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振华,钮黎剑,于 费,何凤莲
(江苏盛泽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 苏州 215228)
缺血性心肌病作为一种主要冠状动脉严重粥样硬化所引起的以心脏弥漫性增大以及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类型,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当前有研究报道指出,在炎症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异常增强所导致的缺血性改变在心脏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所引起的心肌纤维化、结构重构及功能减退等均能够对患者的心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1]。据调查资料显示,心房颤动被认为是缺血性心肌病在疾病发生发展最为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类型,一旦合并出现此类症状及表现,非常容易造成心功能进一步恶化,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以及心室率加快等表现,造成恶性循环[2]。沙库巴曲缬沙坦(即诺欣妥)作为一种由沙库巴曲和缬沙坦按照1∶1所组成的复方药,其作用机制在于能够对多种内源性神经内分泌以及细胞因子的表达产生一系列的抑制作用,以此减轻对心肌细胞造成的损伤,最终达到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目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作为当前临床工作中用于判断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可靠指标[3]。现江苏盛泽医院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开始就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展开分析及研究,并对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江苏盛泽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1.24±4.11)岁,病程在3~20 d,平均病程(11.25±2.88)d,合并高血压6例,糖尿病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1.10±4.23)岁;病程在4~22 d,平均病程(11.39±2.76) d,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实验经江苏盛泽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本研究纳入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内科学》[3]及《心房颤动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4]中关于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相关诊断标准;②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在Ⅱ至Ⅲ级之间;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排除标准:①合并神经血管性水肿病史者;②合并存在重度双肾动脉狭窄者;③肝功能临床Child-Pugh分级为C级者;④血钾浓度>5.4 mmol/L者;⑤存在良、恶性肿瘤性疾病者;⑥合并存在沟通障碍或精神类疾病者;⑦存在较大死亡风险者;⑧对本次研究用药有过敏史者;⑨合并甲状腺功能障碍者;⑩无法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者;⑪临床资料缺失者。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地高辛(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78,规格:0.5 mg),0.125 mg/次,1次/d;氢氯噻嗪(世贸天阶制药(江苏)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0254,规格:25 mg), 1片/次,1次/d;卡托普利(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309,规格:25 mg),1片/次,1次/d;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规格20 mg),1片/次,每晚1次;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339,规格:100 mg),1片/次,每晚1次。在其基础上,观察组将卡托普利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54,规格:500 mg)治疗,1片/次,2次/d,在饭后口服,期间对血压进行监测。在连续用药2周之后,若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对沙库巴曲缬沙坦的用药量进行调整,调整至2片,2次/d,且在用药期间保证患者的收缩压在95 mmHg以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运动功能指标、血清NT-pro BNP水平,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1.3.1 疗效评价标准按照《实用心血管内科手册》[5]制定相关疗效评价标准:心脏听诊以及心电图表现正常或者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评为显效;心脏听诊、心电图表现基本恢复正常,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消失或者得到缓解评为有效;将患者经过治疗后心脏听诊、心电图表现无改善甚至加重,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者加重评为无效;以显效及有效之和作为总有效。
1.3.2 心功能指标评价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GE威曼彩色超声诊断仪(江苏新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药械准字:2018第2300882号,型号:100X-lass)对患者的心功能测量,测量的指标包括了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分心输出量(CO)及每搏心输出量(SV)。选取两名超声科人员进行测评,经过统一培训后进行双盲试验。
1.3.3 运动功能分别在治疗前后为患者进行6 min步行试验[6],保证在试验期间由同一组医师进行判定。
1.3.4 血清NT-proBNP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的空腹肘部静脉血5 mL,实施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3 000 r/min,共离心10 min,提取血清后,采用锐普荧光干式定量分析仪(山东格蓝普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药械准字2018第2400719号,型号:GLP-ZD20)对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进行检测,操作所涉及的仪器及相关试剂均来源于武汉赛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5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血运重建,计算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 例(%)]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进行数据表示,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运动功能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LVESD较低、LVEF较高、LVEDD较低、CO较高、SV较高,6 min步行距离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运动功能对比(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运动功能对比( ±s)
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CO:每分心输出量;SV:每搏心输出量。
组别 例数 LVESD(mm) LVEF(%) LVEDD(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58.14±5.10 51.69±4.27 37.58±4.26 47.63±6.15 62.50±7.23 54.63±8.14观察组 60 58.23±4.26 42.55±5.31 38.10±4.09 59.78±5.01 61.99±7.08 46.78±8.10 t值 0.063 5.416 0.422 7.168 0.220 2.967 P值 0.951 <0.001 0.682 <0.001 0.829 0.011组别 例数 CO(L/min) SV(mL) 6 min步行试验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4.23±0.59 5.09±0.64 61.54±6.77 65.76±6.83 335.69±36.12 389.64±26.24观察组 60 4.30±0.62 5.57±0.68 62.20±5.91 70.81±6.51 337.20±37.14 415.98±15.33 t值 0.348 2.181 0.335 2.359 0.226 6.714 P值 0.733 0.048 0.743 0.033 0.822 <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物标志物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NT-proBNP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物标志物对比
2.4 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随访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 例(%)]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在该病发生发展期间多合并出现各类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造成了诸多的影响[6]。分析其作用机制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因长时间地处于缺氧、缺血的状态,加之营养能量代谢的出现,也会诱发并加重心肌出现弥漫性的纤维化改变;同时心肌顺应性也会开始降低,左心室功能开始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回心血量也会相应增多,导致左心压力的增强及心房颤动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针对该病多采取药物治疗,但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应用期间均会对患者的心脏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安全性值得探讨[7-8]。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两种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双重靶点作用。一方面可对脑啡肽酶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内源性利钠肽途径进行阻断,促进升高利钠肽的水平,还可促进扩张血管,利尿排钠,发挥较强的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的目的;另一方面可对Ⅰ型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程产生阻断效果,发挥较强的抗纤维化及抗增生作用,有逆转心脏重构的效果[9]。有研究报道,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相关死亡率或者因心力衰竭所引起的再住院率等[10]。另外,有临床资料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应用与缬沙坦相比,不仅显著缩小左心房的体积,促进逆转心室重构,同时可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获得更好的 预后[11-12]。
在本次研究中,江苏盛泽医院就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对心功能和NT-pro BNP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症状及体征,心功能及运动功得到了提升,证实了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心肌收缩能力,提高心输出量,明显减少心脏的前后负荷,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结构与心功能,与既往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3]。另外,有资料显示,NT-proBNP是国内外心力衰竭指南均推荐的心力衰竭首选血清标志物,具有半衰期较强、稳定性更高等诸多优势,用于检测及诊断轻度心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4-15]。在本次研究中也就NT-proBNP水平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在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患者NT-proBNP较低,随访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患者的预后结局也更好。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获得更好的心功能及运动功能,同时可调节患者的血清NT-pro BNP水平,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