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妍淇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晋中 030024)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功,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具有的内在契合性,这种契合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良田沃土,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量的密码,赋予了中华文化“新活力”“新生命”“新价值”。
“民本”一词来源于《尚书》:“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在政治思想和实践当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相对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中国的民本观念早在尧舜时期便开始萌芽,作为这个时期的社会主要人物已经开始意识到要安民、顺民、养民、征求民众的意见。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思想家也提出了自己的民本思想,其中儒家民本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孔子提出“养民”“信民”“宽民”的民本思想,并将“德治”作为治国的核心原则。孟子则提出“性善”的观点,推行“仁政”,强调要重视“民”的作用,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主张。荀子也坚持“民为贵”的思想,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的观点,强调君主有为民众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并对“礼不下庶人”的观点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民众的地位。此后,历年历代的思想家均对民本思想展开论述,并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其他各家学派为辅的传统民本思想体系。虽然各家学派的民本思想各有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重视人民的力量,都希望通过采取一系列以民为中心的措施和主张,实现安民、惠民、养民的目的,最终实现社会政治的长治久安。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人民群众还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革命当中的直接参与者和决定性力量,直接推动着历史的发展。我们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中进行现实的分析,而非只从抽象的意识观念出发理解历史的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能够迅速的得到大众的接受和认可,这与其人民主体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民本思想有一个共通价值理念,它们都十分强调和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根本价值上有着高度的内在契合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不论是在哪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十分重视人民群众问题,并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毛泽东同志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研究极为深刻,他把民本思想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人民群众观点相结合,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形成了适合中国革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文本、富民养民、惠民等民本思想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果。
先秦时期孔子提出“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的观点,认为公正的财富分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孟子主张社会财富资源应该由民众共享,轻徭薄赋也是为了实现藏富于民,可以使得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都可以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墨子主张天下应该“兼相爱,交相利”。汉代贾谊认为做臣子的应将民众的富裕快乐作为功绩,民众的贫穷困苦作为罪过,将民众的富裕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根据。再到近代康有为《大同书》中“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主张,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等思想体现出了人类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愿景。《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所描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大同”社会就是中华文明关于美好社会畅想的代表性概括。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有许多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揭示了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共同富裕作为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共同富裕思想火种的萌发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对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初步探索积累了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系统理论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共同富裕理论,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为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指导。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已经找到到达“大同”的正确道路并进行了成功实践。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所以能够进行充分的结合,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提供了实现“大同”社会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而不只是让人民停留在美好的幻想之中。另一方面,由于“天下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对中国人民来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都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者有着人性层面的深度契合。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日新观念是中华传统发展创新理念中的具体体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秉承天地自然运行的本质特征就是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在看似循环的运动过程当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产生新事物。正如荀子所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篇》)。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认为天道对人道起规定性作用,那么天道是日新,则人道也是日新。《礼记·大学》中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尚书》中提出“德日新,万邦惟怀”。不难发现,这些表述旨在强调人们要注重日新,要在德行方面不断的完善与进取。中国传统的日新观念不仅有关于个人修养提升和人格完善的论述,还有关于政治革新方面的内容,譬如:《诗经》就认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周易·革卦》中提出“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认为革命是顺乎自然规则的应然之事,如此一来就为革命的正当性提供了依据。除此以外,《周易·杂卦传》中还对《革》《鼎》两卦的抽象意义进行阐释:“《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此后,革故鼎新逐渐成为社会政治改革中经常引用的经典理论。纵观历史长河,众多改革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变法传统,其中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张居正改革、王安石变法等这些著名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变革。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和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纷纷进行改革维新、救亡图存的探索,譬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他们都试图通过改革的方式将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原则,并反对脱离实际、教条主义和保守僵化的做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对于他们所提出的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正是这种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更新理论发展的思想,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永葆思想活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践行于中国具体实际当中,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文化的日新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有机结合起来的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中的重要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它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质,同时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知常达变的精神品格。中国共产党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实践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念,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日新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日新观念,坚持从改革和创新中寻找发展动力,强调以实践为依据,在改造旧世界中创造新世界,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生机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背景下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去发掘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宝藏。其次,“方向明、路子清”,我们要始终把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方向,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基本方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最后,我们要坚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本质和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