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究*

2023-01-08 12:40陈琳娜
智库时代 2022年31期
关键词:通识戏曲思政

陈琳娜

(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1]在戏曲通识教育中探索课程思政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可以促使戏曲通识教育教学体系更为完善,对不同专业学生群体提高人文涵养、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针对性,能体现戏曲类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教学的根本价值。另一方面,思政元素能加深传统戏曲通识教育领域研究的纵深,尤其在文化“走出去”大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加强戏曲教育课程思政,有利于增进文化认同,推进“三全育人”实效。

一、有效融入:挖掘戏曲的时代价值,体现“中国故事”的社会功用

在戏曲通识教育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并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可以促使“课程思政”多维度、系统性地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培育,帮助大学生们进一步在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理解民族精神和中国风格,坚定文化归属,建立文化自信。

(一)挖掘不同戏曲的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在戏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中几乎都得到了舞台化的丰富表现。不同时代的人们用不同的历史观念和社会视角来关照人们的社会生活,创编了诸多经典的戏曲剧目。不管是传统戏曲剧目、新编历史戏还是现代戏,其中所体现的“忠孝节义”“家国情怀”“惩恶扬善”的理念都体现了历史观、政治观和价值观的内容,我们要注重挖掘不同戏曲的时代价值有效融入专业教学,让传统戏曲文化展现出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也要求我们深入挖掘戏曲剧目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道德素养、民族精神、时代价值等不同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戏曲通识课程的教育理念中开拓创新,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世情国情,增强对党的理论的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从《白蛇传》《牡丹亭》《桃花扇》这些经典剧目的不断改编中去理解戏曲的“现代意识”,对传统戏曲中的封建意识的摒弃,提炼时代变革所赋予剧作的时代精神,体悟戏曲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进程中,从文学剧本和艺术传达中显现出的时代力量。有些剧作如《秋风辞》《曹操与杨修》《新亭泪》等剧作的改编,颠覆了传统人物的历史性定位,以新时代的视点去描绘剧作的“现实意义”,凸显出创新定位之下的时代价值。

(二)注重弘扬传统戏曲文化

在课程思政的融入中,我们要重视在戏曲课程的讲解中弘扬戏曲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在戏曲虚实相生的程式化表演和写意深远的戏曲美学中掌握戏曲文化的审美理念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在批判式的继承中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审美内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和教育学生从“唱、念、做、打”中去感悟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的故事旨趣,从“手、眼、身、法、步”中领悟传统审美文化中的审美理念凝练,从综合说唱与舞台表演中去感悟民族精神和民族风格的生成与沉淀,从戏剧化情节的故事革新中去体味时代精神的重新定位与戏曲故事的时代吟唱。在新时代的戏曲创作中,艺术家们已经十分重视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复杂性,致力于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或潜在意识,故事描述转向对深层次的社会哲理、家庭伦理或人类心理的探索,形象塑造也逐渐从类型化、脸谱化的扁平人物转向更具立体感、复杂性的圆形人物,因此,是非善恶的道德评价需要更深刻的专业知识讲解和多层面的分析,才能体现戏曲文化的立意追求,展现戏曲这一传统文化给予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和民族文化的感染力。

(三)体现“中国故事”的社会功用

戏曲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表达,是不同时代对中华民族的刻画。很多戏曲故事都取材于历史典故或史书记载,或者反映剧作者生活世界的百态人生,寄寓着某些审美理念和情怀。我们可以从很多经典戏曲故事的主题中去讴歌高尚与美好,鞭挞罪恶与丑陋,找寻善与恶、美与丑的根源,因此要重视在戏曲这一独特艺术形式对戏曲故事形式的挖掘,体现中国故事的社会功用。“精彩的‘中国故事’覆盖面广、内涵深远丰富,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呈现着国家发展、进步、繁荣的全貌,凸显我国文化软实力”。优秀的戏曲文化不仅给国人提供精神给养,而且增强了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我们不但要在戏曲故事里挖掘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及其意义价值,还需要在课程思政的融入中深入引导对中国故事所体现的“普世价值”的探讨,在戏曲通识教育中强化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在现如今网络传播的全球化过程中凸显中华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戏曲中所展现的“中国故事”的感染力,让中华戏曲在世界范围内体现出戏曲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和“中国故事”的价值影响力,在世界文化的构建中形成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协同育人:开拓戏曲的德育功能,拓展“课程思政”的有机协同

在戏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改革中,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推进戏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优化,需要从教育理念、专业内容、载体途径、组织实施等方面充分挖掘戏曲通识课程的德育功能,促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要求。

(一)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的协同

在教育理念上,需要突出课程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德育与美育殊途同归,但德育也不同于美育。德育引人从善,美育导人向美。德育与美育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在真、善、美中,德育属于善的范畴,唯有具备了真、善的基础,美才有可能实现”。在开展具体的戏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之初,就要明确确立戏曲课程思政的德育与美育要求,形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明确建立和完善教学方法、载体途径、评价方式,以及各类同时满足课程思政要求和专业教学目标的教学文档。专业学习不仅要促使学生从理论上对中国戏曲的主要类别、基本特征和经典剧目有整体性的把握,为学生从事舞台实践和戏曲创作提供指导,也要在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道德培育上双管齐下,让学生在德育与美育的相辅相成中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戏曲观。

(二)教学内容与思政资源的协同

在专业内容上,要注重戏曲艺术和思政学术资源的协同。戏曲类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以普及戏曲常识、体验戏曲审美、传播戏曲文化、赏析戏曲经典、开展基础戏曲训练或戏曲创作为课程内容的,探索课程思政的融入要避免机械化和“硬融入”,去除强行植入的痕迹。这就需要戏曲课程的专任教师们深入专业内容领域,主动钻研戏曲理论、经典曲目、戏曲美学,将戏曲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与中国诗词、服饰、歌舞、历史和哲学等知识相互联系,在挖掘思政元素时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之效和“中国故事”的价值意义加以提炼,将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在教学设计和课堂讲解的专业教学中融会贯通、合二为一,带领学生认识和理解戏曲通识教育课程中蕴含的审美理念和德育主题,让中华戏曲文化和戏曲美学成为戏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进而实现戏曲艺术的文化涵育作用。

(三)专业实践与德育实践的协同

在载体途径上,注重不同专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间的协同。“戏剧教育不是简单枯燥的道德宣教,它是借助形象,通过角色扮演和戏剧情境达到教育目的。无论观剧或是参演, 都能够通过剧中故事和人物,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体悟人生、发展个性”。戏曲课程在理论教学之外的有效专业实践有三种途径:剧目分析、表演训练、剧场实践。剧目分析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分析角色,促进学生的审美活动,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表演训练可以促使学生在排演和训练中深化对剧目的理解,在反复练习中理解人物塑造及其情感变化,进而理解故事主题和社会现实;剧场实践则能够锻炼学生自己策划和组织戏剧演出,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些具体的专业实践中强调与德育实践的同向同行,可以引导学生在戏曲中感悟“真、善、美”,有效保障学生明确道德准则和社会法则,促进学生人格养成和道德完善。

(四)教学组织与课程保障的协同

在组织实施上,要注意突出师资队伍、课程教学与组织架构的教学职能的协同。对于日常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活动来说,除了专业任课教师的安排组织之外,与院团或演艺机构等实践单位的实训合作,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的帮助与支持,学科与专业不同专业教师的配合与分工,都是戏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有效协同的核心要素。任课教师作为组织协同的主导力量,要积极推进与院团实践与演艺单位的协同,积极展开富含戏曲文化的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不同戏曲艺术家或表演团队进行沟通与合作,形成戏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新模式。院团与演艺集团的实践支持,以及“戏曲进校园”的教学实践,是戏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组织实施的重要路径,需要各职能部门和组织单位的统一,只有在课程教学的有利引导、教学设计的圆满展开、师资队伍的有效协同之中,凸显每一个协同要素的教学组织或保障作用,才能形成合力,增强戏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实效。

三、达成共识:强调戏曲的文化内蕴,提升“隐性教育”的内化认同

戏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是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过程中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构建价值,取得戏曲文化涵育的隐性教育成果,这就需要在不同层面引导学生进行内化认同,在润物无声中达成广泛共识,以获得隐性教育的育人实效。

(一)在戏曲艺术的“以情动人”中凸显“情感育人”的力量

“戏曲从总体上的立意构思到它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故事结局,无不赋予善恶观念与褒贬扬抑,并对善恶的两个方面,调动一切戏剧的因素用以体现截然分明的情感态度”。也就是说,戏曲是集音乐、舞蹈、表演、诗词、绘画、美术等不同元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最能通过角色行当的表演、音乐舞蹈的程式节奏、戏剧化情节的舞台展示等不同层面来充分展现对某种情感的表达。因此,我们要在戏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中重视艺术的情感体验,寻求大学生们在获得共情之中的受众接受,实现“以情化人”的教育功能。无论是戏曲赏析、剧场实践、剧作分析都可以令那些情深意重的戏曲人物或感人肺腑的戏曲故事中真情实感的叙事抒情深入人心,可以自然而然地让大学生们在移情中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在共情中获得情感升华之后的道德教化。因此,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中,要注重打造渗透式、启发式的情感教育环节,促进大学生们主动自觉地进行内化于心的情感接受,提升情感育人的隐性教育作用。

(二)在戏曲教学“以戏育人”中强调“以文化人”的接受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更为倾向于影视和短视频文化,戏曲的古典之美对他们来说是具有一定审美距离的,因此,要实现对戏曲课程的认同,发挥“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不断转变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得课程思政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最终实现受众认同,在对待戏曲课程的态度和观念上达成普遍的共识。一方面,在戏曲课程理论教学中,必须深入浅出地给学生分析戏曲程式与虚拟表演,戏曲服装、妆发、舞美的理念,戏曲词作与唱腔设计、戏曲的美学特征和审美要素等,促使他们从身到心真正理解戏曲的历史、文化、舞台和表演。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视频演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来整合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戏曲魅力中真实领悟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在聘请戏曲名家来进行课程主讲、专业示范或现场交流时,要注意让表演艺术家们致力于在分享表演经验的同时促进大学生理解经典剧目的主题意蕴和精神内核,而非简单的表演方法。在剧场表演的实训和创作中要促使戏曲成为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促进课程思政能够进入大学生们的审美接受领域,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意蕴。

(三)在戏曲审美的“以美化人”中强化“审美认同”的共识

戏曲的美学特征融合了唱词设计与音乐形式、舞美设计与角色行当,说唱交融与程式表演等多种元素,因而审美意象的生成在舞台时空的不确定性、角色形象塑造的象征性,行当表演的虚拟性中都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审美符号,创造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舞台视听魅力的艺术形态,这也需要我们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戏曲情境和程式逻辑,在此基础上进入到戏曲的审美活动,从舞台时空、程式规范、形象塑造的审美体验中领悟戏曲的审美意象,获得自身在体悟剧作表情达意中的审美理解,在戏曲独特的审美意象中形成审美认同,获得“以美化人”的审美共识。不同的戏曲形态与声腔变化中的地域差异,都会形成审美认同的差异,因地方戏曲的改编反映不同地域的生活内容,方言的念唱对白又极富地方色彩,更容易让本土观众因地缘上的亲近感而产生审美认同。这也是中华戏曲多样化发展的前行动力,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中体现着多样化的中国民俗与传统文化,因此,在戏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施中,要持续推进大学生对不同戏曲写意性、地域性的审美认同,对不同戏曲的审美形式的文化认同,在审美共识中增进审美归属,建立文化自信,在隐性教育的优化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通识戏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戏曲从哪里来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