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会农村中小学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3-01-10 08:56杜玉霞李玉利
中小学电教 2022年4期
关键词:老年人智能农村

杜玉霞 李玉利

(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智慧社会开展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迫切性

据2021年2月发布的第47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4.16亿。从地区来看,我国非网民仍以农村地区为主,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62.7%;从年龄来看,60 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1]。可见,在互联网等新技术变革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推进数字社会建设的同时,仍然有许多人没有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社会红利,其中,农村老年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是农村非网民的主要构成群体,这不仅影响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甚至影响其正常生活。在我国智慧社会建设日益加快的新时代,提高老年人的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是亟待解决的、现实而迫切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老年人应用智能技术能够保障智慧社会的生活需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成为严重的全球大流行事件。新冠肺炎的爆发改变了人们譬如出行、购物、就医等方方面面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地区,老年人对智能媒体的接触与使用存在较为严重的“数字鸿沟”[2]。不少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上网,购物不会支付,出行没有健康码,看病不会预约挂号,怎么办?很多农村老年人因缺乏对智能技术的适应力、掌控力、驾驭力而“寸步难行”,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二)农村老年人应用智能技术能够在智慧社会实现社会参与需要

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是实现积极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途径。而智慧社会时代,学会使用网络新媒介是社会互动与社会参与的一项基本技能。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显示,大部分老年群体热衷参与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活动,对公共事务较为关心,希望通过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来获得自我认同感。手机、iPad 等各类新媒介是进行各种网络社会和多媒体信息互动的工具[3]。农村老年人应用智能技术实现社会参与,不仅有利于发挥自身余热,实现人生价值,还能丰富晚年生活。

(三)农村老年人应用智能技术能够在智慧社会满足心理需求,提升生命质量

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吃饱穿暖已经不再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心理层次的需求就变得尤为重要。在2018年发布的《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中显示,与调节情绪、心灵慰藉有关的互联网内容老年人点击最多。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大都不会使用科技产品,跟子女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打电话报平安。在面临孤独、疾病等困难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慰藉,使得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智能手机、电脑视频聊天等科技产品的应用,可以加强老年人与子女的沟通联系。农村老年人在家也可以获取最新信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为老年人学习新知识开辟新的路径,精神获得一定程度的慰藉。

二、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困境

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提出“终身教育”概念,教育终身理论的提出打破了教育仅限定儿童与青少年活动的局限[4]。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老年教育是构建教育终身体系的重要内容,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更是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有效应对老龄化的重要措施。尽管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在许多方面也取得较大的进步,但目前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发展进度依然缓慢,存在一些原因。

(一)对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缺乏实施措施

我国虽然很重视老年人的智能技术教育,但实践中却缺乏具体的实施措施以保障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开展。我国分别针对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以及职业教育领域已陆续颁布《义务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政府虽然发布了多项文件,强调要重视老年人教育,帮助老年人融入社会。但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各省市制定的相关政策,尚未由县市或乡镇等当地政府部门落实转化为具体实施措施,由于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措施,导致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农村人口结构特别是家庭结构变革导致农村老人缺乏代际支持

代际文化反哺、亲友互助对提高老年人的数字素养水平具有关键作用[5]。但随着“智慧社会”的到来,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年轻人大量涌入城市生活或谋生,农村老年人空巢现象越来越普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0 人减少0.48 人。家庭户人口减少,造成的后果就是空巢老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老年人不仅独自留守,还需要照看留守儿童。在农村地区,由于年轻人不在家,面对智能技术的使用,老年人无法向子代求助,智能科技方面的家庭反哺、亲友互助不足,使得老年人学习和使用智能技术产品面临困难。

(三)农村老年人获取智能技术及其教育的资源匮乏

农村老年人获取智能技术设备的渠道匮乏。由于接触网络能力有限,智能技术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农村缺乏城市那样频繁密集的智能技术企业的宣传推广活动,农村老年人无法及时获取产品的信息,获取智能技术设备大都通过子女购买,对该设备的适用性和功能性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导致购买不到满足自己需求的技术设备。

农村文化教育机构贫乏,教育活动中心欠缺。目前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村的乡镇图书馆、博物馆或科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和教育活动中心贫乏,农村老年人受教育的方式与渠道少。广大农村老年人往往只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而作为主体参与的精神文化活动极其少。在农村精神文化活动贫乏的情况下,网络诈骗、电子通信诈骗等活动肆意盛行,对农村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四)农村老年人口复杂

农村老年人口相对复杂,主要特征体现为,第一,农村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不一,文化结构差异大[6]。具体来说,农村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大都为小学以下,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与智慧社会发展适应性差。第二,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渠道狭隘。生活来源主要是靠劳动经济、子女生活费和养老补贴等所得。由于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水平的局限,身体机能衰退和生理、心理特征的影响,农村老年群体对智能技术产品的使用产生无力感和不适感,进而对其产生刻板印象和抗拒情绪,严重阻碍了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发展。

(五)智能技术更新迭代快,适老化产品开发不足

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智能技术更新迭代快,但适老性产品开发不足。受益者呼吁加速技术变革,弱势群体则承受着挤出效应[7]。智能技术面对的对象大多是年轻人,现代智能技术产品的设计大多围绕年轻人的喜好,老年人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智能产品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老年人对其的接受度和使用度。企业在研发老人智能产品时对不同老年群体差异性、多样性、个性化的调研不足,导致已上市的老年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能、舒适性能、适老特征和质量水平不足,无法满足老年群体在数量、质量和个性化方面的需求。

(六)农村地域广阔,缺乏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

农村受其经济条件的影响,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发展缓慢,甚至有的乡镇地区还处于盲区,能开展智能技术教育的专业老师几乎没有。投入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志愿者很多,但投入老年教育的少之又少。政府没有相关的政策去鼓励相关人才去投入农村老年智能技术教育中,而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教师对农村老年智慧技术教育这一方向还是“门外汉”,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老年智能技术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与指导,不能持续认真地研究老年智能技术教育。总之,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师资队伍没有形成。

三、开展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是农村中小学的必然使命与发展的需要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积极在行政村(居委会)建设老年学习点[8]。但在农村地区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办专门的老年教育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农村中小学既是农村老年智能技术教育的推动者,也是知识传承的主要载体[9]。在农村中小学开办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具有绝对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拓展办学功能,服务社会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承担着传承乡土文化的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中小学校对当地乡土文化具有传承的使命,是当地群众的学习与当地村落的发展的需要[10]。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11],农村学校作为遍布乡村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不能把农村中小学视作单一的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而应大力拓展农村中小学的功能,农村中小学要肩负起农村全体村民素质教育的责任[12]。农村中小学校对于当地居民来说象征着乡土文化,能够维护乡村的稳定,传承乡村的文化。而农村老年人由于长期生活在乡村,掌握着最地道的地方民俗与知识,在维系和巩固村落共同体的存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农村老年人的福祉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精神力量。农村中小学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将是发展乡村振兴的巨大动力,更是起到凝聚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开展智能技术教育发挥地域优势

农村中小学是当地的文化教育活动中心,其本身蕴含教育文化的职能[13]。农村老年人是特殊的社会群体,老年大学、老年智能技术培训等都开办在城市。农村老年人因为身体健康状况、路途遥远等原因,参与教育活动的难度大[14]。而农村中小学遍布乡镇及其以下区域,点多面广,可以为农村老年群体的每位成员提供教育机会,既能实现送教上门,农村老年人也能在家门口上学[15],为农村老年人参与智能技术教育活动提供便利,激发农村老年人参与当地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是当地受教育程度高、综合文化素质强的宝贵人力资源

农村中小学教师是农村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核心力量[16],是乡土文明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传播者[17]。要充分依托农村中小学现有的师资条件,解决师资供给不足问题,发展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就农村老年人群体而言,部分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沟通交流的语言是当地的方言,听不懂普通话,语言问题成为开展教育的一大阻碍。部分地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在农村开展智慧技术教育就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民风民俗和人文资源等地方特点来定位。而农村中小学拥有较为强大的成熟的师资队伍,是乡村当地现有的受教育程度高、综合文化素质强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来源于本地,掌握当地方言,与当地人容易沟通交流;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也认知当地老年人的需求,能够按照老年人的需求来提供针对性知识。

(四)农村中小学开展智能技术教育的设备资源丰富

设备资源和空间环境成为制约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发展的客观因素,学校所拥有的丰富教育资源为学校教育参与老年教育提供了绝对的实践优势。农村中小学校具备较为完善的教学设备、教学设施及校园网资源,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现成便利的学习支撑[18]。一些有影响力的农村中小学不仅设施设备先进,而且教学资源丰富。由于生源流失,在农村中小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闲置现状。农村中小学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硬”“软”件,为农村智慧技术教育提供稳定的教学场所、先进的设施设备和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不仅可以解决农村老年人教育设施设备缺乏的问题,同时又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再利用。

四、农村中小学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实施路径

农村中小学的基本职责是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19]。而学校也不应只为儿童和青少年等年轻一代服务,学校也应向社会开放,供成人进修[20]。农村中小学要占主导位置,充分发挥和释放农村中小学的功能,实现农村中小学和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实现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的重要路径。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使农村中小学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

公共政策能够对各种资源进行战略性运用,通过分配社会资源,协调经济社会活动及其相互关系,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农村中小学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在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要制定相关政策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发挥政策措施在社会治理中的管制功能、引导功能和调控分配等功能,促使农村中小学积极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

1.地方政府要发挥政策措施的引导调控功能,明确农村中小学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职责。农村中小学是独立的实体,依法行使学校管理职能,承担学区内所有教育教学的责任和任务[21]。虽然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对农村中小学承担社区教育的职责有所表述,但不够具体。省、市、县等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农村中小学与老年人教育的状况,制定具体政策,对农村中小学在承担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方面做出明确的要求,将其纳入农村中小学的责任和任务中。例如,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制定《农村中小学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的实施办法》等指导政策与措施,对农村中小学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次数、方式方法、教学效果等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农村中小学将其纳入学校教育计划中,定期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

2.地方政府整合各方资源,构建有利于农村中小学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发展的环境。正确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是推动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发展的关键。地方政府要科学定位本地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发展需求、目标及路径,挖掘学校潜能,加强地区间甚至跨区域学校的合作,利用有限的资源并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政府可以搭建服务平台,积极鼓励行业企业兴办老年智能技术教育,实现校企之间的合作办学,给予老年人发挥余热的平台,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3.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老年智能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一些农村中小学因为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经济水平不高,社会筹资能力不强而无力开展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地方政府要发挥统筹调控职能,有效整合和合理分配当地中小学现有的教育资源,并根据学校需求有重点地给予财政支持以及加大政策倾斜。例如,地区政府每年在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中单列固定的费用用于农村中小学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直接费用的支出。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本土人才资源

师资力量是发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根本保证[22]。农村中小学应该转变观念,主动承担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职责,把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上,积极开展教师队伍建设。这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农村中小学要拓宽教资队伍渠道,充分挖掘本土人才资源。农村中小学需要积极主动地对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教师队伍进行“注血、换血”,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技术学院及大学教师、离退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有所专长的老同志、社会文艺团体从业人员、其他老年大学教师等参与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需要重视的是,要动员学生群体或招募社会工作志愿者参与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服务,并鼓励农村老年群体自主管理、自我服务[23],实现“积极引进来”。

2.要在政策和待遇上优待参与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学者。《规划》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福利薪酬、绩效考核等方面鼓励教师参与老年教育[24]。在教师待遇上,倾斜参与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教师,实施教师岗位特殊津贴制度,纳入绩效考核评比,提升工资收入水平。在教师编制上,科学制定教师编制标准,优先考虑在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在教师评价中,职称指标向农村中小学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教学改革成效丰富、优秀教师数量多的学校倾斜,调动教师积极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3.农村中小学要加快构建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教师的培训体系。农村中小学要充分认识到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将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培训的针对性。积极寻求社会的力量,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开展多形式培训活动。实行培训登记、跟踪、反馈的培训档案制度,将培训情况作为教师选拔、聘任、晋升、考核和评优的重要依据。

(三)建设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基地,形成农村中小学老年人智慧技术教育特色

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不能一味模仿城市老年教育,要结合农村当地优秀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形成独特的乡土文明[25]。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开展老年智慧技术教育鲜有研究。农村中小学校应该协调内部资源,凝聚整个学校的教学和研究力量,开展教学与研究。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和研究平台,整合内外资源,并借用社会力量参与老人智能技术教育的研究,建设具有独特乡土文明的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基地。农村中小学要充分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教学,从当地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出发,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优势,注重传承农村独特的风俗习惯,制定研究计划和研究方向,指导学校实际教学[26],从而形成农村中小学老年人智慧技术教育特色,让农村老年人通过接受教育宣传本土优秀文化,使得教与学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暑期老年教育项目中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将土家族摆手舞等当地非遗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开设了土家族花棍、土家族茶艺等一系列本土化课程,既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增强了游客的吸引力。

(四)加强城乡牵手,激活农村中小学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

加强城乡教育牵手计划,实现城乡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帮扶,不断提升农村中小学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质量与办学能力,是开展农村中小学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1.加强城乡学校牵手,增强农村中小学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办学活力。教育部门积极组织市老年大学与农村中小学校对口展开师资、资源、课堂、教研、科研等全方位的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帮扶。积极开展优秀老年大学教师团体送教下乡活动和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团体进行分层培训,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深入市老年大学观摩学习,不断开展互动交流活动,提高农村教师业务能力。市老年大学发挥优势,积极组织医疗、农技等技术部门建立区域性教研组,开办线上课程,向农村中小学传递优秀资源。

2.加强城乡学伴牵手,开展“朋辈教育”,拉近城市和乡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差距。老年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强的社交或情感需求,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他们更倾向于互动学习。通过城乡学习交流活动,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开展“朋辈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扩大老年人的社会交际圈,增加展现自己的机会。例如,每年可由教育部门牵头定期组织农村中小学老年人团体到城市学校来,让城市老年大学团体到农村中去,以一帮一、手牵手等形式进行交流沟通,以达到城乡老年人在智能技术教育方面的互补和共识。例如,德清县洛舍成校协同星辰社工在洛舍镇幸福邻里开展了“夕夕相约”老年人互动社交小组活动,开展智能手机使用培训,帮助老人们融入智慧生活。阜溪成校开展送教育下乡活动,面对面指导阜溪好婆婆使用智能手机,帮助阜溪好婆婆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在网络平台上卖农产品。

(五)家校共建,提高家校共育的规范性与系统性

全国妇联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农村80%的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中建立家长学校[27]。农村中小学要建立更多的家校联合组织,建立学习共同体。农村中小学要更多开展家校联合活动。如成立家人志愿者协会、学校家长参与委员会等,以协会为枢纽,充分发挥组织的作用,提高家校共育的规范性与系统性。通过教育反哺等方式,提高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在学校的指导和家人的支持帮助下,让老年人学以致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家校信息互通,激发老年人学习的动力。一方面,家校共建可以使农村老年人随时与家人进行亲情沟通,使农村老年人实现健康养老;另一方面,家校共建可以保持学校与家庭的实时沟通,密切关注到老年人的生活与学习情况、情绪与日常需求,让农村老年人在两者的有机结合下安享晚年。

五、结语

农村老年人的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是数字社会公民信息素养的薄弱之处,农村老年人是否能及时参与和享受智慧社会红利,事关我国数字社会发展进程。农村中小学作为乡村文化教育中心,在开展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方面具有比较丰富的资源,是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基地,有效发挥农村中小学的师资与资源优势,可以有效解决老年智能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农村中小学应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主动探索开展老年智能技术教育的路径,服务农村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帮助农村老年人适应社会转型并积极融入社会,真正实现农村老年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服务体系和缓解社会老龄化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农村中小学在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拓宽学校的教育功能,促进农村中小学作为办学主体的建设多元化,丰富课程资源、优化资源结构、激活办学动力;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作为农村地区最主要的办学形式,凝聚村落文化的力量,加强了学校与当地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了家校合作、社区合作以及校企合作,使学校在与多方合作中,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互动关系。

猜你喜欢
老年人智能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