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

2023-01-09 23:17:29
中医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消瘿钠片夏枯草

徐 波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广西 玉林 537000)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通常认为由可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损伤所触发,以甲状腺细胞凋亡为特征[1]。HT起病隐匿,进展缓慢,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30~50岁女性居多,但发病机制尚未明确[2]。西医治疗方法有限,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可减轻甲状腺肿,但是尚无有效证据表明其有阻止病情发展的作用[3]。现代中医各家沿袭中医经典理论,在实践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方法对HT开展了各种临床研究及治疗观察,发现中医治疗该病具有独特优势。目前,中医药对HT的治疗暂无统一标准及指南供临床参考,笔者就近年中医药治疗HT的相关文献资料展开讨论,为HT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 中医药现代作用机制

西医针对HT的治疗方法有限,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该病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为了解中医药治疗HT的现代作用机制,众多学者通过制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动物模型进行了各种相关研究。

1.1 中医药方剂的作用机制

杨潇等[4]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方对实验性EAT小鼠甲状腺微小核糖核酸(miRNA)-15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miR-155/SOCS1/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中医补气健脾法干预HT部分免疫学机制,结果显示,益气化痰活血方可减轻EAT小鼠甲状腺滤泡细胞及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降低EAT小鼠甲状腺白细胞介素(IL)-17 mRNA表达,提示该方可通过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发挥免疫抑制作用。韩静等[5]观察补中益气颗粒对EAT大鼠的影响,结果显示,补中益气颗粒能够改善EAT大鼠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抗体滴度水平,减轻甲状腺组织病理损害,改善免疫功能。关溪等[6]运用消瘿合剂治疗EAT大鼠,结果显示,消瘿合剂治疗HT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自杀相关因子及其配体(Fas/FasL)蛋白表达,进而减少甲状腺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EAT的作用。董笑克等[7]研究显示,阳和汤可降低EAT大鼠甲状腺自身抗体,减少甲状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保护甲状腺滤泡细胞。

1.2 单味中草药的作用机制

张国平等[8]为探讨大黄素治疗EAT的作用机制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大黄素可下调EAT小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减轻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调节免疫功能。冯艺萍等[9]发现猫爪草的主要成分猫爪草粗多糖对EAT小鼠免疫有干预作用,结果显示,猫爪草粗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处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状态的EAT小鼠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利于其恢复,其作用可能与抗炎、免疫调节功能有关。夏枯草是治疗瘿病常用中药,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作用,现代研究[10]表明其具有降压、降糖、抗菌、抗病毒、抗炎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针对夏枯草治疗HT的研究也较多。包丽颖等[11]研究夏枯草治疗HT的药理作用机制,通过交集蛋白功能和生物通路分析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发现,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在夏枯草治疗HT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通过活性成分作用于相关靶点,通过多个网络通路发挥治疗HT的作用。余欣然等[12]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夏枯草胶囊对EAT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学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夏枯草胶囊可能通过减少Fas/FasL的表达抑制甲状腺滤泡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甲状腺滤泡上皮的破坏。金剑虹等[13]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夏枯草对EAT大鼠的疗效及可能机制,结果显示,夏枯草可以降低EAT大鼠血清自身抗体水平,提示该制剂可缓解免疫损伤,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IL-2、升高IL-10水平而纠正Ⅰ型辅助性T细胞/Ⅱ型辅助性T细胞(Th1/Th2)失衡,维持甲状腺免疫系统稳态。

1.3 中医外治的作用机制

崔云华等[14]将EAT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优甲乐组、隔附子饼灸组和温和灸组来研究艾灸干预EAT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隔附子饼灸、温和灸均能有效纠正EAT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改善大鼠的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可能与调节炎性细胞因子IL-17和IL-23的表达有关。陈若暘等[15]观察神阙灸法对EAT模型小鼠的疗效,结果显示,神阙灸法能够显著减轻EAT小鼠甲状腺组织炎症反应,其疗效可能与神阙灸法激活局部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家族-1表达而抑制免疫反应,使EAT小鼠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下降有关。

2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将该病归属于“瘿病”“瘿瘤”范畴,宋朝太医院编写的《圣济总录·瘿瘤门》从病因的角度将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归为五瘿,指出其与山水饮食、忧、劳、气、情志相关。明朝陈世功的《外科正宗·瘿瘤论》载瘿病的病机为五脏瘀血、浊气、痰滞。现代中医医家就HT的病因病机,结合既往的认知及临床治疗经验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刘昕怡等[16]总结夏仲元教授临床经验,认为HT的发病病因与饮食水土、情志和自身体质密切相关,病机为本虚标实,其中本虚为气虚、阴虚和阳虚,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劳损耗气,以及初期失治,病情进展;标实指痰凝、血瘀、气滞三者杂合为病。本虚与标实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疾病加重,迁延难愈。张毅[17]探讨林真寿老中医治疗HT的疗效及机制,认为该病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有关,从中医象思维的角度认为:HT发病中自身免疫异常,产生大量异常炎症抗体,这些无形之物可归为气,“无形之物谓之气”“气有余便是火”。因此,肝郁火升为其病机,宜以疏肝清火治之。马燕云等[18]总结唐红教授治疗HT经验,认为脾气亏虚乃病机关键,而郁火内生贯穿其中。脾气亏虚则脾胃失运,气血津液运行无常,气滞、痰凝、血瘀内生,贯穿整个病程,久之势必“郁”而化火。费宗奇等[19]总结许芝银教授治疗HT临床经验,认为HT的发生主要与情志内伤、感受外邪、体质虚弱等因素有关,气滞、痰凝、血瘀为其致病的基本因素,为实邪,而正气不足为内在病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临证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大法。姚启政等[20]整理吴学苏教授治疗HT经验,认为HT最常见的病因是情志内伤,以痰浊内郁为重要病理环节,痰因脏腑功能失调而生成,且瘿病病位在颈前两侧,五脏之经络均循行于此,故五脏六腑之病变皆可致颈前发病,痰邪亦可随经络到达此处。痰邪黏稠难化,善行易动,变化多端,致使病程迁延反复,久病难愈。孙潇潇等[21]总结王旭辨治HT经验,认为病机为肝郁气滞,脾伤气结,气滞津停,脾虚生痰,痰气交阻,血行不畅,而致血瘀、气滞、痰凝交阻颈前而成瘿,病位在肝、脾、肾。包扬等[22]认为中医治疗HT多从气滞、痰凝、血瘀论治,在改善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近代医家对HT的病因病机与古时认知基本相似:病因总结为六淫邪气、水土饮食、精神情志、体质因素;病机为本虚标实,由气滞、痰凝、血瘀等交合所致,其中气结、痰浊、血瘀、脾虚、气虚、火郁等兼夹出现。

3 中医药治疗方法

HT可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期、稳定期、减退期,最终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近年来,医家结合HT的西医病理变化及对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给予中药辨证内服、中医外治辅助等各种特色治疗,疗效指标方面观察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评定,以及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滴度水平、甲状腺体积和峡部厚度等。

3.1 中药辨证内服

3.1.1 肝郁痰凝型

有学者[23-24]认为,HT病机为肝郁化火,痰浊凝结,以清肝化痰为治法,采用清瘿化痰汤(由夏枯草、鳖甲、浙贝母、牡蛎、青蒿、知母、生地黄、牡丹皮、淫羊藿、香附、广郁金、熟地黄、补骨脂组成)治疗,临床研究设计中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瘿化痰汤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表明清瘿化痰汤治疗HT肝郁痰凝型效果显著,利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恢复,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水平,抑制甲状腺肿大。

3.1.2 痰凝血瘀型

杨超等[25]认为,HT病机为痰阻滞气,血运不畅,留驻颈部,痰结血瘀,治疗采用消瘿散结、行气活血化痰法,自拟玄夏消瘿汤(由玄参、夏枯草、青皮、陈皮、当归、川芎、麦冬、牡丹皮、半夏、桔梗、浙贝母组成),设玄夏消瘿汤与硒酵母片的联合用药治疗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硒酵母片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82.5%)优于对照组(62.5%),疗效指标明显改善。许之妍[26]将60例血瘀痰凝型HT合并结节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贝牡莪消丸(由浙贝母、牡蛎、莪术、玄参、夏枯草组成)口服,治疗24周,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75%,高于对照组的44%,疗效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霍沁艳[27]将痰结血瘀的H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软坚散结胶囊(由猫爪草、黄药子、山慈菇、莪术、夏枯草、壁虎、牡蛎组成)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夏枯草胶囊治疗,连续治疗12周,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和缩小甲状腺体积,但治疗组效果更佳;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表明软坚散结胶囊能延缓甲减的发展,安全有效。

3.1.3 肝郁脾虚型

刘望舒等[28]认为HT患者多为气郁质,病机多为肝郁脾虚、气郁痰阻,以消瘿方(由党参、白术、陈皮、半夏、茯苓、柴胡、郁金、香附、八月札、白芍、当归、浙贝母、夏枯草组成)联合硒酵母片治疗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硒酵母片治疗,治疗2个月,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疗效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王莞秋[29]运用柴附六君汤(由醋柴胡、醋香附、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陈皮、浙贝母、茯苓皮、郁金、炒白芍、生甘草片组成)治疗肝郁脾虚型HT甲状腺功能减退期患者30例,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0%,疗效指标明显改善,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曹飞燕等[30]治疗HT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肝郁脾虚证患者,以自拟疏肝健脾方(由柴胡、白芍、当归、陈皮、半夏、太子参、黄芩、三棱、莪术、山药、茯苓、香附、佩兰、生牡蛎组成)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为治疗组,对照组仅给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对降低血清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张琳琳等[31]认为,HT肝脾不调是病机关键,肝郁脾虚证为主要证型。治疗应当以疏肝健脾、化痰解毒、益气扶正为原则,给予自拟的桥本方治疗,药物组成:柴胡9 g,当归15 g,白芍15 g,茯苓15 g,白术15 g,黄芪30 g,夏枯草15 g,浙贝母15 g,防风9 g,玄参9 g,白花蛇舌草30 g,金银花30 g,莪术9 g,鳖甲9 g。1 d 1剂,水煎400 mL,早晚温服,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为95%。

3.1.4 气虚痰凝型

谢勤等[32]认为脾气虚弱,水谷精微无以运化,日久化为水湿,聚而生痰为HT主要病机,以益气滋阴、活血化痰为主要治则,将辨证分型为气虚痰阻证的H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和硒酵母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消瘿方(由玄参、黄芪、党参、北沙参、白芍、海浮石、象贝母、夏枯草、当归、制香附、柴胡、白芥子组成)加减,水煎,每日1剂,早晚饭后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益气化痰消瘿方能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刘鑫晔等[33]将证候为气虚痰凝的H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益气化痰方(由黄芪、玄参、夏枯草、蒲公英组成)治疗,对照组给予硒酵母片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64%),表明益气化痰方能够改善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相关中医证候体征,疗效确切。

3.1.5 气阴两虚型

肖莉[34]总结卜献春教授经验,认为HT多以脏腑虚损、瘀血内结为主,尤以气阴两虚为甚,治疗以益气养阴、清热散结为主,采用经验方参黄消瘿汤治疗,药物组成:黄芪20 g,女贞子10 g,太子参10 g,生地黄15 g,蒲公英30 g,夏枯草30 g,石斛10 g,麦冬10 g,茯苓15 g,山药10 g,甘草片5 g。经3个月治疗,发现加用参黄消瘿汤的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樊静娜[35]认为气阴两虚是HT早期常见证型,针对此期气阴两虚型患者设治疗组观察疗效,采用益气健脾、养阴清热、软坚散结治法,在低碘饮食基础上联合益气愈瘿汤(由生黄芪30 g、麦冬12 g、五味子9 g、柴胡9 g、白芍15 g、川芎12 g、当归15 g、茯苓15 g、炒白术15 g、浙贝12 g、鳖甲112 g、玄参12 g组成)治疗,每日1剂,早晚温服;对照组仅给予低碘饮食指导治疗。治疗3个月,治疗组各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认为服用益气愈瘿汤治疗HT早期有明显效果。

3.1.6 脾肾阳虚型

耿赟等[36]认为HT是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瘀血、痰浊交阻于颈前而发病,久病及肾,耗伤精气,气虚及阳,故多为脾肾阳虚。将84例脾肾阳虚型HT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扶正清瘿汤(由太子参、白术、穿山龙、肿节风、鬼箭羽、蜂房、制附子、僵蚕、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怀山药组成)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0%(34/42),对照组为59.5%(25/4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观察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张淑惠等[37]采用自拟桥本2号方(由黄芪30 g、白术15 g、防风9 g、柴胡9 g、夏枯草15 g、生地黄15 g、茯苓15 g、金银花30 g、白花蛇舌草30 g、肉桂6 g、淫羊藿9 g、浙贝母9 g、玄参9 g、牡蛎30 g、醋鳖甲9 g组成)治疗脾肾阳虚型HT患者,水煎,1 d 1剂,治疗3个月。结果显示,在改善症状、降低TPOAb、TGAb总有效率达96%。孙晨等[38]结合临床认为久病可导致元气亏乏,气血不足,脏腑受损,肾阳不足是其关键,病变又常涉及心脾两脏,可兼痰浊、瘀血的病理改变。治疗从虚实两端入手,以温肾助阳、补脾益气为主,重视先天、后天的调养,佐以养阴,配合利水渗湿、消瘿散节、行气活血。将60例脾肾阳虚型HT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姜桂益瘿汤(由干姜20 g,肉桂20 g,熟地黄15 g,山药15 g,茯苓15 g,泽泻10 g,夏枯草15 g,玄参15 g,黄芪20 g,白术20 g,当归15 g,川芎15 g,青皮10 g,陈皮15 g组成),治疗12周。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治疗组各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提示临床上中西医结合对HT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明显优于激素的替代疗法,不良反应小。覃小云[39]认为随着HT患者病情的不断加重,阳气虚衰而脾肾阳虚,研究显示,将120例脾肾阳虚型H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桂附理中汤加减进行治疗,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茯苓各20 g,甘草片、干姜各10 g,桂枝15 g,炮附子9 g。加减:痰瘀明显者,加厚朴10 g、川芎12 g、丹参15 g;浮肿者,加猪苓15 g、车前子10 g;阳虚者,加巴戟天15 g、仙茅10 g。水煎,每日1剂。28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为90%,观察组各观察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吴素琴等[40]将160例脾肾阳虚型HT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芪桂益气温阳颗粒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芪桂益气温阳颗粒药物组成:黄芪30 g,党参15 g,生白术10 g,云茯苓30 g,桑寄生10 g,肉桂6 g,薏苡仁15 g,菟丝子10 g,甘草片6 g。早晚开水冲服,1 d 1剂,连服6个月。对照组仅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且左甲状腺素钠片的用量有所减少。

综上所述,HT中医病机虚实夹杂,证候多样。近年来,医家根据病机情况辨证分型论治,常见证型为肝郁痰凝、痰凝血瘀、肝郁脾虚、气虚痰凝、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其中以痰凝血瘀、肝郁脾虚、脾肾阳虚为多见,治法有疏肝理气、化痰活血、滋阴降火、健脾益气、温阳补肾。各医家结合不同的临床证候辨证施予汤药服用,临床疗效观察均取得良好效果,对调理中医体质、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明确疗效。

3.2 中医外治辅助

3.2.1 针 灸

胡春平等[41]将90例H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西药调节甲状腺功能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硒酵母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取穴: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和中药(由柴胡、香附、郁金、浙贝母、莪术、鬼箭羽各10 g,白芍、茯苓、白术、夏枯草、积雪草各15 g,生牡蛎、穿山龙各30 g组成)内服。治疗20周后,疗效观察指标均有好转,结果表明,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内服可调节自身免疫功能,且能缩小肿大的甲状腺。陈子安[42]运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HT,取双下肢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等穴与双上肢曲池、外关、列缺等穴进行针刺治疗,同时平刺、围刺颈部甲状腺局部部位,针刺后立即予以推桥弓手法推拿治疗,10 d 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结果疗效指标改善及症状好转明显高于常规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组。洪秀瑜等[43]采用针灸联合西药治疗HT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组在对照组限制碘盐摄入及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基础上给予针刺和隔附子饼灸治疗。①针刺治疗。取穴:足三里、丰隆、太冲、合谷、三阴交、太溪。直刺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②针刺后行隔附子饼灸治疗。取穴:天突、膻中、中脘、关元。每次每穴灸2壮。上述操作隔日1次,共治疗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方振伟等[44]将60例HT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及灸药组,药物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灸药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联合赵氏雷火灸治疗。灸法取穴:涌泉(双)、肾俞(双)、脾俞(双)、关元穴、气海、足三里(双)。施灸30 min,1次/d,每周6次,治疗4周。结果显示,灸药组患者TPOAb、TMAb水平降低,心理状态改善,焦虑抑郁水平降低。崔云华等[45]观察灸法对脾肾阳虚型HT疗效,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隔药饼灸治疗,药饼由附子、丹参、肉桂、木香、红花组成,打成药粉以黄酒调和制成,取穴分两组:①天突、膻中、中脘、关元,②大椎、肾俞(双)、命门。每次治疗时取1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施灸,每次每穴灸2壮。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2.1%,明显优于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的21.4%,表明隔药饼灸治疗脾肾阳虚型HT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调节炎症因子水平。

3.2.2 中药离子导入

孙丹萍等[46]将60例H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甲愈一号方离子导入治疗,药物组成:柴胡50 g,白芍50 g,夏枯草50 g,川芎30 g,莪术30 g,三棱30 g,茯苓50 g,青黛30 g。用800 mL水进行煎制,浓煎至200 mL药汁,使其温度降低以不烫手为宜,将药剂注入纱布上,再将纱布敷于患者颈前甲状腺部位,采用离子导入仪治疗,每次15 min,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2个月。对照组仅运用西医常规治疗方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刘曼曼等[47]运用莲蓣消瘿汤中药内服联合中药透药治疗肝郁脾虚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HT患者。莲蓣消瘿汤(由柴胡6 g,香附10 g,郁金15 g,白芍15 g,炒白术12 g,白茯苓15 g,半夏10 g,浙贝母10 g,穿山龙30 g,白花蛇舌草30 g,重楼10 g,半枝莲15 g,生甘草6 g组成)煎煮成汁,150 mL/包,1包/次,2次/d,口服;中药透药方(由蒲公英15 g,山慈菇6 g,黄药子10 g,当归12 g组成)提取浓缩制成水凝导电胶,将中药电极片贴在两侧甲状腺肿大部位,连接中药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治疗12周,结果显示,该法可缩小甲状腺肿大,降低甲状腺抗体滴度,调节Th1/Th2细胞表达因子,改善临床症状,并且不会引起甲状腺功能波动,可安全用于临床治疗HT。

3.2.3 中药外敷

张毅等[48]将65例HT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颈前甲状腺投射区域局部外敷青黛膏18 g(含青黛3 g)治疗,保持30 min,清水洗净,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4.85%)优于对照组(71.88%),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指标降低,提示外用青黛治疗可提高HT的疗效。柏玉卓等[49]运用结甲消炎汤联合外用中药溻渍治疗HT。结甲消炎汤(由夏枯草、柴胡、栀子、生牡蛎、牛蒡子、白芍、玄参、蜂房、昆布、炙甘草组成)水煎,口服;外用给予中药塌渍,将夏枯草、透骨草、伸筋草、红花、独活、党参等药物研末,蜂蜜调匀,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每次20~40 min。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38%,明显高于运用口服硒酵母片治疗的对照组(72.38%)。李丙琛[50]将60例H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25 μg/d,同时配合低碘饮食;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瘿膏穴位外敷,消瘿膏(由生黄芪、柴胡、黄芩、夏枯草、郁金、山慈菇、红花、天葵子、川芎、赤芍、当归、肉桂、菊花、金银花、杜仲、莪术、半夏、川楝子、浙贝母、芒硝、冰片、生姜汁、凡士林组成)外敷双侧甲状腺处、天突穴、双阴陵泉、双足三里等穴位8 h以上,每周外敷3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用药安全,未发生不良反应。

甲状腺的解剖位置较为表浅,中医外治对局部渗透性较好,且颈部包绕多条经络,针对性的中医外治可在HT的治疗中有明显疗效。近年来,各医家运用中医外治方法治疗HT,如穴位埋线、穴位针刺、隔药饼灸、雷火灸,以及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等方法,配合辨证论治的汤药及西药治疗,疗效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4 小 结

纵观HT的治疗,西医主要是针对甲状腺功能进行对症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学对瘿病的治疗有着深厚的经验,随着现代中医学的发展,通过对中医药治疗HT进行大量研究,明确中医药治疗的有效作用机制。众多医家在临床上运用中医药辨证内服、外治或两者结合的治疗,有效改善相关观察指标,安全而无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HT较常规西药治疗具有临床实用性,但尚无相对一致的治疗方案,故仍有待进一步梳理、整合、推广,以期更广泛及有效的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消瘿钠片夏枯草
了解甲疏咪唑片与左甲状腺素钠片
人人健康(2023年14期)2023-09-13 06:04:19
乡间良药——夏枯草
保健与生活(2023年9期)2023-05-19 17:23:11
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诱导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凋亡及JAK2/STAT3通路的影响*
中医药导报(2022年6期)2022-11-07 02:34:00
苓泽痛风汤联合洛索洛芬钠片、秋水仙碱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自拟银翘消瘿汤联合消瘿散治疗火郁痰阻证亚急性甲状腺炎
左甲状腺素钠片:早起吃还是睡前吃
大众健康(2020年3期)2020-03-27 08:06:00
不同剂量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妊娠合并甲减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
清肝散结夏枯草
家庭医学(2017年9期)2017-10-24 17:29:11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活血消瘿片对实验性大鼠甲状腺肿的影响*
医药导报(2014年7期)2014-05-13 1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