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化引领杭州“创新活力之城”建设

2023-01-10 21:14黄宝连
浙江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国际化杭州

文/黄宝连

杭州高度重视城市国际化,为全国城市与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城市范例。当前要更加注重“创新活力之城”建设,实现大提升、大发展、大跨越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国家战略和制度优势加持

相对于长三角其他大城市发展而言,杭州既不是国家有关部门确立的中心城市,也不是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群中心城市。杭州是国家顶层战略的“真空”城市,即便是全国普遍推开的自贸区也才在2020年获批,是新时代国家权力赋能体系中的“多无”边缘城市。杭州城市发展能级不高,缺乏战略性支撑平台,是“低配”副省级省会,与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球最大移动支付之城,与人气财气底气周期性巅峰的杭州、国际各大知名机构排名并不匹配。杭州不仅没有北京雄安、上海浦东、深圳前海等国家级战略发展大平台,已有的发展平台尚未形成有力的推进机制,如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仍未上升到市级层面加以统筹推进,高新区(滨江)依然局限在狭小区域。

(二)面临“两面夹击”的战略突围

一方面,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不断提高,尤其是临港新区和虹桥新区,对杭州高端要素特别是龙头企业、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持续增强,直接导致国际化资源在杭州落地布局较少。杭州一些龙头企业到上海设立业务部,甚至将总部设置在临港自贸新区,实施多总部多中心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杭州都市区各城市产业空间大、生产成本低等优势进一步显现,杭州企业外向主城区周边城市的冲动不断增大。

(三)市域统筹能力不强制约能级提升困难

市域财政统筹能力较弱。杭州市域内存在多达五种的财税体制,萧山、余杭、临平按省、区2∶8比例分成,从2001年一直没有改变,远超过了预定5年过渡期;富阳、临安按省、市、区2∶2∶6比例分成,但过渡期内市本级的20%予以返还,并给予一定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富阳、临安依然在过渡期,其它3县(市)目前是按省、区2∶8比例分成。

省域内城市首位度不高。2020年杭州经济首位度是24.9%,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在第15位,也即在全省人口经济中所占比重不高,没有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与成都、武汉这样同级别城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国际影响力依然不高。根据世界知名城市评级机构GaWC(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发布的“2020年世界城市排行榜”,杭州相对于2018年排名大幅退步15位,居成都、天津和南京之后,成为国内城市排名下降最大的城市,引起了社会公众的热议。

(四)国际组织和高端服务业发展缓慢

国际组织和高端服务业是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这方面杭州进展不大。在国际组织方面,杭州现有国际小水电中心、世界旅游联盟总部、“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秘书处和ISO/TC321国际电子商务交易保障技术委员会4家国际组织,后3家是最近几年新成立的,传统国际组织没有一家进驻杭州设立分支机构。全球500强企业总部几乎没有增长,城市国际影响力不强。杭州在电子商务、物联网、网络金融等方面尽管快速崛起,但网络金融产业也存在隐患,P2P公司批量暴雷,引起较大社会负面影响。另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依然是最大短板,国际性银行、保险、法律、咨询管理、广告和会计机构在杭州屈指可数,数量甚至有下降,无法有效地输出杭州城市品牌,极大地影响杭州的国际知名度和城市地位。

(五)城市生活成本过高过抑制发展

从城市生活来看,尽管杭州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2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城市,但近年来排名却持续下降,2018年排在成都、宁波之后。同时,杭州过早地进入高房价、高消费、高成本、交通拥堵、城市治理困难等“大城市陷阱”,面临房价与城市竞争力的矛盾之中。根据福布斯中国2018年12月发布的《经营成本最高的30个城市榜单》,杭州位列第四,经营成本指数主要由劳动力成本、税收成本、能源价格、办公用地租金四个方面的指标加权计算而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城市的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另外,杭州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局部过度集聚与整体短缺并存,市民素质国际化文明亟待提升问题。

加快杭州城市国际化的建议

(一)大力提升杭州“九大星城”城市国际化水平

这一提议一方面基于三个原因:一是县域城市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国家顶层设计中明确指出特大城市要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二是杭州“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确立了“一核九星”的新型特大城市空间格局,“九星”是杭州建设国际大都市的主要载体,是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重点和难点。三是杭州“九星”目前国际化水平明显滞后于“一核”,发展本身面临诸多内外困扰。相对全国百强的县域城市,杭州“九星”对核心区支撑能力不够,要以国际化引领“九大星城”城市与产业转型升级,尽早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

(二)提前谋划杭州亚运遗产继承及推动城市发展工作

这一提议主要基于以下方面:一是当前对杭州亚运遗产继承及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前期出台的亚运城市行动流于形式,没有建立在科学系统研究之上,是这种意向、各类项目工程的大杂烩。二是要在当前筹备工作中较早地预留亚运遗产传承与发扬的后续空间。不是亚运会结束之后才考虑遗产继承与发扬问题,要筹备工作中就要贯彻充分发挥国际“大事件”的持续效应,实现“办好一个会成就一座城”的良好愿景。因此,要积极申办世界级的体育重大交流活动和竞技活动。杭州成功举办G20国际峰会,实现了“天下从此重杭州”历史性大跨越。新发展格局下,杭州要以更开放姿态积极申办国际体育重大交流活动,如适时申办世界体育大会,甚至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建设全市域的运动特色彰显的体育之城。

(三)加强“创新活力之城”建设

加大政府投入,以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方式投入,优化产业生态,围绕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持续培育产业生态和做强产业链,做好补链、强链、延链文章。强化要素保障,创新土地供应、融资支持、人才引育、研发补助等政策模式,全力构建要素一体供给、一应俱全的保障支撑体系。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深化数字赋能,建设多跨协同、共建共享的科创服务平台,打造“全市域、全网络、全空间”的数字孪生“创新活力之城”。

(四)大力提升宜居城市国际魅力

开展城市风貌美化工程。强化城市公共环境治理。打造钱塘江“沿江体育长廊”。探索设立城市有机更新基金,大力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国际化标识系统建设,开展国际化标识改造,探索设立多语种图文标识及语音服务系统。提升市民群众和窗口单位文明素质,开展国际语言、礼仪、规则等通识教育,对窗口行业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外语培训。策划推出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巩固提升“三大世界遗产”文化旅游名片,推出首批亚运文化体验点,深入实施“新杭线”文创品牌国内外巡展活动。促进国际组织集聚,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等国际机构高质量发展,谋划建设国际机构和总部经济集聚区。广泛开展公共外交和民间友好交往,加大对民间组织开展国际交流的指导力度。

(五)全力提升国际公共服务

加快教育国际化提质。完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深化中外合作办学,持续提升涉外教育服务。提高国际化医疗服务水平,在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建设研究型国际化医院,拓展涉外医疗培训,提高涉外医务人员外语接待能力,实施外籍人士“舒心就医”工程。推进国际化宜居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公共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优化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深化外国人来华工作“一件事”改革,建设“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站式服务管理平台”。

猜你喜欢
国际化杭州
聚焦港口国际化
杭州明达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杭州院子
杭州
杭州旧影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