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整合信息技术的实践探索

2023-01-10 18:36李希晓刘新莹
中小学电教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件生物情境

李希晓 刘新莹

(淄博市高青县第五中学,山东 淄博 256000)

交互性与模拟性是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最为显著的应用优势。伴随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持续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传统方式下的生物课堂教学,因为学生认知经验的限制,对于知识内容难以形成直观的认知,影响学习效果。但是信息技术则可以将知识点通过图文结合的生动形式进行呈现,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一方面也能拓展学生知识面,激活创造性思维。因此关于如何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拓展教学空间,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更加丰富,促使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获得显著提升,是生物教师需要切实思考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激发学习兴趣

意义建构需要在特定情境下才能够完成,学生的学习活动也需要将其与情境结合起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创设生动情境,可以唤醒学生内在认知,启发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学习经验学习新知。信息技术能够对图片、声音、文字等多元化信息做出综合性处理,通过构建色彩、情节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深入情境中感受生物知识,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快速完成知识建构。

(二)提高学习效率

生物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泛,且知识含量多,这也就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阶段时常遇到困难,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教师一味地根据教材解读知识内容,学生只能对知识形成表面性理解,不仅会耗费大量课堂时间,产生的效果也会与预期存在差距。运用信息技术,应用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不仅具备直观性特点,也能节省下更多课堂时间,供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复习巩固。特别是应用于实验环节,可以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到实验现象,展开解读分析,从而对生物概念有明确的理解,逐步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生物学习的效率。

(三)突出学生主体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里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则作为教学辅助者。理想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处于和谐、自由的氛围中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锻炼能力、实现发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整合,以多元化手段呈现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将学生从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中解脱出来,转变为主动性学习,做课堂的主人。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课堂转变为动态、具体、微观的形式,使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清晰的学习思路,逐步构建属于自己的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初中生物课堂整合信息技术的策略

(一)制作微课课件,激发学生想象力

想象力产生的心理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有效拓展,促使学生对已有记忆进行二次加工。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想象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展开深度挖掘,并且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通过制作课件的方式促使学生想象力得到锻炼,增加思考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发展,为之后的生物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教学中,对于部分初中生而言,微观生物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课件,将光合作用的产物与原料、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的原因等重点内容纳入课件中,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迅速抓住学习的重点,提高学习效率,使这部分知识内容长期印刻于心中,最终可以做到活学活用。

(二)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新课导入

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依旧要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投入自主性学习,这样才能快速达到理想教学效果,使既定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但是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局限,通常情况下难以让学生在课堂身临其境地感悟知识,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理解深度不够,对于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产生影响。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课程导入环节,将图片、声音、文字等元素相互融合,以生动具体的形式呈现生物学知识点,让学生直观感受,积极探索,在多媒体情境中实现深度学习。多渠道让学生沉浸于自然世界中,在视觉、听觉双重刺激下深刻理解生物知识的内涵。

例如在“先天性行为与学习性行为”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蚂蚁筑巢、母猪哺乳、蜘蛛结网的视频,配合视频中音乐与文字解说,激活学生的好奇心。观看完毕后引导学生分析先天性行为的形成原因,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讨论,最终做出合理解释。在此基础上继续展开教学,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优化课堂学习的效果。

(三)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生物学科知识相对抽象复杂,其中包含的微观生命内容,因为学生缺少感性认知,也是学习的难点,如果仅应用单一的方式实施教学,必然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长此以往不仅会弱化学习兴趣,也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的整合,应围绕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深入情境中感受知识内涵,通过近距离观察深化学习,使生物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地进行。

例如在“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婴儿诞生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每个人最初都是从受精卵开始发育的,之后会慢慢长成婴儿,经过多年之后会长成少年,再到成年。通过视频提出“人为什么可以持续地生长与发育呢”的问题,创设出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思考,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趣。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中搜集相关资料,引入课堂中,使学生对细胞分裂的过程有明确的了解,为生物课堂注入更多活力,打造优质课堂。

(四)搜集实验资料,提高教学质量

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研究都可以依托于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对所应用的教学软件进行及时更新,实验开始之前向学生明确说明实验目的,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操作空间,在实践探究中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在课堂中,让学生对实验步骤足够了解,对实验基本原理充分掌握,并能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给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更大的空间,这样的教学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例如在“流动的组织——血液”实验教学中,借助事物投影演示显微镜下观察血液涂片的实验,突出实验操作的关键点,确保学生独立操作时的准确性。然后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并思考下列问题:血液的组成成分与成分功能、血液中三种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是什么?之后为学生展示幻灯片,带领学生分析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特点,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贫血、化脓、伤口结痂等现象的原理。为学生播放在医院就诊视频,帮助学生树立生物即生活的意识。在教学结束阶段,分组展开实验操作,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实验行为,在恰当时机给予指导与纠正,防止其出现基础性错误,让学生对知识内涵形成深度理解,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五)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精神

实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具备创新精神以及一定的创造能力。每个人的个性各不相同,而创造精神则与个人认知因素以及个性有直接关系。生物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通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创新能力。所以教师的课堂设计要突出开放性、实践性特点,目的是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会在生活中灵活应用理论,促使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强化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加持下的多媒体教学,优化了课堂的双边活动,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多样化信息,在教学中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实现多样化教学。例如在“蒸腾作用”教学中,课前制作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并围绕教学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什么是蒸腾作用”“为什么气孔可以独立完成蒸腾作用”“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是什么”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接下来让学生针对蒸腾失水实验的现象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各抒己见、自由表达。针对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反复观看课件内容,并对学生做出指导,帮助学生高效达成学习目标;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提出拓展性问题加深其探究的深度。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有利于实现分层式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帮助,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生物的信心,对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有清晰认识,充分发挥所长,在课堂讨论学习中积极借鉴他人优势弥补自身短板,形成个性化学习。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可以让学生的手、脑、口相互协调,对拓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起到促进作用。

(六)构建互动平台,增进师生交流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互动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此氛围下对于知识的探究欲望也会更强。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课时安排有限,教师在课堂中既要传授新知,也要组织学生进行巩固性学习,所以难免会忽视课堂中的互动。各类社交软件的出现,为增进师生互动提供了契机,通过软件展开互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增进情感交流,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教师可以为全体学生组建微信群或者QQ 群,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课余时间,教师要定期在群内分享生物学知识,比如学习过“人体营养和健康”课程后,让学生围绕这一话题自主发表观点,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中,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到群内,大家集思广益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掌握更多解题思路。

三、初中生物课堂整合信息技术的注意事项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教学中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知识内容的转化,让学生直观观察并了解知识,实现深度学习。因此,教师在实际应用中要强调动与静的有机结合,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发挥到最大,在此基础上需要控制好应用的“度”,因为该项技术并非适用于课堂全部环节,需要教师有所侧重。并且对于引入课堂的信息化资源也要做好筛选,确保与学生的认知经验、学习能力相契合,避免多样化资源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例如在“植物吸收系统”一课教学中,教师如果找到的视频内容过多,则会占用到课堂时间,需要教师对视频内容精心筛选,将重要部分剪辑后重新拼接。这样既可以确保其内容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也能进一步突出知识核心。另外,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尽量简洁,以保证学生不会被课外的事物吸引注意力,能够全神贯注地跟随教师思路进行学习,突出信息技术教学辅助的效能。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学是衔接高中课程的重要路径,所以选择最为适宜有效的教学方式非常必要。生物课堂整合信息技术,在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有效拓展,帮助学生深化课堂学习的同时,保证了课后巩固学习的效果。所以在具体教学应用中,教师要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做到科学使用,平衡好教学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切忌过于依赖技术。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各类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效能,打造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猜你喜欢
课件生物情境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第12话 完美生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