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2023-01-06 03:12吴险峰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式二十大现代化

吴险峰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的报告,作为一名党员,我备受鼓舞,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备感振奋。反复研读二十大报告后,我有一些初步的学习心得。

比较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20世纪党的十二大(1982年)、十三大(1987年)、十四大(1992年)主要将科学与教育合写成一段放在“经济”篇章中。党的十五大(1997年)、十六大(2002年)报告都将教育与科学合写成一段列在“文化”篇章中。党的十七大(2007年)、十八大(2012年)、十九大(2017年)报告都将教育单独写成一段列在“民生”篇章的首位。而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与科技、人才整合写成第五篇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排在第四篇章“高质量发展”之后,摆在“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文化自信”“民生福祉”等篇章的前面。对教育的表述从排在科技之后成段到独立成段,到排在科技之前独立成篇,从注重“经济功能”、强调“文化属性”、发挥“民生作用”,到单独成篇强调“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方面说明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教育的时代特征鲜明,教育的功能作用重要;另一方面印证了教育发展摆到了更加优先的位置。

二十大报告通篇有四个“第一”。在第四篇章中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在第五篇章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理解四个“第一”的内在逻辑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才能更好地提供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第一动力,才能更好地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黨中央基于当前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学校能否培养出杰出人才,能否自主培育出拔尖创新的英才,突破“卡脖子”难题,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着更加重大、深远的现实意义。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中国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作答的试卷。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近四十年来,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始终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推进深化。二十大报告首次鲜明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当前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必须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优先发展、同频共振,早日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最终成果或终极表现形式应体现在学校对人的培养上,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覆盖全体,一个不少(对应“人口规模巨大”)。要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二是因材施教,成长成才(对应“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教育,都能成长进步。三是中国情怀,德才兼备(对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每个孩子都是爱国的,精神世界是丰富而不空虚的,通过自己的才能、劳动获得幸福生活。四是辩证思维,独立人格(对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素质教育,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有思辨能力,能客观平等地看待世界、看待事物,包括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等等。五是世界胸怀,天下大同(对应“和平发展”)。开放办学,通过信息化等手段,让每个孩子都能更好地了解世界、融入世界、平视世界,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中国式二十大现代化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式性感