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观引领下大学生职业选择阶段心理育人实践研究*

2023-01-08 12:40郭凯頔
智库时代 2022年31期
关键词:就业观校友校企

郭凯頔

(天津外国语大学)

“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促就业、稳就业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压力和竞争往往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的竞争日益激增、生活压力的不断变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学生、老师以及学生父母的关注。思政工作者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更要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辅导员工作室独特优势,用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就业观教育引领学生学会做好压力下的情绪管理,同时在不断努力和优化中养成适合自己的健康就业观,抓住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建立创新育人体系,开拓心理育人体系下的“最后一公里”。

一、疫情常态化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疫情常态化背景带来的焦虑逃避心理

自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社会各界以及经济发展都受到了一定影响,就业问题作为全社会的重要问题影响着各类人群,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据对毕业生的调查统计可知,35.3%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都存在焦虑心理,没有明确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有35%左右,因疫情原因影响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有6%左右,因疫情原因等待出国的毕业生有19%,存在逃避心理的毕业生有21%,就业意愿不清晰的有5%,主要原因集中在因就业形势不好失去信心、就业心理焦虑等。可以看出,疫情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焦虑,也因此出现逃避心理,从而选择考研、等待出国、考公等相对稳定的就业方向。

(二)自我认知不到位引发的自负自卑心理

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是入学后必须学习的能力之一,进入大学后,很多同学都会产生迷茫、焦虑等心理现象,很大程度上都和自我认知不到位有关。近几年来,大学生考研意愿一直呈上升趋势,据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可知,准备考研以及考研二战的同学占到55.91%,对求职薪资标准的要求达到82%,自身定位模糊的达到31.1%;越来越多大学生对就业目标过于理想化,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考研,也并不是每个人的能力都适合高薪资,一旦没有达到预期就有可能出现自负或者自卑心理,差异性特征决定了大学生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只有做好自我认知分析,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慢慢树立适合自己的相对正确的就业观,对未来职业发展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家庭等社会因素影响的依赖懒惰心理

随着时代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所处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据对毕业生调查分析可知,存在依赖心理的学生达到 29.83%,盲从心理达到18.9%。一方面,大多家长对目前就业形势把握不准确,存在将自己意愿强加给学生的现象,没有从学生客观条件来考虑,因此学生容易产生心理负担;另一方面,父母对学生定位不准确,期望学生考研、考公,会有一些“不着急就业”的思想嵌入学生思维中,容易使学生对家长产生依赖性,对社会就业紧迫性认知不足,出现“躺平”“慢就业”“懒就业”等现象。

二、大学生职业选择阶段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高校职业规划类课程设置不完善

当今大学生面临社会竞争压力、个人能力不足等产生一定的就业压力心理问题,就与没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观建立等原因有关,现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关于就业职业类的课程量仍旧较少,课程结构体系也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扩充和调整。一方面,针对已经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从师资和课程内容上都比较单一,师资上多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践经验,容易使学生难以信服,课程内容多以传统知识点为主,形式上有待进一步创新;另一方面,除就业指导课程外,缺少相关配套职业规划类课程,大多职业规划类课程只是作为专业课针对某些专业开展,难以实现职业规划教育的全覆盖,从而不能真正满足大学生就业需求、缓解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动态没有及时有效的疏导

近几年,大学生心理问题急剧增长,严重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高校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专门配备了相应的心理辅导老师,鼓励一线学生工作者参加专业心理培训课程等,但从与学生数量的比例来看,心理咨询效果仍不够理想。一是部分心理咨询团队不够完善,应该建立一支数量和质量都能与学生需求匹配的专业心理咨询团队,部分负责心理辅导的老师虽然有专业资格证,但是缺少不断培训和学习的积累,难以从实践层面有效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二是目前参与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大部分是一线学生工作者,虽然更有助于追踪对学生的关注,但也会因为其他事务性工作无法真正做到随时和及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疏导,从而可能会错过心理引导的关键时机。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观引领融合不到位

大学生在毕业求职阶段,往往会出现对自身定位过高或过低、物质追求占主导、抗压能力较差、服务社会的意识欠缺等现象,甚至对求职就业意愿不强烈,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而因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层面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为主,没有特别重视就业观的引领和培养,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和就业观引领相融合,将就业观教育彻底放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三观、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做好就业观引领就是将就业阶段产生的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前置化,有助于从源头扼制心理问题和危机事件的产生。

三、就业观引领下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育人的创新路径

(一)“课程体系建设+心理育人”,带动大学生就业观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作为“第一课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环节,要根据大学生职业选择阶段的心理需求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类课程体系,以正式专业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教育的平台。

1.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团队

鉴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有所缺乏的问题,首先,引进专业心理咨询专家,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专业化疏导,同时对校内其他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度;其次,鼓励更多一线思政工作者对心理健康开展专业学习,确保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因心理问题产生的突发事件时,可以用基本的经验方法进行及时处理,提高大学生重大心理问题发生率;此外,建立以“专家-思政工作者-学生骨干”不同层次组成的师资团队,发挥心理委员、心理社团等学生骨干的重要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朋辈感染力。

2.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目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为基础性课程,面向群体以200人以上的大班授课为主,课程性质也主要为公共课类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授课形式的多样性,还停留在传统的讲授模式。然而,这样的授课方式不能满足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现实需求。在课程开始前结合对学生的心理普测等数据,制定因材施教的授课模式,创新教育方法,将课程转化为“小课堂”形式,以互动和引导为主,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并表达心理问题,结合线下就业实践活动形成更有效的教育效果。

3.将就业观教育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扩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范围,将其与就业指导课程、职业规划课程等相融合形成体系。将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中建立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就业观心理教育模块,并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同样建立就业压力心理疏导专题,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全程的心理关注辅导,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建议,从大一入学开始到毕业后一年内,持续给予就业观教育,深化学生对于就业观教育的认识,引领健康的就业心理。

(二)“校企实践活动+心理育人”,打开大学生就业观认知

1.让企业“走进来”,共建校企课程训练营

基于前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等,掌握了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焦虑来源,可见,存在相当一部分应届毕业生仍对企业、社会了解甚少,老师提供的信息不一定被学生信任,而他们的信息往往来源于同学、家长、社会等不同声音,对就业理解产生偏差。因此,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即将要接收大学生的企业,洽谈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亲自来校与学生面对面,通过宣讲会、“名企面对面”、企业技能课程、训练营等方式让学生接收到最真实最新的信息,在体验中逐渐清晰就业观的认知。

2.让学生“走出去”,用实践认知就业观

鼓励企业进校开展职业类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会对企业的认知,并产生兴趣以及新的就业观认知,利用这个契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建立,帮助学生推荐适合的企业提供实习机会,根据专业、年级、行业、个人就业偏好等多方面组建企业参观、实践训练等活动,有针对性帮助大学生就业意愿提升,从实践潜移默化地了解自己的喜好和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3.发挥校友力量,创新就业观引导方式

校友资源作为高校的独特资源,可以让在校生感受到亲切感和信任感,这正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特征,依托校友资源开展线下心理辅导、“跟着学长闯职场”、校友企业文化节、校友内推等,能更好地缓解就业压力带来的焦虑心理和情绪,与此同时还可以与校友在交流中找到职业规划方向,引导正向就业观的形成,实现健康就业心理。

(三)“网络思想引领+心理育人”,助推大学生就业观建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后,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工具,用网络思政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是抓住了思政教育的关键。

1.在传播网络正能量中加强舆论引导

当今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和自由化导致大学生在网络生存时难免会遇到迷茫和困惑,甚至产生意识的偏差,无论是在就业方面,还是在其他学习生活方面,往往会由于大量的过于偏激的网络信息而影响自己的判断。作为思政工作者,利用网络通过公众平台、短视频等渠道占领网络正能量,引导大学生从正面看待问题,养成正确的三观,尤其是在表达心理困惑或遇到问题时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而不是被一些负面情绪所利用。

2.在生命意识教育中建立大学生自我认知

生命意识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意识,但往往因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和价值观不断变化,而慢慢淡化,从而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危险,作为大学生“成人”教育,生命意识应着重强调起来,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对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疏导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利用好互联网,用正向反向案例作为引入,开展线上生命意识教育,让学生在非面对面的状态下有被保护的感觉,抓住契机通过线上测试、互动活动等方式,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即便当下面临的压力和焦虑是都可以得到解决的,从而发挥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作用。

3.在培养责任意识中提升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养成三观、加速成长的重要时机,然而无论是由于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等,新时代大学生多表现为个性张扬、维权意识高、喜欢利用网络发泄各种情绪等,情绪变化较为突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然而,树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面对这一现象的方法,生活在宿舍、校园、社会中,就要适应身边的环境和人群,无法控制个人情绪会给别人带来影响。思政工作者利用工作室等网络平台发布一些文章、视频等,提升大学生对个人、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用自己的方式做好情绪管理,减少“懒就业”等现象,保护心理健康。

(四)“校企走访拓岗+心理育人”,搭建大学生就业实践平台

1.深入挖掘校友企业,依托辅导员工作室开展多元化合作

校友一个特殊且重要的元素,校友影响力可以对在校生有着特殊的影响作用,在校生也会对校友有独特的信任感和接受度,在就业压力下的情绪焦虑感也会相对减轻。因此,对校友及所在企业资源的深入挖掘是思政工作的重要部分。校友企业往往有内推渠道优势,走访校友企业并拓展岗位,找到校企双方需求点交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一方面,针对校友企业中自我创业的校友,了解企业方向和需求,可以根据校友企业的现状和需要提供对接人才,并邀请创业校友以亲身经历为大学生带来就业观引导的活动。每年春季、秋季招聘节点,邀请校友企业直接对接一定人数的应届毕业生,从实习实践开始定向提供就业岗位机遇,通过双向选择,让校友企业每年招聘到固定毕业生,而毕业生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针对校友所在企业,将校友作为拉近学校和企业的桥梁,帮助学校定期提供内推渠道,定期开展企业“open day”、校企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参观走访活动,校友在宣传企业文化的同时,也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的可能。

2.开拓企业走访形式,加强校企合作深度

目前各高校都在进行“访企拓岗”工作,大多以线上线下走访企业为主,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企业走访形式有助于校企合作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后期合作深度的开拓。不仅能增进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加强校企合作,还可以与企业管理人员商讨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打好“促就业”的组合拳,提升毕业生就业实效。

一方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疫情常态化下,校企走访难免受到一定限制,寻找同行业企业作为行业企业走访,线下联系部分企业,同时与线上其他企业共同连线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在线上线下沟通具体合作意向需求、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等,同时还可以为同行业企业提供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对于企业和学校是共赢效果。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可以体会到疫情常态化对就业的影响实际上没有这么大,有助于真正感受到与企业和就业的近距离接触,对心理焦虑和困扰有直观影响作用。

另一方面,跟进访企拓岗后续安排。目前访企拓岗工作大多以走访前期和走访当天的准备工作为主,而走访后期开展各项校企合作活动实际上才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压力管理最有效的环节。根据企业性质和高校具体情况,在企业和学校开展专场训练营、合作课程、职业培训等等,让大学生完全参与进来,打破就业恐惧心理和焦虑心理。

猜你喜欢
就业观校友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学习校友大名人 争做校园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学以校友大名人引领校园小名人成长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风采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