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袁家军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省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精神,对标落实中央《意见》及我省《实施方案》,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勇担使命、塑造变革,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建设,加快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富裕路子。
2021年是示范区开局起步之年。面对这一全新的事业、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新蓝海,我们坚决扛起探路者责任,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立柱架梁、夯基垒台,初步构建了目标体系和工作体系,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示范区建设开局良好。
示范区建设体系架构初步构建。探索构建共同富裕话语体系和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从理论上阐明高质量发展话语体系和共同富裕话语体系的内在逻辑,明确分阶段的目标指标,逐步形成“1+7+N”重点工作体系和“1+5+N”重大改革体系,围绕“七个先行示范”梳理形成54个子跑道,围绕“1+5”重大改革梳理形成34个子跑道,谋划实施一系列突破性抓手,探索构建“共性+个性”的公共政策工具箱,搭建起了示范区建设“四梁八柱”。
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人均GDP达到11.3万元、大幅高于高收入经济体标准线,11市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1年、37年居全国省区第一,居民收入增速在全国位次较上年前进11位;全员劳动生产率、规上工业亩均税收等主要经济质效指标均超额完成目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居各省区第一、城镇居民消费首次突破4万元。
共同富裕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紧扣缩小“三大差距”主攻方向,推进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现26县“一县一策”全覆盖;实施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行动,实现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快于全省农民、26县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全省农民;探索推进“扩中”“提低”,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稳步扩大,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以下现象全面消除。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在浙有善育、浙里优学、浙派工匠、浙里健康、浙里长寿、浙里安居、浙有众扶等方面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取得新进展,形成一些特色亮点。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更加鲜明,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建设,实施新时代文化建设“186行动”,共同富裕理论阐释和舆论引导有力有效,全域文明创建推进度达84.1%,疫情防控期间志愿服务日均超22万人次;在36个县率先开展GEP核算应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10年上升;法治建设平安建设一体推进取得新成效,在全国率先出台综合行政执法领域省级地方法规。
共同富裕制度及政策创新加快探索。财政部、人力社保部、农业农村部等18个国家部委和多家央企制定一批专项政策(合作协议)支持我省改革探索;“扩中”“提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一批重大改革方案率先研究制定;“浙里保”商业补充医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乡村集成改革、未来社区等一批重大改革取得实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等一批先行改革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地方探索形成一批典型。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共同富裕实践探索,层层放大特色、放大优势。坚持在试点中抓试点,首批28个试点加快先行探索,在“1+5”重大改革跑道上创造了一些好做法好经验。推出了一批社会认可的共富理念。树立“创新致富、勤劳致富、先富帮后富”理念,激励财富创造、激励先富带后富;树立“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共创共建”理念,重塑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关系,共同奋斗开创性推动共同富裕;树立“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理念,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共同富裕。构建了示范区建设推进机制。成立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领导小组,组建省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单月议重点工作、双月议重大改革”常态化推进,形成清单管理、改革探索和试点推广、专班协同等机制;省市县三级联动,各市县全部建立社建委,制定具体方案,探索构建推进机制;成立省委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咨询委,大成集智推动共同富裕理论创新,形成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互促并进格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向上向好。从群众需求出发制定政策,建立民情通达机制,十方面民生实事圆满完成;政策效果让群众来评价,探索开展群众“四感”监测调查,综合得分超过83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保持在97%以上,全省群众对示范区建设成效充分认可、充满期待。
这些成效的取得,充分彰显了伟大社会变革中“两个确立”的决定性力量,充分彰显了党百年奋斗积淀创造的主动性力量,充分彰显了国家部委大力支持和我省上下奋力求索凝聚的强大变革性力量。因工作的开创性、探索性,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我们要高度重视,不断创新改进工作,切实加以破解。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新的伟大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就共同富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重大部署,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篇章,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内容,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创造新的历史奇迹的科学指引。我们要结合示范区实践探索,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以理论创新引领变革性实践,打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螺旋式上升通道。
深刻认识共同富裕的战略意图和划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切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深刻认识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总体安排,明确到“十四五”末、2035年、本世纪中叶三个阶段目标任务,强调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创造条件、完善制度,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
深刻认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原则和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战略全局提出“共同富裕路子应当怎么走”的重大课题,明确“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四大原则,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深刻认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上提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等六大举措,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三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抓好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的关心厚爱,也是信任重托。这些重要指示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跨越时代的宏大战略,是政治上的制高点,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重大经济战略,集中体现引领时代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是深刻社会变革,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社会进步;也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创造性贡献,必将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深刻把握推动共同富裕的战略和策略、目标和路径、长期和短期、系统和重点等辩证关系,坚决扛起示范区的使命担当,加快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富裕路子。
2022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我省将召开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举办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这是大事盛事喜事叠加的一年,也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机制创新年、改革探索年、成果展示年。
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塑造变革、创新突破、蹄疾步稳,找跑道、定目标、建体系、抓改革,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群众有感、可示范推广的标志性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要目标:
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坚持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围绕“四大战略定位”,巩固优势擦亮金名片,放大优势打造金名片,创造优势培育新的金名片。
探索一批共富机制性制度性创新模式。聚焦缩小“三大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6县“一县一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等领域率先探索突破,推动发展型制度政策加快向共富型跃升转变。
谋划一批重大改革方案。聚焦破解共同富裕普遍性难题新题,研究谋划共富型大社保体系、财税政策体系、强村富民集成改革、进城农民工共同富裕、“浙里长寿”体系等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方案。
主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三个一批”,聚焦“七个先行示范”7条跑道,聚力推进“1+5”重大改革集成突破,在“N”上做文章,突出54项重点工作和34项重大改革,找准牵一发动全身的突破性抓手,推进机制创新和改革探索,开拓共性问题的破解之道、引领变革的先行之路。
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推动创新形态、产业形态、企业形态、消费形态向有利于共同富裕转变,全面激发活力创新力竞争力,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下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和致富新模式。一要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制定深化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重塑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深入开展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放大“415”产业集群带动效应,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探索行业发展协调性路径,提升金融普惠性,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二要建立全域创新支撑共同富裕机制。围绕创新驱动,谋划好未来增长极,推动创新体系全面落地,有力支撑“做大蛋糕”。加快建设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谋划建设农业科创高地,完成10大省实验室和10大省技术创新中心布局,打造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先行区。加快构建广覆盖的产业和创新平台体系,加快设区市国家级高新区、工业强县省级高新区全覆盖。探索建立创新带动和帮扶机制,深化科技特派员、“创新飞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数据知识产权等机制创新。三要构建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共同富裕就业专项行动,完善就业帮扶机制。推进激发创业创新活力集成改革,健全“一站式”开办、“极简化”审批、“多渠道”退出机制。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专项行动,迭代升级“浙江无欠薪”2.0。四要强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机制。既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持续放大浙江经济特色,优化企业生态,防止“两极分化”。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条例,推进竞争政策先行先试,迭代升级“浙江公平在线”,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建立“红绿灯”规则体系。谋划国资国企新行动,“一企一策”,明确担当共同富裕重大战略的理念、思路、目标、方法、举措,深入开展杭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更好发挥国资国企战略支撑作用;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促进“两个健康”发展。修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健全促进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机制和小微企业服务机制,深化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五要构建品质消费普及普惠促进体系。消费既有潜力空间,又是需要突破的重点领域。实施提升传统消费品质、扩大新型消费行动,优化品质消费环境,打造新型消费中心,打响“浙里来消费”品牌;开展跨境电商“店开全球”“浙货行天下”等行动,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推动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优化互促。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先行示范。“扩中”“提低”既要有宏观方案,又要微观落实落细落具体。 按照“扩中、提低、调高、禁非”导向,以“扩中”“提低”改革为牵引,率先探索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安排,在打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一要扎实开展“扩中”“提低”行动。启动实施“扩中”“提低”行动方案,聚焦跑道,创新重点领域专项政策,探索“扩中”“提低”有效路径。实施重点群体激励计划,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等创新创富活力,提升技术工人技能本领,持续优化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创业致富环境,推动高校毕业生和更多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素质农民等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兜住困难群体生活底线。二要构建大社保体系。建立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标扩面,改革完善城乡居民保险制度,开展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强化重特大疾病保障,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稳步提高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围绕“五个帮”,深化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发展智慧救助,实现“一件事”惠民联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城乡统筹。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展共有产权房试点,初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三要探索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和税收征管制度改革。谋划实施26县财政专项激励政策,健全动态调整的财政转移支付分类分档体系,打造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升级版。探索构建体系化、集成化的“钱随人走”制度体系,研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在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基础上做好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延续并优化扶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完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探索以家庭为单位的个税征收管理制度。四要健全工资收入合理增长机制。健全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完善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探索技术工人最低工资制度。五要探索构建新型慈善体系。积极稳妥发展慈善事业,制定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的政策,优化财税支持政策。研究探索建设“共富”基金,加快培育慈善组织,大力发展慈善信托,探索新型捐赠方式,找到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路子。六要探索建立共富型统计监测体系。加快建设“全面覆盖、精准画像”的基础数据库,打破数据壁垒,推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和个体数据有条件共享。深化统计体系改革,创新完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统计方法,实施各类群体从业人员全覆盖的统计调查制度,开发重点群体多跨场景应用,推进数据治理变革。
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先行示范。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围绕城乡社区,进一步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加快建设“15分钟公共服务圈”,更高质量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数字化、社会化,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减负提质。一要加快推进浙有善育。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完善支持生育养育配套政策,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推进普惠性幼儿园扩容工程和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健全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和儿科分级诊疗机制,争取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构建全过程的育儿友好机制。二要加快推进浙里长寿。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政府、社会、企业、家庭等共同努力,全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研究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实施“机构跟着老人走”计划,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引导机构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施老年健康服务“五大行动”,建立长期照护综合保障制度,努力让每位浙江老年人都能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长寿生活。三要健全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机制。完善“教育大脑+”体系,推动教共体乡村和镇区全覆盖,巩固扩大 “双减”成果,实施“县中崛起”行动。推进普职融通改革,稳步推进本科职教试点,深入探索新机制举办新型高水平大学。建立以“学校后”教育为重点的终身教育体系;启动实施社会人员学历提升行动。四要构建全民全程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加快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推动“健康大脑+”体系迭代升级,建设高水平县级医院,推动医共体建设更加成熟定型。实施城乡居民“三免三惠”健康行动和“一老一小”明眸皓齿行动,实行城乡同质同标的免费健康体检制度。五要基本实现群众企业办事“掌上办不用跑”。数字赋能“一件事”集成改革,迭代升级“浙里办”,丰富提升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等重大应用,推动改革向山区、海岛、基层辐射落地。26县便利化全覆盖,加快实现“一件事”集成办、便捷办、高效办、智慧办。六要迭代升级“浙里基本公共服务”重大应用。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快构建更为智能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数字赋能办好“十大民生实事”,推动“15分钟公共服务圈”全面落地,促进全民共享数字红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应享尽享。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行示范。以“四大建设”优化省域发展布局,统筹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联动推进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行动,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加快构建山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形态,以数字变革、绿色低碳变革开辟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一要大力实施以农村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以集体经济总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下行政村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推进强村公司培育,实施农民持股共富计划。健全“两进两回”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全域党建联盟引领共同富裕机制,推进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全省域推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激活改革,让村民持续分享产业发展收益。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探索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探索有偿退出方式,探索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实施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二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设推广“浙里新市民”场景应用,构建全省统一、跨区互认的积分管理体系,更好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努力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共同富裕问题上探索破题。三要健全“一县一策”推动山区共富机制。首先强化内生动力,同时依靠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力量,真正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子。实施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和提升居民收入富民行动,精准支持26县创业就业,做强“一县一业”,打造新型帮共体,推动央企“一对一”结对全覆盖。推动小县大城向名县美城转型,完善内聚外迁政策、做好后续帮扶,确保异地搬迁“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3个“1小时交通圈”,实施26县交通赶超提升行动,推进农村交通提质增效改革,创建“四沿”美丽富裕干线路。加快补齐山区海岛公共服务短板,实施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标准配置工程,增强服务能力,完善运作机制,特别是要开展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帮扶、深化医疗卫生 “山海”提升工程,让优质学校、医院成为新时代山区共同富裕的鲜明标志。四要完善做实“山海协作+飞地经济”体制机制。发挥援助地、受援地两方面积极性,全面启动26个山海协作“产业飞地”建设,加快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建设。推动26县开发区全覆盖,构建山区开放型经济体系,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带动培育特色产业链。打造对口工作升级版,打造一批有浙江辨识度的协作项目。五要统筹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加快未来社区建设条例立法,探索解决全国城市社区、乡村社区面临的重大共性问题。全省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在“一统三化九场景”中突出“一老一小”,打造可感可及的共同富裕社区场景,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千万工程”,加快未来乡村建设。健全城乡一体、部门协同的城乡规划建设和风貌管控体制机制,进一步彰显“整体大美、浙江气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行示范。深入实施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以文化力量促进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推动精神文明高地建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更大实效。一要壮大共同富裕主流思想舆论。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精神的研究阐释宣传,开展“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实施重点课题、重点论坛“两张清单”,探索创办共同富裕杭州国际论坛,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实施“共同富裕看浙江”国际传播工程,占据共同富裕话语体系制高点。二要深入实施全域文明创建工程。文明创建要落脚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提升上,进一步创新思路举措,开展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重点推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所站建设,深化“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推进“浙风十礼”行动,广泛开展“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持续放大“最美”效应,擦亮“浙江有礼”省域文明实践品牌。三要构建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探索志愿服务参与第三次分配的体制机制,探索新时代志愿服务省域标准,培育防疫、救灾、敬老、助残等重点志愿者队伍,构筑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矩阵,创新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和政策,探索志愿服务融入学校教育、学分管理、学业评价,迭代升级“志愿浙江”应用。四要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优工程、百亿文化设施建设工程、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高起点规划之江艺术长廊,建成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之江文化中心等新时代地标,抓好文化保障卡制度试点,推广“新华书店+农家书屋”模式,实现500人以上行政村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五要构建文化创新发展高地。全面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第三期文化研究工程,抓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四条诗路文化带、之江文化产业带等大项目大平台,评选首届“之江潮”杯文化大奖,高质量办好亚洲之光国际艺术节、中国越剧艺术节,建设国际影视文化创新中心,壮大数字文化产业集群,深化“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做好“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深化文物安全整治攻坚行动,开展“千年古城”复兴计划,守护传承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
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共富大美”行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生态富民惠民上开拓新路径、取得新突破,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一要系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总体方案,创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区,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六大领域绿色低碳变革,抓住科技这个变量,探索构建海洋“蓝碳”生态系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低碳试点建设,建立全省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探索通过绿色低碳变革特别是市场化碳交易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新路径、新机制、新模式。二要实施生态惠民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治塑攻坚战,全面提升生态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推动全省环境质量在高位持续改善。推动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推进环评准入制度改革,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打造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体验地,持续提升良好生态环境普惠度。三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一步完善GEP核算应用体系建设,推动“两山银行”26县全覆盖,加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培育生命健康、生物科技、文旅融合等特色生态产业,发展“丽水山耕”“丽水山泉”等山区名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实施“万户农家旅游致富计划”,持续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社会治理先行示范。一体推进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更好保障社会公平、护航共同富裕。一要持续完善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精密智控机制。深入总结近期疫情防控经验,把握疫情形势变化与规律特征,着眼打好主动仗,突出平战结合、扁平化管理,强化“源头查控+快响激活+硬核隔离+精密智控”,进一步完善精密智控指挥决策、预防早发现、“三责”联动快响激活、“三区”最小单元管控、“五快”循环落实、分阶段清零、“三情”联动等七大机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遭遇战、歼灭战。二要统筹实施“法助共富、法护平安”专项行动。制定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条例,初步形成“1+N”示范区法规规章制度框架。强化民营企业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执法司法平等保护,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便利度,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构建形成全覆盖的整体政府监管体系和全闭环的行政执法体系。三要全省域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形成党建统领基层整体智治体系,健全权责到端、高效协同、实战实效的“141”体系,完善由乡镇(街道)到基层网格量化、闭环、高效的应急能力,持续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要完善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制定平安建设条例,放大风险识别与闭环管控新优势,提前预判、科学防范处置各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持续深化平安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常态化扫黑除恶,大力“遏重大”“控较大”,整体推进以“人员流动精密智控”等为重点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共同富裕是开创性事业,是系统性变革重塑。各级党委都要把示范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党对示范区建设的全面领导,不断强化在中央坚强领导下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体系化推进格局。要加强生成性学习,提高塑造变革能力,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运用现代化的理念、机制、方法、手段,有力有效推动共同富裕变革性实践。
(摘自袁家军同志2022年2月7日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