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香
(甘肃省民勤县昌宁镇教学辅导站,甘肃民勤 733399)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强化对分组学习模式的重视,通过分组学习模式促进小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充分锻炼小学生的互动能力、交流能力,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和教育活动,增强小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深层次激发他们参与数学课程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取得理想化的数学教学效果。当前的小学数学分组学习模式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教师为了充分运用数学课堂时间,缺乏对分组学习模式的重视,只是形式化地开展分组学习模式,没有对学生展开科学分组,致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中无法体现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加之部分教师依然习惯于担任“主导者”“权威者”的角色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所以根本无法展现分组学习模式的优势与作用。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先进的分组学习模式的教育理论,为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小组合作教育氛围,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以达到最理想的数学教育成效。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工作中,教师感知到分组学习模式的教育意义及其必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育实践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和学生在开展分组学习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无法提前了解本节课需要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加之课前预习内容不够细致,无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分组学习模式的运用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小学生的学习指导,更为关注备课的质量,无法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实际的学习进度和个性化需求,不能为分组学习模式的落实提供重要的依据。由于分组学习前的准备不够充分,小学生之间的分工不够明确,小组长无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小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数学学习情绪,无法用心、专注地投入到分组学习活动中,最终令部分小学生无法跟上数学教学进度,久而久之会影响其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在分组学习模式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配合和相互帮助,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引导学生全身心、积极地融入数学分组学习活动。但是在实际的分组数学学习模式中,存在分组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教师通常按照座位排序为学生划分小组,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的数学学习情况和需求来划分,导致小组之间的学习水平相差悬殊。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无法锻炼他们的知识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得他们对于参与数学分组学习活动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甚至用敷衍了事的态度开展小组讨论,这样根本无法获得理想化的数学教学效果。同时,在分组讨论学习活动中,教师缺乏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致使部分学生在非常宝贵的课上时间讨论和学习无关的内容,这些都无法体现分组学习模式的作用。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分组学习模式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设立完整的分组学习评价机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由于缺乏健全的分组学习评价机制,教师依然习惯于把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没有围绕小学生的实际表现展开综合考评,无法做到查漏补缺,分组学习模式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升。同时,当前的分组学习评价机制内容较为单一,只是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学生缺乏参与分组学习评价的机会,教师只是单方面给出评价结果和评价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参与分组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无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潜力,更无法体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优势。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分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更系统化地掌握数学教材中的知识,锻炼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让学生为之后参与社会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分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思考和讨论,当前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为强烈,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就一个问题各抒己见而“针锋相对”的学习局面,个别学生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想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促使学生之间互动与交流,让他们学会化解矛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提高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主宰者,提升他们的数学学科综合素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分组学习模式,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使他们面对问题时拥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与想法,让数学教材知识和综合实践活动深度融合,真正展现数学课程的实践性与生活化特征,增强数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努力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好奇心与好动性比较强,在分组学习活动中需要他们自主动手操作和构思,锻炼其手眼协调能力,使他们做到多借鉴、多互动,从而使数学知识体系和结构更为系统化。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通常都是处于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教学状态之中,学生对于学习、探究、运用数学知识存在抗拒心理。而分组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能够使他们进一步感知到探索数学知识的快乐。学生在相互合作、帮助期间,能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拥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养成独立思考和质疑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分组学习活动中,还可以把一些生活化元素融入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能够学会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深化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记忆。
要想展示分组学习模式的优势与作用,取得理想化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做好分组学习前的准备工作,为后续的分组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在开展分组学习活动之前,教师要科学、合理地为学生划分小组,在此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经历、心理素质、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水平等内容,结合综合性评定为学生划分“异质型”的小组,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相互促进与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系统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综合素质。教师要为学生合理分工,每一个学生都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这样可使学生在课堂中拥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自身的数学学习体验、集体责任感、合作意识,为了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努力学习。同时,在正式开展数学分组学习活动之前,教师要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明确每一个小组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潜能,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从中收获更多的数学学习技能、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数学教学理念,掌握更多的数学教学技能,教师要成为小学生数学学习道路中的指导者与合作者,做到师生之间共同构建理想的数学课堂,展现分组学习模式的作用和优势。在小学数学分组课程活动中,教师要综合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化学习需求,体现主体学习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课程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习题讲解、知识灌输的教学形式。要让学生全面表现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他们在分组学习、讨论、探究中,加深对数学教材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并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取得最佳的数学教育效果。同时,教师要精心设定分组学习步骤,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精心设计数学教学学案。教师要对数学教材内容有全面的掌握与了解,为学生展示一些有价值、有疑问、有难度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分组学习中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想提高分组学习模式的有效性,教师要强化对于各个小组的指导与监督,让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积极参与分组学习活动,为他们创造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意识,实现智慧思维之间的碰撞,开拓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索精神。在分组学习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课后总结工作,对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与归纳,这样才能构建理想化的数学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适用于分组学习模式,教师要注重选择最佳的分组学习时机,这样才能够凸显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让分组学习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下去。在数学实验操作和问题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融入分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探究数学知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学会自主研究与探索,从中真正发现问题,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教师要在讲解难点、重点数学问题期间,科学设定分组学习模式,以此来消除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抵触心理、畏惧心理,还能够构建融洽的、具备竞争气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下突破难题,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促进与学习。在知识总结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分组学习,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借助于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体现其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养成良好的知识探究习惯和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开展分组学习活动,让他们的注意力能够始终高度集中在数学课堂中,锻炼学习专注力,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在数学课堂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课下问题,通过共同探索、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真正锻炼学生的数学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养成良好的课后学习习惯。
在小学数学分组学习模式中,教师要构建有效的分组学习模式评价机制,对分组学习活动内容、形式进行科学的总结与归纳,做到从中查漏补缺,分析分组学习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构建理想、有效、高质量的分组学习方案,真正展现分组学习模式的优势,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分组学习模式评价机制中,教师不要把数学学习成果、数学考试成绩作为仅有的教学评价标准和内容,而是要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来展开评价,以此鼓励和约束学生,提高学生参与分组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在分组学习模式评价机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在小组内进行自我反思,正确对待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意见,学会自我批评,以此来完善数学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教师也可以鼓励小组之间展开评价,这样才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了团队荣誉而努力学习,取得理想的分组学习效果,进而构建多元化、新颖化的数学评价机制,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发展与提升,师生共同打造理想化、高效化的数学课堂。
综上所述,要想充分展现分组学习模式的优势和作用,教师需要创新数学教学理念,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把学生作为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学习对象,给予小学生更多自由发挥、合作学习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通过不懈努力来获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课程素养,发展自身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科学地将学生分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分组学习活动,在课堂上能够系统、科学地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