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夏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在校内,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需要继续提高,课后作业贵在精,不在多,解放学生的天性,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在校外,全面整治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消除学科类校外培训乱象,坚决取缔非法校外培训机构,使校外培训趋于正规化。
教辅图书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整个图书销售市场中一直名列前茅。“双减”政策落地后,势必会真正推动教育改革和减负,也必然会给教辅图书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新形势下,教辅图书出版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迎接新的挑战。总之,现今的教辅图书出版挑战与机遇并存。
教辅图书是图书出版的教育出版领域中的细分市场,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高考分省命题、中考分地命题等环境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到目前已成为我国出版行业的主要支柱和利润来源。从我国图书市场结构来看,教辅类图书出版占据了我国图书市场70%的份额。根据调查,在我国560多家出版社中,有教辅产品的出版社就占据了90%以上。[1]
疫情笼罩下的2020年第一季度,整体图书零售市场规模同比下降15.93%,教辅产品虽也受到影响,但2020年一季度零售市场增长率仍保持在2.80%。[2]可以看出,由于教辅图书的刚性需求使得其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在“双减”后的首个开学季,教辅图书随之进入了销售高峰,除了学生开学的刚性需求外,还有三个诱因:一是严格的“双审核制度”,培训机构自行审查后,教育部门还要进行审查。家长们担心这个新的管理办法会导致教辅资料“断供”,在市场上买不到相关的教辅资料,所以开始囤积教辅图书;二是“双减”政策开始执行后,各校外培训机构纷纷转行,从学科类转向非学科类,家长担心学科类的教辅资料投入不足,或者相关出版社退出学科类教辅资料的研发和销售;三是家长们还不完全理解新政策,病急乱投医,开始囤积教辅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对此,教育部也进行了回应:“学科类培训材料实行的是严格的双审核制度,只有审核之后的材料才是适用材料,其科学性、思想性、适宜性才有保障。此外,培训材料不是越多越好,要优中选优,精中选精,不要大量囤积未经审核的辅导材料。”
由此可见,从销售市场看,至今为止教辅图书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也可能是“双减”政策落地不久,影响并没有及时显现。但此举必然会对教辅图书的出版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性影响。
现今市场上教辅图书品种繁多,配套各版本教材的、配套各年级的、同步类的、总复习类的,等等。虽数量多,但内容有创新的不多,质量也参差不齐。
早在2015年,教育部、发改委等五部门下发《关于2015年关于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要求各地在秋季开学时,严格按照“一教一辅”新机制运行,即任一学段一个学科只向学生推荐一套教辅资料。最近几年,各地也在陆续执行“一教一辅”制度,再加上这次“双减”政策的影响,全国教辅品种数必然会大幅缩减,教辅市场的竞争会愈加激烈。
教辅图书在品种缩减的同时,必然会对质量作更高的要求。当前市场上的教辅,大部分是民营公司开发的。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民营公司,组稿、编辑的任务都是由有经验的一线教师来承担,产品质量很有保证。但也存在一部分规模较小的民营机构,自身没有研发能力,只是将市场上的产品拿来东拼西凑,编校质量完全不能保证。像这类教辅图书在“双减”的要求下只能被淘汰。同时,教辅图书品种太多必然会导致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造成出版资源的浪费。同时那些怪异的、超纲的偏题怪题也同样应该减掉。回归教育本质,应该是作业能力分层,不同知识点题量合适,思维发散,有效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时间效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课外活动,或者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活动。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统计报告》公布的数据,数字化教材已成为学生和老师最喜欢的网上内容之一;中国新闻出版社研究院的调查数据也表明,数字化出版物正以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成为教育新潮流,预计未来几年,数字出版的用户阅读量仍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相关收入每年也将增长50%。[3]
“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各级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这必然会推动教育资源的数字化。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出版机构和各民营公司也都纷纷开放自己的教辅数字资源,供学生和老师免费使用。今后,出版机构应从纸质教辅出版入手,逐渐开发配套使用的线上资源,将两者相结合,形成新的出版融合模式。
在整个出版流程中,几乎都是单箭头循环,也就是说读者和作者以及编辑都是相对独立存在的。针对教辅图书中的某一问题,作者和编辑可能还会沟通交流,到了读者这里,信息流只能是单向的了。这种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读者需要了,读者希望自己对教辅的意见能与编辑和作者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化需求反馈给作者和编辑,这样会促进教辅图书的完善。
纸质教辅图书的配套数字化资源一旦形成体系,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从这些资源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与课程相关的内容,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读者在资源库中检索某一内容,会出现与此内容相关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知识,这是纸质出版不可能做到的。
面对新要求、新形势,各级出版部门应积极谋划,认清“双减”政策的本质,回归教育本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打造一批精品教辅类图书,顺应国家的大政方针,满足教师、家长、孩子的需求。要重新定义教辅图书,不仅将教辅图书作为应试教育工具,而且要使其成为新型教育读物。现今,教辅图书出版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中小学教材更新改版速度快,改动内容多,一些教辅图书的内容还是对应的老版本的教材,没有及时更新,但依旧出现在市场上,严重影响学生使用。原因有二:一是一些民营公司没有能力针对新教材开发新教辅,只是在封面上加上“新版本”“新课标”等字样,其实换汤不换药。二是由于出版规范中对重印图书的修订率有一定要求,针对新教材重新开发新书成本又比较高,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对原教辅进行少量修订,导致教辅内容陈旧。
教辅图书数量太多,必然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教辅图书是根据教材而来,出现少量内容雷同现象不足为奇,但一定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并要做到有创新点。如果大部分内容一模一样,那就存在剽窃、抄袭的嫌疑了。当前教辅图书中,有这样的现象存在,甚至可以说不在少数,这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浪费学生的时间。
俗话说,内容为王。无论是图书、期刊、报纸,还是新媒体,没有好的内容,是不会被市场、被读者接受的。教辅图书也是一样。现如今教辅图书质量参差不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团队水平高低有别。在利益的驱动下,作者队伍东拼西凑,没有责任心,没有大局观,没有真正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怎么可能编得出一本质量合格的教辅?更有甚者是压根没有作者团队,单靠从别的书中胡乱剪贴,题目和答案都对不上,质量从何谈起?
教辅图书稿件交到出版社编辑的手里,要经历三审三校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现在被压缩得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有的甚至更短。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编辑要完成初审、复审、终审、校是非、校异同、通读等多个环节,编辑们不可谓不辛苦,但图书质量能否保证并不可知。以前编辑一年编一本书一百多万字,现在编辑一年编十几本书一两千万字,量在飞涨,质就可想而知了。
图书品种的暴增,编辑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编辑行业人才流失也越来越严重,各出版社也都在扩充自己的编辑队伍。编辑是一个杂家,需要通晓“三百六十行”。一个新编辑成长为一个老编辑,是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磨砺的。“活到老学到老”正是编辑行业的真实写照。
全国各地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学生自身学习的程度不一样,使用同一本教辅,效果肯定差强人意。2012年,教育部牵头的四部委《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资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进行教辅评议—由省教辅评议委员会择优选出若干套教辅,各地市再从中选择一套推荐给师生使用。由于各省教辅评议时对印张、价格等提出了要求,出版企业考虑到成本等相关因素,在编写开发教辅时对内容、字数等都进行了限制,使得教辅内容量相对较少,很难充分满足教学中师生多样的需求。另外,由于传统教辅内容形式呈现单一,普遍存在反馈性、互动性不强、个性化不足等局限性,也影响了使用效果。[4]有些教辅图书也使用了二维码作为知识拓展的手段,但大部分是教辅中题目的答案,或者是视频讲解,很少再有其他别的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各出版单位必须认真对待,加强对新形势的研究,全面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结合新技术创造出能够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教育出版物。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的第一环,也是关键的一环。要想在激烈的教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吃透教材。教辅以教材为本,只有吃透教材,才有能力策划教辅。2.要有创新意识。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充分调研市场,学习吸收已有经验,深入了解读者的需求,加入自己的想法,研发出新的产品。3.践行“四力”。 编辑在策划选题时,要努力在脚力、眼力、笔力、脑力“四力”上同时下功夫,充分调研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的策划能力。
教辅图书同质化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出版教辅图书门槛太低,绝大部分出版社都出版过教辅图书;一些小规模的民营公司也看准了教辅市场的高利润,自己没有实力策划组稿,就在现有图书市场上东拼西凑,造成如今教辅图书市场鱼龙混杂。要想走出这样的困境,首先出版单位必须坚定自己的使命感,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说到底,没有过硬的产品,一切都是空谈。其次,还要提高策划编辑的创新意识,策划教辅图书要深入教学一线,接受老师和学生的及时反馈,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应提高教辅图书出版的准入资质,非教育类出版社不应出版教辅图书,同时加强对教辅图书的质检工作,对质量低下的教辅图书严肃处理。
好作者可遇而不可求。教辅图书的作者大部分是学校的一线教师,他们一方面教学任务重,另一方面也要在百忙之中兼顾家庭。所以编辑要去分担作者的创作任务,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1.建立作者资源库,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水平的作者分类建立档案,和他们保持联系。2.保持和作者的沟通交流,就新教材、新版本、新想法随时交换意见。3.给予作者合理的报酬,建立合理的稿酬体系。
编辑要在挖掘新作者的同时,维护好与优秀的老作者的关系,建设起稳定的作者队伍,帮助他们一起完成图书选题策划、稿件编写的工作。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编辑,必须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坚持加强思想素质培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1.出版单位定期举办各类编辑培训班,组织编辑进行业务知识培训。2.充分发挥社内老编辑的作用,帮助新入职的年轻编辑提高业务素养。
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开发配套纸质教辅的电子教学资源包。其中可以包括教材中延伸的知识点、一些视频的演示实验、经典的例题讲解、跨学科的交叉知识,等等;建立可以交互的学习平台,老师在平台上布置作业,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留下的问题,学生可以在平台上交流、互相学习。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会从方方面面影响教辅图书的出版,各出版单位、各民营公司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将“双减”融入教辅中,实实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在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出版一批精品教辅,满足学生课后复习、巩固的需求,为“双减”政策平稳落地保驾护航。
【相关链接】
201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设立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新出审字〔2010〕143号)。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师范大学主办的一家出版机构。已出版图书200多种。其中,《甲骨文金文释林》一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另有近10种图书获华东地区及安徽省图书出版奖,22种图书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根据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安徽人民出版社协议,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独家发行安徽人民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编辑部组编的200多种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