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纪 王凌燕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开启的背景下,翻转课堂、微课、MOOC、SPOC 等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随着“智慧课堂”的概念提出后,如何利用新技术打造“智慧课堂”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智慧课堂”是参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结合“互联网+”的思维方法,构建的高效智能的课堂。其本质是分析动态的学习数据和运用“云计算、互联网、终端”,完成立体化的交流互动、即时化的评价反馈、数据化的教学决策、智能化的资源推送,构建交流方便、相互协作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课堂”的知识传递,使学生的发展适合个性化的发展规律。我们传统上课用的PPT、Word 等,都是静态、单一的展示教学内容。而“智慧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师生可以双向互动,符合未来课堂的教学要求。“智慧课堂”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学生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和老师反馈互动,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进度和优化教学内容,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开展精准的个性化教学。
即时通讯APP 微信,是国内移动互联网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方式。2020 年Q1 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即时通讯APP 的用户使用时长占比为22.8%,在所有类别中排名第一,其中微信以88.4%渗透率排名总榜第一。
2020 年伊始,教育行业APP 的用户规模和用户时长暴涨。2020 年3 月,教育行业APP 渗透率达37.4%,较去年同期增长17.1 个百分点,行业用户上网时长同比增长超4 倍。在此背景下,各种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我们在百度搜索引擎,用课堂+互动+工具的方法,找到雨课堂、雷课堂、课堂派、微助教、蓝墨云、轻课云、101 教育、对分易、ClassIn、Cctalk,UMU、知慧云、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钉钉等15 余款软件。考虑方便学生使用和教学以PPT 课件为主的因素,以支持微信、结合PPT、可以直播、可以在线答题、提供学习数据等条件进行筛选,只有雨课堂符合要求。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基于微信和PPT 研发的一款新型智慧教学工具,已在很多学科教学中取得实效。雨课堂教学优势有以下几方面:
操作简单,使用便捷。老师建立班级后将班级二维码发送给学生,学生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雨课堂公众号,登录自己的班级,进行各项学习操作,不需要下载其他软件;时效性与沟通性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微信进入班级,查看学习资料;雨课堂支持直播教学模式,提供弹幕、随机点名等多方面课堂功能,老师可以通过这些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案,课后师生间可以视频沟通;雨课堂提供在线答题功能,试题可以设置顺序或乱序,提供试卷统计(与成绩分布、习题正确率、主观题批改相关的人数统计,均为已交卷人数),显示每个学生每道题答题数据,学生和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每部分知识掌握情况;雨课堂最重要的一点是提供了全周期的教学数据,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是实现智慧课堂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科学。它属于医学基础学科,为所有医学课程打基础。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是三阶段教学法,即课堂讲授,实验巩固,作业加强。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时比例是3 ∶1。理论课知识量大、学时少,教师疲于完成教学任务,无暇与学生互动,学生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感到乏味无趣,减少了对学习的热情。此外,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传统的板书文字,随书配套的PPT 课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多数学生考试过后把知识还给了课堂。如何利用新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是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一道难题。
国内对雨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雨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方面,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缺乏利用雨课堂的后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掌握学生学习状况,指导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研究[1-2]普遍认为雨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实现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轨迹,实时动态评价,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有学者[3-12]把雨课堂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研究。文献较多的是雨课堂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研究[3-4]和雨课堂与SPOC 相结合的研究[5-7]。也有学者[8-12]对雨课堂与BOPPPS、雷实验、PBL、CBI、支架式教学等相结合进行研究。在中国知网以雨课堂并含解剖为主题进行搜索,相关文献只有8 篇。其中,3 篇是局部解剖学[13-15],2篇是人体解剖生理学[16-17],涉及人体解剖学的文献只有3 篇[18-20]。贺旭等[18](2018)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应用雨课堂进行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实践,认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何红云等[19](2019)在解剖实验课中应用雨课堂进行教学,认为,雨课堂可明显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陈学秋等[20](2019)利用雨课堂和翻转课堂相结合进行人体解剖学教学,认为雨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平时学习、预习、复习的习惯。以雨课堂为基础构建智慧课堂,利用雨课堂的全周期教学数据进行精准教学的研究,在人体解剖学还是空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教师端:教师关注微信APP 中雨课堂公众号,建立授课班级,教师将班级二维码发送给学生。教师设计每次课的教学流程,标记重点、难点,提前准备各种教学资料。在课前将预习资料(PPT、视频等)发送给学生,重点知识做以标记以示突出,设置预习时间节点,引导学生完成预习。教师可查看学生是否预习、对知识点理解情况的留言,根据学生的一系列反馈精准授课。
学生端:学生用微信扫描班级二维码加入班级,自主学习教师发送的预习资料,标注“理解”或“不理解”反馈给教师。同时,也可以将学习困惑留言给教师,以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教师端: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学生,教师用签到点名功能考查学生出勤后开始授课,PPT 课件可以实时显示到学生手机端,教师设置限时小测试巩固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进行重新讲解。最后对本次课内容进行总结答疑。
学生端:学生扫码签到,课中可以利用手机查看PPT,对不懂的PPT 页面可以标记“不懂”,疑问点可以通过弹幕与老师进行互动。
教师端:教师通过雨课堂查看学生留言,与学生进行互动答疑。教师通过雨课堂发布课后习题,查看学生答题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课后指导。教师利用雨课堂提供的教学数据对本次课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重点分析学生标记不懂PPT 页面和随堂测试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自己教学方式存在哪些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能让更多的学生喜欢自己的教学。
学生端:学生课后用手机雨课堂公众号,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习题。将不懂的内容留言给教师,教师反馈解答。这种“下课不断学”的延伸课堂有利于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意义,增进师生交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控制教学进度,进行知识传播。“雨课堂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前向学生推送预习资料;课中通过对知识点标记懂和不懂或弹幕发言与教师多通道互动;课后通过复习和习题,巩固知识点。学生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积极性,锻炼了自学能力。
雨课堂提供课前-课中-课后,全周期的教学数据。以动态的教学数据为基础,从之前依赖老师的教学经验,转向对雨课堂提供的教学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利用先进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数据进行因子筛选、数据加工,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教学策略,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调整老师的教学策略。
雨课堂采用动态式学习评价,即覆盖教学全过程的学情诊断与评价,评价结果依据需求实时反馈。动态式学习评价包括课前预习评价反馈、课中学习情况评价反馈、课后习题评价反馈,实现了全面、动态、实时的诊断分析和评价反馈,构建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
雨课堂的教学资源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图片、视频、Word、PPT、PDF、习题等多种资源格式;资源推送的方式也是多样,既包括定时自动推送、人工手动推送,还可以自主订阅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本研究深入贯彻教育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雨课堂为基础,设计智慧课堂的教学环节;利用全周期教学数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即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精准教学;设计学生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学习数据,找出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对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改进。通过“雨课堂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学生课上玩手机的问题,提高学生课上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既有能力又有实力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