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文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非正式群体是由正式群体中的成员在相同志趣和兴趣爱好的促使下自发的形成的小团体。群体间一般具有较强的凝聚性,多以情感为主要纽带联系在一起,由相对稳定的成员构成。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从主观方面分析,主要是为了满足情感交往、归属感、以及兴趣爱好等的需要。其中情感对于促成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作用巨大,高职院校学生虽然自我控制能力弱,但其更讲情义,他们年轻有活力,能与群体成员更好的产生共鸣。从客观方面来分析,有共同学习、生活、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利益的需要,最后相似的背景、地位,也能形成非正式群体。这些原因在高职院校班级中导致学生自发的形成不同的非正式群体。
高职院校学生以养成职业技能为主要学习目标,因此从学习专业不同的情况下会以掌握技能程度不同组成不同的非正式群体,一般可划分为操作技能强,理论知识足的优秀群体、在学业上不思进取的后进群体和对专业不认同,游离在专业之外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游离群体。还可以根据学生对班级活动的配合程度划分为非正式群体核心理念与正式群体相一致的亲集体型群体。以及由个性强烈特立独行的成员组成的反集体型群体,他们不愿服从于正式群体的各项安排,往往具有叛逆行为。最后是少部分独来独往或者不愿意与班级融为一体的偏离集体型群体。
非正式群体可以使成员获得一种亲密感和安全感,这对成员个体价值观的养成和学习积极性都有深刻的影响,积极的正式群体会共同参与学习以及职业技能的锻炼,相互间支持鼓励较多,这对全体成员的个人成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高职院校中消极型群体更多是以玩网络游戏、谈恋爱、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为主要活动,对于想要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成员往往会出现言语攻击和排斥现象,最终导致整个群体出现不思进取、安于现状、逃避就业升学压力以及违反校纪校规现象。同样的,非正式群体在与正式群体价值观一致时会促进整个班集体和谐健康发展,但反之也可能造成班级不和谐,阻碍教师对班集体的管理,因此非正式群体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在班级是普遍现象,其中2-5个成员的非正式群体居多,他们在校园中常常以一起吃饭、一起洗漱、一起选择共同的体育课程为表现。基本不存在没有融入任何非正式群体中的个体,也有部分个体同时存在不同的非正式群体中。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班级中非正式群体基本上都存在。
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中,有共同的爱好或相似的性格是吸引群体成员的形成群体的重要原因,因学习成绩好和相似的家庭背景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很少出现,因此可知,高职学生对同伴的家庭背景或学习操作能力并不十分在意,更多情况下他们更加在意同伴个人综合素质以及是否能与自己玩到一起。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交往主要以在一起进行职业技能锻炼、在一起游戏以及课外体育活动为主。他们之间的交往非常单纯,很少涉及政治或者个人利益,更多情况下是一种以情感相连接的交往活动。
大部分情况下,非正式组织的小团体并没有明确的组织规范,但隐约的会存在着一些约定俗成的公约,对群体成员有一定的约束作用。高职院校学生一般十分感性,所以当个体成员触碰到群体底线时可能会出现被驱逐出这个群体的现象。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决策方式主要以“民主讨论,头领决策”为主,这表明非正式群体的“头领”在群体决策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说明群体成员间的民主氛围比较浓。
在高职班级中,学生处于成年早期,从高中严格的管理模式下过渡到大学轻松自由的管理模式,非正式群体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组成到一起,更多情况下不愿意将团体的时间分出来去参与到正式群体的活动中。且高职学生一般个人管理能力弱,叛逆性强,有的甚至会与正式群体活动发生冲突。他们大多更加愿意沉浸在自己的非正式群体活动中,对于班级正式群体活动存在消极应付,流于形式的现象。
教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经常采取的管理措施是积极引导,经常与他们沟通,也存在在有犯错误趋势时才加以管理的老师。也有一些老师不了解该怎么处理游离型和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这说明部分老师忽视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他们疏于管理。而且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教师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班级管理者对于积极型非正式群体处于放任状态,任由他们发展,对与游离型非正式群体和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他们更多的是在有犯错误趋势时才会采取措施去管理,平时只要他们不捣乱老师都不会去管理,也不知道怎么样去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自主性比较强,班级管理者并不天天跟学生接触,所以往往这些群体出现问题时就已经很难再用引导教育这种方式让群体做出改变了。
非正式群体组成成员一般有高度的一致性,个体成员如果有不符合群体一致行为时,可能会被群体认定为“不合群”进而产生攻击,这会束缚个体的发展。高职院校主要学习实用技能,一般通过实操训练必然会增长技能,但在非正式群体框架局限下,群体成员可能排斥刻苦训练而冒尖的成员以保持其群体一致性,这不利于学生个人展,也会使集体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专业的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学生在技能培养过程中受到社会发展变革的影响,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更新,这种更新势必会引发正式组织的变革发展,这时候非正式组织就会对这种变革产生阻力,这并不说明非正式组织所有成员都不希望变革,而是其中大部分人会害怕这种变革会改变他们赖以生存的正式组织,从而威胁他们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由于非正式群体的隐蔽性和老师教学任务比较多,所以班级管理者经常忽视非正式群体这个组织,只要他们没有影响学习和班级建设老师都不会去管教他们,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使非正式群体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为班级建设服务。所以针对不同的非正式群体班级管理者要以不同的态度去对待
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由于他们的目标和班级建设目标基本一致,针对这类非正式群体,班级管理者老师要给予大力的支持,既要鼓励他们的活动,同时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物质上的支持、提供活动时间和场地,支持他们将非正式群体发展成正式的社团,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最大化的发挥其育人和为班级建设的积极作用,所以要大力支持积极型非正式群体。
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建设的作用并不明显,所以这类非正式群体往往更容易被班级管理者忽视。其实,只要班级管理者重视对他们的教育,就可以将它们转化为有利于班级建设的力量。一方面可以引导他们与更多的同班同学交往,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建立更加和谐的班级交往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交往水平,鼓励他们向深度交往发展,使他们的价值观、信念和理想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由于他们的目标和班级建设目标基本不一致。针对这类非正式群体,班级管理者应分步骤进行。首先,了解他们的形成原因和规律,提前做好工作。如果刚形成不久,提早做好引导教育工作,就可以大大减轻班级管理者老师后面的工作量;其次,密切同群体成员的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各方面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用真诚去温暖他们的心灵,达到转化的作用。
破坏型非正式群体由于他们的目标不但与班级建设目标完全不一致而且存在冲突,他们的行为对班级具有破坏性。针对这类非正式群体,班级管理者要认真分析成员的行为表现和思想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严重违反校规校纪,及时交给学校,严肃处理,让他们明白正式群体的规章制度是不能触犯的,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对于那些并非自愿参加的成员,我们要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尽全力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交友观,积极为班级的建设做贡献。
作为班级管理者,要想管理好班级,首先就应该承认非正式群体的存在,然后才能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或转化其消极作用,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其次,班级非正式群体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教育者要全面、科学的分析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作用及影响,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自尊心和人格;再次,教育者要理智、客观、科学地处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把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纳入班级管理的轨道上来。
高职班级一般30-50人组成,其中大概有十多个学生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的存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它对班级面貌和班级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在班级中,班级管理者担任着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和协调的角色,因此,教师不要强行拆散学生已经形成的小群体,也不要过分的限制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否则,会导致学生产生对老师的反感和逆反情绪,与老师对着干。教师要对非正式群体进行分析,在非正式群体基础上进行分组促进群体与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对他们的交往做一些引导,在学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交友观。如,在一个班级中,可能会有一两名学生不太合群,或是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与人交流;或者是个别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但又过于表现自己,不愿接受别的同学的批评而被人孤立。管理者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形成互助组来帮助这些同学进行改变。当他愿意与小组成员交往,小组成员也愿意帮助他们时,说明这些同学的处境有了一定的改善,小组环境的创建也就成功了。通过这类的改变,教师是有可能把班上同学交往的自然环境变成一个人为、有利于学生交往的教育环境,而这个教育环境是有利于全班同学交往需要的。这样,班级会对学生的交往和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一般而言,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强,集体中的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就会越小,班集体中正式组织的积极影响力越强,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影响力就会越小。学生之所以会形成自己的小群体,是因为正式群体无法满足他们的种种需要,只有通过非正式群体来弥补。因此,班级管理者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集体建设,如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等。使每个学生的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他们的需求也尽可能的得到满足。
教室是学生学习和交往的重要场所。因此,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班级环境建设。在班级环境布置上,班级管理者可以让同学自己来布置教室环境。班级管理者老师可以鼓励并发动全班同学参与到班级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中来,班上同学共同布置班级环境的同时,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不仅可以美化班级环境,还能提高同学们班级主人翁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加强班级的向心力,拉近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其次,班级管理者要创建良好的班级舆论。正确的班级舆论有利于各群体的成员形成正确的交友观和交往方式,并发展自己的交往能力。
在学生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着核心人物,他们通常是凭借自己的某种比较突出的个性特征或某种能力为其他成员所信服。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有很强的权威性,对其他成员有一定的榜样作用,对整个群体有较大号召力和影响力,所以,对群体中核心人物进行引导可以很好的实现对整个非正式群体的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教师要经常与他们谈心,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和帮助他们的学习生活,使其在群体中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班级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肯定核心人物的优点,引导他们积极向上,适当的时候可以安排在班级担任班干部,成为班级管理的小助手,变潜在的影响为正面的、实在的影响力,把他们逐步纳入正式群体的轨道。
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交往不单单发生在校园中,假节日期间成员之间一般也会保持密切联系。因此班级管理者老师要经常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合作,有效管理学生。但在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者一般与家长沟通比较少,主要的沟通也是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之后,向家长“告状”。一方面,这会引起学生及家长的反感,另一方面,这种沟通也不算是有效沟通。因此,班级管理者应该经常和家长联系,在学生问题行为有苗头之前,就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村、社区也应为学生的生活创建良好的环境,使社区对学生的影响与学校、家庭保持一致。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敬老院等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努力发挥它积极健康的方面,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
总之,我们要正视非正式群体,通过各种手段引导非正式群体与班级建设目标相一致,让他们为班级建设服务,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班级成员发展,班级文化形成的良好氛围。同时,班级管理者也应该认识到,对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的效果不会马上显现出来,但我们要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有信心,一旦我们管理好班里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各方面的积极影响将会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