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走出“水利+”新路子高标准打造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样板

2023-01-09 01:30舟山市定海区委书记侯富光
政策瞭望 2022年2期
关键词:绿道城区水库

○ 舟山市定海区委书记 侯富光

定海中心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大量山丘来水,源短流急,平原地势低洼,河网水系不发达,每年汛期都面临“上面来水量大、中间蓄水力差、下游排水偏慢”等问题,防洪排涝压力突出。自2019年起,定海区坚持因地制宜,系统解决环绕中心城区的东山、长岗山、擂鼓山、海山和竹山洪水问题,投资约9亿元,按20年一遇标准启动实施五山水利工程,全面推进“上拦、西调、中提升”三类项目,统筹实施山腰截洪、水库联网调水、河道强排、智慧治水等措施,并谋划做好“水利+”成果外溢文章,让老百姓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共享生态共富红利。目前,上拦工程4千米截洪沟及绿道已建成使用,其他系列工程将于2022年7月主汛期前全面建成。届时,若遭遇20年一遇强降雨,城区受淹面积可减少78%以上;若遭遇百年一遇强降雨,城区受淹面积可减少56%以上,排水时间将从6小时缩短至1.2小时。

一、因势利导,立体布局,畅通城区防洪排涝“大动脉”

一是山水上拦,源头减少进城洪水。以中心城区外围五座山体为主框架,分5个标段建设16.5千米截洪沟,配套建设排水涵管,有效拦截上游山体来水,用智能调控节制闸拦蓄引入或直排入海,大幅减少进城洪水总量。目前,建成的东山段截洪沟在“烟花”“灿都”等台风中效果明显,解决了下游汛期受淹问题。其他各标段截洪沟已全面开挖建设,预计建成后可阻挡山丘来水70%以上,大大减轻城区防洪排涝压力。

二是西调蓄滞,灵活调度水库蓄水。中心城区上游山丘约29平方千米,水库集水面积仅7.2平方千米,且水库及下游河道蓄水量较小。针对因水库河网拦蓄能力不足造成的水资源极大浪费,统筹调度城北水库、红卫水库及虹桥水库蓄水,通过新建约2.6千米的联库隧洞,配建一座14.4m3/s流量的提升泵站,将引入城北水库、红卫水库的山丘来水,科学合理地分洪至虹桥水库(中型),提高海岛水资源利用效率,预计每年可增加城区调蓄水量530万立方米,让老百姓在枯水期也能喝上好水。

三是中贯提升,大幅增加强排流量。聚焦老城区内河网调洪行洪能力受阻、强排能力不足等问题,邀请水利专家实地踏勘,选取新河、城关河、城东河3条当前城区内行洪压力较大的河道,将泵站前移至上游,在河底6米以下新建3座排涝总流量为32m3/s的强排泵站,并配备2.2米大口径压力涵管,增加城区强排出海流量,提升城区应急排涝能力。目前,3个泵站标段正在有序开展工作井、外海接收井等建设,力争于2022年主汛期前全部投用。

二、因地制宜,数字赋能,打出资源高效集成“组合拳”

一是变重复开挖为顶管铺设。在提升工程实施期间,综合考虑老城区低洼区域多、河道管网行洪能力有限的实际,在城区3座河道强排泵站建设中率先引入国内最先进的顶管技术,即改变以往市政施工中重复开挖埋管形式,深入地下作业,通过在河底铺设约3.59千米的管道,直接将城区内涝水排入外海,破解管道埋设施工对周边环境、居民生活出行的影响。目前,顶管施工作业过程期间,城市道路及河道均正常运行,居民生活出行基本不受影响。

二是变大拆大建为就地塑景。上拦工程以五座山为基础,整个工程沿线绿植覆盖率达95%以上。施工期间,积极践行净零碳理念,保留山水原有水系、乔木,将山体原有的山石、水系打造成景观小品,将闲置的老木头、废弃石材等就地利用,建设景观节点、山体花海等,与定海湾、古城有机结合形成全域景区的景观体系。实行各工程标段“一工程一方案”绿化保护方案,采用“下建行洪箱涵,上建休闲绿道”或高空飘带等方式,减少山体开挖,因地制宜采取绕路避让、就地保护、就近迁移等措施,标定施工红线,确保红线外植被保持原状,红线内植被考虑本土化和四季多样性,营造四季可看可赏的景观。目前,施工作业区域共涉及乔木面积约1500平方米,100%落实保护措施。

三是变传统治水为智慧防汛。按照一键响应、智慧决策、闭环处置要求,升级打造防汛防台整体智治系统,建成水雨情监测站点15处、终端监控视频资源8300余处,归集河道、山洪灾害风险区、地质灾害易发点、水雨情、闸泵工情等10余项基础监测数据,开发综合驾驶舱、实时汛情监测、预报决策支持、应急协同指挥、综合信息发布、移动工作平台六大应用场景,配套构建分片包干、“一路一策”“一点一策”等应急响应机制,集成应急、城管、水利、属地镇街力量,实现避灾场所、抢险队伍及人员即时响应、30分钟到位。

三、以人为本,元素叠乘,走好“水利+”新路子

一是文化塑韵,打造海岛特色人文景观路。合理利用五山水利工程建设期间挖截洪沟的施工便道,同步打造全长25千米的“东海云廊”城市运动休闲绿道。全线分主题布局定海名人文化、海岛民俗、古城记忆、海防文化等文化节点,打造“定海海洋文化”主题,在山体间建设钢构桥“城市飘带”,沿线规划设计观景平台及水系绿化景观等20余处,延伸串联入口广场、绿地公园20余个,使其从单一的水利工程融合提升为千年古城文化的 “天然博物馆”、历史文化传承的“走读研学基地”、海洋文明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目前,已试运行的东山段绿道,以“海韵”为主题,引古城古迹之名,沿线设置泮池、昌池等6个景观池。下步,沿线还将开放运营区体育馆、区文化馆,建成海洋鸟类科普展示馆、涵园文化展馆等,让市民既领略山海胜景,又品味古城历史,实现精神富有。

二是便民利民,打造生态共享共富幸福路。不断丰富旅游功能业态,沿途设置山体花海、观景平台、服务驿站等景观设施,绿道建设将围绕“全民参与、全民健身”标准,配建高标准山地自行车越野、“半马”赛道等设施。目前,“东海云廊”东山段已成为山地自行车、健身气功、路跑等项目爱好者打卡点,累计承办登山协会等社会团体各类活动10余场次。通过绿道辐射,引导沿线村盘活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发展物业经济,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利用闲置农屋植入商铺、民宿、茶室等经营业态,切实把治水带来的美丽环境转化为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三是融合推广,打造主客共享网红打卡路。依托新媒体宣传矩阵、文旅活动引爆引流“东海云廊”,并以绿道为服务轴带,推动人气向周边景区点辐射。其间,在微信、小红书、微博和抖音四大平台同步开展线上打卡抽奖活动,吸引市民、游客打卡观光,有效扩大绿道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延伸产品链,以“四季云廊”为主题,提取云廊绿道LOGO元素,提炼组合云纹及本地植物纹理并进行实体化应用,设计11个品类的绿道文创。目前,共推出运动、亲子、文创休闲等主题宣传视频5个,视频播放量突破62万次,绿道日均吸引人流量超过3000人次,成为市民游客共享共乐的“网红”地标。

猜你喜欢
绿道城区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长沙市望城区森林海幼儿园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城区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