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提升网络传播力的策略探讨

2023-01-07 02:22尚焕霖
数字通信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智媒电视新闻大众

尚焕霖

(济宁广播电视台,山东 济宁 272000)

伴随新媒体的持续涌现和创新,电视新闻领域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瓶颈,很难适应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的及时性,且缺乏个性化和特色,加上电视新闻内容的编制周期较长,内容传播模式比较简单,很难满足当代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需求。但是也不能忽略电视新闻长期以来在观众中树立的优势,因此,5G智媒时期,电视新闻若想获得更为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注重提高网上传播力,加快自身的改革创新。

1 5G智媒时期电视新闻面临的困难

5G智媒时期,各种新闻传播途径和媒介均获得了全面整合,可以为大众提供更丰富、更广泛的新闻内容,而且新闻信息的传播更为个性化,可以按照大众喜好、需要推荐个性化内容,有助于从海量资料中获得有针对性数据信息,这同样适应了人们的生活,并获得了大家的认同。电视新闻是以电视为载体、电视新闻播报为基础的行业,其在5G智媒背景下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第一,电视新闻内容传播途径单调,大众接收消息的方式比较单一,缺少控制权和选择权,并且受时空制约。面对越来越受欢迎的新媒体不断涌现,给电视新闻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电视新闻很难适应大众获得信息的多元化需求,又受时空制约,所以很难得到持续良好发展,该种短板还降低了电视新闻在线传播力。为妥善处理这种情况,电视新闻必须根据大众需求加快创新发展。第二,电视新闻播报内容编制周期较长,使得新闻传播丧失了快捷优点,大量由微博、微信等媒介播出的新闻事件,对于电视新闻而言还要经历严格的编制流程与信息播前管控,由此导致电视新闻很难迅速提升传播力。5G智媒时期,互联网和信息化的使用大大精简了新闻内容的传播过程,并提升了播报效率,电视新闻若想得到较高的网上传播力,就必须依靠全媒体时期的各种优势,加快发展步伐。第三,电视新闻相对于其他新闻媒体,在新闻内容方面缺乏个性化,而且很难提供个性化服务,并且在与大众良好互动方面也是弱项。电视新闻内容报道存在单向性,内容输出很普遍,但在内容沟通和反馈方面没有必要环节,难以适应当下大众针对双向互动的要求,从而很难有效提高电视新闻网上传播力。5G智媒时期,电视新闻要学习多媒介系统在内容沟通和互动方面的良好模式,创建沟通和反馈机制,为人民群众带来更为个性化服务,且利用多种信息素材供大众选择,这样才能满足大众的新闻信息需求,促进电视新闻得到更好的长远发展。

2 电视新闻提高网上传播力的有效途径

如今,电视新闻需要利用全媒体时期的各种技术力量和自身优势,展开整体性优化和升级。虽然电视新闻面临新媒体的较大竞争压力,但是其在大众心中的地位依旧稳固,因此,电视新闻要积极转型创新,提高网上传播力,在5G智媒时代取得更好的发展。

2.1 保证新闻内容及质量

全媒体时期,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海量信息尽管有一定发展优势,也要考虑大众需求。大众针对内容的需求必定是需要一定质量和品质的,如果是碎片化内容反复叙述同一事件,或是在传播内容方面无新闻价值,则不会获得大众认可。因此,电视新闻必须注重5G智媒环境下自身的突出优点,进一步完善新闻内容及质量,增强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保障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这是电视新闻无法被其他传播渠道替代的特殊优势,也是其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基础。为更好保证电视新闻内容及质量,需要从以下两点着手。其一,基于公信力获取大量用户认同。电视新闻在采访、影像资源使用方面有许多优势,如果电视新闻深入挖掘在部分影像资源方面的优势,就可以及时抢夺新闻素材,占据新闻高地,成为权威、主流的内容播报媒体,并提升电视内容的网上传播力。其二,提升人才团队专业性,突出人才优势[1]。对于电视新闻品质,应当依靠电视新闻领域专业化人才团队,提升新闻内容生产的专业性,从多角度提炼和融合,制作大量原创性、职业化的新闻节目,为电视新闻创造大量发展优势,巩固电视新闻在大众心中的核心地位。

2.2 提升电视新闻事件的及时性

必须从电视新闻播报效率上着手,提升电视新闻事件播报的及时性,利用5G智媒技术优势提高自身发展水平,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新闻移动用户端等创建立体传播系统,改善电视新闻传播及时性较低、编制周期长等短板,这样既可以有效利用电视新闻采集和处理素材,也可以保证在电视新闻采访和播报前获取更为准确的内容,提升电视新闻播报效率。只有注重电视播报新闻信息的及时性,提升效率,才能更好满足观众的需求。

2.3 创新“信息+体验”传播形式

音视频、直播和VR/AR/MR等全新的跨场景沟通,开始推动新闻内容传播逐渐突破时空制约,令大众对新闻内容的需求处在“消费升级”状态,“客户体验为王”慢慢成为内容传播核心要素。全息全场景浏览将是今后内容播报的主流发展方向。

例如,针对疫情防控新闻事件的播报,有些主流媒体开始采用5G交互、VR现场直播等模式,增强大众互动体验以及内容传播质量[2]。大众浏览和收视感受,决定了同题传播信息可否被大范围分享,是大范围播报的关键因素。而且叙述的事件真实度高、营造的形象生动具体、蕴藏的道理严谨精准、传送的感情真挚友爱,依旧是决定大众体验良好的核心因素。

主流媒体需要创新“信息+体验”传播形式,注重议程设置新闻信息建设,提高大众黏性,关注现有生活,聚集大众真情实感,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传送温暖。重视新闻内容的及时性,掌握传播节点,以大众体验获取青睐,实现新闻内容、技术运用、平台终端以及管理方法相互融通。主动性、沉浸式VR模式克服了空间限制,牢牢占领舆论主导、思想带领、文化继承以及服务群众的播报制高点。

2.4 整合传播方式及平台

网上新闻信息的采编包含信息收集、加工、编制、发布全过程,所以要完善整合传播方式及传播平台素材,规范化管理全流程。采取最科学的网站应用系统,保证平台的先进性;营造跨媒介、跨平台的网上传播与普遍的协作关系,凭借综合力量提高网上传播力[3]。平台规划应全面考虑目标大众与经营者的技能水平,尽可能提供简单集成的处理界面,实现传播平台功能模块化,能灵活加入或去除应用模块,并且保证访问安全。以便组织网站资料,完成稿件整合、选取、编辑、传输等各种新闻生产流程,以灵活记录多照片、多风格及页面信息,确保新闻事件及时发布。

2.5 全面打通各个舆论场

现今,很多智能传播系统依靠强大算法与信息推送能力适应大众针对信息的需要,但其信息质量不同、真假难分。有些自媒体用户为了博取大众眼球,随便制造、传播没有通过核实的信息,干扰受众的认知和判断,还造成媒介环境越来越严峻,由此引起媒介信任风险,对主流媒体具备的话语作用、议程设置功能与舆论引导功能有巨大挑战。

电视新闻要形成“问题导向”思想,及时融进社会热点话题,有效开发议题,全面寻找消息源,消除舆论噪声。对于社会经济建设中的“盲点”和“热点”话题,电视新闻要发出权威声音,畅通运行过程的“堵点”,缓解“痛点”,控制虚假内容传播途径,预防处理社会舆论危机。使社会关切话题均获得及时回应,加快问题与冲突的有效处理。需因势筹谋、应势行动、顺势而为,重视舆情追踪研判,连续跟踪、连续传播事实性新闻事件,化解社会及网上的“杂声”“噪声”,突出电视新闻的“压舱石”功能[4]。真正保障社会大众的知情权、参加权以及监督权。贯通各个舆论场,以“小人物”开发“大故事”,由小见大,加大新闻传播的温度、广度以及厚度,给事实性事件传播增添大量“烟火气”与历史厚重感。保证“上情下达”与“下情上通”,建立媒体和政府部门间的联动体系,保障新闻内容顺利发布,创建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及公信力。

2.6 把电视新闻融进国家治理框架

电视新闻需要认真审视与重建媒体生态及社会生态之间的联系,持续推进媒体渠道扩展与渠道融合,把电视新闻融进国家治理水平与治理结构现代化方面。注重客户体验,适应大众多样化、个性化及主动化需要,提高客户黏性,贯通失效的新闻播报渠道[5]。基于此,深度探究重建媒体生态及社会生态间的联系,全面推进单一维度新闻播报朝多维度、高含量的新闻内容服务扩展。基于内容作用,以社会治理为主导,融入全媒体技术,多点触发内容需要,时刻处于在场状态下。以最符合5G智媒时期大众接受消息的形式,创建满足融媒体需要的新闻生态与媒介形态,建立全程媒体新闻编制与播报的新体制及新体系。

2.7 满足大众个性化、多样化新闻内容需求

5G智媒背景下,手机媒体逐渐成为新闻内容的关键来源,依靠社交系统的朋友圈、社交关系圈以及新闻内容算法精确推送体系,逐渐满足大众个性化新闻内容需求,使之变成智媒时期大众了解新闻资讯和内容的关键途径。

5G智媒时期,主流媒体需注重信息化新业态产生的新态势,自主把“科技基因”融进媒体播报链条。合理使用5G、大数据、AI以及区块链等科技的改变和迭代,促使新闻内容呈现方式从平面化变为立体化,重建新闻生产过程,加快新闻制作智能化改革,优化大众标签体系建立,精确推动大众喜爱的信息[6]。考虑大众心理和习惯,加大客户黏性,基于技术下沉与智慧场景创建,给大众提供视、听、读、说等智能化新的感官感受,体现多元化的叙事模式,整体提高业态的前瞻性、信息分发的精确度、播报的时效性,进而真正提高电视新闻在线传播力。

3 结束语

5G智媒时期,电视新闻发展面临着较大阻碍,针对电视新闻来说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其若想取得长远高效发展,就必须适应新的环境,基于全媒体社会背景,找到发展机遇和契机。最关键的是要正视本身发展阶段面临的困难,重新定位发展目标,基于5G智媒背景创新发展途径,提高网上传播力,提升电视新闻业内地位和市场优势。■

猜你喜欢
智媒电视新闻大众
智媒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智媒”时代下的播音主持艺术“新观”
智媒趋势下新闻编辑视觉素养培育的文化维度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深度化、智能化、互动化:智媒语境下的融合发展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