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青
(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山西 太原 030012)
新左派产生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中。英国新左派的产生与20世纪中期的两大事件相关,即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这两件间隔时间不长的大事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两大事件也就成为标志政治冰冻期结束的一道分水岭。同时也就是在这两件令世界哗然的事件的余波中产生了英国新左派。
英国新左派是来自不同领域,学历层次都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者,尽管在很多问题上他们所持的观点大异其趣,但在文化视域却殊途同归,形成了独特的英式新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他们奋起反抗主流社会,具有清晰的目标导向,从整体思维出发,发动人民大众自下而上地看社会,这种观点是从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的研究入手进行彻底分析的。
英国新左派的文化理论研究受到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的“总体性”和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的影响,他们突破了先前教条的文化分析方法,看到了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总体性的必要性,认为文化研究应该用整体的视角从整个社会关系中去把握会更有意义。
卢卡奇批判了第二国际所谓的“经济决定论”的观点,他对历史进程的总体性进一步审视,“在卢卡奇那里,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有着本质的关联,它首先是人的存在的总体性。”可见,卢卡奇非常关切人的主体性,而且高度重视无产阶级的主体性。他认为,无产阶级是否能实现自己的能动性关键在于其内在的转变和受教育程度,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是否能够自觉突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阴影是至关重要的。他曾说:“无产阶级的自我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和困难的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无产阶级才能成为成熟的革命阶级,因为无产阶级受着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所以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以及资产阶级的文化越是高度发展,那么无产阶级的自我教育过程就越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葛兰西目睹无产阶级革命屡次失败,深受触动。在他看来文化领导权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指出:“‘领导权’强调了那种‘整体的社会过程’同权力和影响的分配状况密切相关。”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文化领导权,是否能够把握整体的社会发展过程和政治形势。
英国新左派吸收了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从整体上看社会发展,并将文化研究的视域聚焦于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同时还借助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并用文化来指称之前提到过的“整体的社会过程”。在革命问题上认定了革命不仅包括了政治经济权力的转移,而且认为需要颠覆原有阶级统治形式,创造出另一种优势的实践形式,这才真正是革命成功的关键,于是重新定义阶级斗争,从而将研究视域聚焦于文化。因为“它一方面指示了这种政治被重新思考的领域,另一方面认识到这个领域是政治斗争的场所。”所以从整体出发,构架起自己独特的文化批判理论。
汤普森和威廉斯是英国新左派的杰出代表,他们从文化维度体现其学术思想。汤普森通过对工人阶级的研究,将文化界定为一种整体的斗争方式。威廉斯认为,文化是大众的,是民有民享的,不能将大众文化视为洪水猛兽,而应该将文化描述为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这样就赋予了文化物质性意义,揭示了文化的深层含义,推进了对文化的进一步研究。
汤普森在《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书中曾提出:“文化是整体的斗争方式。”汤普森与霍加特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更加注重对工人阶级历史和阶级斗争的研究,特别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阶级。他说:“工人阶级并不像太阳那样在预定的时间升起,它出现在自己的形成中。”在研究人民斗争史的过程中,他寻求一种自下而上看历史的方法,用阶级分析的观点阐释历史。汤普森主张,研究文化时要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概念紧密相联而绝不割裂,他将总体性概念与阶级斗争理论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非常独特新颖。
汤普森的另一个突破就是对工人阶级实质的研究。他分析了工人阶级内部的每个个体,认为他们的等级和个人思想意识各不相同甚至存在对峙,有时也许会产生激烈的斗争。但在反对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这一点上他们不谋而合,从而凝聚起来形成了一个阶级。汤普森对这个阶级所经历的政治、文化、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仔细探讨英国工人阶级作为“外力的产物”是如何创造出自己的政治思想意识的,他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把握这个阶级充满斗争的成长发展过程全貌,从总体出发挖掘其内涵。可以看出,在他眼里确实将文化视为一种整体的斗争方式。
威廉斯更加强调文化的整体性,他说:“文化一词的发展记录了我们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领域的变革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而持续的反应。”把文化看作是对我们的共同生活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普遍反应,它是对历史整体性的评估。威廉斯认为,我们可将文化视为一幅五彩斑斓的地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回顾历史,探索社会发展的本质,因为文化记载了有关人类在各生活领域变革中的反应。当我们生活的状况发生变化时,必然会产生一种符合事实的连锁反应,使得人们能够聚焦于总体。他指出:“特定的变化会修改一种习惯法则,转变一种习惯行为,普遍的变化在完成以后,会促使我们回顾总体规则,使我们把它当作一个总体进行重新审视。”但这绝非易事,因为人们力求重新审视的这个新状况并不是静态的,它从一开始就不断变化着,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高度的张力。由于人们的出发点不同,所得结论也就各异,但都朝着整体性评估而努力,在这点上是一致的。如果要从整体生活方式中去探索问题的真谛,必定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
在《漫长的革命》这部作品中,威廉斯进一步定义文化,他认为:“文化的社会定义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它不仅表达了艺术和学术上的一定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达了体制和普通行为上的一定价值和意义。”这种观点强调了文化是内涵丰富的特殊的生活方式,后来威廉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仔细研究,进一步将文化定义为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这一定义赋予文化以物质性特征。从字面意义上看“生活方式的描述”是比较抽象的,但从人们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上来讲却呈现出形色各异的时代特征。威廉斯强调,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应该从“整个生活方式”的层面解释文化。可以看出这种研究大有与传统的精英文化决裂的意蕴,使得文化不仅是统治阶级的专利,而且也是人民大众的形象代言,从而大大扩展了文化的外延,使其与整个日常生活同起同落。也就是说,人类一切生活生产状况均可用文化来表达,均可从文化角度来考察,这是对传统文化概念的反对,对文化内涵的扩展,如此从全新的视角重写文化成为之后新左派文化研究的奠基石。
新左派认为文化研究是一种特殊的问题建构,文化维度是一种本质维度,在对文化本质的分析上,新左派几位核心成员均持相同观点:文化是复数形式。另外,伊格尔顿的文化研究注重实践性和整体性的结合,从而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复数”这个概念是德国历史哲学家赫尔德提出的,它指的是“各种不同国家、时间里的特殊与不同的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内部,社会经济团体的特殊与不同的文化。”威廉斯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此概念为大众文化的合理合法性辩护,指出文化不仅是属于精英的而且是属于大众的,他呼吁维护大众的文化权益,把大众文化看作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坚持文化研究的社会批判维度,强调了文化主体和文化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贬损大众文化的精英主义进行了批判,并仔细分析了文化的复数性质,得出“任何文化在整体过程中都是一种选择、一种强调、一种特殊的扶持。一个共同文化的特征在于这种选择是自由的、共同的或者是自由的、共同的重新选择。”这充分体现出在威廉斯眼里文化是复数,它具有深层含义和极强的社会功能。
威廉斯的学生伊格尔顿认为,文化的批判秉性要求将其置于整个的生活方式中进行批判将会更有意义,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其实,从社会实践中考察文化就是将文化复数化了,文化研究就是在重述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历程,这就说明了文化绝非单一的、纯粹的,而是混杂的、多样的、不太统一的甚至是异质的共存体。
汤普森也有相同的观点,他在《英国工人阶级的分析》中就明确反对狭隘的、传统的、精英式的利维斯主义文化观念。他坚持文化的特殊性,把文化看作是复数形式而绝非单一的形态。“表明文化和与之相关的阶级文化、阶级形式和阶级斗争之间必要的斗争、张力和冲突,这种斗争存在于生活方式之间。”这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观点,意味着与原来教条式的文化分析彻底决裂。
伊格尔顿在其文化研究中,既有对威廉斯民有民享文化思想的继承,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并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批判风格,更加注重强调文化的实践性。他认为:“文化在本质上是实践、是生产,文化研究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解释文化而是为了实践地改造和建设文化。”文化是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政治现实问题,是不断重新建构的生活方式。
伊格尔顿指出,文化呼吁人们为公正呐喊,它主张人类的整体性和公平性,主张人人参与文化创建。也就是说,只要人们的思想不受狭隘、偏见、宗派之类干扰,文化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就可能实现。伊格尔顿同样注重研究的总体性,使文化研究与精英之外的大众或者说是弱势群体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起来。
伊格尔顿还有一个研究亮点是用辩证思想来理解文化的本质,从而进行合理的文化批判,这也体现了其极具整体性思维的路径。他指出:“文化是自然出现的,是在骨头中产生,而不是由大脑孕育的。”可以理解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过程,比如说:“文明在实现某些人类潜能的行动中也压制了其他潜能。”这是矛盾运动过程,那么要解决矛盾,凸显文化的社会功能,在伊格尔顿看来,需要仔细研读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因为他在论述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阐述了矛盾运动的真谛,这里既有惩戒因素也包含鼓舞人心的成分,体现了伊格尔顿重视文化的整体性,也没忽视其实践性。
总之,伊格尔顿坚持以辩证思维理解文化,强调文化不分派别,这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视角,直指相对主义、精英文化和不良文化的局限性。就像他所认为的“文化不仅是我们赖以生活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他还是我们为之生活的一切。”这是极具辩证意义的观点。从大众生活状况的层面上,伊格尔顿指出诸如生产、生活、感情、关系、社团关爱等要比人权宪章和贸易协定更加接近大众生活,更加缩短了与大多数人之间的距离,可见文化是整体的、是实践的。
新左派认为应该仔细探讨大众文化和主导意识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挖掘文化发展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清晰看到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无不彰显出技术开发和进步的中流砥柱作用。大众传媒可称作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代言人,新媒体的形式、语言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持续重述着我们的生活和文化。
霍尔是这样认为的,对作为既可以倾覆又可以生产主导意识形态的大众文化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对主导意识形态文化进行批判,另一方面也是在挖掘其自身拥有的挑战和反抗因素。从技术层面上看,由于科技进步而出现的现代媒体成为主导意识形态控制的新手段,这样可以激发民众的革命潜能,提高抵抗意识,促成底层大众抵抗方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手段和资本的紧密接合使媒体文化蓬勃发展而且势不可挡。
英国对观念和认同问题的管理是基于对日新月异的媒体传播手段的持续控制。可见,文化权力建立在技术媒介的基础上,即技术媒介具有强大的政治权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家文化权力。大众媒体看起来并不属于政府的权力部门,但它却和国家内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从中获取权力。这样一来使得大众媒体与国家之间形成一种既依赖又独立的关系。一个国家是否发展了,从其主导文化的代言人大众媒体的发展中可一目了然,因为媒体会“将整个人民的文化作为有机的国家的文化来反映,而且同时维护传统价值和尺度,并教导大众趣味趋向‘更好的自我’这一公共职责。”确实,一些大型的媒体是通过国家授权发声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彰显出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它依然还是一个企业,也就是说媒体是资产阶级主导价值观念的彰显,也是人民大众生活生产需求希冀的表达。
随着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形式多样的产品不断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霍尔从中发觉这些商品的出现暗含着发展民主文化的可能性。正如斯莱特所说:“现代文化在其实践中已经无情地被物质化,但是商品的物质性世界无论是在其生产过程中渗透的设计还是风格和美感都是彻底的文化。”这是西方现代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再生产模式,而文化变革的势不可挡终究要归功于新兴技术的发展。
作为技术与文化批判之先驱的法兰克福学派过多强调了技术是为政治权利的精英文化提供支持不可或缺的因素,遗憾的是他们忽视了研究文化的整体性,并未发觉技术同时也支撑了底层大众对统治者的多元反抗,而霍尔却从中窥得文化民主化的趋向。他主张“消除技术异化,使技术不再是资本价值增值的手段,进而走向‘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因为在技术奠基下的媒体不仅为主导意识形态代言,而且也提高了整个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还以电视为例,随着电视的出现,也就出现了许多跨阶级的观众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与此同时,种族、年龄、阶级等条件逐一被无情淡化,相对突显出的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可见,大众文化领域的主要张力可以被认定为是主导文化与被支配文化之间的有形无形的对立。
霍尔深层次地剖析了青年亚文化的文化政治内涵,多角度研究并发掘青年文化的多元抵抗的意义和形式。青年是每个时代出现的特定社会结构的主要成分,他们是准确地反映社会变革特征的风向标。由于青年亚文化是通过个性的音乐、舞蹈或者是另类的着装来表达其反抗的形态,同时也正是这些外在的标志凝聚了青年群体,他们用独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代际感受。霍尔认为:“通过对事物进行符号化的使用来巩固和表达一种内在凝聚力的做法,同时也是一种对于其他群体的隐含的对抗。”总之,新左派霍尔从总体出发研究技术、文化和日常生活结合的意义,他在肯定技术为主导文化意识形态做支撑的同时,也为大众文化、边缘群体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这时,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奠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是毋庸置疑。
总之,英国新左派是特殊时期的产物,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而努力尝试,他们从总体出发,突破桎梏,用全新的文化研究方法体现其学术风范。新左派的整体思维,缘起于卢卡奇葛兰西的思想,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展开了自己崭新的文化研究。他们扩展了传统话语中的文化概念,形成了一种文化整体观。在看待文化的发展时,新左派同样也秉持一种整体思维,认为大众文化的兴起是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文化后果,正是技术加速了文化变革的节奏和力度,这种变化表达了人们的心声,体现出民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