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 雪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的内容以及传播的方式日趋丰富和多样化。社会热点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在获取新闻信息中关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由于普遍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必然对社会热点问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各种电子设备的普遍应用促使大学生能及时获取各种热点新闻,他们逐渐成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主要群体。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两种常见的模式,一是课堂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活动。课堂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如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演讲或辩论等形式,属于“第一课堂”教学。二是课外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包括邀请校外专家讲座、学生参加校内社团活动等形式;社会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调查和集体参观等形式。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都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特别是社会实践课堂,更是以大班的授课的形式为主。不论是课外思政实践课还是课堂思政实践课,把社会热点问题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班实践教学过程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途径。
社会热点问题一般指一定时期内比较引人注目,社会各阶层人民普遍关注且讨论较多的问题。它既包括国内和国际的重大时政问题,也包括关系到人们现实利益的社会问题。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社会热点问题有以下特点:
一般来说,社会热点问题都具有特别强的代表性,主要代表着某一时间段社会各阶层广泛关注的社会事件。比如养老问题、教育的“双减”问题、医疗改革问题、扶贫问题等等。往往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都具有代表性,容易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特别容易引起知识水平相对较高且热衷参与讨论各类新闻事件的大学生的关注。
社会热点问题有其复杂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它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某一热点问题涉及领域相互交叉,比如环境保护问题可能是社会问题,也同时包含着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同时在某些特定领域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包含了国内和国际的因素,因此这类问题具有复杂的特征。
社会热点问题必然以时间性为其主要特征,其原因在于社会热点问题都是集中出现在某一时间段,并被人们所关注和传播。相关事件的热度下降之后,人们的对事件的关注度也会随之下降,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退。
根据社会热点问题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种是可预测的社会热点事件,另一种是不可预测性的社会热点事件。
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媒体在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事件只有通过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传播才能为广大群众所熟知,才能传播的更快,影响更大,才可能成为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
与小班授课环境相比,大班授课环境下的实践课授课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比小班授课相对较差,因此将学生关注且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应用于思政课大班实践教学课堂可以增加学生实践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实践课堂的主导者,有更多获得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平台层出不穷,大学生有着越来越多的信息获取的渠道。他们希望第一时间了解热点问题,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融入特定的群体,提升自己的价值。由于网络上的新闻内容复杂且缺乏真实性,部分大学生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对于一些负面的新闻事件缺少分辨能力,无法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因此必须要以思政实践课堂为主要思想阵地,通过将在某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大班实践课堂,由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通过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思政大班实践课,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政实践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要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改变思政教师一言堂和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在课堂实践课的课堂讨论和汇报展示过程中,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大班思政实践课的课程特点和特殊性质来说,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必须突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班额较大的思政实践课的授课环境下,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又要达到良好的实践课效果,就必须要发挥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才能在既定的课堂时间内圆满的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在课外实践课上,“走出去”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党史展览馆等实践基地,要在特定的热点事件与实践活动相融合;“请进来”邀请专家到校讲座,要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和切入点。在课堂实践课上,热点新闻播报,国内或国际社会热点事件的分组讨论、演讲或辩论,根据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改编的小品或者情景剧等实践课的形式,都离不开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融入学生相对熟悉且大多数比较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讨论和发言等环节更容易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踊跃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近些年来,人们对思政实践教学的理解有失偏颇。把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参观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专家讲座或者学生参加家庭的实践活动等课外实践,作为思政课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因此忽视了实践课堂上学生参与讨论,发言等课堂实践活动。思政实践课不能脱离“第一课堂”独立发挥引导学生的作用,否则实践教学就可能演变成毫无指导意义和学生毫无收获的盲目的活动。社会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效性的特征,可以成为各类课堂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切入点。因此把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思政课大班实践教学是丰富实践教学模式的需要。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人员密度大的高校,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为了保证师生安全,不影响教学进度,各高校普遍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由于疫情的反复,学生经常居家或者在校线上上课,而实践课依然是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疫情这个特殊的时期,学生走出校门,参与课外实践的机会相对前疫情时期大大减少。特别是线上教学期间,实践课如要继续开展,就必须要以线上课堂为依托。线上课堂实践课的学生参与方式主要有新闻播报、分组讨论、演讲汇报、学生讲思政课等形式。由于线上教学的局限性,线上实践课的课堂效果与线下实践课有一定差距,要使线上实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实践课主题感兴趣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就必须找到学生感兴趣且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作为切入点。这与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十分契合。因此,把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思政课大班实践教学也是疫情期间进行线上实践教学的需要。
在开展思政课大班实践教学时,在选取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课堂主题的问题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应用于思政课大班实践教学的社会热点问题,必须具有时效性。想要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选用社会关注度高,且最新发生的热点事件,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社会热点事件,在今天具有滞后性,不符合时效性的原则。例如以“观看红色电影交流会”为中心的课堂实践,在选取相关内容时,如果选择观看《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红色影片,对于学生来说年代过于久远,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而选择观看《长津湖》《八佰》等影片则更具有时效性。
其中问题②③④⑤帮助学生建构以某一项目主题为中心的知识结构,重构生命观念;问题①⑦⑨有助于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问题⑥⑨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问题⑦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因此以原始问题为中心的项目主题复习课教学是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社会热点问题内容丰富,覆盖面较广。要满足课堂实践课的教学需要,达到课堂实践课的教学目的,必然要做到优中择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清主次,选择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社会热点事件应用于实践教学。
关联性是指在思政课堂实践过程中,为了服从教学需要,要选取与实践课的主题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对于那些与实践课主题关联性较小,甚至没有任何关联性的社会热点问题不应作为实践课的主题内容。思政教师要抓住社会热点问题与实践课堂教学的契合点,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背后所反映的本质内容。达到实践课的教学目的,真正发挥实践课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引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德育性和实效性等特点,其中政治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将社会热点问题应用于思政课实践课堂,必然要求选取与政治性高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需要思政教师有鉴别各类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把具有政治性而且能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发挥它在思政实践课上政治教育的作用。
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要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要通过热点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让学生走上讲台,针对教学内容中某一重要观点积极发言。特别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亦或是学生普遍不理解和有不同看法的内容,结合与此相关的热点问题,开展分组讨论和学生讲思政课等课堂实践形式,构建新的实践教学形态。引导学生把课程所学理论用于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深层次挖掘社会热点问题背后的本质内容。将本质内容二次与课程结合,并认真总结,形成PPT、实践报告以及小论文等学习成果,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巩固课程内容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因此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大班课堂实践教学新形态离不开社会热点问题的应用。
校内实践活动作为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的一部分,在思政实践课堂上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内实践活动包括组织学生参加知识竞赛、校园辩论赛以及请进来相关专家进校园做专题报告等形式。在组织学生参加知识竞赛和校园辩论赛等形式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布置以社会热点问题为核心的辩论题目和多种竞赛题型,让学生在准备实践活动和参与实践活动中了解国内和国外的最新热点问题。以辩促学,以赛促学。既可以增强学生思政理论知识的趣味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请进来”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可以邀请专家来作学生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专题讲座,比如邀请国际关系专家来进行大国关系的讲座,邀请专家进行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讲座等等,报告或讲座的内容要与相关课程结合,例如形势与政策课邀请中美关系的国际问题专家来进行讲座。社会热点问题的融入,无论是在丰富课外实践教学的内涵,还是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热点问题的选取,不能脱离教学内容,不能离开实践教学的目的。要选取积极向上的、有教育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切记走马观花。大班实践教学融入社会热点问题,不在于仅仅对热点事件的分析,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挖掘热点问题背后的本质内容。因此在完成实践教学活动后要适当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精心选择社会热点问题,把握好选取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度,避免使用一些敏感度较高的事件作为实践教学的内容。要结合课程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内容。提前为学生选取好热点问题内容讨论研究的方向,提前设计好研究方案。教师要发挥在大班实践教学过程的引导作用。
在大班授课的背景下,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较多,涉及面较广。其中完善成绩考核体系是完成实践教学的有力支撑,绝不可忽视。学生的实践考核成绩要有课堂表现和实践报告等内容作为考核依据。要杜绝教师随意对待实践课成绩考核,杜绝学生对待实践课敷衍了事,杜绝任何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