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文化融入高职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2023-01-09 02:56
智库时代 2022年24期
关键词:高职生校园文化校企

韩 青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国家对我国的高职院校予以了很高的期待。教育部明确指出我国高等院校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就业为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学校在当地当地社会建设中的位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坚决培养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由此可见,高职教育的基本定位是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

所谓校企结合,顾名思义,就是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其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形成适应日后工作的职业人精神。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还缺少应有的动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而且部分高职生的就业理念、择业理念和职业道德精神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他们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知识面比较狭窄,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高,也缺少社会责任感等。基于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必须反思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重新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在高职课堂上融入优质的企业文化,可以进一步打开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基于校企合作的背景,研究在高职课堂中融入企业文化的路径与方法,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文化融入高职课堂的相关概述

(一)企业文化概述

时至今日,企业文化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不管是在哪个领域,我们可能都会听到企业文化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必要性。目前,企业文化尚不存在一个公认的定义,然而受到多数学者认可的是美国教授埃德加·沙因所提出的定义,即为伴随着企业发展和员工相处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得到大多数人认可且能够用以教育新员工的价值体系,此价值体系也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价值理念。概括来说,企业文化即为产生于企业内部、得到广泛认定且能够不断传承发扬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从外向里依次是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精神层。

物质层是最为基本的层级,其主要涵盖了两大因素:一种是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来说,即为其所有的施工建设产业及相关服务;另一种则是品牌标志、包装与广告等,对企业来说,即为工作环境、企业标志、广告与官网等。

行为层则主要指企业内部常规的人际交流行为,诸如整个企业的行事作风和企业的工作模式等。确切来说,是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风格、一线员工的行为举止与工作风采等。

制度层则主要指企业的各类规范机制,通常包含了财务机制、人员机制、管理机制和营销机制等。

精神层处在企业文化的最顶层,包含了企业的发展战略、价值理念、竞争以及使命等。

(二)校园文化的概念

不难发现,校园文化这个概念主要特指发生在校园这个范围中的文化。校园文化是指高职院校生活的总和,学生、教师和校园里的管理人员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它是不同文化类型、活动、物质财富和精神氛围,反映了不同群体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社会群体中的意识表达和心理氛围。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一般来自学校的精神文化。不管是哪一个阶段的学校、哪一个国家的学校,都希望建立和谐、民主、宽松的校园文化,以此让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企业文化和高职校园文化的联系

从整体角度来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社会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一些共同属性,即以人为中心。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文化是要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提倡宽松、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更强调竞争与团结合作的理念。所以,高职院校教育文化更加重视培育人才的过程,而企业文化更加重视结果。高职院校和企业这两个实体具有不同的功能,他们的发展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当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出现在同一个体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冲突,要么是一种文化从属于另一种文化,要么是一种文化弱化另一种文化,要么是这两种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文化融合可以提升单位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文化融合的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存在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所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高职院校要主动融入企业文化,达到和而不同、相互融合的理念。

二、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文化融入高职课堂的意义

在党和国家的指引下,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引入了工学结合、校企结合模式,学校也比较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但是在融入企业文化方面还略显不足。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文化引导性,将其融入到高职课堂中,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加强他们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基于校企合作的背景,将企业文化融入到高职课堂中,具有以下一系列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使高职生树立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就将进入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职生具备强烈的职业意识,愿意在工作岗位上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断努力。在高职课堂上融入企业文化,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树立职业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人融入社会,从事职业的基本条件,以此使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激励他们为了长远发展而奋力拼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当前,我国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端技能型人才,而高职院校承担着这样的人才培养责任,必须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提前形成动手实践能力,具备强烈的职业精神,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使学生以企业文化为框架,锻炼自己的能力,促进自己的发展。

(二)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特殊属性

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属性之一,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特殊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高职教育要找准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我们都知道教育具有传承与深化文化本体的重要属性。传承文化、深化文化,直接决定了社会的长远发展。高职院校培养出人才之后,要将这些人才送入到市场上,企业成了接收这些人才的主要阵地。企业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规格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要直接在课堂教学中主动融入企业文化。在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对接市场需求,这样才能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市场”, 如果高职院校只是闭门造车,不顾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会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只有将教学内容与企业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相对接,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与企业的工作岗位需求相对接,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在当前要正视自身发展与企业文化要求之间的落差,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把握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三)有利于优化高职院校专业与课程设置

为了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我国颁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我国职业院校原则上每五年修订一次专业目录,学校依据目录灵活自主设置专业,每年调整一次专业。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六个月。这样的要求指出了校企合作的重要价值。高职院校也要基于市场的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着眼于高职生的未来发展,紧密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来设置专业和课程,特别是要与企业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运用企业的优质资源培养人才,优化教学模式,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并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丰富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高职教育的使用价值,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高职课堂教学中,并以企业员工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以便上岗后能够尽快融入企业。

三、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文化融入高职课堂的实践

(一)在高职课堂上吸收优质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不管在什么时候,“立德树人”都是我国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培养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法治意识、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对高职生进行德育,使高职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但是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存在一些不足,很多高职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有着宽松的自由,他们生活习惯比较散漫,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且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建立远大的理想理念。高职院校安排高职生进入企业实习后,高职生也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与人相处,人际交往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高职生的这种现状,这样才能为高职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将优秀的企业文化思想传达给高职生。

教师要告诉学生,不管哪一个企业,首先要求员工不迟到,在工作岗位上不浪费时间,因为企业非常关注成本,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所以要求所有的员工在工作时不懈怠,抓紧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还要告诉学生,企业要求每一个员工都遵纪守法,善于团结合作,并具备竞争意识。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告诉学生,如果现在不对自己负责,以后也不会对家庭、对社会负责,这样的人才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企业要求所有的员工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现在很多高职生不爱读书,见识少,阅历浅,也缺少抗挫折能力,缺少长远思考和先人后己的精神,教师要将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传达给高职生,使高职生开拓视野。

总之,在当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了解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主体价值观现状,为学生介绍优秀的企业文化,让学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与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

(二)制定教学计划,融入企业文化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材的选择、教案的预设以及教学形式的选取均为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不能缺少的一个板块。这里所说的制订教学计划,是需要以教材和教材充分衔接的前提下来制订的,要能够和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考核形式严格把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与此同时,计划教学的实质为按照预期教学计划,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和优质企业文化的结合,应该注重的是实践模块。这是由于想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就应该让学生对工作的流程有清晰的了解。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一定的原则分为不同的小组,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让其参与到项目当中。若教学过程和职业情境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学生也就能够真切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实质,继而对自己的职业有正确的认知,最终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例如,讲解“包装设计”课程的内容时,若是仅仅采取传统方式给学生讲解内容,显然学生无法了解设计包装的相关环节。不过,教师却可以将课程放在项目教学当中,让学生了解市场调研、创意设计、产品定位、文案设定,再到设计完稿的全部过程,在实际的执行中需要环环相扣。学生对此能够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并且懂得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错,后续的其他环节可能都会出错,以此培养学生的严谨性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通过校企合作融入新时代的文化

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开展有效地打破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壁垒,为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校企合作,成立“高职生工业园区”“孵化园”等,由企业提供合适的项目给校方,校方再将项目分配给该专业的学生,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高职生能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激发创造灵感,突破自我。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时,要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的工作场景中去,对学生的作息、任务完成情况制订严苛的考核标准,制订科学的奖惩制度,通过工作实践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工作精神,在工作室中创造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

另外,在高职课堂上融入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长期发展入手,可以邀请一些有成就的毕业生同学生进行沟通,展开“先进人物”“事业模范个人事迹”等专题教育,通过文化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感受自己的发展潜力,并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恪尽职守、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新时代职业精神。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也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教师要主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用优秀的企业文化精神内涵熏陶高职生,使高职升能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提升职业能力,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希望本文提出的企业文化与高职课堂融入策略能够对高职院校教育者有所启发。

猜你喜欢
高职生校园文化校企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作为
——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喜迎建校20周年•校园文化篇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