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我国地方高校在地国际化的探索
——基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实践

2023-01-11 14:18毛锡龙
关键词:国际化办学疫情

毛锡龙, 杨 凯

(1.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2.浙江师范大学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浙江 金华 32100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受到各国政府、社会和高校前所未有的关注,联合办学、合作科研、师生交流、留学生招生等各类国际交流活动种类繁多、规模巨大。据统计,2019年全球仅大学生流动人数就达到了600万人。[1]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办学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均不断提高,据软科发布的2021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在全球1 000强大学榜单中,中国内地共有157所高校上榜,其中72所高校入围全球500强,7所高校入围百强,上述高校中近三分之二是地方高校,其中苏州大学更是排名在全球151-200的位置,超越诸多部属高校。[2]这部分地方高校在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国际文化交流等主要国际化办学指标上已达到较高水平,如根据国内相关机构发布的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2019年苏州大学总体国际化水平已位列“双一流”高校的第38位。[3]数量庞大的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重点、高水平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盘,在我国高等教育版图和地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4]同时也将是今后我国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主要生力军。

在新冠疫情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困扰的背景下,众多国内外高校纷纷开始寻求疫情背景下开展国际化的有效路径,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探索。我国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总体水平不高,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当前,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中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合理应对、有效开展,均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疫情从暴发至今已2年有余,在人员跨境流动仍然受阻的当下,在地国际化可能是我国地方高校应对疫情的有效手段,也有很大概率成为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常态之一。在地国际化的内容是什么?疫情背景下我国地方高校开展在地国际化面临哪些困难?如何开展在地国际化?本文尝试分析,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案例进行探讨。

一、高校在地国际化的内涵与意义

(一)高校在地国际化的内涵

在地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中的新概念,最早由瑞典马尔默大学(Malmo University)副校长本特·尼尔森(Bengt Nilsson)提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尼尔森认为在地国际化是指“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除学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5]重心在于学生的本土培养。德国学者贝恩德·沃切特(Bernd Wachter)对尼尔森的定义作了延伸,他认为在地国际化是指“高等院校中发生的除师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教育活动”。[6]而加拿大学者乔斯·贝伦(Jos Beelen)和埃尔斯佩思·琼斯(Elspeth Jones)突出了国际化与跨文化交流因素在在地国际化中的核心地位,他们认为,在地国际化是“在国内学习环境下有意识地将国际的和跨文化的维度整合进面向所有学生正式和非正式课程的过程”,是“把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念引入教育机构的教育、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过程”。[7]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对在地国际化进行了探讨,北京大学文东茅等学者倾向于在本校范围内利用已有资源对学生进行国际化培养,认为在地国际化主要是指利用校本资源提升国际性,包括提升本校学生国际性的交换项目,在校国际学生、外国专家、交流学者等“人员资源”,校内提供的国际互联网、外文电子数据库、图书资料等“信息资源”,以及由留学生公寓、国际会议、国际活动等构成的“国际化环境”。[8]而张伟、刘宝存则对在地国际化做了更为全面的概括,他们认为,在地国际化是指“在高等教育国际治理日趋明显的背景下,高校利用已有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学生、国外教材、跨境项目、多元课程与国际会议等——建设富有本土特色的国际性校园,为全体学生在校内提供接触跨文化与国际性事物的机会,进而实现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办学目标”。[9]

从中外学者的众多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在地国际化的两方面核心内容:一是师生不进行物理或者说是空间意义上的跨境流动;二是高校要利用各种资源给师生创设国际化的学习交流环境、机制和资源等。疫情背景下高校的在地国际化与此前学者所探讨的也有了分野,首先目前跨境流动是客观上的“不能”而非主观上的“不愿”,其次高校目前尝试创设的国际化的学习交流环境、机制不再是国际化工作可有可无的“补充”,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当前高校学生能够接触到国际教育的主要路径。[10]正如王英杰指出的,疫情围堵下在地国际化将与传统国际化模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时代的教育国际化体系。[11]

(二)高校在地国际化的后疫情时代背景

疫情激发了国际政治经济教育形势的变化,阻碍了教师、学生、科研人员的跨境流动,[12]加速了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深远影响。

首先,疫情严重影响了人员的跨境流动。在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国际科研合作、国际文化交流等传统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顺利开展中,人员跨境流动是主要的媒介和推动者。离开了人员跨境流动,传统国际化就成了巧妇的无米之炊,难于开展。其次,疫情加速了西方国家安全环境的恶化,影响了我国学生赴国外留学的意愿。近些年,西方国家保守主义、反全球化意识大行其道,加之受经济危机影响,社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安全环境趋于恶化,抗疫不力则加速了这一趋势。反观我国,平安稳定的社会生活,富有生机的经济发展,充满机会的未来发展,以及有效的抗疫举措,与西方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家长更加担心子女在外留学期间的安全,对送子女们出国留学的意愿不断下降。最后,疫情影响了留学生来华学习。一方面,疫情之前,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强有力的卫生治理体系,不断提高的高等教育质量以及更多的发展机会,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学生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来华留学,如2019年在我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比达到54.1%,[13]但是疫情使学生跨境流动受阻,有意愿来华留学的学生无法来华。另一方面,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全球中产阶级规模暂时会明显收缩,尤其是在各新兴经济体中,全球范围内流动学生的数量也会受影响,[14]疫情之后有经济能力来华留学的海外学生人数也会有一定减少。

后疫情时代,面对上述困难,要减轻疫情对我国地方高校国际化的影响,在地国际化无疑具有实践操作性。它突破了传统国际化人员跨境流动的主要特征,更加关注高校国际化的内涵建设、资源整合和环境创设,将有效减轻疫情给我国地方高校国际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高校在地国际化的意义

1.有利于克服后疫情时代人员难以跨境流动的传统国际化固有模式

高等教育国际化自20世纪80年代成为社会热点以来,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实践模式,其主要特征是鼓励人员的跨境流动。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在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人员流动往往成为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最佳途径。[9]然而,以人员流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国际化模式,往往依赖于高校的发展层次与高额的经费投入。地方高校受限于这些因素,参与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局限性,教师出国访学研修、赴国外合作研究,学生出国学习交流等活动机会和惠及的人群均比较有限。因此,虽然师生跨境流动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形式,但却因经济成本等因素,只能覆盖少部分师生,即使在美国,参与跨境教育流动受益的学生也只有不到10%。[15]

而通过实施在地国际化,打破传统国际交流的时空限制,参加线上国际交流项目的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均显著降低,可惠及师生的比例将大幅提高。正如国内学者指出“在地国际化给学生提供相对公平地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使得学生受益面更为广泛;同时,在地国际化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已有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学生不离开本土也能置身于国际化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中,利用与国际学界便捷、高频的交流条件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动向”。[9]

2.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更加注重国际化内涵建设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院校层面与国家层面,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整合进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或传递的过程”。[16]国际化贯穿高校办学的整个过程,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领域宽泛,内涵丰富。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当前大部分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所处的阶段还是拓宽领域,即把面铺开,少有学校把重点放到国际化课程建设等内涵发展上,而能系统性把国际化贯穿于整个办学过程的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国际化的根本最后还是要回归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核心使命中来,培养能够在一个流动性日益加强的无国界的国际化环境中生存、工作并能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罗布森等学者均认为,在地国际化的实践路径就是要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17]

疫情形势下,地方高校转向在地国际化,让他们有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国际化课程建设等内涵发展上,将全球、国际和跨文化视角融入课程的目标、编制、内容、实施与评估之中,[18]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国际化教学方式和学习环境,为中国和全球培养未来能参与全球竞争,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3.有利于突出地方高校特色优势,提升学校国际化发展的综合效益

在地国际化的出现是对传统国际化模式的深化,是对以跨境流动为特征的传统国际化策略的批判与超越。[9]对于地方高校来说,一方面,在地国际化是疫情背景下持续推进国际化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可行路径;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原有的国际化基础不厚、支撑能力有限,能够用于国际化的资源不多且分散,疫情之下,国际化工作内容相对减少,反而能让他们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一些国际化的重点领域中,突出特色优势,并可能实现某些领域的突破。

这里所指的特色优势可以是地方高校的特色学科,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如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科研合作等融入更多的国际元素;也可以是学校一贯以来重点合作的区域,围绕“区域国别”这一主题,顺应交叉学科建设趋势,投入多学科力量,开展综合研究等。总之,地方高校在某一领域、某一时段仍有较大的可能具备某一特色学科发展的相对优势,如何从此类优势出发推动国际化发展,提升学校国际化发展的综合效益,是地方高校在地国际化过程中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后疫情时代地方高校在地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国际化”真正走入中国地方高校视野的时间不长,推进国际化工作的意识、能力,以及国际化发展程度等尚有很多不足。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打乱了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阵脚,跨境交流活动几乎陷于停滞。后疫情时代,在地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议题,[11]地方高校是否做好准备,存在哪些困难,亟须予以厘清并探寻应对举措。

(一)外部困难

1.疫情冲击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

新冠疫情是近年国际上重大的“黑天鹅”事件,给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巨大的影响。2020年,随着美国等国家疫情形势趋于严峻,高等教育专家对疫情给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影响评估也日趋负面。阿尔特巴赫(Philip G.Altbach)和汉斯得维特(Hans de Wit)在2020年3月认为,疫情会给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影响,但影响不会太长,也不会很大;[19]但到了2020年4月,随着疫情日趋严重,他们认为“从短期、中期,甚至长期来看,疫情给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后果和混乱已不可避免,而且随着疫情的发展影响会更加严重”。[20]

因此,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众多学者认为,疫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将是长期的、根本的、不可逆的。[10]首先,后疫情时代,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加剧,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思潮涌现,传统国际化秩序动摇,全球政治经济教育的“后霸权时代”到来,[21]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心地位可能松动,后发国家的国际化影响力和话语权将可能得到提升,[10]但新的教育国际化秩序的重树将经历较长的调整期,对地方高校来说,如何调适并恰当应对,是一个重大考验。其次,美国在一些尖端科学领域限制中国留学生,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政策倾向,[22]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派遣国,这些政策对中国学生赴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留学可能会产生长期的影响。最后,疫情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泡沫已比较明显,“浅层国际化”“伪国际化”在水平一般的地方院校尤为明显,过度强调物理性流动,忽视了真正的体验式学习、跨文化融入,[10]疫情的暴发,让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显露出潜在的问题,体现出国际化内涵发展不足。

有专家认为,疫情对于知名高校的国际化冲击并不大,这些高校有足够的资源应对,但对一般院校的冲击会非常严重。[20]疫情之下,国际学生流动几乎停滞、国际化课程建设不够、国际化师资储备不足、国际科研合作能力不强等诸多国际化基础薄弱问题相叠加,其对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后疫情时代,如何通过在地国际化来加快学校国际化发展进程,是他们需要应对的艰巨挑战。

2.国际形势不利于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

当前,世界格局正处在大调整、大变革的转折期,美国特朗普政府2020年5月发布的《对华战略方针》(United States Strategic Approach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已将中国视为其长期的战略竞争对手,将采用有原则的现实主义(principled realism)对华策略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23]为此,美国政府推出系列打压中国策略,涉及贸易、科技、教育等诸领域,其中针对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的签证限制政策、加强赴美科技人员审查、终止富布莱特项目等动作直接给中美高等教育交流带来严重影响。在美国的影响下,部分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科技领域的留学生和科研人员亦可能会采取类似做法,给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较大影响。据《泰晤士报》(The Times)报道,英国政府也效仿美国,从2020年10月开始加强对中国学生在英国大学就读“敏感专业”的审查力度。拜登执政后,虽然其对华政策有所调整,但竞争关系已然成为中美关系的新定义,“小院高墙”的对华科技政策将更加精准地收紧和限制中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科技交流与合作。[24]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对下一阶段中美竞争以及国际关系深刻变化的长久性、深刻性保持清醒认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地方高校在立足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要通过与世界各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来提升自身的实力与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仍将是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也仍然是我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目的地区,仍要想方设法拓展与其高校的交流与合作。相较于一些学科和科研水平已经处在全球前列、已有能力吸引部分美国高校主动寻求交流与合作的国内高水平高校,地方高校则更易受中美关系等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更需要积极主动去寻找合作伙伴。

(二)内部困难

1.国际化办学理念不明晰

办学理念指人们对学校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25]体现了学校办学的核心价值追求,它不仅仅是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大学第四项职能的新定位,近年受到地方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办学口号上,也体现在高校制定的各类发展规划中。但是,从办学理念的内涵去探究,地方高校要真正将国际化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仍然任重道远。首先,认识没有完全到位。很多地方高校的教师、职员甚至校领导,对国际化是大学教育本质的、必然的要求的认识还不到位。认知决定行动,认识没有到位,行动当然就难以达效。其次,对国际化办学理念如何融入学校办学的实践缺乏有效措施。国际化涉及高校办学的各个方面,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均要把国际的维度纳入其中、贯穿始终,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对地方高校来说,要把理念转化为行动并落地生效,有很大的实施难度。第三,能否长期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更是一种挑战。后疫情时代,随着国际形势变化,逆全球化思潮的抬头,教育国际交流受阻严重,地方高校是否能继续坚定国际化办学理念,探索在地国际化办学道路,是他们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2.在地国际化发展举措有限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国际维度和跨文化维度整合到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功能中的过程,而在地国际化被认为是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除学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两者内涵基本一致。没有扎实有效的发展举措,在地国际化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难以获得成效。在地国际化是贯穿于高校办学的动态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融入高校的整个办学过程之中,切实拿出具体举措落实到教学科研服务等学校生活。地方高校要把在地国际化作为其办学的自觉行为,比如推动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学生的国际化培养,鼓励教师参与国际科研合作,把国际内容融入课程体系,等等。但是,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地方高校并不具备全面推进的系统举措。疫情发生以前,在人员流动的基础上,可开展师生互访、学术交流、外教聘请、科研合作等国际化活动。疫情发生之后,他们的应对举措非常有限,比如难以开设高质量的在线课程以吸引或稳住留学生,无法提供充足资金资助学生在线学习海外高水平课程、续聘外教,国际化课程建设缺乏能力,校园国际化氛围弱化等。

3.在地国际化发展能力不足

能力建设不足是制约地方高校在地国际化发展的关键,也是疫情防控期间地方高校诸多国际交流活动“暂停”的主要原因之一。地方高校在地国际化发展能力不足包含诸多方面:第一,国际化发展基础能力不足。从前面的定义中我们知道,在地国际化与国际化两者的内涵基本一致。在地国际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原有国际化的拓展和超越,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基础不实意味着其在地国际化发展同样缺乏根基。第二,师资队伍能力不足。高水平师资是推动在地国际化发展的关键,无论是参与高水平的国际科研、国际会议,还是建设国际化课程,讲述学科前沿内容,均需要高水平的师资。但由于平台有限,地方高校难以吸引高水平师资。例如,现在很多国际会议都改为线上进行,用外语做学术报告已是一种常态,但总体上地方高校少有这类既有高水平的学术能力、又能用外语流利交流的师资。第三,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能力不足。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是后疫情时代在地国际化发展的核心。课程建设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巨大工程,需要长期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而且见效慢,很多地方高校受制于有限的资源,很难持之以恒。

三、后疫情时代地方高校在地国际化的实践案例

在中美步入战略竞争、疫情加速世界格局调整的时代,高校作为国家竞争力体系中起着核心作用的要素,[26]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时代重任。在后疫情时代,地方高校作为今后我国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主要生力军,亟需破解国际化发展中的困境,探索和实践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和现实发展需求的国际化路径,强化师资引育、夯实人才培养基础,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浙江师范大学地处非省会城市,与国内众多地方高校相类似,同样面临着后疫情时代国际化发展的各种困境。但是,在面对疫情对国际交流工作所带来的严重冲击,学校发挥优势,统筹校内外资源,系统性谋划在地国际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新路径。

(一)坚定国际化办学理念,稳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一是适应形势,坚定国际化办学理念。面对后疫情时代教育国际化新形势,虽然国际化发展受到巨大冲击,但学校坚定国际化办学理念,将国际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持续推动。例如,在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继续将国际化列为学校的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并制定国际化专项规划,持之以恒予以推进。同时,学校不墨守成规,而是紧跟在地国际化发展新趋势,不断创新国际交流方式方法,转变以人员跨境流动为主的传统模式,加强智能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在线授课、视频国际会议、远程科研合作等新形式稳步推进与海外伙伴的合作与交流。

二是完善制度,夯实国际化办学基础。在规划指引下,后疫情时代,学校不断完善国际化发展的各项制度,更加注重调动学院在推动在地国际化发展中的内生动力,更加关注师生在此过程中的参与度。例如,不再把教师、学生出国访学、学习的人数作为考核学院的重要指标,转而把学生是否有机会修读含有学分的海外合作院校的高质量在线课程,教师是否积极组织或参加高质量线上国际会议等作为重要的考核点。2021年,学校推出的“十四五”重大国际化发展专项行动“国际化特色学院”建设项目,在设计考核指标时,避免了传统的以出国(境)数量为重要考核指标,而是注重学院国际化的内涵建设,重在国际化课程建设、国际科研合作、师资管理队伍能力建设、国际化特色优势发展等,重在通过国际化特色学院建设项目,让师生在不出国(境)的情况下仍然有高质量的国际学术参与和国际化获得感,仍然能持续推进学科国际化发展。

三是拓宽视野,稳定并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中美关系步入竞争时代,美国政府加大对华高科技限制,对赴美留学、科研交流均带来较大影响的新形势下,学校积极拓宽视野,一方面继续鼓励对美、英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交流,保持线上交流不断线,稳住基本盘,并加强对其高校研究,寻求符合双方需求的利益交汇点,把握交流合作的主动权;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新渠道,拓宽合作国别,发展多种合作项目。学校放眼全球,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除美英以外,欧陆发达国家、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有一些高水平、强特色的院校,与之达成双方合作共识,通过线上学术会议、学生工作坊、课程互选、联合培养等形式推进实质性交流合作。例如,相比疫情之前,学校与非洲合作伙伴间的各类线上学术会议不减反增,非洲研究的影响力仍在不断扩大,与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名高校,如捷克查理大学等建立紧密的学术关系,开展了博士生联合培养等诸多高水平合作项目。

(二)实施有效举措,注重在地国际化发展能力建设

对于绝大多数地方高校来说,在有限的办学资源支撑下系统性地把国际化维度融入整个办学内容和办学过程之中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地方高校更要探索一些关键的有效举措,为无法跨境流动的师生营造良好的国际化环境和提供丰富的国际化学习内容。后疫情时代,建好国际化课程,引进国际化师资,丰富校园国际学术氛围是让学生在不跨境流动的情况下能获得丰富的国际化学习内容的关键举措。为此,浙江师范大学着重从几个方面扎实做好在地国际化发展能力建设。

一是建好本校国际化课程。如果说疫情发生以前建设国际化课程经常被片面地理解为是建一些英文授课课程以吸引留学生来校学习,但在疫情形势下,学校建设国际化课程的理念和目标都有了变化,不再简单地以授课语言来划分,而是以是否把国际维度融入课程作为重点。国际化课程既可以是全英文授课课程,也可以是中文授课课程,关键是内容是否国际化。例如,教师教育学院给研究生开设的《非洲教育专题研究》课程,就是采用中文授课,授课教师是国内非洲教育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有长期非洲访学经历,不仅对非洲教育有深入的研究,而且熟悉非洲文化、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非洲教育发展情况,而且对非洲文化、风土人情等社会各方面也均有一定了解。学生虽然没有机会去非洲实地看看,但是在这门课程中,老师已尽最大努力把非洲视野融入其中,是一门高质量的国际化课程。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线上教研,开发线上中文课程,保障海外孔子学院教学连续性和学校海外留学生的教学。

二是丰富国际化课程资源体系。为给学生提高丰富高水平的课程资源,学校则从有限的办学经费中划拨专项经费资助学生选修海外优质课程。例如,针对本科生,学校通过与国外友好院校合作,为各学院、学科牵线,量身定制线上特色项目,灵活且有规模地引进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优质课程,突破时空限制,向学生提供高质多元的国际化课程选择。同时,学校不断完善制度,为参加线上课程的学生认定学分,并积极争取国外院校开放外文电子数据库与线上图书馆,拓宽并丰富学生的学习与科研资源。校内各部门间加强协作,国际处、教务处、学院、学科教师等组成线上课程助教团队,提高远程管理效率。针对研究生,学校则积极鼓励各学院开展线上工作坊,邀请国外合作院校导师,以专业、学科为单位开展前沿讲座、专题研究、系列短课程等多种形式开展在线学术交流,学生在线上完成课程作业与科研报告,中外双方导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经过校院两级的努力,2021年学校有600多名学生在线修读海外合作院校的学分课程,已基本与2019年出国(境)学生人数持平。

三是引进高水平国际化师资。师资与国际科研合作、国际化课程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等紧密相关,是学校在地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力量。后疫情时代,国际格局和各国人才政策有所变化,全球人才流动可能出现新局面,疫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受疫情和美国等国调整对华政策的影响,当前及今后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人才回流现象。[27]学校把握时机,通过提供平台、提高待遇、完善职称评聘、考核等系列制度,加大海外宣传力度等多重手段,引进了一批高素质海外专家,有效地支撑了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例如,2020年学校获批成立浙江省外国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外籍院士3人,并组织开展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14项。

四是丰富校园国际学术氛围。疫情形势下,学校国际化工作持续推进,各项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高频率举行,有效地丰富了校园国际学术氛围。例如,从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学校与海外合作伙伴开展了120余场视频国际会议,100余次远程国际科研协作,与疫情前相比毫不逊色。2020年至2021年,学校继续加快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流体与传热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态系统碳增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相继获批,同时继续加强与海外高水平院校与研究机构的科研合作,数十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持续推进,很多学术活动改为线上进行,惠及了更多师生,营造了浓厚的国际学术交流氛围。

(三)发挥对非交流优势,推动在地国际化特色发展

地方高校在推进在地国际化过程当中,需要从历史、学科、发展空间、政策机遇等多个维度出发,综合考虑,优选一两个重点发展方向,集中优势力量进行突破。浙江师范大学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例如学校顺应交叉学科建设趋势,围绕“区域国别”研究,投入多学科力量,开展综合性的对非交流,不仅在服务国家外交中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有效地服务了学校的学科建设,特别是通过良好的对非交流基础与优势,推动学校在地国际化特色发展。

一是,具备在地国际化特色发展的良好基础。根据前文所述,在地国际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国际化发展的延伸和拓展。由于学校对非交流的长期投入、集群发展和良好基础,疫情形势下学校对非交流仍在持续推进,且有新的进展。这得益于在对非工作中,浙江师范大学举全校之力予以推进,特别注重发挥集群效应,先后在校内建设了非洲研究院、中非商学院,非洲翻译馆、博物馆,以及涉及非洲教育、经贸、法律与社会、科技、地理环境、语言、音乐舞蹈、文学、体育等10多个院级研究平台,同时在研究开展过程中,注重推动形成校内协同的良好氛围。学校对非交流的基础已经非常扎实,点面结合、系统集成,虽然疫情阻断了部分人员交流,但通过线上方式,学术会议、在线培训、在线教学等各类对非交流活动仍然持续推进。

二是,具备在地国际化特色发展的品牌优势。品牌在经济竞争中是一种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在学校学科建设中亦是如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师范大学就牢牢把握中非关系不断深化的历史形势,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学科建设为己任,积极助力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在工作过程中,学校坚守非洲品牌意识,经过多年的积累,学校累计获批了10多个国家级基地与平台,并以此为引领,构建了国际协同、校地协同、校内协同,良性互动的对非工作格局,带动了学校整体国际化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学科建设、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在地国际化特色发展奠定了系统性的品牌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校内外氛围。

三是,具备在地国际化特色发展的资源优势。浙江师范大学设有国家级援外基地、“非洲学”交叉学科硕博士点,在非洲建有4所孔子学院,对非交流平台多、层次高。疫情形势下,学校快速行动,抓好对非交流的“复工复产”。在对非中文教育方面,积极开展线上中文教学,保障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大本土师资招聘力度,扩充孔院的本土教师队伍,满足教学需求;做好在线对非中文教育考试培训,2021年,虽受疫情的部分影响,但学校仍培训了中方教师215人,非洲23国教师162人;举办各类线上中文教育研讨会,提高国际国内影响力,例如,学校承办了非洲国际中文教育研讨会、全国孔子学院联盟机制座谈会等,有效提升了学校国际中文教育的影响力。在对非人力资源培训方面,利用对非交流资源优势,学校积极承担商务部线上援外培训项目,打造标杆教育援外基地,服务好国家外交需要。这些资源优势,有效地扩大了学校对非工作的国际国内影响力,是在地国际化特色发展的生动展现。

结 语

疫情给地方高校国际化带来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在于地方高校是否有意愿、有思路、有能力打破传统国际化发展的固化思维,适应新形势,以在地国际化发展思维,指导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化发展工作,以开创出学校国际化发展的一片新天地。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地域、资源等均不占优势的地方高校,疫情当下它仍能稳步推进并拓展国际化工作,几个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能坚定国际化办学理念,并快速适应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国际化办学策略。学校对发展规划、考核制度等都及时做了修订,并结合新形势采取新举措,保持国际交流合作工作不断线且有新拓展;二是能深度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做精做强国际化特色领域。学校顺应交叉学科发展趋势,做强非洲国别区域研究,构建起国际协同、校地协同、校内协同的良性格局,在国际国内形成广泛影响,奠定了坚实的国际化特色发展基础。三是能长期投入,注重内涵建设。学校能够长期系统性支持国际化发展,注重把国际化工作融入学校发展的各方面,夯实师资、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重点领域的国际化发展基础,为疫情下转向在地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充实的保障。

后疫情时代,地方高校面临疫情冲击、国际环境变化等外部不利环境,以及国际化办学理念不明、举措有限、能力不足等内部不利因素,国际化发展举步维艰。在地国际化作为传统国际化模式的深化,能够推动地方高校克服以人员跨境流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模式的弊端,惠及更多师生;能够推动地方高校更加注重国际化课程等内涵建设,回归培养人才的核心使命;能够推动地方高校突出特色优势,提升国际化发展的综合效益。当然,各地方高校的校情、国际化发展基础各不相同,后疫情时代实施在地国际化的模式、举措与路径等必然各有特点。展望未来,虽然在地国际化实践之路不会一劳永逸,但只要各地方高校能坚定国际化发展理念,加强在地国际化发展能力建设,探索出符合本校特点的在地国际化发展之路,就一定会有丰富的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国际化办学疫情
聚焦港口国际化
战疫情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