁。这些新媒体通过互联网,以全民流量为载体,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让传统出版工作备受挑战。

4.同行业竞争加剧。跟风出版编辑的现象在近年来尤为明显,一本热销的图书、一部畅销的电子书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遭到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无情模仿。另外当前的出版行业鱼目混珠,部分出版企业的出版编辑工作仅局限于追随,或者为了节约出版物出版的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出版编辑工作形同虚设,不选题、不筛选内容,仅蹭热点,这样导致大量粗制滥造的出版物产生,消费者很难挑选出心仪的出版物,进而失去对传统出版物的兴趣。[2]

5.各类替代品的不断涌现。除了数字出版物替代传统的出版物外,其他消费娱乐活动也会成为出版物的替代品,例如游戏、短视频等。这些替代品更新速度快,能更好地满足大数据时代碎片化阅读的需求,其带来的便捷性是出版物所无法比拟的。

三、大数据时代出版编辑工作的转型方向

1.立足受众,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大数据时代出版编辑工作就是要清晰、明确地了解受众所需,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受众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原始信息,也可以是经过出版编辑加工后的信息。综合性的出版单位需要关注各行各业的信息,做好综合性信息的筛选工作;而专业的出版机构,必须发挥所长,在某一专业领域中做好行业信息收集工作。同时,出版编辑工作从业者要转换思路和角色,摒弃传统的“等”“靠”的工作模式,主动出击,寻找机会。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将出版内容高度整合,兼顾传统文化和当代正能量传播的需求,使得出版物更具深度。

2.把握选题,做好信息的加工工作。一个好的选题是出版物成功的一半。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泛滥导致出版编辑的选题工作更加困难。选题一方面需要考虑受众的需求,以便为后续出版物的发行争取到更多的受众;另一方面要坚持推选优质选题,输出高质量信息的原则,为出版物的高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部分原始信息在收集后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出版编辑要做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引领者和各行业信息传播的主导者,这就要求出版编辑必须做好信息的加工与再加工,不能让错误的信息和观点传播。

3.转变视角,开辟信息传播的新视角。在替代品的不断冲击之下,许多水平不一的出版单位往往会出现选题重叠,甚至是大部分传播内容重复。出版编辑从业者不仅需要对信息进行简单地加工、整合和提炼,更需要转变视角,创新模式。在相同的信息中,找到其独特的切入点,以全新的角度让所传递信息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此吸引受众,这有利于在同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中闯出一条新的出版编辑工作之路。例如找到一个好的选题后,可以此为定位做成一个行业信息输出的系列作品,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受众,还能让出版物做到独一无二。

四、大数据时代出版编辑工作的创新策略

1.提升编辑技能。大数据时代亦是融媒体时代,各种出版物的界限已不再清晰,出版编辑工作不仅需要传统的文字、图像和音频编辑技能,还需要H5、动画和短视频的编辑技能,这样才能在原有的出版编辑工作基础上取得突破。作为出版单位必须为员工编辑技能水平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加强培训学习。有条件的出版单位应该建立相应的编辑技能提升计划,并配以相应的制度进行监督,让相关从业人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步掌握各种现代化的编辑技能。[3]

2.创新编辑策略。大数据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来源多元化,海量信息真假难辨,出版编辑工作就需要从信息源头上把好关。首先要确保信息输出的真实性,其次需要根据受众的需求创新编辑策略。编辑策略的创新不仅是信息展现形式上的创新,更是信息内容加工方式上的创新。不仅要利用各种新兴媒介,利用短视频、虚拟现实等新方式展现信息,并将其传播,更要通过编辑策略的创新使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得到彻底的改变。对于一些新媒介展示的内容,可以通过受众群体的分层,做到人群信息的精准传递。当然内容的精编策略要遵从耐看性、价值性和文化性,既要做好信息的输出,更要做好文化的传递。传播渠道的创新也是编辑策略创新的一种形式,出版编辑工作者需要结合信息传播的内容、题材和频率选用不同的传播渠道。例如,学术性的信息传播就可以选用文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而常识性的信息传播就可以结合新媒体,通过大众更易接受的短视频、小游戏等方式进行传播。

3.创新内容加工。大数据时代的出版编辑工作比以往更讲求资源的整合,内容的加工不能局限于整合而在于提炼和升华,让出版编辑的内容呈现出增强版的效果。当然内容的加工可以借助于新媒体渠道,整合媒体资源,打造出全媒体的相关内容产业链,让输出信息的图文、视频和交互产品进行同质化内容加工,做到受众面的全覆盖。内容加工不仅是“追热点”,也可以通过创新的加工模式来“造热点”。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做到输出内容的精选、精简和精编,通过内容自带话题输出,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受众。“内容为王”是出版编辑在任何时期都应坚持的原则,出版物的重印或再版不能让其出版编辑工作简化为改改错误和重新印刷,而是坚持推陈出新,取其精华,精心打磨作品。结合时代特征,改变内容的加工模式,推敲标题、观点,让再版成为一次新的内容再创作。[4]

4.改变考核机制。出版编辑工作不能为了经营数据的漂亮而牺牲自身信息传播引领者的身份。大数据时代出版编辑工作的考核机制应顺应时代进行改变,增加考核的维度标准,除受众的影响面、出版发行数量、利润等考核指标外,还需要对选题的方向、舆论引导、学术价值、编辑技能、传播方式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的评价,让出版编辑工作的考量范围更加广泛,也让出版编辑的关注范围越来越合理。同时要增加考核后的激励和惩罚措施,实行出版编辑工作的综合打分制,激励从业者的进取之心,进而提升出版编辑工作的整体质量。

猜你喜欢
出版物选题受众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谈诗词的选题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2017年出版物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