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超
怎样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一直是媒体人孜孜追求的目标。笔者从多年的新闻实践中发现,在堆砌的材料中,有时会被一句话、一个小标题所触动。实践证明,新闻选题要新,开口要小,挖掘要深。
每天都在发生新闻,时刻都在产生信息,这十分考验媒体人的敏锐性、判断力,包括眼力、脑力等等,这需要媒体人有特殊的功力:学习的能力,实践经验的累积等等。从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传递中攫取我们需要的新闻线索,然后快速跟进,深入采写,挖掘出读者受众喜闻乐见的、正能量的、对社会进步有推动作用的内容。
开口要小,就要抓住新闻点、新闻眼,深入采访。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采访几个小时下来,记录了很多页面,回到工作座位上,再从第一个字梳理,然后又是几个钟头,一天下来,忙乎了,辛苦了,面对电脑屏幕,不知道写啥。记得曾经有一位央视主持人在模仿老家一广播员的播音,广播员是兼职的村会计,他每天通过农村大喇叭用方言对村民播报天气预报的同时,会充分展开说说计划生育、村民打架、麦子收割、母猪产崽、东家长西家短,我们听了这个表演捧腹大笑。对于媒体人采写新闻,就不需要这样的铺设展开,可以集中一个最为突出的新闻点,挖掘下去。
笔者在采访中听闻一名八旬老铁匠一周一次往返百公里采购补铁锅的原料,筛选过滤一下:第一,八旬老人,老铁匠,这么执着,为何?第二,为何要一个礼拜出去一趟,不可以一次性多采购一点?第三,补铁锅,居民需求多吗?第四,这门手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第五,有没有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老人的生活保障来源,以及传统手艺的传承等等。通过采访挖掘,采写的新闻读者关注度很高。
到过炼钢车间,炼钢工人将原料通过高温化作钢水,只是完成第一步,接下来的操作按照成型步骤,一一推进,我们看到的钢管钢板高科技的钢材料替代品,都在淬炼之前模型已经完成。
笔者实践中感受到,采写新闻同样有个淬炼过程,各行各业跳到屏幕上的信息太多太多,有工作总结,有投诉建议,有诉后回复,有工程进展,有当日菜价,有读者留言赞美或者骂街的,等等。媒体人在浏览这些信息资料中,用心用情用力分析,快速做出判断,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采写出富有积极向上和推动力的新闻。
笔者在浏览网页信息时,发现一个求助内容,当地一位老裁缝收养了一个路边聋哑人,20年了,希望找到聋哑男青年的父母。笔者觉得这个求助有内容:第一,什么样的裁缝,为何收养聋哑人?第二,20年内为何不发声呢?第三,这么多年,两人怎么相处的?第四,聋哑人现状怎样?等等,一连串的问题涌现出来。
笔者立即联系了当地社区、街道、派出所,了解基本情况,又跟寻亲志愿者对接,摸摸情况,又寻访了当地聋哑人迷失的公园,采访在公园里锻炼的老人。最后一道程序当然跟收养人以及聋哑人面对面交流,并请懂聋哑语言的熟人翻译手势。
在进一步全面采访后,发现这不单是一个简单收养关系,更体现出了人的大善和人性的光辉。原来,聋哑男孩当年大约13岁,一个人从外地坐公交车辗转到江阴,身无分文、饥肠辘辘的叛逆少年,躺倒在公园的石板凳子上已经几日。当他见到收养人立即拉住他的衣角,表示饿了,要跟他回家。老人听不懂,一开始没有理会,这个少年就一步不离,紧跟着老人,就这样进入了老人的家。少年流浪多日,衣服脏臭,老人拿出儿子的衣服给换上、洗澡吃饭等,一系列的操作,聋哑孩子赖着不走,要求在老人家住几天。老人看着可怜兮兮的聋哑少年,一边暂时安排他住下,一边到社区报备,开始帮助聋哑人寻找家人。叛逆期的聋哑少年表达不清楚家人信息,又恳求老人不要将他赶出家门,他流浪后只会死在街上。数十年前,网络并不发达,很多信息不联网,收留站不可能长期养着这样一个聋哑少年。
老人不顾家人反对,暂时收留了这个聋哑少年,每天教他读书,同时教会他裁剪,做服装沙发窗帘等手艺,每月给生活费。这个聋哑少年需要购买苹果手机,老人立即掏钱,需要购买时尚潮流的服装,老人照着图片带他购置。就这样,老人老了,聋哑少年很快30岁了。老人动情地说,待他死了,没有人照顾了,找找自己的父母吧!这个聋哑人终于同意,之前不配合寻亲,现在积极主动,果然通过大数据筛查,聋哑人回到了千里之外的父母身边。
写这个故事,就是开口小,看上去就是一个老人和一个聋哑人的故事,但故事情节生动,内容很深刻,20年的陌生人之间的人间真情。
挖掘深度新闻,犹如掘井,开口小容易挖深,也容易收口。小时候喝自来水需要到一千米以外的自来水龙头等待排队,然后挑担回家,一桶一桶倒到水缸里。父母亲工作繁忙,舍不得儿女们稚嫩的肩膀,担心长不高,事实上这个担忧也是对的,就借钱请来农村的挖井师傅,在居委会的认可后,开始挖一口水井。几个挖井师傅一人往下盘,一人拉泥桶,一人吊红砖,一天就完成了一口水井。水井的口只能容纳一人,他要运泥盘砖,深度却很深。挖井人的智慧用到媒体人采写新闻上,一样通用。笔者在采写一位全国优秀候选人民警时,发现他有很多很多闪光点,几次集中采访,内容差不多,那么这位民警哪一点可以亮闪闪刺破宇宙,一个细节决定了成稿,就是当歹徒气焰嚣张放话要灭门时,民警当即回话:来吧,门牌号多少多少,什么路什么小区。这种浩然正气,才是人间正气,才是广大读者受众需要的。
笔者采写的“江阴黑酒饮三碗醉倒刘伶整三天”,3月17日,正好是出酒之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徐满治和同事们一刻也不敢懈怠,按照规则,将发酵完成的黑杜酒进行灌装。
黑杜酒是一群坚持“手作”工艺信念的匠人精酿的老米酒,质黑液醇,经历了几十年岁月的精炼,人们从这些手作酒中品出了不同的味道。笔者现场采访中发现,必须挑选纯正的精糯米,不允许有一点瑕疵。初来乍到酒坊工作的年轻人起初会不理解,但到了出酒的时刻,他们就理解了老师傅们的一丝不苟,并将这种精神记在心中,养成习惯。在采访中,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满治,不是单纯地传承,他从部队转业后,曾经从政经商,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有着悠久历史的黑杜酒酒厂连续亏损,准备关闭,有着文化素养的徐满治不假思索立即捧出家中所有资产千万余元,帮助企业渡难关。但沉疴怎么一下子去除呢?这位文化底蕴深厚的当地人接手管理了企业,致使悠久历史的非遗黑杜酒得以传承。不少媒体只是泛泛而谈,没有触及到非遗是如何传承的,困难是如何被克服的。酿酒员工说,黑杜酒投料到酿成原浆酒,酒酿制好要封坛五年才能出厂,用竹壳、丝面纸荷叶猪血等封口,其酿造技艺在坛内贮存,坛内会渗入微量空气,但酿造工艺和米酒成独特的“微氧”环境,加上坛内酒“呼吸作用”,促使黑杜酒的贮存过程比米酒要复杂,不断陈化老熟,越陈越香。对黑杜酒以优质糯米为原料,加入麦曲、江南一带的民间百姓常常把黑杜酒加入了新的健康元素,不仅酒母,经浸米、蒸饭、淋饭、烫缸灭菌,特别适合产妇坐月子期间调理身体。
笔者采写了完整地保护其酿造技艺的核心、还汤、拌饭、发酵和后发酵,因为挖掘出传承人的高尚品德,开口小,就将一个看似普通的新闻站立了起来,笔者还从百姓口中采写到故事,黑杜酒相传为“酒仙”杜康在江阴居住时创造。刘伶到访,杜康忙于接见好友,弄糊了米粒,发酵而成为黑杜酒。为什么是黑色的?传承人徐满治研究后认为是酿造原浆中米炭化的过程,再加上桂圆枸杞、桑椹、香菇、猴头菇等,发扬光大了之前的产品,尽管市面上白酒啤酒等各种各样,但是,传承人说,这么多年亏钱也值得,至少将老祖宗的文化保留传承下来了。
笔者采写中发现传承人十分细心,每一步都亲力亲为,精米在锅中翻炒,程度火候,如何才能做到酒香四溢,还有补血、健脾、开胃的作用,就要把握好翻炒频率和幅度,把握好灶膛之温度,徐满治说,也因此有了江阴黑酒饮三轻浮,锅中的米粒如水体流动的说法。这些细节,全部得益于深度挖掘。稿件自然获得了读者受众的称赞。
根据笔者多年采访实践,媒体人提高挖掘新闻点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内练苦功,不断地学习钻研,向书本学习,向人民学习,向前辈学习,向同事学习,学习政策法规,关心时事,关注各类官媒的公众号、有价值的自媒体公众号等等,都是学习途径。选题新、开口小、挖掘深,才能采写出深度内容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