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
(中铁三局集团线桥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廊坊 065201)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轨道施工是关键环节之一,轨道结构形式和普通铁路轨道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基础和上部结构2 部分,基础类型一般与线路所处空间有关,地下线路多采用短枕轨式整体道床,上部结构主要包括钢轨、道岔、连接件以及相关设备。轨道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也不同,目前主要有换轨铺设法和一次铺设法2 种施工方法,由于换轨铺设法施工技术、经验等各方面都相对成熟,因此,应用较为广泛,国内同类型工程建设中基本采用此方法。一次铺设法目前类似施工经验较少,但实际效果较为理想。本项目中经过综合论证分析,拟采用一次铺设法完成铺轨施工。
本项目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最大行车速度为80 km/h。轨道采用60 kg/m 无孔钢轨,材质为U75V,直线地段标准轨长,曲线地段内轨釆用厂制缩短轨,轨距为1 435 mm 标准轨距;一般整体道床采用ZX-2 型扣件及配套预应力混凝土长枕。本项目全程为地下隧道作业,对于地面环境干扰较小,但由于地下隧道空间相对有限,且需要多工种协同施工,因此,可能会出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等情况。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轨道形式主要有3 种,分别是橡胶轮胎式、非接触磁悬浮式以及钢轮钢轨式,与铁路轨道形式基本相同。本项目中采用钢轮钢轨式轨道。
钢轮钢轨式主要由道床、轨枕、钢轨、道岔、扣件以及附属设施构成,其中,道床分为无砟与有砟两种形式,地下轨道线路一般采用无砟道床,无砟道床分为短轨枕式整体道床、长轨枕式整体道床以及现浇承轨台式整体道床,本项目中采用的是长轨枕式整体道床[1]。轨枕形式较多,比较常见的有钢材、木材以及混凝土,本项目中采用的是混凝土轨枕,采用扣件与钢轨连接。钢轨采用短轨,采用接头板焊接成长轨条。道岔主要有连接、交叉以及连接与交叉3 种形式,也是轨道施工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附属设备主要包括护轨、车挡以及转辙机等。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铺轨施工中,准备环节的主要工作就是确定铺轨基地,为后续施工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铺轨基地指的是具有铺轨条件的生产场地,包括轨排组装线、材料存储区、卸料区以及相关机具设备。铺轨基地的选择应注意以下方面:(1)铺轨基地所处区域交通要便利,便于运输材料以及成品;(2)铺轨基地所处区域应相对开阔,占地面积至少2 000 m2以上,沿线路长度至少100 m 以上,净高至少15 m以上;(3)轨排吊装井下料井宽度至少5 m,长度至少28 m,两侧10 m 范围内地面荷载至少3.2 t/m2以上。在本项目中,根据工程特点以及线路实际情况,共设置4 个铺轨基地,其中,峨眉山铺轨基地占地面积为3 400 m2,安子站铺轨基地占地面积为4 450 m2,瓦屋庄铺轨基地占地面积为6 000 m2,西青铺轨基地占地面积为3 240 m2,地面均为混凝土地面,设置单口双线下料口,设备包括2 台桥门式起重机,主要负责生产轨排以及材料存储。
本项目中轨道结构设计为长轨枕式整体道床结构,因此,主要对长轨枕式整体道床结构施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技术性、经济性最佳的施工方法。长轨枕式整体道床结构主要有两种施工方法,分别是换轨铺设法与一次铺设法,其中,换轨铺设法是先利用工具轨完成整体道床铺设,在轨道外将永久轨焊接为长轨后,将其运输至施工段进行换铺。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均采用换轨铺设法,施工过程中除联合接头以外,钢轨焊接作业均在铺轨基地完成,可以有效保障焊接质量,同时,也能避免焊接作业对隧道空气的污染,减少对其他施工活动的干扰[2]。目前,换轨铺设法已经相当成熟,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即铺设和拆除工具轨不仅需要增加项目投资,而且施工周期也会相对较长。一次铺设法不采用工具轨,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采用长度为25 m 的标准钢轨,按照换轨铺设法铺设整体道床,钢轨接头在隧道内部完成焊接。一次铺设法的优势在于施工周期较短,项目投资较低,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窝工,但由于钢轨接头需要在隧道内部完成焊接,易造成空气污染,并且对其他施工活动的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组织管理。
目前,虽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采用一次铺设法的相对较少,但也有相关成功经验,因此,结合本工程特点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本项目采用一次铺设法完成铺轨施工。
一次铺设施工主要有4 种方式,分别是长轨运输法、长轨排运输法、短轨排运输法以及综合法,下面对其中3 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4.3.1 长轨运输法
在铺轨基地将钢轨焊接为125 m 的长轨条,采用运输车将长轨条运输至道床两侧;在隧道内部完成长轨条组装,然后安装扣件、悬挂轨枕;采用钢轨支撑架架设轨排;整轨道;浇筑道床混凝土;焊接联合接头;锁定无缝线路。这种施工方式可以确保钢轨焊接质量,但由于钢轨条长度较大,在隧道内组装、铺设难度较大,因此,施工效率相对较低[3]。
4.3.2 长轨排运输法
在铺轨基地完成钢轨焊接、长轨排组装、扣件安装、轨枕悬挂等工序,然后采用运输车将长轨排运输至隧道内部;采用龙门吊将长轨排吊至施工路段,浇筑道床混凝土、焊接钢轨接头、锁定无缝线路。这种施工方式将大部分工序在铺轨基地完成,效率相对较高,同时,对隧道内部影响较小,但是长轨排运输难度较大。
4.3.3 短轨排运输法
短轨排运输法与长轨排运输法比较接近,采用的是长度为25 m 的标准钢轨,首先,在铺轨基地完成钢轨焊接,长轨排组装,扣件安装,轨枕悬挂等工序;其次,采用运输车将短轨排运输到待铺设路段,采用特制夹具将短轨排连接,然后浇筑道床混凝土,焊接长轨条,锁定无缝线路[4]。这种施工方式大部分工序也是在铺轨基地完成,效率相对较高,短轨排运输难度也较小,但焊接作业需要在隧道内部完成,因此,对隧道内部空气污染较大,对施工活动影响较大。
通过对比分析,在3 种施工方式中短轨排运输法相对更为理想,大部分工序在地面铺轨基地完成,作业环境好、干扰小,可以使施工人员作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虽然,焊接作业需要在隧道内部完成,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相较于长轨运输法与长轨排运输法而言,整个施工过程整体难度较小。
长轨枕式整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如下:(1)道床基底清理、凿毛;(2)测设轨道基标;(3)铺设龙门吊走行轨;(4)铺设底部钢筋;(5)组装轨排;(6)轨排初调精调正位;(7)浇筑轨排支撑墩;(8)浇筑道床混凝土;(9)拆除小龙门吊走行轨;(10)浇筑水沟混凝土[5]。下面对其中重点环节进行阐述。
4.4.1 基标设置
根据项目施工设计图纸、线路调坡、调线等相关资料设置好控制基标与加密基标。本项目中,控制基标曲线60 m、直线120 m、曲线起止点、圆缓点、道岔起止点以及缓原点各设置1 个,要求高程误差不超过2 mm;角度误差不超过6″;曲线段距离为1/10 000;直线段距离为1/5 000。加密基标曲线5 m、直线6 m 各设置1 个,要求高程误差不超过2 mm,方向误差不超过1 mm;曲线距离误差不超过3 mm;直线距离误差不超过5 mm。
4.4.2 安装轨道支撑架
轨道支撑架是铺轨施工的重要辅助设施,必须借助支撑架才能完成钢轨和道岔架设。在本项目中,直线施工段轨道支撑架布设间距要求控制在3 m,曲线施工段轨道支撑架布设间距要求控制在2.15 m。直线施工段轨道支撑架应与线路保持垂直,而曲线施工段轨道支撑架应在线路切线方向。架设钢轨、道岔时,要求调整好道床位置、轨距、高程、轨底坡以及钢轨水平方向[6],同时,测量轨枕悬挂位置,确保各项参数符合铺轨施工标准以及GB/T 50299—2018《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相关要求。完成调整后,要对于钢轨或者道岔进行固定,然后开始浇筑道床混凝土。
4.4.3 道床混凝土浇筑
道床混凝土浇筑施工流程如下:(1)钢筋绑扎。(2)立水沟模板与伸缩缝;要求模板安装必须牢固,垂直度误差不超过2 mm,位置偏差不超过5 mm。(3)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4)振捣,注意应适度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即可,防止振捣器与支撑架、钢轨碰触。(5)混凝土面层、水沟抹平处理。在混凝土完成初凝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水沟以及混凝土面层进行抹平,要求平整度误差不超过3 mm,高程误差不超过5 mm。(6)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终凝后,施工人员要及时做好养护措施,覆盖混凝土表面,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低于14 d,待混凝土强度达到5 MPa 时开始拆除轨道支撑架。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前,道床上严禁行人、行车。
当下,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方面效果显著,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铺轨施工中,为确保施工质量,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选择恰当施工方法,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与要求施工。本项目中采用的一次铺设法施工,不仅契合工程实际情况,同时也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