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 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2023-01-09 02:56周玲玉桑运川
智库时代 2022年2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时代

周玲玉 桑运川

(南京农业大学)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发展素质教育要求的角度提出遵循教育规律,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形成科学化的育人闭环。大学校园肩负了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使命,是创造知识的源泉。大学文化建设应当立足于发现人、塑造人,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以帮助学生探索和认知自我,以找到人生的方向,从而发现和实现人生的价值意义为目标的同时,又要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潜能,塑造品格、能力与心灵,帮助学生发展成为全面的人。

一、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审视教育功能的调整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实现了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从积贫积弱到连续十年跻身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已然成为全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创下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聚精会神谋发展。国家任务既定,教育定位也随之明确,于是制造业轰轰烈烈如潮水般成长,此时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首要期待就是培养出足够多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而并非培养一批基础理论研究人员,强基固本在那个时代并非主流,更无法谈及培养追求幸福和谐、彰显人文关怀的人。教育培养出大量有助于工业发展,提高GDP的“人力资源”,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站在这个基点上考察当时的教育及其表现,不难发现,教育做得真还不错[1]。

2021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 这段感慨抒发的是一个时代的共鸣。回溯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着眼温饱,国家追求富起来,因此整个社会的状态和动力都是努力搞好经济建设。此时,人们的第一压力是生存,他们无暇考虑精神追求这一层面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生产力持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当代大学生物质生活上更加丰沛、视野更加开阔、成长平台更好更新。1993年,中国取缔了粮票,这个重要标志意味着“吃不愁”基本实现了,于是人们的需求就迈向了更高层次。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然发生了变化,从追求生存需要变成了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意味着人们更关注爱和归属感、被尊重和认可、自我实现。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丰富了物质世界,这为如今大学生追求高层次、个性化的精神生活提供了更多物质基础和更多更新的途径。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大学生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

时代不断发展,高校人才培养也要顺应潮流,应时而变,因势而新。大学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的重要基础,是大学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是大学软实力的重要指标[2]。大学文化如果仅停留在“成功”之上,培养的是以出人头地为目的的工程技术人才,必然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年轻人精神需求错位。调研显示,当代大学生生活优渥、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疲惫、孤独,看不到希望,存在感缺失。

(一)焦虑是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负面压力

研究发现,当代年轻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负面压力繁多。追溯这些问题的来源不难发现,上一代人的努力“功不可没”。“多考一分,干掉千人”“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线的大楼”“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外部环境的重重压力下,教育的目标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培养简单的人,而是培养人们所谓的“人上人”,且他们大都以“大官”“大款”“大腕”为标杆。社会逐渐认可只有这些人才是成功者,而一些默默无闻、道德高尚、追求真理、勤奋读书的人却无处安身,找不到在社会中的位置[3]。

父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妥,但由于自己的局限,再加上社会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逼着”孩子前进。他们也很清楚孩子面临的巨大压力,了解孩子身心的疲惫,但是绝不能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物资的匮乏、生存的压力是父辈们努力生活的原始动力,大多数父母没有获得过高级需求的经验和体会。家长最擅长规划,给孩子设计最完美教育路线:在最好的幼儿园开始努力,力求在上小学之前就要比大部分同龄人优秀,他们需要比别人懂得更多的知识,算更多的题,说更多种类的语言等等;从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一路在家长的“期待”下成长……家长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于是要求孩子更成功,比别人更强,但却鲜少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成功究竟意味着什么,生活的幸福源自何处,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4]。家长不知不觉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成了“内卷”的主要推手。

(二)功利的教育环境培养不出和谐发展性的学生

社会的功利心态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因而潜移默化中,学生追求的目标也背离了德才兼备,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曾说:“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5]。”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中国的高校教育中,国外名校亦是面临如此难题。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讲到,“这套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6]”。教育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中,让上大学变成了找工作的代名词,印象中好大学意味着好工作、高工资。教育成了个人在社会中向上攀升的阶梯,学生在校的目标就是看有用的书,选得分高的课,参加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从而获得漂亮的履历。然而现实与我们的预想大相径庭:当大学生竭力掩饰的无可挑剔的外表被剥离后,他们身上已然寄居各种各样的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情绪困扰,这个矛盾和问题外表看来似乎相安无事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令人担忧。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了复杂多样的轻重不等的自卑、发展性障碍、沮丧、焦虑、精神分裂症等问题。

(三)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

如今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轻人感觉不到物质的困苦,没有生存的压力,他们陷入了另外的危机,他们更多地追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当代年轻人对精神文明、对文化世界的理解更加深入,对其需求日趋旺盛。这对新时代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比起获得一个面包、获得一个女孩的芳心并与之建立稳定可靠的亲密关系所需要动用的观察力、理解力、表达与交流能力、耐力、情绪控制能力等,其复杂程度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7]。显然,实现高级需求与满足基本需求相比,不知难上多少倍!研究发现,如勇气、希望、信仰、乐观等一些积极向上的阳光健康的心理品质,能够帮助人们实现自我发展,追求精神需要的过程中对于幸福、快乐更有切实的体验感。

万字网文《一名武汉大学毕业生的反思》中,作者以毕业生的身份回顾大学生活,并提出“我们的大学怎么了”这样的思考。作者从一个学生整个人生的成长历程分析,提及真正关乎人生幸福的问题不应当只局限在强身健体、规划人生方向、处理婚姻问题、教育孩子这些表层问题,因为思考这些问题就算找到应对举措,也无法对人生、对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和对社会产生正面影响起到任何正向作用。这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培养的毕业生的反思,反映出新时代大学生已经从物质需求中脱离,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不仅追求效率和公平,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生命的意义[8]。”这就意味着当前的教育以文化人才、以文育人是关键;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如何以文为核心,高效而有针对性地培养自由而全面的人,是关键任务。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内心充盈精神幸福的人

德国教育家洪堡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而非可利用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以来,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均在诠释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理念实质上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因时而进的,更是因势而新的。新时代高等教育就是要塑造与时代同向同行的、富有强劲的创新创造能力,并能正确运用这种能力的幸福健康的人。

(一)校园文化多元包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大学是完成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的最重要而适宜的时期。学生既要探索“外部世界”,同时也要认识自我的“内部世界”。认识自我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我,减少人生困惑,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找到属于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念、目标理想、生活习惯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为学生探索自我提供个性化的舞台,给学生足够多、足够好的机会,在参加的各种校园活动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引导学生学会“做自己”。

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这需要师生的“双向奔赴”。大学校园文化应当以促进形成师生共同体从而推动整个校园的整体的全面的发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他们的潜能都能得到更大限度的、更加全面的、更加科学的、更加持续的发展,以推动“教育为个体而存在”的理念不断深入和充分践行。新时代的大学应当构建一个科学化的服务师生成长发展的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模式,促进师生实现个体的幸福美满的追求目标,同时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二)校园文化引领社会,引导学生追求崇高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但不少人思想意识和文明观念还没有跟上,仅是身体进入了新时代。当前中国的大学校园文化未能引领社会,仅是适应社会。在各种思潮的裹挟下,尤其是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社会上不少群体将文艺曲解,甚至扭曲文化艺术,造成泛娱乐化盛行,快餐文化消费习惯日趋严重。因而大学校园存在的浮躁、急功近利现象,“饭圈文化”“佛系文化”“躺平文化”等层出不穷,“拜金”“炫富”等不良现象无不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9]。”

纵览中国的历史沿革,可以清晰地预知当代青年人将经历、创造并实现新时代战略目标的伟大进程,他们将成为中国梦圆梦的实践者,成为未来美好社会的见证者。因此,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必须不断培养具备美好社会所要求的品质、素质与能力。当前社会存在片面的狭隘的追求卓越的现状,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频频发生,将人格培养置于较为靠后的位置,甚至忽视对人格的培养,只一位追求所谓的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市场影响力,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倾向,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教育的导向应当指引人对美好道德、美好品格、美好素质肃然起敬和心驰神往,从而使个人在发展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要促使大学生主体意识觉醒,使之保持独立精神、独立灵魂,磨去暴戾之气,医治冷漠之疾,认识和而不同,使个体成为一种和谐存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0]。”反映的就是一种美好的高尚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和需要。

(三)校园文化守正向上,教育学生努力奋斗

人需要工作,工作不只是为了保障生活,也是为了充实生命。工作让人忙碌起来、充实起来、成长起来,从而使人快活起来、幸福起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意味着幸福的内涵除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完成自我实现而达到完美的体验。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些错误观念也随之而来,部分人认为如今“艰苦奋斗”缺乏了时代价值,甚至认为人生目的当“与时俱进”追求物质享受。校园文化要引导大学生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艰苦奋斗绽放青春。奋斗是根植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的,是镌刻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的,是中华民族的鲜亮底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正是亿万人民艰苦奋斗的成果。今日的中国仍然是一个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的雄狮,五千年的精神文化传递给我们的讯号永远是“无止息的奋斗”,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才是通向未来美好生活的桥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要侧重引导大学生用勤劳、智慧和勇气,追求人生的真正意义。每一个怀揣梦想、不懈奋斗的普通人,都会在奋斗路上遇到更好的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明天[11-12]。

四、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天的教育影响着未来,今天的教育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适应的人才。时代不断进步,社会迅猛发展,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新时代高校的办学方向更要在适应社会要求的基础上,自觉肩负起引领社会发展的重任。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大学时代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大学求学的遗憾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作为
——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喜迎建校20周年•校园文化篇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