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栋
(宁夏大学)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校教师在各类课程中把思政课程的宗旨和理念融入到自己所教授的学科、教学、教材以及课堂体系之中,从课程思政最初的嵌入式思政元素到目前的思政体系,课程思政基本形成了思政课程向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格局。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现状,研究与探索在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中的方法与思想,希望能真正把课程思政实践好、落实好,促进心理育人实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学科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教师在课程中对于政治性行为的质疑与漠视,误导学生认为学科就是单纯学科,与思想政治无关。教师在课程中对于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懈怠与推卸,认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和管理者的事情,这也导致了在课堂教育中对于围绕思想政治工作等学生教育管理的其他工作的漠视与否认,特别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许多西方理论的先进或者超前,致使在课堂中出现了对于西方知识的推崇与膜拜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课程思政是我们教学者必须关注的。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研究都是按照思政元素的嵌入式和课堂教育设计来进行,仅局限于在教学大纲内容上设置有关课程思政的知识和素材,在教师队伍以及教学素材方面体现有关专业思政的内容,导致目前课程思政中出现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等问题,而且在思政元素的设置上本身也出现了跑偏的现象,没有把课程思政作为知识传授和教书育人辅助手段。需要做的不仅要体现出 “教”,还有“育”,要真正地把教书育人责任担当体现在现实课程思政中,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还有就是没有把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宗旨搞清楚,导致前进的目标和方向模糊。“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引导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2]
现在更多的课程思政只在“增和变”上下功夫,把思政元素引进来,增加课程的思政内容,扩充课程容量,同时改变只教不育的形式,做好课堂思政政治,而在教学内容上对于思政内容的结合与融入却没有达到提质增效的结果。原有的意识、思想、内容特别是一些与新的思政要求不符的内容和素材都没有变化,尤其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感觉到课程还是处处西方味,其中概念定义多以西方名人名言为主,案例也大多是西方实验人群,给学生的感觉是内容多了,方式变了,但却更加的忙乱,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需要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下建立自己的体系,也就是说需要在思政课程体系下进行,否则容易把课程思政当作任务来完成,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容多是两条平行线,或者是两张皮,而不是依据课程需要,有机整合,最终是重视了课程思政,结果忽视了思政课程的基本规律性,为了完成课程思政的要求,而把思政课程的内容嵌入课程大纲之中,并行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最后的结果是思政教育没达到效果,学科教学也被削弱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从而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对标立德树人及思政课程,开展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讲党性的前提下,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的创新与发展,真正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现状,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推进心理育人能力。
这是指引我们行动的指南,在课程中要严格执行,不能走样。学科讲党性不是空穴来风,茶叶产地的争论、中国枇杷与日本山楂之争,以及新疆棉花背后问题的揭示,让我们在学科教学中不得不把课程思政突显出来,同时对专业知识的思想政治问题提出时代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不仅要讲党性,也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一是坚持党的指导思想。课程中不符合或者有意识含糊的内容我们一定要坚决剔除,而反映党的指导思想,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就要坚持宣讲,真正把党的宗旨落实在课程教学中。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观和方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与理论中西方的比较多,要能坚持把这些理论中国化,能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安心、养心、修心基本理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和授课内容。三是坚持高校各级党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统领。“高校党委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主体,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当发挥其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要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强化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谋划、总体部署、统筹推进。”[4]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对教材、教案、课堂授课、教师队伍的审查与督导,特别是在对教师授课的指导上、高校思想政治内容的融入与贯穿以及实践体验等的监督与督导。四是党员要起带头作用。党员教师的带头示范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最好的路径,也是在所有教师队伍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是落实课程思政讲党性的重要体现,各级党委要积极发挥教师党组织及党员的作用,发挥其在课程思政的先锋引领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和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让大学生在现实的学习与生活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现实的大学生生活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以及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同时为学生开展有效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学生摆脱心理障碍。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更提升了对课程建设的要求和水平,这就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必须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为指引,以社会主义法规为准则,以基本的心理认识和能力为基础,着力培养学生奉献意识,增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决不能仅把培养合格人才作为基本条件,甚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幌子,着力以西方心理健康标准为基础,结合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而把学生培养成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发展为目标,以自我的自由为结果的所谓健康人才。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只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之中,更体现在每一个细枝末节中。课程思政要求我们在每一个学科体系中要有这样的思想和作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也是如此,西方优秀的心理健康理论中国化和中国化的优秀西方心理健康理论是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道路。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大学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适应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把不适合的西方各种思潮影响下的心理健康理论剔除掉,特别是把看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际却是以个人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为核心的理论和内容删减掉,突出具有中国化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借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心理学知识和思想,挖掘从中国的孔孟儒学开始就在解决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一直到后面的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再到以毛泽东思想为先导的共产主义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为人的心理健康指明了方向,规划了道路,通过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国心理学优秀成果有机结合,更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方法和路径。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有了自己的正确方向和准确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强化对课堂阵地的占领和心理育人的主旨,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课程思政最终落实到课堂上。教师上好课,让课堂真正在知识的映射下把思想政治有机整合,达到育人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建立有亲和力的、有学生互动的课堂。真正的课堂其实就是思政的课堂,就是培养人、教育人的课堂,它包含老师传授知识、答疑现实、解惑人生的老师的声音,而且还包含了学生问候老师的声音、回答问题的声音、课堂讨论的声音、寻求知识的声音、欢声笑语的声音。这样一堂有师生声音的课堂,不仅可以让大学生真正融入到其中,还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敬畏之心,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共鸣,特别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上的共鸣让学生更是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对于自己心理健康的培养意识,同时真正掌握心理健康调适的方法,让课堂成为生命力起航的地方,而课程思政助力生命的成长。二是创设有家国情怀的课堂。合格的人才到处有,但合适的人才却很难。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大学生,使之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课程的目标和思政的目标有机结合,也可以互相促进,就是要把课堂当作爱国主义的基础,作为思想教育的基石来对待,课程思政中的爱国主义元素的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滋养、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育、新时代大学生风尚的榜样引领等,使课堂具有家国情怀,学生具有赤子之心,真正地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而读书,这些都可以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进入更高的水平。三是创造遵循人生价值追求的课堂。结合先进的心理学理论,增强大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生价值追求;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法规学习,提升大学生的遵纪守法的意识,真正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全方位贯穿进去,让大学生在课堂中享受知识教育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全方位素质,规划新的人生目标,尽可能提升自己的追求价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着十大育人体系之一的心理育人功能,课程教学只是其中一项内容,所以我们要在探索心理育人规律上下功夫,重视育人功能。一是配合教学开展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思想政治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经常性。不仅体现在教育上的经常性,还体现在管理上的经常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常性管理落实到实际就是心理普查的常态,知识教育的普及,心理咨询的及时,心理健康活动的经常。真正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起来,心理帮扶精准到每一位大学生,知识普及到每一位大学生,心理育人活动做到人人参与。二是构建好校园心理健康工作五级网络工作体制。在工作队伍上下功夫,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反应及时、术业有专攻的高规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大学生能够及时度过心理障碍区和困扰期。与此同时,建立并完善有效的校园心理支持系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三是形成良好的校园、社会、家庭三方共育体系,构建全方位大学生心理健康育人模式。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单方面形成的,而是因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最为突出的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因此要建立三方共育体系,尽可能全面地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不能单打独斗,要在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体系下开展,同时,各教学单位和部门要围绕课程思政所要求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方面的条件。[5]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两者必须要在大学生思政建设的目标、方向和内容上形成一致。这就要求在课程建设体系或者教学培养体系上从顶层设计就为思想政治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引领作好规范,不仅要有统一的体系方向,还要在内容设定上给出大纲。同时,思政课程由于积淀较深,思路、方法、经验相对来说较为丰富,又有一支固定的教师队伍,所以要发挥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指引作用,要把思政课程的优秀经验及优秀课堂理论用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的指导上。从内容设置、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思想政治元素的挖掘,到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培育上发挥作用,在整体框架的设计到基本内容的培育,以及队伍素质提升,切实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