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的疗效分析

2023-01-09 08:52蔡建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23期
关键词:雷珠脉络膜黄斑

蔡建园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当前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基础代谢性疾病,其本身并不能威胁患者生命,但其相关并发症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慢性并发症是诱发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致残、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2]。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目前可能诱发较为严重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等相关并发症的结果,也可能是致残、致盲的结果。DR 也是引起患者严重视力障碍的相关疾病。相关研究显示[3],DR 病理基础为内皮细胞受损致微血管病变,约24.3%糖尿病可能并发DR,其中1.1%会导致失明。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目前在相关并发症中造成视力下降的主要诱发因素,目前在DR 疾病的相关调查中,其中的发病率占34.6%,其中DME 率为6.8%[4]。在调查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明确对其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取近期本院收治的DR 伴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手术前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DR 伴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4 例,女26 例;糖尿病病程5.0~15.0 年,平均糖尿病病程(7.11±0.56)年;年龄49.0~82.0 岁,平均年龄(64.77±6.24)岁。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5]:明确病史;符合《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 年)》中相关诊断标准;经造影证实确诊。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者;无法配合研究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视力极差或眼球震颤,屈光间质混浊者;存在其他可能影响视力眼科疾病者;既往有眼部手术史者。

1.3 方法 由患者接受治疗术眼的睫状体选择平坦部进针,并向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治疗后即刻以无菌棉签压迫,以防止药物反流。术毕,使用复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于结膜囊内,并在术后遮盖术眼。

1.4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结果以小数表示。使用德国海德堡Spectralis HRA+OCT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CMT 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最佳矫正视力、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比较 治疗后1 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0.51±0.09)显著高于治疗前的(0.26±0.06),CMT(331.67±79.35)μm 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191.37±25.3)μm 均小于 治疗前 的(563.73±86.67)、(213.96±43.7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60 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最佳矫正视力、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比较()

表1 60 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最佳矫正视力、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60 例患者治疗后,2 例出现轻微眼压升高,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未见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裂孔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见表2。

表2 60 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n(%)]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全球首要关注的健康问题,在全世界影响人数>3.6 亿人。研究指出[6],预计到2030 年影响人数将≥10 亿人,引发相关并发症也随之进入临床视线。约33%的糖尿病患者有DR 迹象,但由于目前临床对DR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针对性治疗方案一直未落实,其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40 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中致盲率最高的并发症。研究[7-9]指出,DME 是由于血-视网膜内、外的屏障在功能上受到一定损伤,导致患者眼部的血管通透性出现增加的结果,造成眼部的相关血管内液渗透至细胞外基质中,诱发患者眼部的视网膜细胞间隙出现较为明显扩张,引发患眼部位黄斑区视网膜内核层和外丛状层液体积聚于视网膜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厚所致。相关研究表明[10-12],患者眼部的VEGF 水平与黄斑水肿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激光光凝和手术3 大类。其中VEGF 最早从肿瘤细胞分泌物中获得分离结果,不仅对肿瘤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也是其他生理及病理血管生成中不可或缺诱导因子[13-15]。雷珠单抗被欧盟委员会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治疗DME。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1 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0.51±0.09)显著高于治疗前的(0.26±0.06),CMT(331.67±79.35)μm 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191.37±25.3)μm 均小于 治疗前 的(563.73±86.67)、(213.96±43.7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例患者治疗后,2 例患者出现轻微眼压升高,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未见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与视网膜裂孔等相关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DR 伴黄斑水肿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后1 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减少CMT 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治疗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雷珠脉络膜黄斑
近视与脉络膜厚度的相关性
中老年高度近视患者黄斑部脉络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莫让“黄斑病”迷了你的眼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黄斑变性雷珠单抗治疗后短期眼压升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裂孔在黄斑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