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发展下高职会计人才的创新培养*

2023-01-09 02:56匡孟秋
智库时代 2022年24期
关键词:产教会计专业融合

匡孟秋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

所谓产教融合就是把产业和教育进行深度的结合,通俗来讲就是让高职教育下的学生融入到产业的生产中去,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论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推手。而产教融合是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战略目标,也是提高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更是高职教育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的重中之重,给高职教育增加教育难度的同时也拓宽了新的发展方向。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其对于会计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会计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会计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知识,还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完美结合的综合性人才是会计行业所需要的。

一、高职会计人才的创新培养在产教融合发展下的现状

(一)培养方式与企业要求不匹配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许多行业的发展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都在进行改革创新,其对于会计行业的突出影响就是人工智能的引入。人工智能引入到会计行业,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理论基础,还要对人工智能有一定的了解和一定的实操技能。而一些高职学校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还停留在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传授工作上,对于人工智能接触很少,甚至是零接触。这样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不具有新兴科技的认知和适应力,而当今的高科技时代对于这样的会计人才的需求是少之又少,这就造成校企协同合作遭遇发展瓶颈,与政策下的校企协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差距。另外,课程的设置也是落后的,并不符合现代企业对于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目前,大部分的会计教学中,还是把重点放在核算的课程上,通过利用手工记账或者校内平台的实训完成核算的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这种学习意义并不大,而且和企业的实际工作相差甚远。这也就造成了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而企业也不会吸收这样的人才给自己增添培训成本和人员成本。

(二)缺少企业参与的深度实践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策略之一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本应该是学校和企业单位双方为了达到共赢而积极参与的活动。但是由于这种合作模式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学校和企业双方不能在相互合作中获取利益、得到发展,所以这个策略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很好。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其当然很愿意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去,一方面可检验自己对于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能够为自己增加一些实践经验,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对于学校来说,能够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学是一件增砖添瓦的事情,还能为会计教学添加新的活力。但是,对于企业来说,这不是一件可以满足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事情。所以作为企业方面的合作就表现得比较被动,只能在政策的制约下完成合作。这就造成合作内容松散,缺少紧密性[1]。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学校的培养模式的持久性,共同导致校企合作只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进行更有深度的融合。根据以往的实习工作情况不难看出,会计专业的学生在企业中只是做一些相对简单的财务工作,比如整理粘贴消费凭证等,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比较低,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利益最大化。

(三)教师综合素质相对落后

现在的高职教师团队大部分都是由高校毕业的研究生组成的,他们毕业后直接通过考试选拔后到高职院校任职,并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从一个获取知识的学校到一个传授知识的学校,把学校丰富的基础知识理论教学经验完美地传递下去,但是零经验的实践能力,在新兴的产教融合下的教学模式下,又给这些教师带来了难度和困扰,使他们不能够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在政府政策的带领下开始建立双师团队,但是现实条件的制约使得双师队伍的建设遭遇更大的挑战。首先,对于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即使让他们通过实践获取双师资格,也不能确保他们拥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毕竟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获取有限的实践能力。而由于教师资源的缺乏,这种实际操作就显得过于形式主义,因此,具有双师资格并不一定具有双师的能力。另外,对于那些实操很强的会计从业者来说,其对于教学的经验又很匮乏,因为他们一直都在企业一线工作,根本涉及不到对于会计教学的研究。而且他们的理论知识内容也有限,无法满足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要求。

二、高职会计人才的创新培养在产教融合发展下的意义

首先,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来说,在产教融合的发展下,学生既可以在学校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同时也能走出校门,走进企业进行理论知识的实践论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其能从一个只会背书的人转变成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在企业的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当下的形式发展,适应企业的发展环境,掌握一些职场基本技能,比如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一些高科技的人工智能产品使用方法等。让学生早早地接触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助于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会掉队,为学生以后的职场生活奠定基础。另外,其在为人处世的能力上也能有所提高。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并创造出更多的企业效益,对于人际关系网的维系是必不可少的。人际关系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就像鱼离不开水,是相融为一体的,没有人际关系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学生在融入企业氛围时,就会体验到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外部的人文特征,学会怎么样明智地处理人际关系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让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可以游刃有余,不再受人际关系的困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作为教学的引领者学校来说,在产教融合的发展下,学校能够更高效地培养出新型的会计专业人才,让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养,在以后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可以脱颖而出,在会计行业的竞争中可以站稳脚跟,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利用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把学校的学生推向企业,让其在企业中得到更好地塑造和培养,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学校的教师也可以送往企业一线进行实践工作。教师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影响有着直接的作用,因为在学校,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大部分取决于教师的讲解程度。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提前理解和掌握先进的科技发展成果。当教师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引导学生对于先进知识的获取和掌握,让学生学习到书本教材之外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企业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参与一些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其综合能力,对以后的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在企业中也能获取更多方面的讯息和企业文化,对于学生开阔视野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让学生对即将到来的社会生活充满信心。

最后,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参与者企业来说,在产教融合的发展下,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可促使企业和学校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新鲜活力和动力,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竞争力。作为企业要寻求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的。而学生的人工成本显而易见是最低的,这就有效地控制了企业的成本,减少人才上的成本投入,而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转向其他方面的投入,进而为企业缩减了支出,变相地说也是在创造利润。另外,学生这个群体一定是思维最活跃的群体,他们乐观、积极向上、干劲十足,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做事情也是不遗余力地。学生将这些优秀的特质带到企业中,能够给企业带来新鲜的血液,也会影响企业固有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们的思维模式也会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给领导者们注入新的想法,进而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让企业变得更加年轻化,富有活力,企业形象也会有所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高职会计人才的创新培养在产教融合发展中的方法

(一)建立健全会计专业和企业的对接机制

由于产教融合涉及范围特别广,比如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各个方面。这就需要这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来促成教育与产业的有机结合以及人才供应和产业需求的相互适应[2]。另外,对于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把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产业结构考虑进去,学校和企业可在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上及时调整人才培养体系,以达到资源的共享[3],更加贴近企业实际的需求来培养会计人才。通过这种会计专业与企业的对接机制,能够更好地践行产教融合的大策略和大形势。企业和学校也可以成立一个组织,来解决会计专业和企业对接的各种问题。针对会计行业的共享数据、自动核算、简单操作、综合能力的发展趋势,学校的会计教学要做出相应的政策应变,即结构性的调整。摒弃传统的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转变成更加现代化的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即从培养的学生数量多、知识结构单一,转变成数量少、知识结构多样化,让现代的会计教育变得少而精。校园和企业一同决定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借此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下互联网时代,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数据整合分析能力,更好地满足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

例如,在对于会计凭证的学习中,企业要提供一些具体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学校教师结合企业的一些意见和措施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让学生在会计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使学生对于现实的工作环境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这对于以后的实践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建立校企文化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企业和学校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岗位上得到相应的历练。会计专业应该建立一个开放的产教融合平台,包含把企业引进学校或者是校企共建的研发中心等等[4],来实现产教融合的深层次突破。引进企业进学校也就是学校通过与会计企业的合作,在校内成立一个实训室,去接一些会计企业的工作,由企业从业人员和学校的会计教师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培训。这样,学生就能够对于不同行业的不同经济业务有所接触和了解,实现学生对于以后就业岗位的无缝衔接,帮助学生毕业后节省很多的时间去了解自己所要应聘的岗位的基本信息和业务往来。同时教师也能得到实际的锻炼机会,增加教师的实践教学素材。校企共建的研发中心就是利用与教育型的软件公司的合作,对于实训软件、管理软件等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人工智能高速普及的今天,会计行业的信息化变革为高职学校与软件公司的高度合作给予了相关的支持。

例如,在财务报表的学习中,就可以引入实训软件,让学生适应并习惯在软件中做财务报表,并学习如何才能高效并准确地完成财务报表的制作。学习到这些知识以后,就可以利用学校的实训室,去找一些实际发生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并能得到专业会计人才的评估和建议,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创业或者就业奠定基础。

(三)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对于产教融合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构建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所谓“双师”,其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首先,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参加顶岗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的能力;其次,学校可建立一个兼职教师的教学体系,引入一些会计企业中会计职业负责人来学校兼职,传授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要对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进行培训,让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开展。经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5]。这种通过两种教师利用两种不同教学方法来进行会计专业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接近社会,更容易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中获取专业技能,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中获取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会计行业里与实际就业接轨,便于学生以后更好地就业,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例如,在记账方法的学习中,企业可以把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的部门经理或者主管安排到学校中去,经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培训,去负责学生的实践课程的讲解过程。有针对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给学生们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实际案例,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充满趣味性,通过不同案例之间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留下好的实践经验并进行消化吸收,用于以后的就业。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也能增加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当下经济发展形势下的会计岗位的就业需求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有方向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并能更好地把专业技能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增加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高职会计人才的创新培养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是机遇,因为当代的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接收能力比较强,学生对于先进的技术的探索欲望也比较强烈,对于人工智能的学习就能进入一个高效的学习氛围中,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对于会计行业的改变。而现有的会计从业者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从这一层面上讲,人工智能的到来对于当代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机遇,只要把握好这一机遇就能在会计行业中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反之,也是挑战,因为对于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来说,并没有人工智能的参与,教师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也是匮乏的,那么在给学生的传导过程中就会出现遗漏,学生就不能更全面地获得相关知识。因此,需要学校不断地改革教学模式,积极参与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时地跟进科技的发展对于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针对科技的发展作出的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改革方案,再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也能够跟进科技发展的步伐,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结合当代企业的发展策略,完成自身会计专业的素质培养。真正的实现产教融合,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有对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企业中会计岗位的需求的高度认知,便于学生以就业为目标来进行会计的专业学习,有针对性地吸收知识,汲取经验,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为未来企业的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产教会计专业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