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珍玲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新媒体的发展革新了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而新媒体也创新了信息发送者与受众的交互关系,这使得中国传统环境下官方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场地位优势不再明显。同时新媒体不仅冲击既往的文化成果,也造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以适应的新环境。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也是改革的机遇,针对新媒体的风险应对以及对其优势的利用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思考。应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主要途径、载体的弱点,研究新媒体环境新特性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优化和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低廉的成本、操作的简单都大大降低了新媒体的准入门槛,而手机和互联网的结合更加便利人们参与这场新媒体盛宴。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广泛的人群参与以及被打破的时空限制形成了“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信息创作和传播的主体泛化、个体无组织的自我传播这些都导致信息的传播如同病毒一般迅速且难以控制。
传统媒体具有垄断控制的可能,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公众可自由选择任何信息传播媒介,不局限于狭窄的诸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渠道,而是以没有时空限制的多样化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凡是网络能够覆盖的区域便是信息能够传播的领域,参与者可以通过热门的QQ、微信、微博等平台创造并传播反映个体意识的信息。“在网络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任何信息都有形成网络舆情的潜在基础,并可再次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的扩散。
传统的媒体大多具有单向性和滞后性,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的位置固定,前者可以精心编辑理想的内容而后者只能被动接受,而在时空的条件限制下更加不可能产生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互动。但新媒体的产生使得实时双向互动变得简单易行,信息互动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囊括所有的网络参与者,加快了信息传播速率以及更强的扩散性。网民对信息的反应更加迅速、剧烈,彼此更容易形成新的化学反应,使舆情可能从局部、中性演变为全局的恶性反馈,影响社会舆论。
不同于传统媒体中主流权威思想占领制高点的局势,新媒体领域往往使表达非权威观点的声音能够抢夺话筒。信息发布和传播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没有任何权威把关、没有传统媒体那样逻辑缜密、多数也谈不上具有基本的媒体素质。传统信息发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考证环节、较为中性的视角等在新媒体中较少存在,先入为主、煽动性等情况却极为普遍。总的来说,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可以看出新媒体能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好与坏的双重影响。积极的影响:提供丰富的资源。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方式,课堂使用先进的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图片、影像等生动的方式使课堂变得更轻松,使理论讲解也能深入浅出。便利教育互动与后效回馈,通过新媒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便能同时反映其行为趋势,事半功倍。消极的影响:信息复杂化。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信息的来源为教师所垄断,因此理论灌输一度成为主流方法;适应难度大,新媒体的诞生有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市场门槛相对降低;新媒体使得“话筒”能够随时易主,主流思想与非主流思想的矛盾会愈发激烈,主流思想意识话语权受到挑战。同时在新媒体时代,对信息的选择很大程度上由受众决定,显然受众并不会特意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主动接受教育,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关注点,但不同领域的信息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同一观念。如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仅仅局限在文字形式的直接宣传上则效果甚微,而应当蕴含在国家软、硬实力的彰显上。这都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时事关注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国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是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人才的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积累?答案是两者都不是。我国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的积累可能会影响我国的建设,但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不仅仅靠技术和理论知识。在祖国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创新和提升固然很重要,但是只有在社会发展非常稳定、非常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追求这些。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离不开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觉悟提高。比如,在一场疫情中,全民齐心抗疫,一些医生、警察等职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对于有这种特殊职业的人,应该予以尊重,同时也要欣赏她们所做的贡献。然而,在众多感激的声音中,还是有不悦的声音,这意味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完全渗透到全国每个人的心中,那些声音让人失望,让人伤心。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高校教师在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符合新时代的特点,不仅要优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要使教育更加贴近新时代,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效率。
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达到一定目的所采取的活动方式、程序和手段的综合。教学方法是教育者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手段,教学方法之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随教育学科的持续发展而不断提升,毕竟不去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就无法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并且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去学习、运用知识,最终获得提升的不同过程,因为教学方式的多种多样性,师生之间的地位、关系以及教育实效性最终都会受到影响。因此,自古以来教育家们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们都十分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变革,它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智慧和教学艺术,还受到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千变万化,要想深入浅出地理解,必须对其各种特性加以深入分析。首先教学方法具有目的性,教学方法产生于教学目的的实现之中,也是为教学目的、任务而服务的。同时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社会对教育任务、目的的要求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教学方法改革的迫切性。其次是双边性。教学顾名思义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包括老师的教育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二者朝着共同的目的相互配合,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双方的积极性都十分重要,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会使教学变得低效甚至无效。想要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选择合适、正确的教学方法加以充分的运用。有时候存在一种情况:教师对教育内容理解充分、教学水平也十分优秀,但因为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不当,以及部分教师重视教学内容、轻视教学方法的现象,而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当前教育界通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并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6]。这些方法都依赖于各种客观条件,绝不是仅仅依赖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便能发挥好的,比如讲授法的运用就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接受能力、积极性等等。而就当前新媒体的发展盛况以及受众群体来看,新媒体无疑是教师充分了解教育对象、获取教育资源的平台工具。并且不仅是讲授法,各种教学方法都存在完善的方向,而新媒体便可以是完善的结合点。自从新媒体诞生以来,它的种种特性都可被用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其中也并不全然是积极作用,新媒体的发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了种种消极影响,亟待去解决、克服。总而言之,新媒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作为中国各级学校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教育及其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各级教育阶段名称、表现形式不一,但本质都是在培养学生应有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目前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的指导之下,各级教育学校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也相应开设了各种课程。虽然教育理念呼唤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当前仍以理论课为主,实际效益不甚理想。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者仍然秉持传统理念,以书本为主,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多以单向的教育为主,即“师说生听”式教育。当今社会以微博微信为主的新媒体占据网络信息平台的半壁江山,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对于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居于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与之相关的问题也接踵而来,诸如近几年愈加严重的网络舆情政府回应困境。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使得舆情生态变得盘根错节,而舆情的发展,特别是网络舆情的自由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某种意义上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中就蕴含着对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认识不足等问题,没有充分形成以新媒体为基础的教育机制和观念。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各种新媒体的主要受众人群为在校大学生,他们通过新媒体将平时不愿或难以吐露的真实想法发表在社交媒体中,并且新媒体也成为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是形成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基础,已有的思想观念以及信息获取中的差异都会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同时教育者能否适应新媒体并将之纳入思想政治教学体系中也是保障实效性的重要部分。如何就以上因素优化已有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以及创新发展不同以往、强适应性的教学方法成为急切的研究课题。教学方法的种类较多,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教学方法,与新媒体的创新进行结合并加以阐述。
课堂讲授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教师的讲授对学生智能与品德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当前新媒体的逐渐发展下,新媒体可以延展课堂的时空,让讲授不再局限在课堂中。其次,讲授看似是最为简单的教学方法,但也很容易暴露出教学中的问题。传统的讲授理念注重教师讲解的质量,教师偏向于讲得多、讲得细、唱“独角戏”、搞“满堂灌”,忽视了学生思考与领悟的一面。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思想的碰撞,学生在此之中发挥其主动积极性,还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因此不同意见的充分的交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通过新媒体拓展课堂领域,增强讲授内容对学生参与度、积极性的积极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赖于学生真实的思想认识,因而对教学内容的讨论十分重要。通过讨论,真理越辨越明,才能使学生发自内心信服。而当前讨论主要局限于课堂内,由于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既挤占教学时间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完整讲解、也不利于教学进度的安排,同时有限的课堂讨论时间也使留给学生的讨论空间也十分狭小。但新媒体的出现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题讨论,同时新媒体上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富足的讨论内容。并且新媒体的多元化主体也能让不局限于学生的各种社会教育对象都参与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讨论。在各方思想碰撞的同时,教师、学生、来自社会的教育对象都能了解各方的思想基础,从而在这场社会大讨论中提升、加强已有的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教学离不开对案例的展示研究,然而课堂上仅仅通过书本、有限的教学时间难以展现生动、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例,并且社会事例的更新速度较快,只有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才能及时获取新事例。当前的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长期运用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进行教学,时效性以及实效性都较差,不能解答伴随着社会发展、思想变化而来的各种新问题。新媒体传播的实时性决定了其内容更新的时效,在反映思想变革、见微知著的社会现象上,新媒体的更新报道甚至较传统的电视新闻更为及时。
思想政治观念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解力和学习能力,但难免有感到枯燥的时候,而且无法专注于长时间的学习,即使学生能长期专心学习,也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能达到培养学生更高的思想觉悟的目的。具体原因在于,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相应的培养任务要贯穿整个课程。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更要注重大学生的思想的转变和政治觉悟的提高,这需要潜在的影响,因此必须时刻思想引导大学生。从这一点上看,与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相比,在理想政治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达到更显著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全校的教育团队有更高的思想政治意识,确保所有教师都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树立了具有包容性和正确性的观点和思想政治意识。
总之,思想政治课程是高职院校推进思政工作的主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学途径,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的方式、改变思想政治教学的地位、加入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同时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