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基层干部工作中面临困惑的原因和对策

2023-01-07 22:24盛维华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财权基层干部责任

盛维华

(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

一、基层干部的困惑

当前,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极大地考验着广大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斗争水平,也使得基层干部面临很大的压力和困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怎么有干不完的事”。基层干部长期处于全部工作任务落实的末端,既要承担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安全稳定、信访化解、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多方面任务,也要对接上级职能部门,落实各种各样的重要工作安排,还要迎检送考、接待保障、创建活动,接受层层检查督导。这些纷繁复杂的工作使得“白加黑”“五加二”成为基层干部的常态。

(二)“怎么这个事也让我们管”。对于基层工作的现实,许多时候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政府承接了上级职能部门指派的各项任务,却由于缺乏相应的权力和资源,常常陷入“顶不住”“管不了”“喊不动”的困境。

(三)“没有钱怎么办这个事”。基层十分缺乏相对应的职权、财权和人权,特别是财权的缺位,常常导致基层干部感到能力有限,资源有限,在落实任务的时候往往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四)“办了好事怎么老百姓还不满意”。随着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增强、权利意识觉醒,对政府服务的标准要求日益提高,对基层干部的工作效率、言行作风要求越来越严。但基层干部往往面临流汗吃力不少,办了好事老百姓还不满意,甚至遭遇差评、举报的尴尬境地,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五)“上访不讲理怎么稳得住”。基层是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最前沿,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在萌芽状态是基层干部的重要职责。但是,一些信访事件的涉法涉诉问题,化解手段并不在基层手中,面对说走就走的“上访户”,有时只能煞费苦心地稳控安抚,却不能对无理上访者说“不”。

(六)“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基层干部的“苦累难”有目共睹,更令基层干部困惑的是出路在哪里。权小责大、钱少事多,加之晋升渠道受限,致使一些年轻干部不能获得合适的岗位与职务。

二、原因分析

近年来,党中央和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安排部署,拿出了一系列实招硬招,着力解决了一些困扰基层的顽瘴痼疾。但基层干部困境仍未彻底破解,主要原因有:

(一)属地管理、属地责任造成责任宽泛。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属地管理”本意为强化基层责任,促进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落实在基层。但在当前的督查考核和追责问责机制下,“属地管理”泛滥化,表现为属地责任边界无限扩大,基层由此承担了来源多重、头绪繁多、压力多元的工作任务,导致基层精力分散、不堪重负。

(二)权责清单不明晰造成责任转嫁。从行政管理体制来看,由于职责层级责任划分不明确,基层街道、乡镇的角色定位不清,上级职能部门将一些职责范围内的、风险大的、棘手的工作,通过签订责任状与任务书、开会发文、督查工作等方式转嫁到基层。

(三)财权与责任不匹配造成运行梗阻。基层事多责任多,却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执法权、财权、人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财权。基层街道、乡镇各项资金都是由上级政府定向定额分配,自主预算的比例少、财政自主权缺位。但是在直接面对群众的工作中,有很多方面的资金又必须要支出,这种财权与责任失衡的困局将不可避免地诱发避责行为,直接影响基层干部的干事热情和工作实效。

(四)群众诉求多造成回应不到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进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对基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更高标准要求。与之相对,基层在解决人民群众多样化诉求方面手段和方法有限,难以及时回应所有群众的期待和要求。

(五)“谁闹谁有理”造成信访难点。近年来,随着改革力度加大和社会矛盾凸显,基层群众信访问题呈现易发多发态势。一些地方对“越级访“”进京访”不问有理无理,实行一票否决。这就导致有人利用基层政府的“软肋”,故意制造事端、闹访缠访非法访,使“基层干部有时只能一味忍让妥协”,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六)基层干部晋升渠道不畅造成人才流失。晋升渠道窄、队伍难稳定,是制约基层组织队伍建设的一大瓶颈。一方面,基层干部所处机构的规格和层次低,晋升空间狭小;另一方面,交流渠道不畅,存在“能上不能下”的现象。这些“天花板”都影响了基层干部的个人发展和干事活力,导致年轻干部更倾向于通过遴选、选拔等途径离开基层,不利于基层人才升级换代。

三、对策

(一)坚定不移为基层减负赋能。深入整治文山会海,严控层层发文,把好公文处理的各道关口,着力精简会议,不断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改进督查考核方式,持续精简整合督查事项,科学合理使用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严控考核总量和频次,对指标体系进行“瘦身”和“健体”。进一步为基层放权赋能,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赋予基层更加平衡的“权、责、利”制度关系。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职责清单并严格执行。聚焦基层街道、乡镇主责主业,大力推进职责任务清单细化工作,进一步理清街道、乡镇与区直部门的职责关系,同时做好清单动态调整工作,着力构建“照清单履职、依清单办事”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实行社区、村事务准入制,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需要社区、村协助完成的工作事项,通过“前置审核”等方式从源头为社区、村减负,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增强社区、村自治和服务功能。

(三)明确工作经费保障办法。加大政策供给力度,进一步推动资金向基层倾斜,扩大给基层街道、乡镇的自主预算经费的比例,增强基层的财政自主权,考核奖励进一步向基层街道、乡镇倾斜。加强社区、村工作经费投入,持续足额保障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增强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的能力。

(四)提升基层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坚持站稳群众路线,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公开回应群众的咨询投诉,努力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执行制度和依法行政的能力,综合应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五)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职业归属感。树立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鲜明导向,让那些扎根基层、敢于担当的干部选得上、用得好。拓展激励举措、创新奖先机制,择优选拔优秀基层干部进入县区领导班子,加大优秀基层干部交流力度,增强基层岗位的活力和吸引力,推动更多青年人才往基层走。同时,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大力宣传工作做得好、成绩突出的基层干部,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猜你喜欢
财权基层干部责任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事权与财权分析
央地关系视角下的财权、事权及其宪法保障
势科学视角下财务治理主体、客体及环境研究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