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感冒后咳嗽医案举隅*

2023-01-11 01:40吉兴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小青龙汤干姜小柴胡

吉兴旺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经方是“经方医学”的简称,它不仅限于数百首有效的验方,更是一个独立的医学体系,其中就包涵了“六经辨证”,著名的伤寒大家胡希恕老先生就说过,方证辨证是六经辨证的尖端。六经辨证不限于伤寒,乃是万病之总纲。《医宗金鉴》[1]伤寒心法要诀曰:“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世间万物包括疾病的变化,都离不开阴阳变化的机制。正如《黄帝内经》所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笔者在阅读了胡希恕老先生有关伤寒的书籍,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按照六经辨证的辨证思路,遵从辨经、寻证、处方的原则,临证每每获效。笔者慨叹经方的伟大,现将临床中治疗感冒后咳嗽相关医案,论述如下。

1 医案举隅

1.1 苓甘五味姜辛汤案 李某,女,60 岁。2018 年11月2 日因间断性咳嗽1 年,加重1 周来诊。该患者1 年前因咳嗽1 个月,到“吉大一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肺腺癌”,给予右侧肺脏下叶切除术,术后一直出现咳嗽,咳白痰,病情时好时坏,1 周前因感冒咳嗽加重,遂来诊。刻诊:咳嗽,有白痰,量多,咽痒,时有喘促,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黄厚,脉沉弦。查体:面色淡黄,咽部无充血,肺部听诊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轻度浮肿。中医诊断:咳嗽(太阴病、寒饮伏肺);西医诊断:感冒后咳嗽。治则:温肺化饮。处方:苓甘五味姜辛汤。具体如下:茯苓30 g,炙甘草20 g,五味子10 g,细辛3 g,干姜20 g。7 剂,每日1 剂,200 mL 温水冲服,日2 次。患者服用7 剂后,咳嗽大减,效不更方,嘱其继续服用1 个月。停药后,改服香砂六君子丸,以补脾化痰,扶正以防止寒饮复发。

按语:苓甘五味姜辛汤出自《金匮要略》,本方证多因脾阳不足,寒从中生,聚湿成饮,寒饮犯肺所致,此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中的“ 形寒寒饮则伤肺”之义。寒饮停肺,宣降失常,故咳嗽痰多、清稀色白。治当温阳化饮。方以干姜为君,既温肺散寒以化饮,又温运脾阳以化湿。臣以细辛,取其辛散之性,温肺散寒,助干姜温肺散寒化饮之力;复以茯苓健脾渗湿,化饮利水,一以导水饮之邪从小便而去,一以杜绝生饮之源,合干姜温化渗利,健脾助运。为防干姜、细辛耗伤肺气,又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与干姜、细辛相伍,一温一散一敛,使散不伤正,敛不留邪,且能调节肺司开合之职,为仲景用以温肺化饮的常用组合。使以甘草和中调药。

该患者为久病体虚之人,外感引动伏饮,时方治咳,多从外感和内伤入手,而经方治咳多从阴阳、六经入手,注重治饮为特点。此病案为典型寒饮伏肺证,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平时伴有舌红、脉弦、面赤、手足心热等少阳实热的证候,因此,前医多不敢过用温热之药,恐有耗阴、助热、动风之嫌,用药每每用苦寒伤阴之品,或寒热并用,重伤阳气,病情时好时坏,不能痊愈。若早以脾胃入手,扶正去邪,健脾截痰,定能早日康复。

1.2 小柴胡汤案 崔某,女,34 岁。2018 年12 月22日,因咳嗽反复发作10 年,加重10 d 来诊。该患者10年前出现咳嗽,以后每年秋冬季节发作,到县医院呼吸科治疗,未明确诊断,病情时好时坏。10 d 前因感受风寒出现咳嗽加重,遂来诊。刻诊:咳嗽,有白痰、量少、夜间重,口干,咽部不适,偶有喘促,月经不规则、延后、量少、有黑色血块,二便正常。面色晦暗,咽部无充血。舌质暗红、苔黄、有齿痕,脉弦滑。肺部听诊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浮肿。中医诊断:咳嗽(少阳、阳明合病,兼夹瘀血)。治则:和解少阳,清泻阳明,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处方: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半夏厚朴汤、白虎汤。具体用药:柴胡20 g,黄芩15 g,炙甘草10 g,生姜10 g,大枣10 g,党参10 g,清半夏7.5 g,厚朴15 g,茯苓20 g,紫苏叶15 g,石膏30 g,鱼腥草20 g。7 剂,每日1 剂,水煎服,150 mL 日2 次口服。患者服药1 周,咳嗽痊愈。

按语:该病属于感冒后咳嗽范畴,大多是病情初期即为太阳、少阳、阳明合病,但往往医生只治疗太阳、阳明,不管少阳,因此前期通过服用清热解毒,发汗药物,虽然退热表解,但是少阳里热未除,因此邪热往往入里,肺热壅盛,肺气不利,升降失常,而出现顽固性咳嗽,久久服药无效。治疗上应该太阳、少阳、阳明同治。

感冒后咳嗽是临床常见病,一般属于外感邪气入里化热,肺热灼津生痰,往往痰热互结,引起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异常,发为咳嗽。肺脏既不属于里(胃肠消化道),又不属于表(皮肤、肌腠),因此也可按少阳辨证治疗。在临证时,正如《伤寒论》第101 条中所论述:“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2]。因此,小柴胡汤是治疗感冒后咳嗽少阳证的常用方剂。

半夏厚朴汤源自《金匮要略》,是主治咽喉部有异物感的专方。《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表现为有咽喉中异物感、吞吐不得,情志不畅,胸闷,舌苔白腻,脉弦滑。此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咽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半夏厚朴汤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具有镇呕止吐、增进肠道功能、镇静催眠、抗抑郁等多种药理作用[3]。

1.3 小青龙汤案 范某,男,65,因“咳嗽12 d”于2019 年10 月22 日来诊。该患者12 d 前因着凉后,出现咳嗽,伴有咽痒,痰多色白、清稀,自服“鸡胆口服液、肺力咳”,无好转。咳嗽加重,影响睡眠,食欲差,遂来诊。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浮紧有力。查体:咽部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肺部听诊未见异常。西医诊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断:咳嗽(太阳病挟寒饮)。治疗原则:解表散寒,化饮止咳。处方:小青龙汤。具体用药:细辛3 g,清半夏7.5 g,炙甘草10 g,五味子10 g,干姜20 g,桂枝10 g,白芍20 g,生麻黄6 g。3 剂,每日1 剂,水煎服,150 mL 日2 次,口服。患者服药后,咳嗽骤减,3 d 后复诊。原方,继服3 剂。后改为苓桂术甘汤,继服1 周,以善后。

按语:该患者平素有寒饮,加之外感风寒之邪,外有风寒束肺卫,内有寒饮伏肺,故咳嗽频作,且伴有痰液色白、清稀,治疗当以小青龙汤解表、化饮。方证相应,故其效如宏。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4],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证。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素有水饮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难经·四十九难》说:“形寒饮冷则伤肺”。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故胸痞;饮动则胃气上逆,故干呕;水饮溢于肌肤,故浮肿身重;舌苔白滑,脉浮为外寒里饮之佐证。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饮,则表邪难解;不化饮而专散表邪,则水饮不除。故治宜解表与化饮配合,一举而表里双解。该方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孟大平[5]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2 讨论

感冒后咳嗽目前没有特效疗法,西医使用镇咳化痰药物,或指南推荐的中成药苏黄止咳胶囊,但效果并不理想。感冒后咳嗽属于中医“外感咳嗽”范畴,总体来说不外乎阴阳二证。六经辨证里当属三阳证居多,三阴证也有,但多属于平素体质虚寒或久病体虚之人,正气匮乏,故外感邪气之后直中三阴,表现为寒证。阳证多因为感冒后咳嗽往往外感邪气时,因为失治误治,导致邪气由太阳传入少阳和阳明,入里化热,热邪伤津液,生痰生湿,影响肺的宣降功能,肺气上逆,表现为痰黄黏稠,咳嗽不止。一般用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加减。阴证患者平素阳气不足,手足不温,脉沉无力,外感风寒邪气,引动内饮,表现为痰白清稀,咳嗽剧烈。一般用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亦有寒热错杂或表里同病者,虽少见,但仍需注意。因此临证时最重要的是分清阴阳寒热。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6],小柴胡汤对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均有一定作用,小柴胡汤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而且,小柴胡汤还具有激素样及非激素样抗炎作用[7]。白夏芬等[8]发现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寒饮伏肺型肺部疾患效果良好,但对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有学者发现[9],厚朴煎剂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菌作用。半夏厚朴汤对于卒中相关性肺炎有明显的效果,而且对神经系统的恢复也有一定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10]。

猜你喜欢
小青龙汤干姜小柴胡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仿生材料用于小柴胡汤复方制剂中重金属镉、铅、汞的同步脱除性能研究
干姜:温中暖胃的主帅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适合小柴胡汤治疗的感冒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
姜有干鲜,不可混淆使用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